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道德文明之光 構築精神文化高地:2020惠州新文明主題圓桌會...

2021-01-15 金羊網

點亮道德文明之光 構築精神文化高地:2020惠州新文明主題圓桌會順利舉行

金羊網  作者:李慧詩 曾俊榮 餘學欣  2021-01-12

文/李慧詩 實習生 餘學欣

圖/曾俊榮

日前,由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金羊網承辦的惠州新文明主題圓桌會在羊城晚報多功能演播中心順利舉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工作室研究員、華南城市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談錦釗、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鍾健出席本次會議,共同探討新時代下精神文明建設如何激發城市新活力。

惠州新文明主題圓桌會現場

道德模範評選餘音不絕

專家學者交流碰撞 共話惠州精神文明建設「新思路」

近年來,惠州市不斷深化「好人之城」與「志願之城」建設,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向基層延伸、向常態化推進、向更高層次發展。在打造「好人之城」的濃厚氛圍下,越來越多好人好事湧現,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2020年12月3日,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惠州市文明辦組織的「好人就在身邊」——第二屆惠州市道德模範評選頒獎儀式在惠州市圓滿落幕。活動通過精心組織、嚴格把關,推出了一批作出貢獻、群眾口碑好,事跡突出感人、體現崇高精神、典型示範性強的道德模範,並在惠州全市範圍內廣泛開展道德模範宣傳學習活動。

活動舉行期間,掀起公民道德建設的討論熱潮,激發全民齊心爭創一流的決心。為進一步擴大活動後續影響,總結具有惠州特色的文明實踐路徑,進一步打響惠州「好人之城」的城市名片,羊城晚報金羊網組織本次圓桌會,兩位專家也結合惠州市的歷史與現實,從多方面為惠州道德模範評選與精神文明建設「把脈支招」。

精神文明與經濟建設「比翼齊飛」

乘大灣區戰略東風 激發惠州經濟發展「潛力」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工作室研究員、華南城市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談錦釗發言

談錦釗認為,近年來,粵港澳地區發展重心有往東南移的趨勢。惠州毗鄰深圳,在「特區引擎」的帶動下,惠州經濟發展潛力不可估量。他指出,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僅要看現狀,還要關注前景。優秀的人才會被城市的經濟潛力吸引,但淳樸的民風更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為此經濟可以「引人」,但是文化卻能「留人」。當深惠連成一片,惠州作為粵港澳地區東翼的重要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唯有軟實力與硬實力相匹配,一個城市才能走得更遠。精神文明建設對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惠州要為粵港澳集聚人才做準備,那麼精神文明建設就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並駕齊驅」。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鍾健認為,提升一個國家、社會民眾的道德水平、改變一個地區的精神風貌,長遠來說,需要依靠教育;短期來說,則可依靠移風易俗運動與道德模範樹立。道德模範的評選,是通過榜樣的力量帶動城市精神文明建設,這既是對共產黨優良歷史傳統的傳承,也契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注重實效與融合傳播齊頭並進

強化公眾參與 讓良好道德風尚潤澤民心

近年來,惠州致力於建成「好人之城」,形成褒揚好人、學習好人的城市風氣,而組織策劃惠州市道德模範評選工作就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這些入選的道德模範是生活在惠州市民身邊的好人和模範,或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或誠實守信、或敬業奉獻、或孝老愛親,用平凡舉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用真情善念引導人們追求向善。

談錦釗提出,首先需要進一步挖掘好人好事,總結典型,推廣到全國;其次,寓教於樂,結合旅遊產業進行推廣,形成完整的旅遊線。惠州在旅遊業所必備的「遊、購、娛、吃、住、行」上仍有廣闊的空間可以提升,通過發展旅遊業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聯合相關單位舉辦更多寓教於樂的活動,讓原本平面化的歷史變得動態化,甚至是適當的娛樂化,激發群眾對精神文明建設的興趣,提高其參與互動感和沉浸式體驗感。

鍾健也詳細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完善道德模範評選,提升其正向的社會效應,可從三方面著手完善:一是可擴大好人好事的挖掘範圍,使之市民日常生活聯繫更加緊密;二是強化多渠道宣傳,不但要發揮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力量,而且要通過新媒體、線下宣傳等多種方式,進行多渠道融合傳播,使道德模範宣傳能有效輻射到基層市民、社區居民,用接地氣的方式講述好人故事。三是要注重公眾參與,除了政府重視,媒體聚焦以外,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應該致力於獲得民眾的關注、認可;通過活動讓市民主動參與到道德模範的評選與推廣,讓好人好事在社會蔚然成風。

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鍾健發言

借力歷史傳統打造「好人品牌」

整合多方資源 打造惠州城市文化「新名片」

近年來,為推動好人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惠州市有效利用資源,以創新形式活化宣傳陣地,利用好人工作室、好人館、好人文化長廊等方式展示惠州各行各業各類道德模範和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五類好人的感人事跡和亮麗風採,著力擴展好人好事好風尚的深度和廣度。對於如何以創新形式打造惠州「好人名片」,以更好地塑造城市形象和提高城市美譽度,兩位專家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建言。

談錦釗認為,惠州歷史底蘊深厚,曾為粵東南的文化中心、嶺南文化高地,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在此得到較好的融合,進入近代,惠州更是英傑輩出,湧現了廖仲愷、葉挺等革命先輩。惠州的源長文脈,是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可供利用的寶貴遺產。為此,應該加大紅色文化的推廣力度,提煉總結典型人物事跡。在宣傳和展現此類歷史成果時需要結合時下流行趨勢,豐富文藝創作形式,不拘泥於傳統的歌舞表演,可以拓展為小說、劇本演出、流行歌曲等形式,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此外,談錦釗還特別提到,可藉助現代文創產業的賦能,擴大惠州「好人好事」的傳播力與輻射力,讓好的思想、好的格言變成文創產品,由此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在宣揚文化的同時助推經濟發展。

鍾健指出,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激活惠州過去的歷史文化,將惠州各時代、各地的先賢故事串珠成鏈,用今人視角講好「先賢故事」,並與惠州現代的社會核心價值相結合,將能讓惠州傳統文化煥發新彩,也為惠州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新活力。

編輯:

相關焦點

  • 聚精神力量 樹文明新風--貴州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圖片來源:貴州日報  廣泛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實踐活動,組織「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深化拓展「五大創建」活動,實施全域旅遊「六要素」行動,出臺《貴州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持續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深化「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回眸過去的幾年,貴州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 江蘇全國文明城市增至28個 居全國第一
    近年來,江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殷殷囑託,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構築道德風尚建設高地目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城鄉大地蓬勃開展,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文明助力江蘇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彰顯。
  • 2020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開幕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為大會致開幕辭,他表示,在新冠疫情仍肆虐全球之時,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初心不改,如期舉辦,以佛陀慈悲願力為世界凝聚更大合力五年來,各方積極參與,南海佛教圓桌會已經逐步成為一個平等對話、交流互鑑、維護文明多樣性、促進和平與共同發展的平臺。
  • 龍灣:永中龍水文化禮堂構築居民精神新家園
    精心策劃 打造居民的精神家園  龍水文化禮堂主要功能有「兩房兩廳兩走廊」:城市書房、百姓健身房、綜合服務廳、文化交流議事廳、德文化走廊、科普走廊;「三堂三家三展館」:弘德禮堂、道德講堂、新時代講堂,婦女之家、職工之家、民兵之家,民俗非遺文化展示館、「德」文化和紅色文化宣教館、社區發展史展示館;「四室四校四中心」:「德文化」社區創建辦公室、社會組織工作室、非遺傳承工作室、融齋書法
  • 廣州創文有「你」有「我」,點亮城市文明之光
    這是屬於每一個廣州市民的榮譽,因為廣州創文離不開「你」「我」的參與,這其中有積極踐行文明行為的街坊,有守護城市潔淨的環衛工,有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的志願者,有推進文明落地開花的街道工作者,有傳遞廣州正能量的道德模範……文明城市人民建,文明城市為人民。廣州創文一呼百應,源自城市與人的溫暖互動,源自人民獲得感、幸福感的不斷提升,眾人齊心共建,一同點亮了城市文明之光。
  • 貴州六盤水:「三線」精神引領下的文明「蝶變」
    從2015年2月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到2020年11月入選全國文明城市,在「三線」精神激勵下,六盤水創新爭先、勇於挑戰、跨越趕超用六年時間見證一座文明城市的「蝶變」。如今,「文明」正成為六盤水的又一時代底色,影響和改變著越來越多六盤水人的生活六盤水因煤而生,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
  • 馨香四溢 文明花開
    對菸草企業來說,追求文明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提升軟實力的重要一環。近年來,福建省南平市菸草專賣局始終以黨建引領精神文明建設,把文明創建作為一項「靈魂工程」來抓,用耀眼的文明之光照亮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前行之路。
  • 文化小康的大瀝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落地生根
    2020年,大瀝鎮鹽步社區以「老龍禮俗文化精神」為核心,通過建設老龍廣場、老龍禮俗傳習所,活化一批舊建築,收集村史,重現「鹽步八景」等方式弘揚老龍文化,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打造家美、景美、人美的和諧農村社區,點綴佛山的「百裡芳華」。
  • 全力奔向文明新高地——常德市人民檢察院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紀實
    即日起,湖南省人民檢察院聯合《法制周報》、新湖南客戶端推出「逐夢前行」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早在2014年,常德市檢察院就成功創建省級文明標兵單位。檢察長餘湘文對全院幹警說:「奔向文明的高地,我們再出發!」今年11月,全國文明單位該院又榜上有名。
  • 2020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12月30-31日深圳舉行
    央廣網深圳12月31日消息(記者李強)2020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於12月30-31日在深圳舉行。本次大會在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中華文化促進會支持下,由深圳市佛教協會和深圳弘法寺主辦,由南海佛學院和本煥學院承辦。
  • 以文明鑄就城市靈魂
    、更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更高品質的文化服務,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榜樣引領,構築城市精神氣質文明是城市名片,文化是城市底蘊。創建逐夢路上,玉樹市始終致力人文塑造,打造出有精氣神的文明之城。晨曦中,年過六旬的才仁曲傑散步後坐在巴塘公園的長凳上小憩。
  • 如何理解「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文化建設與社會文明的共生共存關係,使得文化建設的進展成就,能夠直接表明社會文明的發展程度。文化建設和社會文明的關係,決定了推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得到新提升、達到新高度,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要求和重要保證,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
  • 文明新風惠萬家——七星關區文明城市創建紀略
    近年來,七星關區牢牢把握創建主戰場和主陣地,突出創建重點和難點,聚焦短板和弱項,集中開展環境「大整治」和管理「大提質」,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逐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增強。  塑造城市形象匯聚文明力量  培養文明市民,從厚植精神沃土開始。
  • 福清:文明城市神經末梢的「螢火蟲之光」
    繪本閱讀 步行街社區供圖 福清市委文明辦供圖 城市的文明發展,不僅體現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裡,也蘊含在日常生活的繁枝細節和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或開設公益文化課堂、或開展文藝惠民演出、或為共建「書香社區」添磚加瓦……他們是玉屏街道步行街社區「螢火蟲之光」志願服務隊,用「螢螢之火」點亮社區「文藝燈」,溫暖城市的神經末梢。
  • 《大河之源》 為生態文明建設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在漫長的文明發展進程中,華夏兒女沿黃而居,繁衍生息,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黃河文化,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青海河湟文化作為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夏文明形成的源流之一。 青海地域遼闊,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大美青海,中華水塔,三江之源,美在江河;江河文化,文化燦爛,源在青海,源遠流長。
  • 近代從「文明」到「文化」的思想過渡
    20世紀初年,魯迅也認為物質生活「不足盡人生之本」,由「客觀的物質世界」轉向「主觀之內面精神」,才是「將來新思想之朕兆,亦新生活之先驅」。他認為歐美文明的根本「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故提出「主觀之內面世界」,「尊個性而張精神」是20世紀文明與19世紀物質文明「異趣」之所在(《文化偏至論》)。其二,他們辨析了奢侈與文明的本質區別,重視道德修養。
  • 以考古之光 照亮文明深處與細節
    【新書訪談錄】 以考古之光 照亮文明深處與細節 ——中國考古與歷史主題新書訪談 光明日報記者 陳雪 開欄的話 沒有人能夠忘卻翻開一本新書時的心情
  • 樹文明新風尚從家風家訓主題公園始【長城時評】
    好家風好家訓主張向善向上,凝聚著價值追求和價值共識,傳承著精神基因和倫理品質,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為推動社會風氣持續好轉,就必須汲取好家風好家訓的精華,使越來越多的家庭由「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越來越多的好家訓由「抽象」化為「具體」,越來越多的家庭身體力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文明新風沐三晉
    近年來,我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大力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風尚,為三晉兒女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良好的文化條件、豐潤的道德滋養,為實現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 學習促成長 文明伴我行——芒市第四小學學區2020年11月「文明」德育主題活動
    中國是一個文明之國,同時,校園文明禮儀建設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舉策,是校園文化建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為了讓孩子們明白「文明」的重要性,給孩子創造一個人人懂文明,人人講文明的和諧校園,芒市第四小學11月德育工作就圍繞「文明」這一主題來開展。每個年級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定主題,分別從愛整潔、出操放學有秩序、禮貌待人、文明就餐、愛護公物、不說髒話等方面開展了系列教育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