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燦說得最多的就是: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年度新聞人物

2021-01-14 研發客

今天想和大家談談謝燦當選研發客年度新聞人物的理由。如果在2015年年初的時候隨意問一個醫藥研究領域的科學家:「您知道謝燦教授是誰嗎?」估計有很多人答不上來,但如果把這個時點換成2015年年末,謝燦的名字幾乎無人不曉。不少人對謝燦就像對演藝明星一樣充滿好奇,而見到謝燦本人之後,大家眾口一詞:他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家。

說話輕聲細語,一句話不離他研究的地球磁場,即使外部輿論已經炒得沸沸揚揚,他依舊不慍不火,沒有發表過任何針鋒相對的言論,因為他沉浸在科學的世界裡無心顧及。


在這個忙忙碌碌的時代,還有人能夠沉下心來夜以繼日地在實驗室裡搗鼓,就為了回答自己兒時的疑問;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還有人能夠保持童心刨根究底地鑽研,只為了解開世界的一個謎團,這需要何等的執著和堅定。回想製藥行業,一邊是病人的生命安危,一邊是金錢的滾滾誘惑,還有多少人甘心在實驗室裡默默奉獻,還有多少人願意為基礎研究勞苦費心?這個時刻請隨我們走進謝燦教授悉心編織的科學世界,或許可以讓你重新想起自己當初為何出發。


「當體外磁場的強度和方向發生改變時,磁細菌的運動方向也會發生改變,但細菌始終都沿著磁場的方向運動,但我不知道細菌為什麼要這樣做,磁場的方向與細菌所需要的營養之間並沒有明顯的關係。」


「澳大利亞的一種指南白蟻,它的巢穴永遠是精確的南北方向,而在地底下居住的鼴鼠,它的巢穴也始終朝著南北方向的,沒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


「根據統計學上的研究,狗在拉臭臭時,體位也多呈南北方向排列,而通過谷歌地球對全世界牛羊吃草時的體位進行分析,發現大多數的牛羊在吃草時候的體位也是呈南北方向,也沒人知道這是為什麼?」


讀到這裡,估計很多人會發笑,這些事情居然都有人研究,有不少人可能已經想到了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獲獎項目:喬治亞理工學院生物物理學教授胡立德教授和他的團隊發現體重超過3kg的哺乳動物尿尿的時間都在21秒左右。


今天,《研發客》的2015年年度新聞人物也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科學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謝燦教授。在南方長大的謝燦自小對動物的遷徙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個興趣不斷引導他去探索為什麼動物能夠順利完成這個遷徙的過程,是什麼讓它們能對方向產生精準定位。按照謝燦的說法:「如果你真的對某個問題感興趣,那麼,遲早有一天,你會回到這個問題上來。你可以叫它destiny(命運),也可以叫它研究興趣。」生物對地球磁場的感應以及遷徙的分子機理,這一領域充滿著「沒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這也是這個領域之所以吸引謝燦的地方。


無論是低等還是高等生物,似乎都能通過某種神秘的機制感知地球磁場的變化,從而影響動物的遷徙、巢穴的位置以及體位的排列,這是謝燦自始自終希望去探索的奧秘。


執迷於有趣的科學

謝燦小時候在南方長大,家裡的堂屋有個燕子窩,每年冬天同一對燕子都會回來,這種精準的遷徙和生物導航定位,一直讓謝燦覺得非常有意思。從大學到博士後的研究領域歷經了植物分子生物學、結構生物學,分子免疫學,但他一直沒有忘記兒時腦海裡的那個疑問:到底候鳥是怎麼完成遷徙的。所以,2009年回國後,他重新又開始研究這個問題。


回國之前發生了一個小插曲,謝燦臨走之前,他的老闆把他叫到實驗室,說了一段深深刺激到謝燦、後來也成為謝燦研究最大動力的話。


 「我的老闆當時和我說,你看我有這麼大的實驗室,還有超過20名的專職研究員,而你回國以後的條件和這個是沒法比的。」 謝燦這樣告訴記者。而老闆的勸說最終也沒能留住他。

謝燦的想法一直保持到今天:科學是從有趣的現象開始的,好的科學應該是有趣的科學。他決心回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研究,並把有趣的科學做成好的科學,而他相信一個好的基礎研究對於產業來說一定是有推動意義的。


蝴蝶是怎麼完成遷徙的

謝燦經常會回味美國《國家地理》拍攝的一段視頻,視頻講述了一種北美洲特有的蝴蝶,這種蝴蝶最開始棲息在墨西哥灣的山谷中,隨著氣候的變化,這種蝴蝶不斷由南向北遷徙至加拿大南部,在由向南遷徙回到墨西哥灣山谷。

 帝王蝶的遷徙


但令人驚奇的是,這種蝴蝶從墨西哥灣出發的和最終回到墨西哥灣的並不是同一隻蝴蝶,期間總共繁衍了3代,也就是4代的蝴蝶共同完成了這個遷徙的過程。春天第一代蝴蝶從墨西哥灣的山谷出發,經歷5個月時間,總共3代的蝴蝶共同完成遷徙至加拿大南部的使命,每一代蝴蝶在產卵生殖以後就會死亡,而第4代蝴蝶的壽命比前3代的蝴蝶大概長10倍,最終他們會從加拿大南部飛回墨西哥灣山谷。


這真是一個非常壯觀宏大的場面,大家可能也會覺得這有點匪夷所思:是什麼在指導它們的行動,並且還能夠把這個「行動指南」進行隔代的傳遞。謝燦認為,這個神秘的影響因素就是地球磁場,他提出了自己完整的一套理論解釋這個現象。


有一種很直觀的現象或許能支持謝燦的理論,即候鳥的遷徙與地球的磁場有關。據許多新聞報導,人類的一些行為比如無線電設備以及手機的使用,已經對一些候鳥的遷徙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有些人類的幹擾已經導致大量物種死亡。


光磁偶聯機制

謝燦研究組在2015年11月16日將蝴蝶遷徙現象在線發表於Nature Materials。題為A Magnetic Protein Biocompass的文章中有詳細描述,而這篇文章也是他對6年前提出的一個假設的回應。謝燦認為,動物感受地球磁場應該是一個光磁偶聯的機制,動物體內存在一個磁感應受體MagR,這個受體是一個含鐵或者鐵硫簇的蛋白,能夠和感光蛋白Cry形成一個複合物一起發揮作用,在體內形成一個生物指南針,幫助動物感受地球磁場並判斷方向,生物遷徙就是通過這個蛋白實現的。


謝燦在講解磁蛋白作用時,多次提到位於視網膜上的感光蛋白Cry,強調光線對於動物感應磁場方向的重要性。而2008年的時候確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即把果蠅的Cry蛋白去除掉以後,果蠅就會失去感磁的能力。其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認為是Cry蛋白在感磁。然而,謝燦認為,Cry只負責感光,感磁則另有其他的蛋白MagR,是光感應蛋白和磁感應蛋白的偶聯的完整複合物幫助動物實現對地球磁場的感知。


謝燦最早的研究也是從基因組開始,在果蠅的12562個基因中尋找到了最有可能表達磁感應蛋白的那個基因,然後對這個基因所表達的蛋白進行了細緻的探索。


謝燦開始即推測,因為這樣的蛋白能夠感應磁場磁傾角的變化,所以應該是線性棍狀結構。


為了驗證這個猜想是不是正確,謝燦團隊首先將提純到的磁蛋白放到5萬倍的電鏡下去觀察形態,發現確實是呈棍狀雙螺旋結構的,而感光蛋白也是呈雙螺旋結構環繞在它的周圍,形成一個花瓣狀的結構,每一個蛋白有一個鐵硫中心,20個蛋白形成了一個24納米長的棍狀結構。


隨後謝燦團隊又開始觀察這樣的蛋白的排列方式會不會受到磁場的影響,但在電鏡下粗略一看的結果令他非常失望,後來通過統計學的方法才找到了一點規律。由於北京的地球磁場只有很弱的0.4高斯,後來把磁場加強以後這個排列規律更加明顯。也正是利用這種蛋白有磁性的原理,謝燦利用磁場成功純化了的MagR蛋白以及MagR和Cry蛋白的複合物。同時也觀察到了MagR形成的蛋白質晶體在外界變化的磁場中也能呈現磁細菌那樣的運動規律。


而這樣的磁蛋白是怎麼定義地球不同地方坐標,謝燦又提出了自己的光磁偶聯受體分子陀螺儀假說,即每四個鐵硫中心形成一個環狀結構,中間存在環形電流,由電流產生磁場,這四個鐵硫蛋白之間互相形成5個磁場,而Cry蛋白圍繞磁感應蛋白運動,就構成了分子陀螺儀的模型。這個模型能夠定義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點,而通過基因對蛋白質的編碼,就能控制物種遷徙的起點和終點,而基因信息是能夠遺傳的,這也就能解釋了為什麼北美的這種蝴蝶能夠實現隔代信息的傳遞,可以精準地回到祖輩曾經停留過的地方,因為信息已經寫在了編碼蛋白的基因中,但是因為這個理論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謝燦團隊還在繼續設計實驗來證明這個假說。


但是,生物遷徙的起點和終點是由遺傳信息控制這個理論已經找到了一些證據,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英國和德國兩種遷徙的候鳥進行雜交,最終它們遷徙的終點也改在了原來兩種不同的鳥遷徙終點連線的中間。


更驚奇的發現是,這個磁感應蛋白在所有的動物中基本都有,控制蛋白表達的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只是在需要利用磁場進行導航的動物中,這個蛋白和Cry蛋白的聯繫更加緊密,蛋白的表達數量也會有所增加。不過,謝燦在和他夫人的實驗室合作的課題中揭示,磁場感應能力的進化軌跡和達爾文進化論中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複雜的進化體系可能是不盡相同的,這種進化更多是與特定物種的生存環境有關,例如需要遷徙的物種,這個基因的表達在進化中就不斷增強。


至於這些科學發現的應用,謝燦想了很多,包括通過磁場操縱生物大分子的行為,通過磁場來改變細胞的活性以及動物的行為,也包括生物標記物、設計磁性的納米機器人、新材料等各種方面,而對於疾病治療上的作用,謝燦也說了MagR作為藥物的磁性載體的可能性等等。


謝燦也相信,動物對磁場的感知應該是無處不在的。一天深夜,他發現家裡水族箱裡的魚晚上睡覺體位都是南北方向的,後來他又把水族箱的方向改變了一下,但過了半小時水族箱裡的魚再度呈南北方向排列,所以謝燦當晚即決定把家裡的床的方向也調成了南北方向,他笑著說:「不知道這樣的好處是什麼,但是應該不會有壞處吧。」


更有意思的是,奧地利維也納的分子病理研究所神經生物學家戴維•凱伊斯(David Keays)在和謝燦打賭,他說「If MagR is the real magneto-receptor, I』ll eat my hat」(如果MagR真的是磁感應受體,那我就把我的帽子吃了)。從這個角度看也果然是一個有趣的科學。


文字編輯:姚嘉


研發客|年度觀察系列

方芳

2016器械臨床試驗走向規範化管理

王進

超級併購之後研發投入含金量有多高

儲旻華

2016年熱度還將持續的五大關鍵詞

小棚菜

FDA的新藥批准清單預示哪些未來趨勢

安媛

2015年,大家都知道怎麼用併購來講一個好故事




Look Back to See the Future


相關焦點

  • 北大謝燦:科學家尋找多年的「生物指南針」,究竟是個啥?
    「這個結果讓我意識到這是個從宏觀做到分子機理的切入點。」謝燦對科學人說。Cry是一種黃素蛋白,作為藍光受體,它是果蠅等多種動物的生物鐘核心元件。然而謝燦認為,這種蛋白質本身並不足以發揮指南針的作用。要怎麼解釋它在磁場感應方面的作用?「我們意識到,在依賴於光的磁場感應過程中,Cry可能只是負責感光的受體,而感磁則另有受體。」
  • 山東大學舉行2007年度「十大新聞人物」和「愛崗奉獻模範人物...
    山東大學舉行2007年度「十大新聞人物」和「愛崗奉獻模範人物」頒獎典禮 2008-03-06   3月3日下午,山東大學邵逸夫科學館報告廳鮮花錦簇,喜氣洋洋,「山東大學2007年度十大新聞人物」和「山東大學2007年度愛崗奉獻模範人物」頒獎典禮在這裡隆重舉行。
  • 謝燦教授在北大校園迷路與一篇IF=36分科研論文的故事
    為什麼有的人方向感很差?這或與體內的磁感應蛋白MagR的基因變異有關。
  • 「腦癱」少年當選川大2014年度勵志人物
    12月5日,四川大學為2013——2014學年「感動川大」榜樣力量暨學生新聞人物頒獎。陳超(左三)獲得年度勵志人物獎  12月5日下午,2013-2014學年「感動川大」榜樣力量暨學生新聞人物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舉行,9名川大學子當選本屆「感動川大」學生新聞人物。其中,今年9月才入學的陳超被評為年度勵志人物。  2013年高考,出生後即被診斷為腦癱的廣元少年陳超,以612分的成績考入四川大學。
  • 貝聿銘陳豔青韓雪當選《蘇州驕傲》年度新聞人物
    《蘇州驕傲》2006年度新聞人物昨晚揭曉,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世界冠軍陳豔青、演藝明星韓雪名列其中,成為家鄉人氣最旺的年度新聞人物。  2006年10月,蘇州博物館新館隆重開館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成為蘇州的一大驕傲。
  • 探究廣西水產養殖能手謝燦的高效養殖法
    探究廣西水產養殖能手謝燦的高效養殖法2015-05-26 16: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通心粉社區        瀏覽量: 2637 次 我要評論 ——謝燦  或許開篇的導語介紹讓大家或多或少知曉了廣西養殖能手謝燦的高效養殖方法:輪捕輪+365模式+因地制宜。這位剛剛在第二輪月度明星榮登第十位的養殖高手從事養殖行業近十年,目前已有200畝的養殖面積。  輪捕輪放:是指1次放足不同規格的魚種,經一段時間飼養後,將達到食用規格的魚捕出,再補放小規格魚種。
  • 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揭曉 杜江峰院士等十人上榜
    中新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 杜燕)「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結果正式揭曉,杜江峰、賀賢土、王小雲、陳學思、肖國青、馬衍偉、陳徵、陳天石、彭壽、唐文斌10人當選。  今天,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9屆,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和《科學新聞》雜誌共同主辦,旨在通過公眾廣泛參與,評出人們心目中的「科學明星」。本屆評委會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志珍擔任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履謙和陳冀勝,中國科學院院士匡廷雲、歐陽自遠、劉嘉麒、嚴加安、歐陽鍾燦、劉雲圻、周忠和等多位院士擔任評委。
  • 臺灣媒體評選2014年度十大新聞及人物 素人、負面成入選關鍵詞
    臺灣門戶網站雅虎奇摩再次評選出年度十大新聞及人物,16日結果公布。不同於去年榜單中奪人眼球的萌萌噠的熊貓「圓圓」,今年可算是一份「憤怒」的榜單。素人、負面成入選關鍵詞,「政治素人」柯文哲入選,高居排行榜第二。臺媒稱這顯示了公民發聲時代的崛起,期待「素人」能帶給臺灣改變動力。
  • 北京師範大學:樓管當選感動師大年度新聞人物
    ­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舉行2016年度「感動師大」新聞人物頒獎典禮。在本屆評選出的「感動師大」新聞人物中,不僅有心系學生的北師大教師,也有在後勤默默付出的樓管、交通指揮員,還有自強拼搏、勇於奉獻的學生個人及團隊。典禮還向2016年逝世的張靜如先生與齊振海先生表達了特别致敬。
  • 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揭曉 他們說成功的秘訣只是厚積薄發
    據了解,2017年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11月13日正式啟動,經過前期推薦及評選委員會材料初篩,共產生20名「學生年度人物」提名候選人,經網絡投票後,在新年晚會上,清華大學校領導為2017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頒獎。  清華年度學生人物都有誰?
  • 北大謝燦課題組發現磁感應蛋白:或揭開「第六感」之謎
    為什麼作為高等哺乳動物的人類並不能從意識上感知地磁場?有些人非常有方向感,但是有些人卻是路痴,這和其他生物的感磁能力是否有相關性呢?雖然有研究表明地磁場能夠影響人類視覺系統的感光能力,但是人類是否具有感磁能力仍然存在爭議。
  • 「為什麼說,得語文者,得天下?」魔法小作家博庫開講,小莉老師回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王湛「為什麼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小莉老師,這學區房時代,獎盃獎狀榮譽證書都沒有用了,這些就不能成為名校的『敲門磚』嗎?」「小雨點媽媽:我的孩子讀了很多的書,為什麼還是不會寫作文?」
  • 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揭曉!蘭州科學家肖國青上榜
    「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結果近日揭曉,經過科學網博主和科學媒體人推選、院士專家的兩輪嚴格評審,最終選出了2019年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等領域人們心目中的「科學明星」。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肖國青獲此殊榮。
  • 【前沿】北大謝燦課題組發現磁感應蛋白:或揭開「第六感」之謎
    為什麼作為高等哺乳動物的人類並不能從意識上感知地磁場?有些人非常有方向感,但是有些人卻是路痴,這和其他生物的感磁能力是否有相關性呢?雖然有研究表明地磁場能夠影響人類視覺系統的感光能力,但是人類是否具有感磁能力仍然存在爭議。
  • 趙玉超獲2019「感動龍江」年度人物提名
    趙玉超獲2019「感動龍江」年度人物提名 2019-12-28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BTS和BLACKPINK被提名為時代雜誌「年度人物」
    韓國流行音樂組合防彈少年團和女團BLACKPINK樂隊被提名為《時代》雜誌的「2020年年度人物」。 《時代》雜誌的「年度人物」專題展示了一個或好或壞影響了這一年事件的人、群體或想法。
  • 「敦煌女兒」樊錦詩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原標題:「敦煌女兒」樊錦詩 當選感動中國 2019年度人物央視截屏圖  中國甘肅網5月19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 雷媛)2020年5月17日晚8時,《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敦煌女兒」樊錦詩再獲殊榮,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舍半生,給茫茫大漠。
  • 他是2020年度法治人物中唯一的福建候選人
    30位年度法治人物候選人為法治高歌「2020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活動以人物事跡為核心,結合年度法治大事件,展現波瀾壯闊的法治進程和法治成就,通過這一年度法治正義力量的集合與人格化展示,促進全國公民法治意識的提升和整個社會法治氛圍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