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音樂 靜心聆聽
長春路,揚州秋冬最美觀賞路之一。其實這樣表達並不準確。長春路的春天,一樣醉人。區別在於,秋冬的最裡,有酒精暈染的坨紅,興奮、激情。最而醉之。
那是因為水杉樹。長春路因瘦西湖景區「四橋煙雨」中的長春橋而得名。春天新綠養眼,夏日綠樹成蔭。漫步其中的幽靜清逸,具有清心除躁的獨特魅力。
印象中,長春路的水杉樹,都是上世紀八零年鑑真回揚州探親前栽種的。那時候我剛剛工作,好像還參加了栽種。各單位派人組織了聲勢浩大的種樹行動。大明寺也在那年大大提升。鑑真紀念堂得以新建。
一年年,小小的水杉樹在成長。水杉樹能長到什麼程度?一九四一年,植物學家在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發現一棵古老滄桑、龍骨虯枝、高大挺拔的水杉樹。此樹高三十五米,直徑兩點五米,冠幅達二十二米,據說樹齡六百多年,還有一說是一千多年。它是世界上樹齡最大、胸徑最粗的水杉母樹。人稱它世界水杉樹之王。
這棵樹發現之前,人們只見過第四紀冰川過後,從地層中發掘出來的水杉樹化石。植物學界宣布水杉樹在地球上已經絕跡。由於湖北監利這棵樹,全世界重新活躍了水杉樹的身影。想來,長春路上的水杉樹,該是那棵樹的子孫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長春路名副其實了。一年四季漫步這條路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心靈歸屬。如前所述,長春路的最美,在深秋以後。
水杉樹會變色,在秋風的凜冽以後。葉綠素少了光照,穩定存在的胡蘿蔔素與葉黃素逐漸顯現,黃葉、紅葉便紛紛呈現了。水杉樹葉與秋天那些觀賞葉子的植物一樣。顏色的變化很慢,慢到不被注意。注意時,已經完成。
上班時,我辦公桌正對窗外。窗外就有幾棵水杉樹。那時候最討厭秋冬時它的落葉。細如銀針的葉子,飄得到處都是。那些偶爾忘記關窗便落在我桌上的枯黃葉子,我一點沒想過是美的。而走出辦公室,抬頭看到夕陽下高高挺拔的樹時,方覺察,落葉前最後的絢爛,它用了所有的力量。
此刻,長春路就是這樣。因為道路發展等原因,長春路已經重新設計改變了很多。曾經一眼望去滿眼的水杉樹,已經沒有了。
長春路,分割成一段一段,每一段給了新的使命。有一段,連接了瘦西湖和趣園,像文學作品中的起承轉合一般。
從宋夾城南門出來,需經過趣園停車場,才能走到長春路。這一段路被改得不再是路,而是一片商業區。有樹的地方,沒有商業的喧囂,只有優雅的寧靜。從這裡走下去,有三個博物館,三個獨屬於揚州的博物館。揚州三把刀,是古揚州「銷金一鍋子」的證明。長春路將「三把刀」集合到了一起。修腳術博物館、理髮術博物館、淮揚菜博物館,名字是「術」,講的是文化。
▲ 房遠和 攝
無論「頂上功夫」、還是「腳下功夫」,揚州匠人可能是最具有「工匠精神」的群體。或許,頭上腳下的技術,我無法描述清楚。就像婚姻,舒服與否只有自己最清楚。他人再多的觀感,都是隔靴搔癢,無關乎過日子的兩個人。
廚刀就不一樣了。淮揚菜,就是廚刀下的藝術品。當舀起一勺「文思豆腐」時,那絲絲縷縷的情意,是一碗湯羹能承載得了的嗎?
三個博物館,聯繫了瘦西湖里的美食商業一條街。園內園外,有長春路勾連,分不出了。這是長長的一段,從趣園到傍花村到萬花園。這一段或有或無的水杉樹,像有了魔力一樣吸引我往前走。
難得一個有太陽的日子。雖然有霾,又怎樣呢?誰能分得清霧和霾的不同?誰又能避開霧或霾在生活中的無孔不入?索性走出來,在樹木林中,稍稍感受負離子的清新。水杉樹有的不見了,又有新的小樹補充進來。如果忽略掉樹幹的粗細,樹葉是一樣的顏色。
沒有太陽的話,水杉樹的葉子說不上美,陰沉的天空映照下,枯黃、沒有生機。今天有陽光,不只是樹葉樹梢,這條路都靈動了,充滿一種神奇的魅力。被裁割為一段一段的路,依然有水杉樹,延伸到了蜀崗腳下,與觀音山禪寺的黃牆無縫對接。居於高處的觀音山,也因為陽光,多了悲憫。
記憶中狹長直直的長春路,成了歷史,只存在於老揚州的心中。新的長春路,更加生機勃勃。我知道,不用很久,一場風便會打落水杉所有的葉子。可是,春風吹拂後,新生的小葉,不僅僅是輪迴,更是希望。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