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此人是聊齋中演技最好的鬼仙?他最深的套路就要從託夢講起

2020-12-06 冰魚90工坊

01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說出來您可能不信,我覺得要說聊齋裡最遠的路,真的莫過于田七郎的套路。還記得,我第一次讀《田七郎》這篇故事的時候,真的被田七郎那充滿悲壯色彩的一生給感動得一塌糊塗。尤其是他那種從容赴死、無所畏懼的精神直讓我心中熱血沸騰,以至久久不能平息!

這篇小說,在手法上運用的是中國古典小說創作中的傳統技巧。單拿描寫技法來說,反而是更接近紅樓夢多一點。蒲松齡先生手中之筆,很少會用這種第三人稱的敘述角度來刻畫人物形象的。但也正因為這種捨棄第一主觀視角的淡寫白描,才更加盡致地體現了田七郎此人獨特的宿命色彩,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思想家盧梭曾說,人是「有思想的蘆葦」!但在中國明末清初,有著天下大亂、生靈塗炭的大背景下,這些蘆葦又是極其脆弱的。蒲松齡生活的年代,百姓的生命正遭受著肆意的摧殘和無情的踐踏。所以,像田七郎這種擁有著重義輕利、以命報恩的崇高形象又凸顯著巨大的魅力!

心中難免對那個鐵與血並存的時代充滿了好奇,因此我也就收集了很多資料去考證。而在這個過程中,田七郎這篇文章倒是研究得最多的。但慢慢地,我就更為疑惑了,只因原文裡有很多地方都是斷開的,並無法把故事前後完全連結起來。

直到現在,我心裡自然地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答案。就是我覺得田七郎可能是聊齋中演技最好的神仙了,他明明是以殺修道,為什麼卻故意慷慨赴死,直把那武承休給騙得那麼慘?要提他最深的套路恐怕就要從託夢一事開始講了。

02

書中代言,遼寧府遼陽縣有一個武承修,此人很喜歡到處結交朋友。一天夜裡,無端端就有人給他託了一個夢。夢中有人跟他說:「子交遊遍海內,皆濫交耳。唯一人可共患難,何反不識?」。意思就說你交的朋友遍天下,但都是濫交的,可有一個可以陪你共患難的人,你反而沒有結交到!

有人居然說他交的朋友都是沒用的酒肉朋友而已,武承修心裡當然不爽,就問他:「你說的那個人是誰啊?」,託夢人就說了,田七郎是也!

拋下武承修第二天醒來就去找這個叫田七郎的人先不提,這開頭就有解釋不通的問題了。這個託夢給武承修的人是誰啊?無親無故的,為什麼要託夢給武承修?

這您要是看過聊齋原文,您也會有相同的疑問的。按說這武承修本不是一個厚道老實的人,也沒有做過什麼感天動地的大善事。哪怕是救田七郎一命,都是有目的的。只因為夢裡的神人跟他說這田七郎日後可以救他一命,並且他家裡有的是錢,所以富人以花點錢的代價就能賣一個救命的人情,那都不算什麼。

這裡先不急著回答這些問題,您先把這兩個問題先記下來,後面我們就可以把這些疑惑全部解釋清楚了。

03

再說武承修在次日清晨醒來後,就到處尋找那夢裡神人所說的田七郎。結果武承修還真的找到了田七郎這個人,然後藉口說自己不舒服要找地方休息休息,田七郎就把他引到了自己屋內。透過武承修的眼睛,所看到田七郎家裡的環境是怎麼樣的呢?

原文上寫「見破屋數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蛻,懸布楹間,更無杌榻可坐」。好傢夥,幾間破房子,連張凳子都沒有。除了一些虎狼皮掛著,可以說是家徒四壁了。

但這還不算什麼,田七郎最窮的地方,就是他老婆病了。為治病花光了武承修預定老虎皮那些銀子,最後他老婆還是死了後,他卻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古人辦白事,歷來都有花錢解心疼這一個習慣。他倒好,這場他們家裡的白事,花的全是武承修的錢,這得窮到什麼地步?

您問,提這田七郎窮不窮的有什麼意義?有用!這裡就又有解釋不了的疑惑。書中交代,田七郎在山中與人爭搶獵豹,犯了人命官司後。武承修曾花錢買通官府並且出重金安撫死者家屬,這才把田七郎救給了出來。從此後,田七郎就不再拒絕去武承修府上做客了,許多詳細內容不提,單說有那麼一次,田七郎就帶著一把寶刀來到了武承修的家。

04

那這把刀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原文上寫「七郎佩刀掛壁間,忽自騰出匣數寸許,錚錚作響,光閃爍如電」。當時就把武承修給嚇壞了,便問七郎這是什麼情況。七郎回他說你這屋裡有一個壞人。武承修自然繼續追問理由。各位,田七郎當時是怎麼介紹這把刀的,您可要注意了。原文上寫「此刀購諸異國,殺人未嘗濡縷。迄今配三世矣。決首至千計,尚如新發於硎。見惡人則鳴躍,當去殺人不遠矣」!

這幾句話也很好理解,也就不必細說。簡單說,這把刀是把寶刀,殺人不留血痕,只要碰見壞人就會自主預警,至今已經傳了三代人了。前文說過田七郎家裡很窮,是窮到連給媳婦買棺材的錢都沒有的。那麼他既然身懷寶刀,為什麼不把它賣了改善家庭環境呢?你田七郎一個打獵的,要這樣的寶刀又有何用?

這些個問題,您還是再把它記下來就好。現在還沒到揭開謎底的時候,到後面我們再歸納起來一起解答便是了。書要簡短,轉眼場景就來到了武承修最喜愛的男寵林兒,這廝因為調戲武承修的兒媳婦被打了一頓後,又因侮辱武家一事,被田七郎暗中殺掉了。

衙門審理這樁人命官司時,因為御史弟弟和縣令互相勾結,意圖屈打成招。武承修的叔叔武恆只因太裝逼在人在公堂上給活生生打死了。換來武承修暫時逃過一劫,但身上罪名依然沒有摘清。這時田七郎為報武承修救命之恩,偽裝成樵夫來到了縣衙裡。手持寶刀,是先殺御史弟弟,再自殺,可等縣令上前探查他的屍體之時,又原地復活三秒鐘再殺貪官縣令公。

田七郎死後,他的屍體就被隨便扔在荒野之中,一個多月了,不僅有飛禽走獸守護著他,屍體竟然還鮮活如初,過月餘而不腐爛。這才引出了本文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這田七郎到底是人,是鬼,還是神?我們這就揭開謎底。

05

七郎者,憤未盡雪,死猶伸之,抑何其神?使荊卿能爾,則千載無遺恨矣。苟有其人,可以補天網之漏,世道茫茫,恨,七郎少也。這是蒲松齡先生在文末對田七郎此人的評價和感慨。就說田七郎這人,簡直神了,死了還能再殺貪官汙吏以洩己憤。倘若荊軻也能這樣,那麼就不會有那千年的遺恨了。世道茫茫,無奈像田七郎這樣的神人太少了,實可悲可痛!

回顧全文,我們先把前面所有的問題集中起來:①託夢給武承修的人是誰,為什麼要託夢給他並告訴他要去結交田七郎?②田七郎是一個一貧如洗的獵戶,明明身懷寶刀,為什麼不賣掉改善生活,他要這把刀到底有什麼用?③為什麼田七郎明明已經死了,卻還可以再殺貪官縣令,他死後的屍體因何可以保持鮮活,那些飛禽走獸又為什麼要守護著他的屍身,他到底是誰?

其實,像田七郎這樣的,何止是少,而是根本就沒有好嗎?聊齋裡根本就沒有他這麼高演技的角色!!他根本就是鬼仙造山燾!!在《鍾呂傳道.外傳》裡,鬼仙造山燾,乃是陰中脫超,神象不明,鬼關無姓,獨山有一名,謂造!因與蓬瀛戰敗,被罰不入五仙之列,是故只能以殺止殺,修行入道。

造山燾即田七郎,他先是算準了武承修日後必然會大禍臨頭,便以靈魂給武承修託夢,讓他找自己去,您琢磨一下,這普通人誰能隨便給人託夢?那可憐的武承修還以為是自己不地道,一直算計著田七郎,以至於七郎最後為報自己的救命之恩而無辜喪命,心中有多愧疚那就別提了,但他完全不知道這全是田七郎的套路。造山燾田七郎這一世只差殺三個惡人就能修滿殺道了,因此在殺完最後的貪官縣令後,就瀟灑自刎離去了。之前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介紹仙湖刀時就提過他的那把刀,實亦為神刀也。那在田七郎死後,化為守護他這一世肉身的飛禽走獸,正是此刀。所以,他的刀不能賣,而作為鬼仙他的屍體也肯定壞不了!!

現在,田七郎一文是不是可以全部連起來了?所有的疑惑和問題,是不是都解決掉了?我認為,就憑他從託夢武承修開始,那種深深的套路和感情的投入,說他是聊齋中演技最好的鬼仙,一點都不為過!

註:圖片採拍於《聊齋志異》故事連環畫,原繪畫作者:水天宏;特此鳴謝!

相關焦點

  • 「託夢」揭秘,做夢的4種因緣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大夢,那我們晚上在睡眠的時候,還會進入夢中夢。既然佛教講,一切都是夢幻泡影,那為何還要讀經、念佛呢?我們要知道,一個人真的能進入夢幻泡影的境界,就什麼經都不用念了,因為已經成佛了。可是我們只知道這句話,並不能做到。心中還是有妄想、分別、執著,還是要讀經、念佛,沒別的辦法。
  • 重慶老人被「託夢」,在自家挖出寶貝致富,專家說這話難道是嫉妒
    對於託夢這個事情,不知道多少人曾經有過成功的案例?這裡我們說的成功,就是指夢境中的指示真的在現實中有了正確對應的,小編是從來沒有過,所以對此也是半信半疑,但是世界之大,有的時候科學還真沒辦法解釋。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老人被「託夢」,成功翻身致富的故事。
  • 出馬仙的堂上為什麼有鬼仙?
    遵循因果伴香火 幫扶弟馬在人間(圖片來自網絡)今天講講堂口上的鬼仙一個堂口上若沒有鬼仙,將不能稱之為一個堂口也就代表了,鬼仙的位置何其重要鬼仙在堂口上的稱呼有很多種,也統稱為悲子。悲王的穩定與否,關乎於一個堂口的穩定,所以說,悲王非常重要。他們的職責主要是處理地府和鬼家問題,因為鬼仙最為熟悉規矩章程,這是其他胡黃仙比不上的。
  • 《聊齋志異》最恐怖的一篇,活人活不起,死人死不起,還被怪物吃
    《聊齋志異》裡的《野狗》篇,篇幅很短,描繪了一個恐怖至極的片段。 起故事立意之高,設定之奇,仿佛看到了好萊塢狼人大片兒的影子。 哦不,應該是好萊塢大片兒有《野狗》的影子,畢竟蒲松齡的作品要早二百年。
  • 親人「託夢」是有什麼預兆嗎?
    答:其實親人託夢是因為他們還停留在六道輪迴的惡鬼道,地獄道。所以若像拜神,吃東西遺漏了他們當然是有意見的,會通過託夢提醒你,讓你補回來。如果沒什麼事情,突然託夢的話,這是他們在祈求你的幫忙,幫助他們離苦得樂,因為他們也許過得並不好!
  • 清明來襲,不如認識一些《聊齋》裡的美顏鬼怪
    比如說《阿寶》改編自同名故事,講的是一種「痴迷」或者說「走火入魔」的神奇現象。公子們想喝花酒時,就騙他說大家想念他,讓他辦個詩友會,然後再找來妓女逗弄他,他就會買單走人。孫呆子天生六根手指,阿寶為了拒絕他就說只要他砍掉第六根手指就答應嫁給他,沒想到他馬上砍了表決心。緊接著是靈魂嘿嘿嘿。
  • 人死後,為何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給出解釋,並非封建迷信
    於是,這又出現了各種喪葬習俗,認為死後存在另外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依然能夠享受到真實世界的一切,這也是為何從古墓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精美絕倫的陪葬品的緣由。既然人們這麼相信虛擬的世界,那麼它們真的存在嗎,能夠用科學的解釋說清楚嗎?
  • 《愛的成人式》:套路玩的深,誰把誰當真?
    「對於你來說,我是你的成人式……」分手的時候,他對我說:「我們的戀愛就是這麼回事。」不,確切的說,早早在讀者心中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於是,尚未翻開書頁,我便過早的對書中內容有了揣測。本著推理小說套路串成串,不是更改人物設定,就是更改仇恨模式的經驗,有那麼一秒,我覺得自己可能猜中了故事的精髓。
  • 新聊齋:百足仙妻
    新聊齋:百足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
  • 《聊齋志異》中一則黑獸的故事
    《聊齋志異》中,有位李老太爺叫做李敬一的講了這樣一則故事。說某公在瀋陽,於山頂上舉行宴會,俯視山下,看見有隻老虎銜著東西來,用腳爪在地上扒開一個洞,把東西埋藏在裡面後便走了。某公便派人下山偵察,發現埋的是一隻死鹿。他們便把鹿取出來,重新把洞口填好。
  • 託夢到底怎麼回事,是真實的嗎,什麼樣的人會被託夢呢?
    託夢到底怎麼回事,是真實的嗎,什麼樣的人會被託夢呢?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尤其是那些奇異事件,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比比皆是。其中最為神秘的便是生死離別,我們活著的人是如何與死去的人進行溝通的呢?在很多的民間傳聞中,大多都給「託夢」賦予了一種神秘的色彩。他們認為所謂的託夢是死去的人想要告訴我們一些事情。已故之人之所以出現在我們的夢境中,是為了預測我們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當然託夢還有其他原因,有很多遭遇不測之人會通過夢境,讓活著人來幫忙尋找真兇。曾經就有一男子被人殺害,並且託夢給他的姐姐。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文/仗劍走天涯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具有科學依據?難道所謂的託夢給親人的現象,真的是存在的嗎?這究竟是一種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的正常現象呢?其實封建迷信在現代的很多人看來,都是無稽之談,因為在科學面前,所有的封建迷信,都僅僅只是一種異想天開的自我欺騙。而即日所謂的做夢都僅僅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那麼這種託夢的現象,也更是可以用科學來闡述的了,如果在其中非要在一些封建迷信的話,可能就有些神經質了。
  • 「毒舌」導演爾冬陞在《演員2》中,為何執導出來的戲屢次墊底?
    從節目播出開始,爾冬陞就因為張大大的演技不好,針針見血的點評他的演技像小偷,對於張大大的解釋,爾冬陞也是立刻反矯情達人上線,無視演員的題外音。在綜藝節目中,這樣直來直往的爾冬陞顯得並不圓滑,但十分討喜,畢竟敢於直言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大家都想給自己和旁人留一份體面。
  • 《最好的時代》:N個老戲骨只為捧兩個主角,沒想到結果天差地別
    不喜歡的人說,劇中的很多細節值得進一步推敲,作為一部講述高速鐵路新技術的劇最起碼也要有與之配套的道具呀,劇中的用的車居然是老一代的「綠皮車」,這也太讓觀眾跳戲了。當我看完六集電視劇後,最深的感受不是劇中的劇情設計不合理或者老戲骨的演技,只看出這部劇用N個實力派演員做鋪墊,只為捧紅兩個主角陳星旭和胡冰卿,但是結果卻是天差地別呀!
  • 老人給兒子託夢,說他不孝,兒子去他墳前一看,嚇傻了
    父親當然是村裡最高興的人了,兒子能夠這麼有出息自己也算是死而無憾了。可是沒想到張力父親的身體真的就在這個時候出事了。可能是過度勞累的結果,畢竟高強度的工作再加上沒有充分的休息和營養補充,身體自然承受不起了。
  • 人去世之後,為何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研究後稱:這並非封建迷信
    關於託夢這一說法,古今中外都沒有停過,時不時就會流傳出有去世的親人前往夢境託夢給現世之人。託夢一說大多在民間的解釋是,已經離世的親人還有未完的心願,希望在世之人完成,才會託夢。雖說看起來這是無稽之談,但世界各地從來都沒有少過類似的說法。
  • 聊齋故事:書生將她葬在家旁邊,女鬼報恩嫁給他,還為他生下兒子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魯迅曾經說過,《聊齋志異》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也就是說蒲松齡用傳奇的表現手法,來表現「談狐說鬼」的內容。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聊齋志異》裡的故事:書生將她葬在家旁邊,女鬼報恩嫁給他,還為他生下兒子。
  • 聊齋夢幻化神奇——著名畫家於受萬畫聊齋之夢
    進而以六年的時間,完成了《聊齋全圖》這樣一項宏大的藝術工程。得到學術界和廣大受眾的廣泛讚譽,譽為一個空前的傑構、譽為蒲松齡是講故事的高手,於受萬是畫故事的高手。夢之為境,恍兮惚兮,虛虛實實,似真還幻,有一種源於現實而超然於現實的獨特之美。故而,夢已成為中外文藝作品的構成元素之一。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專家給出解釋,並非迷信而是有現實依據
    「夢境」是由畫面和人的情緒構成的,早在數千年前,古人便開始解析夢,相信做夢是有原因的,東漢思想家王符曾說:「夫奇異之夢,多有收而少無為者矣。」並且古人還賦予了夢境能預言人的未來禍福的能力,但現今進行科學地研究人的夢境後,發現夢境實際上並不具有這個能力。
  • "咬文嚼字"會診茅獎作品 麥家誤用"託夢"
    「夢囈」和「託夢」是兩碼事  筆者在閱讀《暗算》時,發現小說裡有多處詞語誤用,「託夢」就是一例。在小說第二部《陳二湖的影子》中,有一封書信,是破譯專家陳二湖的徒弟寫給陳二湖的兒子的。信中講述的是:為了破譯密碼,當年自己和師傅住在一個寢室。自己偶然聽了師傅的幾次夢話,從中竟然獲得靈感,終於破譯出了「沙漠1號」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