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到連續體上?如何計算量子粒子的動力學?

2020-12-03 博科園

精確計算許多相互作用的量子粒子動力學是一項艱巨任務。然而,對於這樣的系統,有一種很有前途的計算方法:張量網絡,目前正在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理論部門進行研究。張量網絡的初始焦點是限制在晶格中的量子粒子,就像它們出現在晶體中一樣,或者出現在未來量子計算機的量子寄存器中。在一篇新論文中,博士後研究員安託萬·蒂洛伊(Antoine Tilloy)和理論部門主管伊格納西奧·Cirac成功地將這種方法擴展到了連續體。

從長遠來看,研究目標是為描述物理基本力的量子場理論提供一種優雅的計算方法。描述許多量子粒子相互作用並共同產生新現象的系統是物理學的基本挑戰之一。這種量子多體現象的一個例子就是超導性。目前的困難是粒子之間相互影響。因此,描述這種集體行為的量子力學方程可以推導出來,但不能精確求解。在量子力學中,動力學方程必須捕捉系統可能處於的所有可能狀態。可以有很多。目前在物理學中流行的一個例子是量子比特。例如,它們是從特殊製備的電子或帶電原子中獲得。這樣的量子位元有兩種相反狀態,可以取0和1。

(博科園-圖示)標準張量網絡狀態描述了生活在離散空間或晶格上的量子系統,例如量子位元陣列。另一方面,連續張量網絡將晶格距離縮小到無窮小,從而恢復空間的連續性,這樣可以更直接地處理量子場。圖片:Max Planck Institute of Quantum Optics

但與「經典」位不同的是,量子位也可以位於這兩種狀態的任意疊加位置。如果現在一個量子將兩個量子位元與一個所謂的量子門耦合,那麼所有可能量子態的抽象數學空間就會加倍。每增加一個量子位元,它就會加倍。傳統計算機的處理器和數據存儲器正被這種可能的量子態的指數增長所淹沒。甚至超級計算機在經過幾十個量子位元之後也會失敗。只有遵守量子力學規則的量子計算機,才有一天能夠處理更大量子系統的動力學。

這是無法計算的

量子位元的例子很合適,因為Ignacio Cirac和同事是量子信息技術這個新興領域的先驅之一。本文所研究的「張量網絡」方法也起源於這一領域。它可以巧妙地將一個多粒子系統中所有可能的量子態的巨大空間縮小到一個可計算的大小。把一個多粒子系統的所有可能量子態想像成一個巨大的圓形區域,但與我們體系真正相關的州屬於一個小得多的圈子。現在的藝術是在一個抽象的數學空間中找到這個小圓,這就是張量網絡所能做的。其研究結果於2019年5月29日發表在《物理評論x》上。

因此張量網絡最初依賴於抽象數學對象的網格——有點像一串數學珍珠,在離散的位置上。張量網絡被證明是一個成功的工具,來進行計算的大類別量子系統網格。這一成功讓世界各地的理論研究小組產生了一個想法:這種方法是否也可以應用於不在網格上,而是在連續空間中的物理系統?簡而言之,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張量網絡的方法可以擴展到連續體,這就是Tilloy和Cirac在他們新研究中所證明的。

量子場論的新工具

量子場論可以成為這個新工具箱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這些理論構成了今天物理世界觀的基礎。根據量子力學,它們準確地描述了物理的四種基本力中的三種力是如何起作用的。這些力是由虛擬粒子所介導,這些粒子只存在於傳輸力所需的短時間內。例如,在電場中,介質粒子是虛光量子,這屬於量子電動力學的範疇,大家都很了解。量子色動力學(QCD)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描述了夸克之間的作用力,而夸克又構成了原子核、質子和中子的基本單元。

膠子,即「粘性粒子」,在物理學中起著最強大的中介作用,把夸克粘在一起。但與虛擬光子不同的是,膠子也可以相互強烈影響。這種「自作用」導致了一個令人不快的事實,即量子色動力學方程只能在邊界情況下求解,而且能量非常高。對於較低的能量(一般環境中物質的正常狀態)這是不可能的。由於這個原因,物理學家到目前為止不得不使用近似解。這裡的標準步驟是將連續體分解成一個由點組成的人工網格,然後由強大的計算機計算近似解。

這一步的離散化是複雜的,此外,當把連續體分割成離散點網格時,這種簡化總是有破壞自然基本對稱性的缺點。因此,被迫遠離實際的物理學。連續張量網絡的方法可以提供幫助,因為它不需要這種空間的預先離散。也許有一天夸克和膠子在低能量下的行為會被理解。今天它仍然是一個開放的問題,但是新發現的連續張量網絡可能已經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博科園|研究/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參考期刊《物理評論X》DOI: 10.1103/PhysRevX.9.021040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博科園-請看更多精彩內容:

可行嗎?引入新的熱傳導理論,以尋求高效熱電材料!

終於破解了流體力學中,長達數十年之久的物理之謎!

太可憐了吧?錢德拉發現雙星被驅逐出星系!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是一個研究粒子動力學和量子狀態的科學
    量子科技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量子科技的技術應用。其次量子科技的研究面向三個領域,一個是量子通信、一個是量子計算、還有一個量子生物。量子信息科學家常問的10個問題量子物理史話現實版什麼是量子物理?
  • 一個奇妙的聯繫:從粒子物理到量子計算
    Nachman與理論物理學家合作進行了粒子物理的計算,他們在研究中經常需要「展開」,也就是校正探測器的效果。然而,傳統計算則依賴於代表0或1的比特,但它無法同時代表兩者。這一差別也使量子計算擁有了傳統計算所不具備的獨特計算能力。
  • 超導量子計算進展:多體局域化遷移率邊界的量子模擬
    在量子計算領域,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也見證了量子比特數從初期個位數到現今兩位數的增長曆程,無疑比特數的增加還會繼續,那麼這種發展是一種單純數目的增加,還是我們期望一種「多則異也」的從量變到質變或者演生行為呢?
  • 超導量子計算進展:多體局域化遷移率邊界的量子模擬
    2019年,谷歌量子計算團隊發文宣稱已經達到量子優越性(又稱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引起公眾普遍的關注,這種進展可以被歸入「多則異也」的一種內涵,即由於比特數的增加,其完成的計算能力不再被經典計算機所取代。有的量子多體物理問題由於計算規模的限制而不能解決,而多粒子的行為並不能由少粒子性質簡單推廣,如果這種問題在量子比特數增加的情況下有望解決,可為「多則異也」提供新的闡釋。
  • 超導量子計算實驗進展:動力學相變的超導量子模擬
    不過很快他就改變了主意,八十年代初,費曼指出,經典計算機並不是一個解決量子問題的有效工具,世界是量子的,一個簡單的包含幾十個粒子的量子系統,就超越了經典計算機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所以我們需要一臺量子計算機,一個按照量子力學原理運行的計算機。援古證今,在中國古代用算盤的時期,人們無法想像計算機會有什麼用,而現在我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量子計算機我們需要嗎?它能做什麼?
  • 中科院在鐵基超導體中發現天使粒子魅影,拓撲量子計算更近了
    國際物理學界追尋正反同體的馬約拉納費米子已有80多年,近日,它的魅影出現在鐵基超導體上。這意味著,人類距離拓撲量子計算更近了一步。「準粒子」與「粒子」有何區別?它們與量子計算又有什麼關係?正反同體的神秘粒子物理學領域的基本粒子分為兩種:費米子和玻色子,分別以美國物理學家費米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的名字命名。費米子包含電子、夸克等我們熟悉的粒子。
  • 皖企本源量子入圍空客量子計算全球挑戰賽決賽
    近日,從量子計算挑戰賽組委會傳來喜訊,本源量子成功入圍該計算挑戰賽決賽,成為唯一晉級決賽的中國團隊。該賽事由歐洲空客公司主辦,面向全球量子計算團隊,旨在解決量子計算在航空航天領域的一系列應用問題。經過角逐,本源量子和其他分別來自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家的四支隊伍一起入圍,殺進決賽圈。正式獲獎名單將有望於年底揭曉。
  • 量子計算符合粒子物理學的LHC數據分析
    豐富的數據:對大型強子對撞機質子-質子碰撞中產生希格斯玻色子時產生的粒子軌跡的模擬。(由CERN提供)一項國際合作正在探索如何使用量子計算來分析CERN 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實驗所產生的大量數據。
  • 量子計算符合粒子物理學的LHC數據分析
    (由CERN提供)一項國際合作正在探索如何使用量子計算來分析CERN 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實驗所產生的大量數據。研究人員表明,「量子支持向量機」可以幫助物理學家從CERN產生的大量信息中理解。在LHC上進行的實驗可以從每秒約10億個粒子碰撞中產生驚人的每秒PB的數據。由於實驗只能專注於碰撞事件的子集,因此必須丟棄其中的許多數據。
  • 量子計算機首次模擬高能粒子碰撞實驗
    對於涉及強核力的現象更是如此,而強核力決定夸克如何約束在一起成為質子和中子,以及這些粒子如何形成原子核,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模擬團隊成員克裡斯蒂娜·穆希克(Christine Muschik)說。許多研究者期望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幫助解決這一問題。
  • 中國唯一,本源量子入圍空客量子計算全球挑戰賽五強
    此次空客量子計算挑戰賽(AQCC)提出了從簡單的數學到飛行物理學,五個不同類型的問題。包括飛機爬升優化、計算流體動力學、用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量子神經網絡、機翼設計優化、飛機裝載優化。該設計使用計算流體動力學(CFD)進行,演示飛機周圍的氣流行為,並揭示作用在飛機表面的空氣動力。但是,準確的CFD模擬是一項耗時耗力的任務。這項挑戰旨在展示如何使用量子計算算法或以混合量子傳統方式運行已建立的CFD仿真,以更快地解決問題,以及該算法如何根據包括計算資源在內的問題複雜性進行擴展。
  • 中國唯一 本源量子入圍空客量子計算全球挑戰賽五強
    此次空客量子計算挑戰賽(AQCC)提出了從簡單的數學到飛行物理學,五個不同類型的問題包括飛機爬升優化、計算流體動力學、用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量子神經網絡、機翼設計優化、飛機裝載優化。成功入圍 本源量子為航天飛行提供中國方案去年初,本源量子受邀參賽,針對計算流體動力學問題進行科研攻關,為飛機的設計和優化提供解決方案。
  • 從超級計算機到量子計算機的飛躍,或將解開物理學中最神秘概念!
    在量子計算機上,還有另一種模擬有限溫度的方法,稱為熱場動力學,它能夠計算與時間和溫度有關的量。在這種形式中,構造一個系統的雙倍,稱為熱雙倍,然後在量子計算機上進行計算,因為計算可以用複數的量子邏輯門來表示。最後,可以把雙態相加,並產生一個有效的玻爾茲曼因子,用於有限溫度下的計算。
  • 量子科技主導研發了全球第一套可擴展分布式量子計算測控系統
    ,量子密鑰的分發距離不斷延伸,分發速度大幅提升;在市場層面,預計到2025年,我國量子通信市場規模或將達到835億元左右。當前量子通信主要在政務網應用,而啟科量子意欲將其進一步產業化,擴展到金融、交通、醫療等商業市場,萬相奎認為「行業客戶更加重視信息安全,將很快理解到量子通信的應用價值。」
  • 中國唯一  合肥企業本源量子入圍空客量子計算全球挑戰賽五強
    近日,從量子計算挑戰賽組委會傳來喜訊,本源量子成功入圍該計算挑戰賽決賽,成為唯一晉級決賽的中國團隊。該賽事由歐洲空客公司主辦,面向全球量子計算團隊,旨在解決量子計算在航空航天領域的一系列應用問題。經過角逐,本源量子和其他分別來自法國、德國、荷蘭等國家的四支隊伍一起入圍,殺進決賽圈。正式獲獎名單將有望於年底揭曉。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Hartman 發現,在量子隧穿中,屏障似乎是捷徑。當有粒子發生量子隧穿時,與沒有障礙物的情況相比,花費的時間更少。更令人驚訝的是,他計算得出,屏障增厚幾乎不會增加粒子穿過它的時間。這意味著,在具有足夠厚的屏障的情況下,粒子可以比在相同距離內穿過空間的光線更快地從一側穿到另一側。簡而言之,量子隧穿似乎比光速更快,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
  • 走進研究院 | 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
    但是另一方面,各個實驗平臺距離實用化量子計算所需要的成千上萬的量子比特數又有相當的距離,量子邏輯門保真度距離容錯性量子計算的閾值還有大幅提升的空間。所以最近幾年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有其獨有的特色,即量子比特數目處於中等規模,從十多個到數百個,保真度較高,比如對應錯誤率在0.1-1%左右,但是並沒有達到大規模容錯性量子計算的閾值, 暫時不能實現含有很多邏輯門的量子計算任務。
  • 「量子隧穿」展示了粒子如何破壞光速
    物理學家很快發現,粒子穿過屏障的能力解決了許多謎團。它解釋了各種化學鍵和放射性衰變,以及太陽中的氫核如何克服它們的相互排斥和融合,產生陽光。但是物理學家對此感到好奇——最初是溫和的,然後是病態的。他們想知道,粒子穿過屏障需要多長時間?問題是答案沒有道理。量子隧穿時間的第一個初步計算是在1932年出版的。
  • 光學量子計算機,更容易地擴展到數百個量子比特!
    量子力學是自然科學中最成功的理論之一,雖然它的預測常常是違反直覺的,但迄今為止還沒有進行過一個理論無法給出充分描述的實驗。與bigQ(宏觀量子國家中心-丹麥國家研究基金會卓越中心)的同事一起,中心負責人Ulrik Lund Andersen教授正在研究如何理解和利用宏觀量子效應。
  • 「量子隧穿」實驗展示了粒子是如何打破光速的
    「量子隧穿」展示了像電子這樣的粒子與更大的物體之間的深刻區別。往牆上扔一個球,它會彈回來,讓它滾到山谷的底部,它就呆在那裡。但是粒子偶爾會穿過牆壁。正如兩位物理學家在1928年的《自然》雜誌上所寫的那樣,它有可能「滑過大山,逃離山谷」,這是對量子隧穿的最早描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