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有一年鬼節之後,地點在一個小村莊裡。然而村裡的老人們經常告誡家裡的小輩說:「鬼神之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在每年的鬼節前後,晚上能不外出儘量別出去,就算點背遇到不乾淨的東西,別回頭一句話也不要說,閉著眼向前跑直到遠離這篇區域。
老王家是解放前的地地道道地農民,然而老王的那個兒子在外闖蕩之時卻接受了新思想的影響,對於這種從小受老輩說的鬼啊神啊之類的影響已經沒有那麼深了,恰巧小王回家探親的那天是鬼節過後的一天晚上,白天走了一天的路的小王離家還有半天的路程,在農村晚上的田間小路是不宜行走的,尤其是鬼節前後,而小王卻在這一天走著田間小路想儘快趕回家裡。
在農村凡是老人過世都會將其埋葬在自家祖墳或一片田地的龍穴風水寶地處,這處寶地剛被風水師訂好位置後首先埋葬的是家裡輩分最高的長輩,之後才依著長輩們的位置埋葬後來人,從裡到外擴張慢慢形成新的祖墳所在地。小王離家多年晚上趕路行至家族內的一片廣闊莊稼地,在田間小路上他看到莊稼地深處栽種著一顆粗壯的柳樹,一條田間小路彎彎曲曲的正好能通向柳樹,小王回想起老人們的話說柳樹下能養魂聚魂,所以墳墓邊通常會種上柳樹,而且還長得十分粗壯,不像現在路邊柳樹只是為了綠化蔽陰。所以莊稼地深處的這顆柳樹肯定有一座墳墓,他多年沒有回家想看看是哪位家族中的長輩埋葬於此。於是他便順著小路走向深處,只見一座大理石碑樹立眼前,上面寫著二世公王氏之墓,族內宗親共立。
小王村莊有一個祠堂和一個大的墓群,祠堂內有家族內所有宗親祖輩的排位,小王作為家族內的男丁,每到除夕的時候家族男丁可以進去祠堂祭拜,小王自然也進去過很多次知道這是家族的二代先輩,當即跪下磕了三個響頭後離去,小王看著莊稼地那種土壤肥沃,莊稼茂盛的景象頓時感到高興,但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只將二世公遷到此處?他繼續往前走,忽然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可是這個時候在莊稼地裡不可能有人的,他想回頭問是誰,可他想到鬼節剛過,又想起老人們的話,半夜野外有人喊,閉著眼睛直走別回頭,可能是氣氛詭異竟讓他忘記他受到過新思想,潛意識按照老人們的話閉著眼睛小跑了起來,後面的喊聲不曾停止只聽tong的一聲,小王摔暈了過去,暈過去的時候小王做了一個夢。
第二天早上很快的到來,陽光的刺激使暈倒的小王醒了過來,小王眯著眼睛揉了揉站起身來回頭看了看二世公的墓後,快步的跑回了村莊回到家裡找到自己的老父親詢問二叔公墓的事情,原來幾年前逢上了大旱,族內的這片莊稼幾乎顆粒無收,這時族內有人提議家族墓群方圓地帶樹木叢草還很旺盛,這是祖上的庇佑,不妨將一先祖遷至莊稼地保佑這一方水土。
於是族人便動土將二世公的墓遷至莊稼地,只是半年後村內土地整治改革,還修了水渠,提高了土地的生產力,只是之前二世公的墓也就這樣坐落在了這片土地上,俗話說不能輕易二次動土,也就讓二世公的墓孤零零了好幾年。土地改革後日子也就一天比一天好,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好多年,村裡的男丁也都外出打工,機械化的勞作使這片土地換了好幾種不同的農作物,很多年過去了,二世公墓所在的那片也多了很多的墓碑,其中有當初將二世公墓遷至這裡的那些人,同樣老王的墓也在這裡座落,老王的旁邊是他的直系宗親,而老王的前方不遠處是小王的墓。
如今小王的兒子看著這片新的墓群,回想起當初父親和爺爺說動族親將二世公的不少親屬墓一起遷至二世公的旁邊,曾經的荒涼在二世公墓的遷至,迎來了改革這片土地的春天,所以族人將此地視為了第二塊家族墓群,越來越多的族人埋葬於此處,時代在發展之前的墓群經過後輩子孫的保護保留了下來,而且保留了原來的模樣,但是環境也越來越好,而那片新的墓地除了已經動了兩次土的先人墓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用大理石裝模的更加恢宏,其餘的均也二次動土依照輩分圍繞大理石墓扇形排列開來修建起小型墓,自從兩座墓群建成村中的老人身體健朗,小孩聰明伶俐,家家戶戶各有不同的副業,帶動全村的經濟發展,並輻射至周圍村莊,共同致富,生活無比美滿。多年後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士路過此處,覺得此處無形之中有股富貴之氣凝而不散,於是掏出八卦盤來到了一處制高點,發現此村莊門戶大致南北對戶座立,東西兩處墓群成扇型,如此形成金元寶豈能不富貴!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用祖地成地勢此為盡享陰德。道士斷言此地形只要不被破壞,子孫可盡享先輩庇佑。道士再次停留數日後離去。機緣巧合二世公被請出族墓,多年孤獨託夢子孫,福澤陰靈庇佑後代,你可知道二世公託夢小王說了些什麼?歡迎底下評論,我期待你們的構思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