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的存在,對於自然界有什麼意義?它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

2020-12-02 科學獵奇

「存在即有用」這是我對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的看法,當然蟬也不例外。從表面上看,蟬是一種「害蟲」,但是害蟲和益蟲本身就是人為定義的,有著片面性。所以,我們不能以我們人類的視角去狹隘地看待某一種生物。那麼,蟬這種生物對於大自然有什麼意義呢?下面我就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蟬

每年的夏天,叫醒盛夏的動物我認為就是蟬了,一旦聽到蟬鳴,就證明夏天要開始「發威」了。當然,在蟬鳴的同時,許多「吃貨們」也已經蠢蠢欲動了,因為蟬的幼蟲在許多人的口中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於是,小夥伴們三五成群拿上手電筒開始「尋寶之旅」,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晚上的收穫,就會成為明天的下酒好菜。但是,你可能不會想到,一隻蟬從出生到出土,至少要3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有些蟬需要13年或者17年,而它們羽化成蟬後,壽命也只剩下7-30天了。

蟬的種類有很多,在我國最常見的蟬就是蚱蟬了,它們通體以黑色為主,翅膀上有著黑色花紋,這就是一種最常見的3年蟬。蚱蟬的雌雄很容易分辨,首先雄性的背部有著黃色的小斑塊,而雌性則沒有;其次,雄性的腹部有發音器,在發音器中有兩個白色的鼓膜,當鼓膜震動時,雄性的蟬就會發出「吱吱」的叫聲了,而雌性的腹部是沒有發音器的,因此雌性蟬是不會鳴叫的。

(上圖為我們常見的蚱蟬)
(上圖為雄蟬)

蟬鳴的作用

雄蟬有發音器所以會鳴叫,但是,它的鳴叫並不是「瞎叫」,而是有意義的。首先,蟬的視力很差,它們很難發現不遠處的異性,而蟬鳴實際上就是雄蟬吸引雌蟬的唯一方式。這就像雄性孔雀可以開屏吸引異性一樣,孔雀開屏的大小是雌性孔雀判斷雄性孔雀強壯與否的主要標準,而蟬也是一樣的,雌性蟬通過雄蟬的叫聲大小來分辨異性的強弱,顯然叫得越大聲的,越容易得到異性的青睞。

當雄蟬找到雌蟬後,它們就會交尾。而交尾完成後,雄蟬的眼睛開始由黑色逐漸地變為黃色,再由黃色最終變為紅色,當眼睛變為紅色時,雄蟬壽命終結。而交尾後的雌蟬則開始產卵,在產卵時,雄蟬往往會找一根較細的樹枝,用自己尖利的產卵器將樹枝上紮上若干個小洞,再將卵產在裡面,產完卵後,雌蟬會步雄蟬的後塵。

因此,對於蟬來說,它們完成繁殖,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蟬為什麼是「害蟲」?

由於蟬是將卵排在樹枝內,而且還是事先在樹枝上扎多個小洞,所以一旦蟬完成排卵,這根樹枝也就會隨之枯萎。這是蟬是「害蟲」的原因之一。

其次,在樹枝中的卵會隨著樹枝的乾枯折斷或者被風吹落到地面,然後發育成初級的幼蟲,幼蟲會鑽入地下。從這一刻,它們就開始對樹的「索取」,從幼蟲開始,蟬就具有了刺吸式的口器,在地下它們是以吸收樹木根系中的水分為生的,這個行為會持續到幼蟲爬出地面,或3年或17年,成蟲後,在樹上的蟬也是樹木的汁液為食的。

因此,以樹木為食是蟬被稱為「害蟲」的主要原因。

(上圖為蟬產卵後的樹枝)

蟬對於自然界的作用

表面上看,蟬除了鳴叫就是危害樹木,貌似沒有什麼好處。但是,事實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解析一下。

01 對樹木的作用

雖然蟬會吸食樹木的汁液,但是蟬極小的口器對汁液的需求量是極小的,而且它們極細的刺吸式口器對樹木也不會造成傷害。所以,這不應該被當成判斷「害蟲」的標準。而且雖然蟬產卵會造成樹枝的枯萎,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上,蟬選擇產卵的樹枝都是較為細小的樹枝,再加上蟬喜歡棲息在大樹上,這些細小的樹枝對於大樹並不是一件好事,這一點可以參考我們修剪樹枝。過多的細小的雜枝,非但會吸收樹木來自根部的營養,而且不利於樹冠的透光性,並且也不利於樹冠的透風性。因此,蟬在樹木細小的樹枝上排卵,實際上是變相的在修剪雜枝。對樹木是有一定的好處的。並且,如果只是損害幾根細小的樹枝就被認定為「害蟲」,那麼那些以樹木為食的食草動物算什麼?

02 對於生態的作用

蟬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廣,種類和數量眾多,幾乎一個夏天除了蒼蠅蚊子外,就是它們的「天下」了,而數量如此多的蟬對於整個生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主要體現在食物鏈上。

到了夏季,許多肉食性的昆蟲,比如螳螂,就會大量的捕食蟬,許多鳥類也會以蟬為食,也就是說,在蟬鳴的時間內,它成為了許多生物的食物。

因此,作為一種「食物」,蟬對自然界中的許多生物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總結

一直以來,蟬都被認為是一種「害蟲」,但是,實際上它只是汲取了植物的一部分營養而已,再加上它們通常棲息在比較粗壯高大的樹木上,這一點傷害並不足以導致樹木的死亡。而相對來說,它們的出現為許多的生物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食物(一段時間內)。所以,我認為真實的蟬應該是「功大於過」的。

相關焦點

  • 螳螂是益蟲還是害蟲 螳螂是害蟲還是益蟲
    螳螂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螳螂提醒偏大,標誌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大刀鉤末端長有一排尖齒,那就有小夥伴問了,螳螂長得醜一定是害蟲吧,先不急,讓小編帶大家往下看。
  • 什麼是天牛?天牛是益蟲還是害蟲?
    說到農村,想必80後和90後這兩個年代的人印象最深,大多數人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有網絡和各種有趣的東西玩耍,只要身邊能玩的東西都會被當作玩具,比如小動物或者其他東西,那麼小時候在樹上常見到的天牛是什麼?天牛是益蟲還是害蟲?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來了解下吧。
  • 農村野外常見的馬蜂,到底是益蟲呢還是屬於害蟲,老農這樣解釋的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農村常見的馬蜂,是益蟲呢還是害蟲?有什麼依據呢?,減少對於人類的危害,那麼馬蜂究竟是益蟲還是害蟲呢?害蟲和益蟲的定義,首先是要看其生活特性以及對於環境的作用,馬蜂的生活特性是幼蟲以昆蟲為食,成蟲之後會以植物、果實、花蕊為生,這些好與壞都有極端的兩面性,對於被馬蜂蟄過的,自然會認為馬蜂是一種十惡不赦的害蟲,尤其是一些飼養蜜蜂的,更是對於馬蜂討厭至極,馬蜂很愛捕捉蜜蜂為食,對於人工飼養的蜜蜂是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對於養蜂人來說,馬蜂是真正的害蟲,但除了被蟄過和養蜂人來說
  • 螳螂是益蟲還是害蟲,螳螂吃什麼食物?
    胸部具有翅2對、足3對;前胸細長,前足為1對粗大呈鐮刀狀的捕捉足,並在腿節和脛節上生有鉤狀刺,用以捕捉害蟲,故為益蟲。螳螂身體為長形,多為綠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種類;頭呈三角形,能靈活轉動;複眼突出,單眼3個;咀嚼式口器,上顎強勁。前足捕捉足,中、後足適於步行,漸變態。卵產於卵鞘內,每1卵鞘有卵20~40個,排成2~4列。
  • 上海除蟲|如何區分害蟲與益蟲
    當我們發現這些蟲子的時候,有一個問題總會在我們的腦海中盤桓:這個蟲子究竟是害蟲還是益蟲。如果是害蟲的話,我就要想辦法除掉它了。其實害蟲與益蟲這組對立的概念完全是針對人類而言的。對於自然界而言,蟲子是沒有正邪之分的,大家都屬於自然界的一部分。
  • 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 蜻蜓屬於益蟲還是害蟲
    蜻蜓在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昆蟲,小時候都喜歡捉蜻蜓玩,但是殊不知蜻蜓是益蟲。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蜻蜓吧。這種食量對於一隻蜻蜓來說,是很驚人的。蜻蜓是一類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沒有蛹的階段。它們的幼體生活在水中,長得與成體非常不一樣,所以它的幼體屬於稚蟲的一類。蜻蜓的稚蟲被稱作水蠆,它也是非常厲害的水下捕食者。
  • 農村山裡的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
    關於農村山裡的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的問題,蜂部落認為可以算作益蟲。害蟲與益蟲的區別其實蜂部落人認,害蟲與益蟲之間並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只是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來,還有就是昆蟲的數量。如果昆蟲對我們的危害大,而且數量也大,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昆蟲自然就變成了害蟲。反過來,如果一種昆蟲對我們的影響小,或者對我們還有幫助,那麼這種昆蟲就可以算作益蟲。在更進一步,不管一種昆蟲是益蟲還是害蟲,如果數量極其稀少,那這種昆蟲自然就成了保護昆蟲,畢竟生物的多樣性需要的是物種多樣來維持,從對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少了都寶貴。為什麼說馬蜂是益蟲?
  • 蟈蟈是害蟲還是益蟲?蟈蟈就是一種益蟲
    可能有些新手對蟈蟈還不是很了解,蟈蟈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呢?下面就讓愛寵網的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不清楚的可以進來看看。蟈蟈是益蟲,大家一起來保護!俗稱為蟈蟈,無脊椎動物,昆蟲類,一般指螽斯科包括中華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在內的一些善鳴的雄蟲。
  • 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
    蜻蜓是典型的不完全變態昆蟲,分蜻科和蜓科兩科,由稚蟲蛻變至成蟲的階段中不需經歷結蛹的過程,一生只經歷卵、稚蟲及成蟲三個階段,稚蟲是水生的,而成蟲則是具飛行能力的陸生昆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吧
  • 農村裡常見的蜻蜓,是害蟲還是益蟲呢?
    農村裡常見的蜻蜓,是害蟲還是益蟲呢?據小編的了解,蜻蜓就是益蟲!在自然界中,蜻蜓種類尤其多,是一種肉食性昆蟲,形似非常獨特。鄉下常見的蜻蜓飛來飛去,尤其夏季稻田上空飛來吃蟲子,可見蜻蜓不是什麼害蟲,它只是野生動物,只要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它對莊稼,如玉米,稻穀,疏菜,水果,都沒有任何危害,也不會產生蟲子,蜻蜓也不是害蟲,只不過人們給它起了個不好的名字,蜻蜓點水,這就說明了辦事不專心。
  • 哪些是益蟲 常見的益蟲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有益處的昆蟲就被叫做益蟲,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有害的就叫做害蟲。但是大家一定不知道哪些是益蟲,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常見的益蟲有哪些吧!  常見的益蟲有哪些  常見的益蟲有蜜蜂、蜻蜓、螳螂、七星瓢蟲、蟬、家蠶、草蛉等昆蟲,這一類對人類有益的昆蟲
  • 益蟲和害蟲的區別 益蟲和害蟲如何區分
    截至今天,人類已知的昆蟲就有100餘萬種。這一數字還不包括目前人類還沒有發現的昆蟲物種。人類將昆蟲主要分為益蟲和害蟲。那麼,益蟲和害蟲有什麼區別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益蟲和害蟲的區別  益蟲和害蟲的區別在於是否會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害。
  • 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有人喜歡有人厭?
    關於馬蜂是益蟲還是害蟲的問題,蜂部落認為主要與我們個人的所站的角度有關,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從廣義上來說,只要是對人類有好處的昆蟲都可以算作益蟲,但是從利於某個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就算是益蟲也當做害蟲來處理,主要是有礙我們的生產。
  • 西瓜蟲是害蟲還是益蟲?
    西瓜蟲學名鼠婦,別稱潮蟲子、糰子蟲、地蝨婆等,為潮蟲科鼠婦屬動物的俗稱,全世界有150種以上,多為廣布的世界性種,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我國常見種有鼠婦、光滑鼠婦等,記載最早可見於《本草綱目》虫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西瓜蟲是害蟲還是益蟲吧!
  • 是益蟲還是害蟲?
    是益蟲還是害蟲?一、蚰蜒有毒嗎?蚰蜒是有毒的。1、蚰蜒是百足蟲的一種類型,和蜈蚣是近親,體長1.5至5釐米,身體細長略扁平,體色棕黃色,全身分16個體節,每節有細長足1對,頭部後面有一個環節,有一對鉤狀顎足,顎足末端成爪狀,爪的頂端有毒腺開口,能分泌毒液,觸及人體皮膚後即可致局部皰疹,令人刺痛難受。
  • 農村池塘水面上行走自如的蟲子,叫什麼?是益蟲還是害蟲?
    而在農村有一種會「水上漂」的蟲子,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那它到底是什麼呢,是益蟲還是害蟲呢?在北方普遍是叫它賣香油的,農夫猜測可能是因為它的身上有一股像香油一樣的氣味吧。也有人說是因為它的腳上抹了像香油一樣的東西,所以才能在水上快速爬行但是卻並不會下沉。不管方言叫什麼,學名只有一個,那就是水黽(měng)。
  • 常見的害蟲和益蟲如何區分?
    後來,科學技術逐步發達,人們認識到蛇、壁虎和蟾蜍等不能單純歸為「毒」物,甚至在中醫領域可入藥,對某些病症有獨特療效。蟑螂那麼,如今我們應該如何區分害蟲和益蟲呢?其實,對人類有害還是有益,這個基本準則被延續下來,對害蟲的定義大致為不利於人類生產生活的昆蟲,不利行為一般表現為:吸食植物的汁液、咬食植物的枝幹、甚至腐蝕植物的根,吸食動物血液、傳播疾病。我們的生活中,潛伏著許多害蟲,蒼蠅和蚊子會傳播各種傳染病,米蟲會蛀蝕糧食,蝗蟲和蚜蟲更是農作物「殺手」,白蟻能毀掉家具、建築物,牛虻吸食家畜血液,等等。
  • 果蠅泛濫成災 果蠅是害蟲還是益蟲?
    【科技訊】7月31日消息:果蠅泛濫成災,果蠅對人類有什麼危害?如今我們生活中水果已經是隨時可以品嘗的食品,然而隨著果蠅的泛濫,無論是水果的保存,還是人的生活質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那麼果蠅對人類的健康有影響嗎?果蠅是害蟲還是益蟲?
  • 動物究竟有沒有好壞之分?害蟲和益蟲是如何劃分的?
    大自然中生存著數不清的野生動物,它們在各自的生存空間內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嚴格意義上說,只要是動物就沒有好壞之分,因為在食物鏈中,即使是低端的動物都需要吃草,而草也是生命,本質上與老虎吃野豬,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不能以動物的食性來判斷動物的好壞,它們都是為了生存。
  • 美麗蠟蟬:天才裁縫的傑作 害蟲 or 益蟲?
    一個小朋友問丁媽(還好沒問我):   「這是害蟲還是益蟲?」小朋友覺得它是害蟲,因為它會吃樹葉。       丁媽很淡定:「蟲子吃樹葉,但一般情況下樹並不會死,但人吃肉,吃菜,蓋房子,會讓很多動物和樹死亡,這麼說,人豈不是最大的害蟲?」       小傢伙一下愣住了,眨巴眼睛說:「哦,那是啊,我從來沒這麼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