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片雷射器技術原理及器件、系統

2020-11-23 OFweek維科網

  碟片雷射器(Disk Laser),又稱圓盤雷射器,它與傳統的固體雷射器的本質區別在於雷射工作物質的形狀。將傳統的固體雷射器的棒狀晶體改為碟片晶體,這一創新理念將固體雷射器推向了一個新時代。碟片雷射器以其極佳的光束質量和轉換效率在工業製造業中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

  雷射器設計過程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雷射工作物質的冷卻,冷卻效果直接關係到雷射器的質量。如圖1所示,由於傳統的棒狀雷射晶體只能側面冷卻,即冷卻須通過晶體棒的徑向熱傳導來實現,因此棒內溫度呈拋物線形型分布,導致在棒內形成所謂的熱透鏡。這種熱透鏡效應會嚴重影響雷射束的質量,並隨抽運功率的變化而變化。抽運功率越大,熱透鏡效應越大,

  熱透鏡的焦距越短,雷射甚至可能由穩態變為非穩態,從而嚴重限制了固體雷射器向高功率方向的發展。

  圖一 雷射工作晶體

  碟片雷射晶體的厚度只有200μ m左右,抽運光從正面射入,而冷卻在晶體的背面實現。因為晶體很薄,徑厚比很大,因此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冷卻,這種一維的熱傳導使得晶體內的溫度分布非常均勻,因此碟片雷射晶體從根本上解決了上述熱透鏡問題,大大改善了雷射束質量、轉換效率及功率穩定性。

  碟片片晶體的抽運

  將棒狀晶體改為碟片晶體來消除熱透鏡效應,人們自然要問:如此薄的晶體,如何實現抽運光的有效吸收?如何獲得足夠的增益?的確,如果抽運仍採用傳統激勵方法,一束抽運光僅照射工作物質一次,很難實現足夠大的輸出功率。人們同時還需要對碟狀晶體的抽運進行創造性的構思和精密的設計才能將上述創新理論變為現實。

  圖2為某公司碟片雷射器晶體腔體的示意圖。由二極體陣列組成的抽運模塊發射抽運光束,經準直後進入晶體腔體,藉助於腔內的拋物形反射鏡聚焦在晶體上,被晶體吸收一部分後,透射的那部分光被晶體背面高反射鍍層反射,又被晶體吸收一部分,然後入射到腔內的稜鏡上,再由拋物形反射鏡和其他反射鏡聚焦在晶體上。如此重複往返的入射使得一束抽運光自從抽運模塊發出、進入晶體腔體至離開晶體腔體的過程中將途經雷射晶體20次。抽運光能量被雷射晶體充分吸收。這種方法可使光一光轉換效率高達65%。

  圖二 為某公司碟片雷射器晶體腔體的示意圖

  碟片雷射器結構通常由抽運模塊、晶體腔體、諧振腔、導光系統和光導纖維接口組成,並裝有功率實時反饋控制系統,碟片雷射器的最大功率與碟片晶體的數量成正比例。

  碟片雷射器應用

  碟片雷射器在工業製造業中應用很廣泛,例如高速切割和各種焊接,包括常規焊接和飛行焊接等。

  1、焊接

  厚鋼板的焊接需要很高的雷射功率。如前所述,碟片雷射在大功率下仍保持良好的光束質量,因而對厚鋼板焊接具有特別的優勢。

  2、切割

  雷射的光束質量對於切割尤為重要,因為光束質量好意味著光束的聚集效果好,焦斑尺寸小,功率密度大。碟片雷射器可以輸出幾乎接近衍射極限光束質量的雷射,而且能在高功率下保持這種優良特性,因此切割速度快,質量好。

相關焦點

  • 高功率碟片雷射器諧振腔設計及實驗研究
    本項目的最終目的是獲得4kW穩定輸出的碟片雷射器,所以功率是重點關心的指標。受限於實驗碟片的大小和損傷閾值,單碟片能夠輸出的功率不足以達到4kW,因此需要設計多碟片串接的諧振腔。  無論是單碟片還是多碟片串接,都要求滿足最佳輸出功率的模式匹配條件,以使輸出功率達到最大。綜上所述,設計目標是碟片上基模尺寸在0.75mm左右的腔型,並且閾值到最大輸出,諧振腔能一直保持穩定。
  • 先進的微波科學技術,對雷射器的發明作用重大,提供重要技術原理
    因而,它對於輻射相干性的研究,對於分子與電磁輻射的相互作用與能量躍遷的研究,以及對於實用器件的發明都是至關重要的。微波波譜學的發展,對於雷射器發明的重要貢獻在於,它不但提供了利用由愛因斯坦、託耳曼、拉登伯格、法布裡坎特、卡斯特勒等所指出的光放大基本思想和基本過程的實際需要,更重要的是,進一步認清了這种放大過程的詳細特性,及其使之得以實現的方法。
  • 中國電科實現「高功率光纖雷射器」核心器件國產化
    」核心器件國產化日前,中國電科實現了「高功率光纖雷射器」核心器件全國產化目標,標誌著我國已具備了「萬瓦級」固體雷射武器的光源系統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為高能固體雷射裝備的自主可控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高功率泵浦耦合器是光纖雷射器中的核心元器件之一,也是中國電科實現「高功率光纖雷射器」及關鍵器件國內自主可控的關鍵元器件之一。顧名思義,泵浦耦合器的主要功能是將多根細光纖中的泵浦光耦合匯聚至一根粗光纖後輸出更高功率的泵浦光,其工作原理猶如樹木的根系一樣:眾多側根將土壤中的水分輸送並匯聚至主根後注入樹幹,主根與側根的吸水、輸水能力越強則樹木能夠獲得的水分越多,從而枝繁葉茂。
  • 雷射器原理
    導讀:雷射器相信大家都認識過不少,有氣體雷射器、固體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和染料雷射器等四大類。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們的工作原理幾近相同,本文將講述雷射器是如何產生雷射,如何進行工作的,快來學習吧。
  •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
    導讀:半導體雷射器聽著很高大上的名字,其實他就是雷射二極體,想必大家對雷射二極光都很熟悉了,但是它的工作原理你知道嗎?由於這些優點,半導體二極體雷射器在雷射通信、光存儲、光陀螺、雷射列印、測距以及雷達等方面以及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半導體雷射器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工作物質的一類雷射器件。
  • 中國電科實現「高功率光纖雷射器」核心器件全國產化
    日前,中國電科實現了「高功率光纖雷射器」核心器件全國產化目標,標誌著我國已具備了「萬瓦級」固體雷射武器的光源系統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為高能固體雷射裝備的自主可控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資料圖:我國研製的(6+1)*1高功率泵浦耦合器在中國電科11所順利通過裝機前的驗收測試  高功率泵浦耦合器是光纖雷射器中的核心元器件之一,也是中國電科實現「高功率光纖雷射器」及關鍵器件國內自主可控的關鍵元器件之一。
  •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及主要參數
    半導體雷射器件,一般可分為同質結、單異質結、雙異質結。同質結雷射器和單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多為脈衝器件,而雙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可實現連續工作。  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是:通過一定的激勵方式,在半導體物質的能帶(導帶與價帶)之間,或者半導體物質的能帶與雜質(受主或施主)能級之間,實現非平衡載流子的粒子數反轉,當處於粒子數反轉狀態的大量電子與空穴複合時便產生受激發射作用。半導體雷射器的激勵方式主要有三種:電注入式、電子束激勵式和光泵浦激勵式。
  • 半導體雷射器發光原理及工作原理
    打開APP 半導體雷射器發光原理及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8-02-01 11:05:09 雷射器的發光原理 產生雷射要滿足以下條件: 一、粒子數反轉;
  • ​3分鐘了解固體雷射器
    固體雷射器的基本結構如下圖所示(部分結構未畫出)。固體雷射器主要由工作物質、抽運系統、聚光系統、光學諧振腔和冷卻系統等五個部分組成。由於雷射器在工作時發熱明顯,冷卻系統主要是對工作物質、抽運系統和聚光腔進行冷卻,起到保護雷射器的作用。而濾光系統起到將部分抽運光和其他幹擾光過濾掉的作用,保證輸出雷射的單色性。
  • 高亮度固體雷射器技術發展研究
    2012 年,美國波音公司集成了德國Yb:YAG 薄片技術,通過多個碟片組合獲得了功率為30 kW 的雷射輸出,電光效率大於 30%;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耐用電子雷射器倡議(RELI)第一階段要求,後續開展 50~100 kW 雷射器系統研製 [6]。
  • 高功率皮秒/飛秒雷射器開創應用新天地
    光纖與碟片的結合  20世紀70年代棒狀雷射器(開始是燈泵浦後來是二極體泵浦)問世。在超越高平均功率對光束質量限制的同時,棒狀雷射器、二極體泵浦碟片雷射器技術均在20世紀90年代獲得了長足發展,使其成為了工業領域千瓦級連續應用最可靠的技術選擇。
  • 半導體雷射器原理
    導讀:半導體雷射器原理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其實就是雷射二極體,是採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而產生受激發射的一類雷射器。  半導體雷射器一種在電流注入下能夠發出相干輻射光(相位相同、波長基本相同、強度較大)的光電子器件,其結構如下圖所示。
  • 陳益新教授光通信雲課堂——《光纖通信光器件技術和應用》開課啦!
    是否想對光器件技術發展歷程有一個系統了解?又是否已經畢業離開學堂多年,希望在工作之餘繼續進修?如果剛好有以上需求,那接下來我們介紹的雲課堂系列或許能為您的職業生涯錦上添花。   近日,訊石攜手原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主任、光學博士生導師和IEEE終身高級會員——陳益新教授正式面向光通信行業從業人員推出雲課堂系列——《光纖通信光器件技術和應用》。
  • 自由電子雷射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目前, 除自由電子雷射器之外, 還沒有一種雷射器能同時具備這些特點。這是因為它產生雷射的原理與以往的雷射器有本質上的不同。自由電子雷射器是利用相對論電子束通過周期磁場將電子束的動能轉換為輻射能。自由電子雷射器是七十年代中期以來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雷射器。它將電子束動能轉變成雷射輻射, 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產生相干輻射的概念。
  • 光碟系統用半導體雷射器
    摘 要:半導體雷射器(LD)作為讀取光碟信息的光源,是CD、DVD播放機/ROM等光碟系統的重要器件,它的性能往往決定系統的整體性能。
  • 太赫茲技術為揭示半導體雷射器工作原理提供新視角
    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探測器能夠精確地測量和證明這一點,最好的結果只是在納秒級的時間尺度上實現,太慢以至於不能進行有效的分析或者被用來開發最有效的新系統。  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與巴黎、法國以及澳大利昆士蘭大學的國際同事進行合作,使用太赫茲頻率量子級聯雷射器和一種稱為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分析雷射穩定的整個過程。
  • DPC陶瓷基板的技術及應用-VCSEL雷射器
    全球市場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5G物聯網市場規模即將達到7億美元,而隨著對物聯網設備的需要以及5G技術的逐步普及,預計到2025年,市場數據將成倍增長至63億美元。隨著5G物聯網的發展與普及,3D Sensing和傳感技術即將迎來一輪極速成長。
  • 一文解讀國內外半導體雷射器產業發展現狀趨勢
    1、光泵浦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光泵浦垂直外腔面發射雷射器(OP-VECSEL),又稱光泵浦半導體雷射器(OPSLs),或半導體碟片雷射器(SDL),是半導體雷射與固體雷射結合的產物。諧振腔設計、光譜控制、腔內倍頻、鎖模、多程泵浦、碟片等固體雷射技術,以及晶片製備和熱管理等半導體相關工藝技術都為 VECSEL 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撐。垂直外腔雷射器(見圖2)的高性能和靈活性特點使其非常適合定製化應用,其發展應該緊密結合應用,以平臺建設為主,兼顧多波長、多輸出特點的實用技術開發。
  • 2kW綠光雷射器在銅材焊接上的應用
    在所有波段中,這一困難正在逐漸被克服,通快碟片式雷射器的可靠性讓產生所有可能顏色的高功率雷射成為現實。最近的一個例子便是綠光,綠光很容易被有色金屬吸收,是電動汽車和電子焊接領域的最佳選擇。在這些行業中,銅及其合金的使用率正在迅速增加,例如新能源汽車的多個關鍵部位如電池、電驅系統、電控系統等,都高度依賴銅材。
  • 幾種新體制半導體雷射器及相關產業的現狀、挑戰和思考
    大量固體雷射和半導體雷射領域的現有技術被用來改善雷射器的輸出特性。諧振腔設計、光譜控制、腔內倍頻、鎖模、多程泵浦、碟片等固體雷射技術,以及晶片製備和熱管理等半導體相關工藝技術都為 VECSEL 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