將強大的數學工具帶入量子計算

2020-10-15 科技領航人

傅立葉變換( Fourier transform)是一種重要的數學工具,它可以將函數或數據集分解成其組成頻率,就像將音樂和弦分解成其音符的組合一樣。它以某種形式或其他形式用於工程的所有領域,因此,已經開發出有效地對其進行計算的算法,也就是說,至少對於常規計算機而言已經有相應算法。但是量子計算機呢?

儘管量子計算仍然是一項巨大的技術和智力挑戰,但只要設計了適當的量子電路,它就有可能極大地加速許多程序和算法。特別地,傅立葉變換已經具有稱為量子傅立葉變換(QFT)的量子版本,但是其適用性受到很大限制,因為其結果不能用於後續的量子算術運算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東京科學大學的科學家在最近出版的《量子信息處理》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開發出一種新的量子電路,可以執行量子快速四維變換(QFFT),並充分受益於量子世界的特殊性。研究的想法來自朝香涼(Ryo Asaka)先生,一年級碩士生學生,也是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之一。當他第一次了解QFT及其局限性時,基於標準傅立葉變換的一種稱為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的變體來創建更好的替代方案很有用,快速傅立葉變換是常規計算中必不可少的算法,如果輸入數據滿足某些基本條件,則可以大大加快處理速度。

為了設計用於QFFT的量子電路,科學家們必須首先設計出量子算術電路來執行FFT的基本操作,例如加法、減法和數字移位。他們算法的一個顯著優點是不會產生「垃圾位」。計算過程不會浪費任何量子位的基本單位量子位。考慮到近幾年來增加量子計算機的量子位數量一直是一場艱苦的戰鬥,這種用於QFFT的新型量子電路可以有效利用量子位的事實非常有前途。

他們的量子電路相對於傳統QFT的另一個優點是,其實現利用了量子世界的獨特屬性,可以大大提高計算速度。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坂井一光副教授解釋說:「在量子計算中,我們可以利用稱為「狀態疊加」的現象同時處理大量信息。這使我們能夠一次性將大量數據(例如多個圖像和聲音)轉換到頻域。」通常將處理速度作為量子計算的主要優勢,這種新穎的QFFT電路代表了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此外,QFFT電路比QFT的通用性要強得多,正如也參與了這項研究的助理教授柳木涼子(Ryoko Yahagi)指出:「 QFFT的主要優點之一是,它適用於任何可以解決的問題。傳統的FFT,例如醫學領域中數字圖像的過濾或工程應用中的聲音分析。」有了量子計算機(希望如此),這項研究的結果將使採用量子算法更容易解決依賴於FFT的許多工程問題。

相關焦點

  • 東京理科大學將數學中的強大工具帶入量子計算
    傅立葉變換是一種重要的數學工具,它將函數或數據集分解為其組成頻率,就像人們可以將音樂和弦分解為其音符的組合一樣。它以多樣形式用於工程的所有領域,因此,已經開發出有效計算的算法。但是量子計算機呢?他認為,基於標準傅立葉變換的變體創建一種更好的替代方案將是有用的,稱為快速傅立葉變換(FFT),這是傳統計算中不可或缺的算法,如果輸入數據滿足一些基本條件,就會大大加快速度。為了設計QFFT的量子電路,科學家們必須首先設計量子算術電路來執行FFT的基本操作,如加法、減法和數字移位。
  • 數學工具有助於更快地計算量子材料的屬性
    用於模擬自旋系統的智能數學工具來源:福尚森特魯姆·約利希/薩沙·克雷克勞許多量子材料幾乎不可能在數學上進行模擬,因為所需的計算時間太長。現在,柏林弗雷大學與柏林赫爾姆霍爾茨-曾特魯姆大學(HZB,德國)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已經展示了一種大幅縮短計算時間的方法。這可以加速未來節能 IT 技術材料的發展。超級計算機對於探索複雜的研究問題至關重要。
  • 數學工具可幫助更快地計算量子材料的屬性
    由於所需的計算時間太長,許多量子材料幾乎不可能進行數學模擬。現在,工程師已經展示了一種可大大減少計算時間的方法,這可以加速未來節能IT技術的材料開發。世界各地的超級計算機全天候研究問題,原則上,即使新穎的材料也可以在計算機中進行模擬,以計算其磁性能和熱性能以及其相變,這種建模的金標準稱為量子蒙特卡洛方法。
  • 量子計算將帶來大規模破壞
    到您達到300量子比特時,您已經擁有了一臺可以執行比宇宙中原子更多的「計算」的計算機。這就是為什麼博客TechTarget如此描述量子計算的原因:「開發量子計算機,如果可行的話,將標誌著計算能力的飛躍,遠遠超過了從算盤到現代超級計算機的飛躍,性能提升了數十億倍。
  • 【預告】2020年華為HC大會量子計算專場——HiQ3.0量子計算模擬器及開發者工具
    同時介紹利用量子計算技術對複雜問題進行求解的加速算法,並詳細介紹利用HiQ平臺對量子近似優化算法 (QAOA) 所能求解的部分優化問題的基本原理及應用潛力。本活動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主辦。主   題:HiQ3.0量子計算模擬器及開發者工具報告人介紹翁文康,現任華為量子計算軟體與算法首席科學家,翁文康早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
  • 如何計算量子粒子的動力學?
    另一方面,連續張量網絡將晶格距離縮小到無窮小,從而恢復空間的連續性,這樣可以更直接地處理量子場。圖片:Max Planck Institute of Quantum Optics但與「經典」位不同的是,量子位也可以位於這兩種狀態的任意疊加位置。如果現在一個量子將兩個量子位元與一個所謂的量子門耦合,那麼所有可能量子態的抽象數學空間就會加倍。
  • 前途無量的量子計算
    當計算機有n個存儲器時,傳統計算模式每操作一次只能變化一個數據,而量子計算模式每操作一次則變化了2^n個數據,量子計算的數據處理能力是傳統模式的2^n倍。當n足夠大時,量子計算的優勢將十分明顯。因此,量子計算機可以達到傳統計算機不可比擬的運算速度和信息處理功能。但是目前人類能同時操縱的量子比特還不多,量子計算機尚未走向大規模實用。
  • 機器學習加快了量子化學計算的速度
    量子化學是對量子性質的化學性質和過程的研究,它為現代化學的研究和發現開闢了許多途徑。化學家無需操縱燒杯或試管,就可以通過研究給定原子或分子的電子結構,電子如何在軌道上排列以及它們如何與電子相互作用,來預測給定原子或分子的性質以及它將如何發生化學反應。其他化合物或原子的那些。
  • 探測量子引力:量子計算與黑洞之間令人著迷的聯繫
    這就是物理與數學的本質區別。數學家也會猜測,而他們對真相的最終裁決是嚴格的證明。物理學家可能會使用甚至發明複雜的數學工具,但他們卻有著不一樣的終極目標:解釋宇宙的本來面目。因此,實驗在物理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實驗驗證可能遠遠落後於我們的理論推測。科學家花了100年時間,才在地球上探測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引力波;希格斯玻色子的發現則花了50年。
  • 量子計算的現狀與展望
    當計算機有n個存儲器時,傳統計算模式每操作一次只能變化一個數據,而量子計算模式每操作一次則變化了2^n個數據,量子計算的數據處理能力是傳統模式的2^n倍。當n足夠大時,量子計算的優勢將十分明顯。但目前人類能同時操縱的量子比特還不多,量子計算機尚未走向大規模實用。
  •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我國量子科技將如何深化發展,自主創新科技體系將如何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實用化、工程化的轉化之路將如何實現引領性突破?科技日報記者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進行了專訪,請他談談對量子科技發展的思考。
  • 谷歌的量子霸權:或將讓量子計算機,開啟計算領域新紀元?
    谷歌科學家稱已經實現了一種近乎神話的計算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新一代量子計算機性能大大超過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就是所謂的「量子霸權」。一個在谷歌Sycamore機器上工作的專家團隊表示,他們的量子系統在200秒內完成了一個計算,而一臺經典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如果 N 稍稍增加,這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於是,計算這樣一個由相互作用的粒子所構成的量子系統的波函數隨時間的演化,則變得異常困難,以至於目前人類最強大的計算機只能計算 30 多個兩能級粒子所構成的系統。
  • 量子計算或將取代AI定義人類的未來
    在一個量子位元中,整個球體可以容納無數的其他狀態,而將這些狀態與量子位元之間的關係聯繫起來,使得量子計算能夠很好地適應經典計算無法完成的各種特定任務。創建量子位元並維持其存在足夠長的時間以完成量子計算任務是一個持續的挑戰。人性化的量子計算量子計算的目的是幫助和擴展經典計算的能力。
  • 走進前沿顛覆性技術之量子計算
    全書共5章,主要內容包括:背景知識、量子計算基礎、量子計算機硬體基礎、量子算法與編程、量子計算前沿話題,書末附有量子計算數學基礎、量子編程工具的安裝與配置、量子化學工具的安裝與使用。 這本書可以說是量子計算入門者目前最好的中文版的書籍了。郭國平教授師從郭光燦院士。
  • 最新量子「定律」表明,2019年量子計算將超越傳統計算
    而該計算結果用一臺普通的筆記本電腦即可重現。2019年1月,他們對改進版的量子晶片進行了同樣的測試。這一次研究人員不得不使用一臺功能強大的桌上型電腦來模擬結果。量子計算的發展速度可能是第一個。量子計算的雙指數增長是兩個指數因子互相結合的結果。首先,是量子計算的內在優勢,即如果一個量子電路有4個量子比特,那麼經典電路則需要16個普通比特來實現等效的計算能力。
  • Gaussian 為您打造量子化學計算的「超級大腦」
    通過深圳超算中心長期的調研分析和觀察,高性能計算其實應重視以下幾個方面1.軟硬體齊頭並進;2.應引進相應的軟體框架支持;3.改善編程環境,發展和優化並行編程環境與工具,研究並行編程模型。Gaussian是一個功能強大的量子化學綜合軟體包,它的執行程序可以在深圳超算中心配置的這臺超級計算機上運行。
  • 潘建偉:量子計算正從「玩具」變成「工具」
    我國量子科技將如何深化發展,自主創新科技體系將如何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實用化、工程化的轉化之路將如何實現引領性突破?科技日報記者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進行了專訪,請他談談對量子科技發展的思考。
  • 《量子雜誌》:質子發生了什麼?夸克的數學仍與實驗衝突
    物理學家在1960年代發現了這樣的奇怪的夸克-膠子的圖景,並將其與70年代創建的量子色動力學(英語:Quantum Chromodynamics,簡稱:QCD)理論的方程式進行了匹配。問題在於,儘管該理論看似準確,但數學上卻異常複雜。面對計算三個稀疏夸克如何產生笨重質子的任務,QCD根本無法產生有意義的答案。
  • 前沿顛覆性技術:量子計算
    學完本章你將了解量子計算信號傳輸的重要性、量子計算控制系統的不可或缺性及量子計算晶片的基本情況。圖 量子云計算在附錄中,著者收錄了學習量子計算所需的基礎數學內容和本源量子編程工具的安裝與配置方法,期望為讀者們學習量子計算與編程提供更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