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坐著駁船搬家

2021-01-11 花辰月夕102200

「企業」號太空梭(Space Shuttle Enterprise,NASA編號OV-101),或被譯為進取號,是美國建造的第一架太空梭。

2012年6月,「企業」號從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烏德瓦-哈茲」中心搬家,被送往「無畏號」航母海空天博物館永久陳列。

儘管是第一架太空梭,但「企業」號並未真正執行太空使命,它是一個測試平臺,用於各項飛行測試。

之後建成並執行太空任務的五架太空梭是:「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

裝上駁船的「企業」號。

「企業」號在紐約港。

「企業」號太空梭於1976年9月17日完成裝配。地點為羅克韋爾國際帕姆代爾工廠(美國空軍第42廠內)。

太空梭的總承包商為羅克威爾國際(現屬波音)。分系統供應商有聚硫橡膠、ATK、格魯門、波音、馬丁·瑪麗埃塔、洛克希德等。

到達「無畏號」海空天博物館,遠處有一架永久陳列的「協和」超音速客機。

2003-2012年在「烏德瓦-哈茲」中心時的「企業」號。

1976年,進場著陸試驗人員與「企業」號合影。

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時的「企業」號和「發現」號。

相關焦點

  • 美國「哥倫比亞」號是人類第一架太空梭
    「哥倫比亞」號是美國第一架投入商業運行的太空梭,也是人類第一架投入實用的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飛,其間曾進行過數次現代化改造。今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進行了它的第28次飛行,這也是美國太空梭22年來的第113次飛行。
  • 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搬家歷程高清圖賞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導,繼「企業號」太空梭之後,另一艘功勳太空梭「亞特蘭蒂斯號」也於上周五開始了自己的「搬家」旅程。據悉,「亞特蘭蒂斯號」最後的家是位於甘迺迪航天中心遊客參觀區的9萬平方米展覽大樓。
  • 科技日曆|NASA首架太空梭「企業號」揭開神秘面紗
    「企業號」。值得一提的是,最初這架太空梭被命名為憲法號(Constitution)以紀念美國建國200周年,但後來以著名的電視連續劇《星際迷航》中的企業號星艦(USS Enterprise NCC-1701)命名。這種類似飛機的宇宙飛船的研發耗資近100億美元,耗時近十年。
  • 特雷克斯吊載「發現號」「企業號」太空梭
    幾天後,「發現號」太空梭被拖到史密森尼航空航天博物館,並取代了「企業號」太空梭。「企業號」太空梭自2003年起就在詹姆士.麥克唐納太空梭機庫內展示。這需要第二次吊載,並最終將「企業號」太空梭運至紐約的「新家」。
  • 5架太空梭墜毀2架!美國如今回頭造火箭,中國當初選擇是對的
    出品|國器美國航天總共5架太空梭其中兩架墜毀損失14名航天精英美國在太空梭研發上起步最早研發經驗最為豐富,但早期美國的太空梭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上世紀八十年代全球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美國升起。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喜、樂、憂、哀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從太空返回地面時解體。美國於1972年7月開始研製太空梭,1976年9月第一架太空梭的軌道器「企業號」出廠,它在地面和馭在波音747飛機上進行了各種實驗,取得了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隨後又生產出「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等數架太空梭,最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成為「首航者」。
  • 暴風雪號太空梭
    1988年11月15日,前蘇聯的暴風雪號太空梭發射升空~暴風雪號發射瞬間照片作者不詳暴風雪號(Буран)是前蘇聯暴風雪計劃中,唯一一架發射升空的太空梭,這架飛機的代號貌似是「11F35 K1」~而這架太空梭也只進行過這唯一的一次發射~1988年11月15日發射升空之後
  • 再見太空梭(組圖)
    1986年1月28日,甘迺迪航天中心,「挑戰者」號太空梭從39-B發射架發射後73秒爆炸,包括1名教師在內的7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5年後,看我飛  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2011年春公布的最新研製的多用途載人飛船(MPCV)。
  • 1981年4月12日 美成功發射世界第一架太空梭
    1981年4月12日 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  1981年4月12日當地時間上午7點(北京時間20點),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上天。發射時,只見「哥倫比亞」號尾部發出一道熊熊的火焰,冒出灰白色的煙雲,接著,它凌空而起。
  • 再見,太空梭
    最後一架太空梭,走完最後一段空中航程。10月中旬,它將通過公路送抵加州科學中心,從穿梭地空的太空飛行器,變成供人參觀的展品。在它前面,「企業號」和「發現號」分別落戶紐約和華盛頓,一樣成為博物館珍藏的對象。航天科普的空中秀場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前往洛杉磯,自東向西,橫跨整個美國。
  • 衝出大氣層的飛機——太空梭
    太空梭結構圖1977年2月,美國研製出一架企業號太空梭軌道器,由波音747飛機馱著進行了機載試驗。1977年6月18日,首次載人用飛機背上天空試飛。又經過4年,第一架載人太空梭終於出現在太空舞臺,這是航天技術發展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雖然世界上也有許多國家都陸續進行過太空梭的開發,但只有美國與前蘇聯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過這種交通工具。但由於蘇聯瓦解,相關的設備由哈薩克接收後,受限於沒有足夠經費維持運作使得整個太空計劃停擺,因此全世界僅有美國的太空梭機隊可以實際使用並執行任務。
  •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次發射,是美國最老的太空梭。今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進行了它的第28次飛行,這也是美國太空梭22年來的第113次飛行。
  • 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駕駛艙曝光
    英國媒體刊登了一組令人吃驚的照片,展現美國宇航局「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的駕駛艙。駕駛艙內,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一系列巨大的按鈕和顯示屏。7月,太空梭時代宣告終結,再也沒有人去按下這些按鈕。2012年底,「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將在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展出。
  • 奮進號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年內將最後一飛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9日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點擊查看更多軍事圖片新華網華盛頓3月9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發現」號太空梭9日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在完成最後一次國際空間站之行的同時,也結束了近27年的飛行生涯。美國航天局電視臺的直播畫面顯示,「發現」號著陸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9日11時57分(北京時間10日零時57分)。
  • NASA首次展出挑戰者號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
    【每日科技網】   (神秘的地球報導)事隔數十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舉辦展覽,首次向公眾展出太空梭「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殘骸。
  • 天文史上的今天 | 「挑戰者號」太空梭首次飛行
    ▼「挑戰者號」太空梭首次飛行,STS-6任務徽標 / NASA1986年1月28日,美國「 挑戰者號」太空梭凌空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在遇難的太空人中,還包括了第一位太空教師克裡斯塔·麥考利夫。那是「挑戰者號」太空梭的最後一次飛行。
  • 沒有海運,蘇聯如何把太空梭和火箭運到中亞發射場?
    早在1976年,蘇聯開始研製「暴風雪」號可重複使用的軌道飛行器和「能源」號助推火箭,它們分別相當於美國的太空梭和固體火箭助推器。然而,與美國相比,蘇聯存在一個劣勢:地理-它沒有美國那樣令人羨慕的海岸線。工程師們意識到,如果沒有海運的優勢,巨大的火箭和太空梭將不能像美國那樣用鐵路來運輸。
  • 蘇聯航天事業的最後的輝煌,暴風雪號太空梭
    我們知道在航天史上,曾經出現過太空梭,太空梭是一種能往返地球與近地軌道的飛行器。太空梭最早是美國研發出來的,並且美國也製造多架太空梭。不過蘇聯也曾製造出太空梭—暴風雪號太空梭。雖然是美國先研製出的太空梭,但是早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蘇聯的米高揚設計局就設計出一種小型的可重複使用的飛行器螺旋號。在70年代初,美國制定了研製太空梭的計劃。蘇聯在得知後,覺得太空梭是一種搭載核武器的工具,於是在1976年蘇聯也開始發展類似的飛行器,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暴風雪號。
  • 蘇聯航天事業的最後的輝煌,暴風雪號太空梭
    我們知道在航天史上,曾經出現過太空梭,太空梭是一種能往返地球與近地軌道的飛行器。太空梭最早是美國研發出來的,並且美國也製造多架太空梭。不過蘇聯也曾製造出太空梭—暴風雪號太空梭。在70年代初,美國制定了研製太空梭的計劃。蘇聯在得知後,覺得太空梭是一種搭載核武器的工具,於是在1976年蘇聯也開始發展類似的飛行器,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暴風雪號。
  • 美國為何放棄太空梭(組圖)
    自從1981年4月12日開始使用至今,30年內美國共建造6架太空梭,除了樣機「企業」號,投入使用的5架工作機包括「阿特蘭蒂斯」號,「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發現」號以及「奮進」號。  其中,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7名太空人遇難;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7名太空人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