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百通併購;耦合電廠;新能源政策將出臺;洋流發電;微網光伏;地熱電廠;
PLN擬在西巴布亞省投建新電廠
國家電力公司PLN說將在西巴布亞省投建一座新電廠,這是政府35000MW電力計劃項目之一。「西巴布亞省中多個區域如Manokwari、Raja Ampat、Sorong、Fakfak、Teluk Bintuni和Kaiman」,PLN西巴布亞公司總經濟Riesal Rimtahu Hasoloan表示如上。在西巴布亞省會Manokwari市,PLN擬在現有20MW燃氣發動電站基礎上再擴增20MW發電容量。
PLN將在千島群島運營離網光伏電站
國家電力公司PLN雅加達配電局(UID Jaya)近期將開始運營位於千島群島上Sebira島嶼的光伏電站,發電容量400kWp。PLN表示,該項目與雅加達政府合作,從今年三月開始建設光伏,佔地面積5000平米。預計發電量日均1200kWh,能為155個島上的家庭供電,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為鹹魚捕撈與銷售。
能礦部將評估八個地熱區塊
印尼能礦部近期準備對八個地熱區塊進行評估,主要是對從勘測中獲得的儲層相關數據評估以確定最適宜的鑽探點。地熱田評估包括鑽探口定位、鑽井涉及、概念模型及數值模擬等方面評估。
國企肩負進入全球電池市場的責任
印尼動員國內三家最大的國營企業與兩家跨國企業進行會談,帶動東南亞最大經濟體正式進入全球盈利豐厚的電動車電池市場。印尼國有企業部下令礦業控股公司MIND ID、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Pertamina和國家電力公司PLN共同組成一家控股公司 – 暫稱為「PT Indonesia Battery Holding」-提供電池上遊至下遊全產業鏈服務。這三家國企正在與中國CATL公司和南韓LG Chem公司,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生產家,就在印尼投建價值分別為120億和20億美元的全產業鏈的可能性進行洽談。
受疫情打擊,電力銷售僅增0.61%
國家電力公司PLN表示,疫情期間,電力銷售僅增長0.61%達到179.82tWh。六月底增長比例還達到0.95%。能礦部電力幹事Rida Mulyana表示,正常情況下電力銷售每年都呈增長趨勢,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嚴重,增長趨勢轉緩。
林業公司計劃投資生物質能源領域
印尼林業企業家協會(APHI)表示,至少有34名成員決定通過能源森林種植(HTE)項目投資生物質能源項目,為生物質發電站供應包括木屑和鋸末在內的燃料。APHI主席Indroyono Susilo在聲明中說,該能源森林種植(HTE)項目是推進實現全國2025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結構目標的措施之一。「THE項目是印尼生物質能源的未來,因為該項目將為生物質電站供應可持續燃料來源。」
PTBA公司瞄準百通電站股權
雅加達股票交易所(IDX)上市的煤炭公司PT Bukit Atam(PTBA)已經提交具有約束性的報價,以收購位於東爪哇的燃煤電站作業者百通PT Paiton Energy Company(PEC)的部分股權。該公司正在競標收購三井公司Mitsui Corp在PEC公司佔有的49%股權。公司秘書Apollonius Andwie C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PLN擴大燃煤電站中聯合點火耦合計劃
國家電力公司PLN正在擴大在其燃煤電站實施生物質耦合聯合點火計劃,作為推進實現國家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結構目標的措施。PLN初級能源董事Rudy Hendra Prastowoto表示,截至今年底,聯合點火計劃預計覆蓋30座燃煤電站,主要是將木屑顆粒、棕櫚油殼與煤炭混合作為燃料進行燃燒發電試驗。
關於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的總統規定最晚今年底出臺
印尼政府宣布關於可再生能源發電廠生產的電力銷售價格的總統規定將在近期出臺。預計該法規將吸引投資者開發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資源潛力,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潛力容量達417.8GW。
東努沙登加拉省Pantar海峽具備洋流發電潛力
印尼能礦部說,在東努沙登加拉省的Pantar海峽具備開發洋流發電的潛力。
根據能礦部研究與開發機構海洋地質研究與開發中心團隊(P3GL)進行的研究顯示,Pantar海峽地區,平均流速相當大,能達到2m/s,具備作為洋流發電的潛力。
能礦部通信與公共信息服務於合作局局長Agung Pribadi說,根據研究數據,小組已從ADCP(聲學都卜勒電流剖面儀)完成下載流速數據,獲取Pantar海峽30日海流速度數據。Agung表示,「選定爪哇島以外的努沙登加拉島符合國家發展規劃中優先戰略性項目(Bappenas 2020-2024)規劃。希望中央政府和地區政府能好好利用該數據進行研究和決策。」
2016年,P3GL已對印尼多處水域海峽潛在洋流潛力基礎數據進行計算評估,得出結論為海流速度較大的水域分布在峇里島、西努沙登加拉省和東努沙登加拉省。海流速度為0.6隻3.5m/s,大於2m/s的海流水域分布在Pantar、Lombok、Toyapakeh、Larantuka、Alas、Molo、Sunda和Boleng海峽。
團隊所進行的勘查探測活動包括確定測量坐標未知、相對基準水平高度、測量洋流速度、測量海平面搞成、測量海底深度及觀察海洋氣象。潮汐研究耗時一個月完成,以獲取水漲和水落季節的潮汐高度。電子記錄使用的是Valeport TideLog 740型可攜式水位記錄儀,該記錄儀每小時通過視覺讀取潮汐信號進行控制。BM水準儀(基準)使用Waterpass設備,同時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統)設備測量BM坐標。BM水平測量旨在獲得BM高度相對於平均海平面(MSL)的高程差。電流測量是為了確定研究區域中的電流模式,該模式與可從電流能量中產生的電勢數據密切相關。使用聲學都卜勒電流剖面儀(ADCP)設備在運動和靜止狀態下進行電流測量。海上氣象觀測使用氣象站來查找氣象參數,例如風向、風速、氣溫和溼度。最後,研究人員將進行數據處理,包括對當前速度分布、海洋能勢進行建模,並對建模結果進行解釋並分析數據處理的結果以評估洋流發電的潛力。
PERTAMINA目標:2025年地熱發電裝機容量達1.3GW
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PT Pertamina (Persero)不斷鼓勵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其中之一即通過開發地熱發電站。公司表示有信心在未來五年內將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在目前水平上翻倍。
Pertamina戰略和投資高級副總裁Daniel S Purba說,目前公司運營的地熱電站容量為670MW,計劃未來五年內裝機容量達1.3GW。
Pertamina通過其子公司Pertamina Geothermal Energy(PGE)對地熱領域進行投資開發。PGE公司秘書Mindaryoko補充,目前PGE自主運營14個地熱工作區(WKP),分別分布在西爪哇PLTP Kamojang 235MW、北蘇拉威西Lahendong 120MW、Lampung省的Ulubelu 220MW、北蘇門答臘Sibayak 12MW、西爪哇Karaha 30MW和南蘇門答臘Lumut Balai 55MW。
除了以上自主運營的地熱電站,還有總容量1205MW的地熱電站聯合運營合作模式。其中3個聯合運營工作區塊是與Star Energy聯合運營,分布在Wayang Windu、Darajat和Gunung Salak工作區塊,1個工作區塊位於北蘇門答臘Sarulla工作區塊,與Sarulla公司聯合運營。
目前PGE正在開發建設三座地熱電站。分別是位於南蘇門答臘省Lumut Balai 第二期,55MW;位於Bengkulu Hululais第1&2期,容量為2X55MW;以及位於南蘇門答臘佔碑省Sungai Penuh1期,容量為55MW。同時,公司正在北蘇門答臘亞齊Seulawah Agam工作區塊和中爪哇Gunung Lawu工作區塊進行地熱勘探。
PGE預計截至2026年地熱投資總額達26.8億美元。雖然正職疫情,PGE公司仍照常開展Lumut Balai 2期地熱電站EPCC總承包商招標工作。
Daniel S Purba表示,公司能夠處理好地熱電站開發建設中的技術問題,但是地熱開發過程中還存在許多挑戰。比如,地熱開發要求極高的資本支出,投資者或開發者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本用於勘探。他希望,政府能就基礎設施供應方面提供補助支持,同時也希望給予刺激性優惠,促進投資。「想像下我們必須住在山區、山谷中進行鑽探,那裡還沒有道路。因此我們必須自主籌備動員鑽進設備、發電設備,政府需保障道路能承載重載用於中性器械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