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無雙活化石——水杉

2020-09-07 紅果子

導語:如果你見過水杉,一定忘不了它高大挺拔的身姿。水杉是一種古老的裸子植物,為何被稱為「活化石」呢,我們一起來走進它吧。

2019年8月攝於青島農業大學原萊陽校區(萊陽農學院)

水杉是杉科水杉屬落葉喬木,樹形優美,尤其是成排的水杉樹更是挺拔俊秀,蔚為壯觀。

特徵

水杉樹幹筆直挺拔,可達30~40米,小枝下垂,枝條層層舒展,全樹呈塔形。

攝於2020年7月7日

葉條形,在小枝上排成兩列呈羽毛狀,秋季葉色變黃,與枝一同脫落。

攝於2020年7月7日

水杉樹皮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幼樹外層樹皮裂成薄片脫落,大樹外層樹皮裂成長條狀脫落。雨後樹幹吸水,顏色近黑色,把樹葉襯託得更加翠綠。

2019年8月攝於青島農業大學原萊陽校區(萊陽農學院)

發現史

水杉類植物是一種廣泛分布於白堊紀時期的植物,北半球許多地區都曾發現其化石。第四紀冰川後,這類植物似乎徹底消失了,植物學界認為水杉像恐龍一樣已經滅絕。後來是怎樣發現的呢?

關於其發現史,我查了很多資料。2018年6月10日,《中國綠色時報》刊登了北京林業大學張志翔教授等的《水杉,復活的「化石」植物》一文,該文對水杉的發現和鑑定歷史進行了細緻描述。摘錄如下:

1941年冬,中央大學幹鐸教授進入四川省境內2.5公裡左右的謀道溪(又名磨刀溪,原屬四川省萬縣,現屬湖北省利川市)時,一株高30餘米的大樹引起了他的注意,當地人稱之為「水桫」。由於當時新葉未發,而他又匆匆趕路,便未採集標本。幹鐸拜託當時萬縣農校教務主任楊龍興先生代為採集標本。

1942年,楊龍興先生將一份有葉、無花無果的標本託人送與幹鐸先生,幹鐸教授隨即送給樹木學教授郝景盛先生,請他鑑定,然而這份珍貴的標本後來不慎遺失了。

1943年7月,農林部中央林業實驗所技工王戰前往湖北西部神農架考察森林,經楊龍興介紹和建議,在經過謀道溪時採到水杉的枝葉、果實標本(僅缺失花)。王戰認為該標本是水松,並做了相關記載。

1945年夏,王戰將標本交給中央大學森林系樹木學教授鄭萬鈞鑑定。鄭萬鈞認為它的枝葉外形雖像水松,但葉對生,球果鱗片盾形、對生,既不是水松,也不是北美紅杉,在現存的杉松類中應該是一個新屬。

1946年秋,鄭萬鈞鑑於當時南京的有關資料不多,便將一份標本寄交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教授胡先驌博士,請他查閱文獻。經胡先驌查到,水杉標本和日本學者三木茂(Miki)1941年所發表的新屬形態相同,這一新屬是命名兩種化石植物建立的。由此確定,我國發現的這個新種應屬於化石屬的一種,是貨真價實的「活化石」。此前鄭萬鈞已根據在中國東北撫順及庫頁島採集的始新世化石標本訂正命名了水杉化石植物。

1948年5月,胡先驌和鄭萬鈞聯名發表《水杉新科技生存之水杉新種》一文,明確了水杉在植物進化系統中的重要地位,這一認定得到了國內外植物學、樹木學和古生物學界的高度評價。胡先驌經仔細觀察水杉線形葉在枝上交叉對生,呈假二列狀排列,糾正了以前誤認為水杉葉為對生、羽狀排列的描述。當時,日本的三木茂和我國的胡先驌、鄭萬鈞先後發現了日本化石種、中國化石種和中國現代水杉,這些發現震動了國際植物學界,引起了世界植物學家和古植物學家的極大興趣。

之後,重慶萬州、重慶石柱縣、湖北利川和湖南龍山、桑植均發現300餘年的巨樹。

推廣種植情況

水杉適應能力很強,能忍受零下30度的嚴寒,又不怕熱帶高溫。

自水杉被發現後,尤其是解放後,我國各地普遍引種,北至遼寧草河口、遼東半島,南至廣東廣州,東至江蘇、浙江,西至雲南昆明、四川成都、陝西武功,成為廣受歡迎的優質綠化樹種之一。

水杉被國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種栽培,北達北緯60度的列寧格勒及阿拉斯加等地,在零下34℃及47℃的低溫條件下能在野外越冬生長。

水杉樹還充當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傳播友誼的使者,以下摘自2019年10月31日《中國綠色時報》,陳小林《中國水杉,絢麗的歷史遺存》一文。

  • 1972年,周恩來總理將2公斤水杉種子贈給金日成,表達中朝友好情誼。
  • 1978年2月,鄧小平贈給尼泊爾人民2棵水杉苗,並親手種在皇家植物園,尼泊爾人民稱它為「尼中友誼樹」。
  • 1972年,尼克森以美國總統身份首次訪華後,把自己心愛的遊艇命名為「水杉號」,以此紀念中美關係友好的開端。
  • 1992年,鄧小平在深圳參觀仙湖植物園時,點到謀道這棵水杉王,因而水杉王又成了「小平說的那棵樹」。

據2020年5月報導,最早發現的利川水杉古樹已高達35米,胸徑2.5米,冠幅22米,樹齡600多年,為世界上年齡最大、胸徑最粗的水杉樹,被稱作「水杉王」等。

我見過的最美的水杉

位於山東省煙臺萊陽市的原萊陽農學院,一進校園南大門,是兩排筆直的水杉樹,樹齡較長(可惜我不知道其種植歷史),高大秀美,十分壯觀。校園內還有許多樹齡稍短的水杉樹,也是挺拔秀美。學校已搬遷到青島,可惜這些水杉不能隨行。本文水杉樹圖片除兩幅外均攝於此校園。

上海崇明島在過去的40年中陸續營造了大面積的水杉人工林, 在生態崇明島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你喜歡水杉嗎,記得點讚啊。


我將陸續分享一系列特色植物介紹文章,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林草科普|水杉,復活的「化石」植物
    20世紀40年代以前,水杉還是「化石」植物,人們早已認定它與恐龍一樣,只有殘存於巖層中的遺蹟能夠證明其曾經存在過。然而就是20世紀40年代,水杉「活了」,成了「活化石」。水杉的發現轟動全球植物界。近70餘年,水杉在許多國家引種成功,再一次回到了千萬年前它曾踏足過的土地。
  • 植物界的「活化石」——水杉
    這裡樹木蔥鬱、流水潺潺,漫步於棧道之上,高聳入雲的水杉挺立兩旁,盡情展現著古老的自然魅力,讓人流連忘返。水杉是著名的觀賞樹種,它的樹幹通直挺拔,枝子向側面斜伸出去,全樹猶如一座寶塔。它的枝葉扶疏,樹形秀麗,既古樸典雅,又肅穆端莊,樹皮呈赤褐色,葉子細長扁平,向下垂著。隨著秋天的到來,它的樹葉將漸漸變成金黃色,成為櫻桃溝內一道獨特風景。
  • 樹木中的「活化石」——水杉,可播種可扦插,帶水就能活!
    水杉是一種落葉大喬木,它的原產地就是中國,它的歷史非常悠久,是古代遺留下來的植物之一,有「活化石」的美稱,所以國家對於水杉的保護相當重視。水杉喜歡向陽的生長環境,也可以忍受寒冷的天氣,不管是四十攝氏度的高溫還是零下三十度低溫都不能打倒它,但是它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耐陰、不耐旱,一旦長期生長在陰暗且乾燥的地方就會影響樹木的生長。
  • 長春路,水杉煥發寒冬的春意
    一九四一年,植物學家在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發現一棵古老滄桑、龍骨虯枝、高大挺拔的水杉樹。此樹高三十五米,直徑兩點五米,冠幅達二十二米,據說樹齡六百多年,還有一說是一千多年。它是世界上樹齡最大、胸徑最粗的水杉母樹。人稱它世界水杉樹之王。
  • 水杉——我國特有!古老稀有
    水杉的發現歷史水杉,在上個世紀,植物學界曾一度以為這種植物已經滅絕了。但在1941年,日本京都大學的一個老師根據化石標本建立了水杉的化石屬名:Metasequoia。李光敏 拍攝於北京植物園當時的科學家們還並不清楚這是一株全新的物種,幾經周折,在經過我國好幾位著名的植物學家多年的採集、鑑定和研究之後,終於,將該植物確定為和化石同屬的水杉
  • 草葉集|水杉:假如生命有奇蹟,他一定是水杉的模樣
    假如生命有奇蹟,他一定是水杉的模樣文字:小神仙超凡攝影:小神仙超凡,我並不知道他是誰,只是在靠近他時,他會給你很奇妙的感覺,讓你瞬間變得簡單、安靜起來,也許是因為他的古樸典雅,端莊肅穆,也許是因為他輕盈的葉片,與世無爭的模樣……直到查資料才知道他叫水杉,是種很古老的樹,早在中生代白堊紀時,他曾廣泛分布,冰川期後,幾近消失。
  • 水杉、池杉與紅杉
    水杉原來一直被認為已經絕滅,只有化石存在。後來上世紀40年代在我國的四川與湖北的交界處發現了活著的水杉,引起了國內、國外植物學界的轟動,因此被稱為「活化石」。水杉的種子被植物學家從川鄂邊界帶到了南京中山植物園,並從南京走向了全國,傳到了世界各地。
  • 這些最美水杉、落羽杉打卡點朋友圈刷起來!
    因為廣州的水杉和落羽杉正開啟「紅紅火火」模式挺拔的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葉子白雲山黃婆洞水庫黃婆洞水庫三面環山一面傍水環湖周圍的水杉>圖@師江淵在陽光的照耀下水杉更加blingbling手機內存通通被沒收辣
  • 水杉丨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水杉,杉科,水杉屬,高大的落葉喬木,樹幹筆直。每到深秋,水杉的樹葉變紅、變黃,秋風起,落木蕭蕭,外婆會帶著我們去江堤上撿落葉,一撿就是幾口袋,等冬天用來生爐子。水杉的樹葉乾燥細密,可以用來點火。而水杉落葉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留著塌豆絲的時候當柴燒。
  • 為什麼銀杏和水杉被稱為活化石?
    二、銀杏和水杉 銀杏 水杉 水杉是杉科喬木,葉形和落葉習性與水松相似,但水松球果上的果鱗是覆瓦狀排列的。而水杉的果鱗是交互對生的,同相科植物相似。
  • 宿遷的水杉秘境,哪個是你心中的C位?
    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遺植物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這個時節成片成片的水杉林
  • 水杉紅了!來這幾處水杉秘境,get同款高清大片!
    初冬時節筆直、高聳、紅得似火的水杉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璀璨/水/杉/大/片/來/襲/▼圖片來源:@葛宏軍g想get同款大片來南京這幾個最佳賞杉點止馬嶺圖片來源:文旅六合周圍的萬畝林地沒有過度開發至今仍是一派自然原始風光圖片來源:南京文旅共享圖片庫漫山遍野的楊樹、慄樹……岸邊的水杉紅黃綠相間,五彩斑斕止馬嶺的美是變幻莫測的各個角度下的止馬嶺都可以美得渾然天成,獨樹一幟
  • 銀杏、水杉為什麼珍貴?
    有問必答提個醒 銀杏、水杉為什麼珍貴? 答: 物以稀為貴。 水杉在西歐、北美等地以化石形式保存於白堊紀地層之中,在中國渝東、鄂西有天然分布,有「活化石」之稱。 拓展內容: 孑遺種(殘遺種):以前分布比較廣泛,後來由於地質歷史和環境的變遷,分布區縮小或伴隨有遷移,現在僅在某個或某少數幾個局部地區存在的古老現存種。
  • 被人遺忘的「史前巨人」水杉,原來在家也能種?
    如果是對植物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會發現,在公園或是一些植物園裡都會看到高大的水杉,可能因為類似的植物比較多,因此很少人對他有了解。事實上,水杉是一種非常有故事的植物,可謂是被人遺忘的「史前巨人」。1939年,日本的一位叫做三木茂博的植物學家發現一塊植物化石,這塊化石和現在的紅杉很像,但是又有所不同,因此這位植物學家便把它當做一個新物種。但同時他也表示,這個物種在冰川時期就已經完全滅絕了。再到1943年,我國植物學家王站在考察過程中來到了湖北利川的一個叫做謀道溪的小鎮,他看到了一株非常高大的樹木,目測有30米左右。據說,當地的居民一直將它當成「神樹」,原本他以為是水松。
  • 水杉林裡划船,滇池湖畔欣賞睡美人,海洪溼地風景真美!
    是水杉!這是一種古老而珍貴的樹,能夠在水中生長,一到秋天,全樹呈紅赭色,如一幅幅暖色調的油畫。昆明人要想欣賞水杉美景很方便,我給您介紹一個就在昆明市區的地點叫昆明海洪溼地公園。這就是海洪溼地公園的航拍圖。它位於昆明的湖濱路上,滇池湖畔。海洪溼地公園裡種有好多水杉。
  • 大理洱海水杉刷屏朋友圈!冬日暖陽間徹底紅了,趕快去打卡!
    大理暖冬的歲月裡,除了欣賞不盡的、變幻無窮的藍天白雲,就屬跟著洱海生態廊道一起火遍全網的洱海水杉了。為了更好地欣賞到洱海水杉林風光,決定沿著步道棧橋順著洱海邊,往龍龕碼頭方向徒步旅行。 (下面短視頻就是龍龕碼頭,冬日暖陽間網紅水杉,視頻來自朋友圈) 洱海邊上的水杉林,主要集中在龍龕碼頭附近、洱濱村的葶溟溪橋附近、洱濱村的老柳樹林附近等位置。
  • 三明龍棲山首次發現野生水杉苗,過去該植物被認為早已絕滅
    朋友圈和抖音都被它刷爆了 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它們背後的故事 近日,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村民的指引下,在餘家坪附近,首次發現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的野生水杉苗群落,是由行道綠化引種狀態逸化為野生的。
  • 安徽這一小眾秘境,藏著這番絕美的水杉,0元賞秋好去處
    周圍有很多的水杉,一株株水杉特別的高大挺拔,就這樣屹立在河灘上,有的還被湖水淹沒了一點,橙色、黃色,特別的耀眼,濃濃的秋意,瀰漫在整個奇墅湖。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團火焰,十分的壯觀漂亮。全部的風景還都倒映在湖水,就像是一個鏡面,讓來到這裡的人可以看到兩面相同的景色,十分的漂亮,如果再藍天的話,可能會更美,藍天和湖水永遠都是那麼的契合,更加漂亮的風景。
  •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南理工和平園,水杉林中二月蘭開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南理工和平園,水杉林中二月蘭開 2020-09-03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孑遺植物話水杉
    水杉是中生代白堊紀和新生代的植物,有「活化石」之稱。隨著恐龍的滅絕,人們以為水杉也早已絕滅了。直到1941年中國植物學者在四川萬縣首次發現這一聞名中外的古老珍稀孑遺樹種。經歷了這麼多苦難,水杉依然活著……喜歡看種在水裡的水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