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書生將她葬在家旁邊,女鬼報恩嫁給他,還為他生下兒子

2020-12-03 故事雙子座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魯迅曾經說過,《聊齋志異》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也就是說蒲松齡用傳奇的表現手法,來表現「談狐說鬼」的內容。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聊齋志異》裡的故事:書生將她葬在家旁邊,女鬼報恩嫁給他,還為他生下兒子。

浙江有個叫寧採臣的書生,品行端正,為人善良仗義。這天,他在去金華的路上遭遇暴雨,幸好前面不遠處有個破敗的古廟,寧採臣便跑進古廟躲雨。

走進寺院,他發現這裡長滿了野草,一看就是荒廢已久了,再看看殿堂的東面角落,長著一叢一叢滿把粗的竹子,臺階下一個大水池,池中開滿了野荷花。

採臣很喜歡這裡,覺得這裡環境清靜幽雅,是個讀書的好地方,於是便想住在這裡,因為城裡的房價昂貴不說,還熙熙攘攘的擾人心智。

太陽落山的時候,又來了一個書生,寧採臣上前行禮,告訴他自己想在這裡借住一些日子。

那書生說:「這裡沒有別人,我也是暫時住這裡的,你來了我正好有個伴兒。」

寧採臣聽了很高興,兩人便坐下交談起來,從聊天中得知,那書生的名字叫燕赤霞。聊到半夜,兩人便各自回屋睡覺了。

因為剛到一個新地方,採臣躺在屋子裡翻來覆去睡不著,忽然屋子北面有小聲說話的聲音,他便起來躲到窗戶底下往外看。

只見外面院子裡,有位中年婦人和一個老婆婆在月光下說話。

婦人說道:「小倩怎麼還不來啊?」

老婆婆說:「應該快來了吧。」

婦人又說:「她是不是對您有意見啊?交代給她的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

老婆婆說:「這就不知道了,平時看起來還好吧。」

正說著,忽然有個十七八歲的女子飄然而至,這女子長得貌若天仙,氣質非凡,非常漂亮。

老婆婆笑著說:「明人不說暗話,幸虧我們沒在背後說你這個小妖精的壞話。」

女子說道:「姥姥對我這麼好,哪裡肯說我的壞話?」

採臣以為她們是附近的鄰居,便走回床邊躺下睡覺,不再聽了。

正在他剛要睡著的時候,忽然那位年輕的女子走進了他的房間,他趕忙坐起來問道:「你來我的房間要幹什麼?」

這女子看起來嫵媚多姿,微笑著說:「夜深人靜睡不著覺,小女子願與你共享夫妻之樂。」

採臣正言說道:「你快走吧,不要辱了我們各自的名聲!」

女子說:「這裡空無一人,沒人會知道的。」說完,就要脫衣服。

採臣大聲呵斥道:「快走!不然,我就喊南屋的書生了!」

一聽這個,女子面露懼色,臨走的時候,她又把一錠黃金放到了採臣的褥子上,然後轉身出了門。

採臣拿起那金子便從窗戶扔了出去,說道:「拿走你的不義之財!」女子碰了壁,自言自語說道:「這個漢子真是鐵石心腸!」

第二天早晨,又來了個書生帶著一個書童來寺裡借宿,夜裡這書生突然死了,腳心有一個小孔,鮮血從那裡細細流出來。到了第二天夜裡,他帶來的那個書童也死了,死狀和他一模一樣。

燕赤霞回來後,採臣便將這蹊蹺之事告訴了他。

燕赤霞說道:「一定是鬼幹的。」

採臣笑言:「哪裡有什麼鬼神,兄臺莫要說笑。」

這天半夜,那女子又來了,她對採臣說道:「來這寺廟借宿的人我見多了,還從沒見過你這樣的男人,我非常敬重您。實不相瞞,我叫聶小倩,十八歲就死了,就埋葬在寺廟旁邊,這些害人的勾當實在不是出自我本意,是妖怪脅迫的,如今寺廟裡沒了別人,恐怕那妖怪要來害你了,你自己小心點。」

小倩又說道:「你以後晚上和燕赤霞住在一起,妖怪就不敢來害你。」

採臣問道:「燕赤霞是什麼人?你為什麼不去害他?」

小倩說:「他是一個奇人,我不敢靠近。」

寧生問:「你用什麼辦法迷惑人?」

小倩說:「和我親熱的人,我就偷偷用錐子刺他的腳。等他昏迷過去不知人事,我就攝取他的血,供妖怪飲用;或者用黃金引誘,但那不是金子,是羅剎鬼骨,人如留下它,就被截取出心肝。這兩種辦法,都是投人們之所好。」

小倩又說:「明天晚上一定要和燕赤霞在一起!」說完,便要走,臨別時她流著淚說:「小倩有一事相求,希望你能把我的屍骨葬到別處,那麼我也就會脫離苦海了,您的大恩大德我也會永生難忘,不知先生願不願意幫我?」

採臣當即答應他她,問她葬在什麼地方。

小倩說:「寺廟外邊有根白楊樹,白楊樹上有烏鴉巢的地方就是。」說完便消失了。

第二天,採臣備下酒菜,將燕赤霞請了過來,喝完酒,採臣便請求他和自己在一個屋裡睡覺。

開始,燕赤霞萬般推辭,說自己喜歡清靜,不習慣和別人在一個房間睡覺。

採臣哪裡肯聽,一個人把他的行李全部搬了過來。燕赤霞萬般無奈,說道:「晚上睡覺的時候,希望你不要翻看我的箱子包袱,否則,對我們兩人都不利!」

採臣滿口答應了。此刻,夜已深,燕赤霞便把箱子放在了窗臺上,躺下不多久他便鼾聲如雷。

採臣卻怎麼也睡不著,將近一更的時候,窗子外邊隱隱約約有人影。一會兒,那影子靠近窗子向裡偷看,目光閃閃。

採臣害怕,正想叫燕赤霞,忽然有個東西衝破箱子,發出耀眼的光,直飛出去,撞斷了窗上的石欞,瞬間又回到了箱子。

此刻,燕赤霞被吵醒了,他搬過箱子來查看了一遍,又從裡面拿出樣東西對著月光聞了聞。

然後他又把那東西放回了箱子,自言自語說道:「什麼妖怪有這麼大膽子!」

採臣本來在裝睡,看到剛才的情景他大為吃驚,於是坐起來問燕赤霞。

燕赤霞說:「既然你都看見了,我就實話告訴你吧,我不是書生,是個劍客。剛才要不是窗戶上的石欞,那妖魔當時就死了。」

採臣問道:「你箱子裡藏的是什麼寶物?」

燕赤霞說:「是劍。我剛才聞了聞它,上面有妖怪的氣味。」

天亮後,採臣果然發現窗戶外邊有血跡,不知道是哪個倒黴的妖怪留下的。

他又想起那天小倩交代的事情,便走出寺廟往北走,在一片荒墳地中,果然發現有棵白楊樹,樹上有個烏鴉巢。

又過了幾天,寧採臣準備回家了。燕赤霞為他餞行送別,又把一個破皮囊贈送給他,說道:「這是劍袋,你要好好珍藏,可以避邪驅鬼。」

臨走前,寧採臣信守承諾,將小倩的屍骨收斂起來,然後將其帶回了家鄉。

寧採臣的家在村外,書房靠著荒野,他便將小倩的屍骨葬在了書房外面,還為她燒了些紙錢。

祭拜完,採臣剛要回家的時候,突然聽到後面有人喊他:「公子,等我一等。」

採臣一看,原來是小倩。小倩高興地說道:「公子深明大義,救我於水火之中,請讓我跟你回去,拜見公婆,餘生給你做婢妾都不後悔。」

採臣細細地看她,只見她的肌膚白裡透紅,如同細筍的一雙小腳,白天一看,更加豔麗嬌嫩,他情不自禁心中一動:這女子只應該天上才有啊!

於是,採臣便將她帶回了自己的書房。

不一會兒,母親過來了,採臣便將小倩介紹給她,同時告訴了母親她的身世。

母親聽了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小倩對母親說:「公子是我的恩人,小女子願意做婢妾,來報答公子的恩情。」

母親見她溫柔秀美,乖巧懂事,並無害人之意,這才敢同她講話,說:「承蒙姑娘能看得起我兒子,但我就這麼一個兒子,還指望他傳宗接代,不敢讓他娶個鬼媳婦啊。」

小倩說:「既然母親免為所難,我也不會強求,請讓我把公子當兄長侍奉,不要趕我走。」

母親見其可憐,便答應了她。小倩便走進廚房去做飯,不一會兒,便將可口的飯菜端出來讓母親和採臣享用。

天黑了,母親害怕她,讓她回去睡覺,不給她安排床褥。小倩知道母親的用意,就馬上走了。

路過採臣書房的時候,小倩在門外徘徊,不敢進去。採臣說道:「進來坐吧。」

小倩說:「屋裡劍氣嚇人,我不敢進去。」

採臣便將那個皮囊掛到了別的屋子,她這才走了進來,進來之後,她便在燈下坐著,不說一句話,看起來悶悶不樂。

很快,二更快過去了,採臣便催促她回去。小倩悽慘地說:「我一個外地來的孤魂,特別害怕荒墓。」

採臣說:「我們是兄妹,是應該避嫌的。」

小倩起身,愁眉苦臉的慢慢走出房門,踏過臺階後便不見了。

其實,採臣也很憐惜她,想留她在別的屋子裡睡,又怕母親責備。

第二天一早,小倩就來給母親問安,捧著臉盆侍奉她洗漱。侍奉完母親,她便開始操持家務,幹起活來非常利索,母親對她非常滿意。

到了晚上,小倩就向母親告退辭去,然後到書房陪著採臣讀書,直到採臣困了了,她才悶悶離去。

自從小倩來了,母親省了不少事,她對小倩心中也是十分感激,待她一天比一天親熱,就像自己的女兒,竟忘記她是鬼了,不忍心晚上再趕她走,就留她同睡同起。

小倩剛來時,從不吃東西、喝水,半年後漸漸喝點稀飯湯。

又過了一段時間,小倩對母親說:「我在這裡住了一年多了,我的心思您應該也知道了,我不會害人,只想嫁給公子。」

母親也知道她沒有惡意,只是怕她不能生兒育女。

小倩說:「子女是天給的。公子命中注定有福,會有三個光宗耀祖的兒子,不會因為是鬼妻就沒子孫。」

母親相信了她,便同兒子商議,採臣當然非常高興,不日後便擺了酒席,請來自己的親戚朋友,宣布這門親事。

這一天,小倩穿著漂亮衣服,坦然地出來拜客。人們都用羨慕的目光看著她,沒有人懷疑她是鬼,反而都認為她是仙女下凡。

一天,小倩看起來心情惆悵,像是掉了魂一樣,一整天都悶悶不樂,心驚肉跳。她問採臣:「那個皮囊在什麼地方?」

採臣說:「因為你害怕它,所以我把它放到別的房裡了。」

小倩說:「我接受活人的氣息已很長時間了,不再害怕了。你將它拿過來,掛在床頭上。」

採臣說:「怎麼了,你看起來有心事啊?」

小倩說:「這三天來,我心中一直恐懼不安,我料想是金華的老妖怪快要找上門來了!」

採臣便把那個皮囊拿了過來,小倩說道:「這是劍仙裝人頭用的。破舊到這種程度,不知道殺了多少人!我今天見了它,身上還起雞皮疙瘩。」說完便把劍袋掛在床頭。

第二天,小倩又讓採臣將那個皮囊移掛在了門上。到了半夜三更,忽然有一個東西像飛鳥一樣落下來,小倩驚慌地藏進帷幕中。

採臣一看,這東西形狀像夜叉,電目血舌,兩隻爪子抓撓著伸過來。到了門口又停住,徘徊了很久,它漸漸靠近皮囊,用爪子摘取,好像要把它抓裂。

正在此時,那皮囊內忽然「咯」的一響,變得有兩個竹筐那麼大,把那夜叉一把揪了進去,接著就寂靜無聲了,皮囊也頓時縮回原來的大小。

小倩出來後高興地說道:「沒事了,我們再無後顧之憂了!」兩人一起往皮囊裡看了看,見只裡面只有幾鬥清水而已。

幾年以後,寧採臣果然考取了進士,小倩生了個男孩兒。後來採臣又納了個妾,不久之後小倩和小妾又各自生下一個兒子,三個孩子後來都做了官,而且名聲都非常好……

本故事是《聊齋志異》中的名篇《聶小倩》,非常經典,已經被翻拍成影視作品。

《聊齋志異》當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有些並不為人所熟知,但是每個故事都是經典之作。

《聊齋志異》全書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達到了郭沫若所說的「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的境界,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高水平之作。

閱讀《聊齋志異》能幫助讀者快速了解社會各色人等的生活百態,增長各種歷史知識,學到各種關於環境描繪、情節設置、人物刻畫的作文方法,同時也能提高讀者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與水平。

有興趣的看官可以點擊上方連結購買,精裝版《聊齋志異》原價75元,現僅售56.3元,限時7.6折優惠,適合閱讀和收藏。

相關焦點

  • 《聊齋》中的狐仙為什麼偏偏喜歡書生 揭蒲松齡筆下的「動物世界」
    他出身於敗落小地主兼商人家庭,到他這代的日子更是下坡路了。不過,19歲時的蒲松齡曾應童子試考中秀才,而且還奪得了縣、府、道三場考試的三個第一,風光一時,被視為「神童」。這比一輩子連秀才都考不中的洪秀全的開篇已經好得不要不要了。在人生的起跑線上,蒲松齡沒有跌倒。   但是運氣這玩意兒也有定數,一下子使盡用完了,後面漫長的人生歲月又該如何呢?
  • 博物館中一副女鬼圖,為清代無名畫師所畫,大多數人不敢晚上看
    大家可能看過一個古裝影視劇,叫做《聊齋志異》。《聊齋志異》中有一女鬼,會通過繪畫一張畫皮給自己披上,從而偽裝成一個美女的樣子去誆騙一些路過的書生,或者一些達官貴人。那些書生或者達官貴人,因為這個女鬼繪畫的美貌而迷上女鬼,最終總是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 明書生趕考路遇女鬼,講述一段害人害己的故事,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不過,人們最津津樂道的便是書生與女鬼的故事,一般都是在窮書生露宿的兇宅裡有一個女鬼,然後書生和女鬼相識相愛,但最後因為人鬼殊途,不得不分開。但也有一些反套路發生的。清代紀曉嵐先生所著的《閱微草堂筆記》中便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進京趕考的書生,因為考試時間臨近,在夜裡也要趕路,俗話說年輕人不要走夜路,這書生便在這路上遇到了一個女鬼,但這一人一鬼之間並沒有發生什麼事,但書生卻知道了本地的一戶大戶人家方家的秘辛。
  • 清明來襲,不如認識一些《聊齋》裡的美顏鬼怪
    於是想到小時候那部片頭曲一出來就嚇得裹緊小被子的《聊齋》,來,讓我們重溫一下——同暴露年齡的小夥伴們應該依稀記得,這部1987年開始以蒲松齡小說《聊齋志異》為題材拍攝的電視劇書生承諾每天守靈,女鬼半夜三更前來感謝……這場景你們品一品。深夜的小樹林陰森恐怖,水莽鬼借衣還魂。
  • 聊齋|書生借住寺廟,夜間闖入綠裙女子,相好一場卻有緣無分
    聊齋|書生借住寺廟,夜間闖入綠裙女子,相好一場卻有緣無分明朝,窮書生寺廟夜讀,一美貌女子夜裡闖入,和他發生了美妙之事。此後女子夜夜相伴,可一天她突然遇感大難臨頭。最終書生從大蜘蛛網上,救下她一命,但此後卻再不能相見。
  • 聊齋:都說這個女人心太狠,她卻教出倆好兒子,一個有錢一個有權
    今天的聊齋故事,咱們就來講一個關於教育孩子的故事,或許對為人父母的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會有點啟示。都說故事中的母親,心太狠,她卻用自己的方法教出了兩個好兒子,一個有錢,一個有權。她又是怎樣做的呢?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偉大母親的故事吧!
  • 聊齋志異:書生愛上紅衣少女,追到破廟,美女報恩有情人終成眷屬
    明朝年間,有一個書生,他外出遇到一個紅衣少女,十分漂亮。傍晚,他醉酒回家,在一個破廟又見到這個女子,女子對他一笑,害羞地躲進了寺廟中。書生心動,跟進寺廟去一看究竟,但他很快就被兩個人給扔出來。寺廟中到底藏著什麼? 這個書生叫做馮生,他才到寺廟中,就有一個老伯出來迎接他。馮生接著喝醉了,就跟他請求把他的女兒嫁給他。老伯禮貌地拒絕了他。
  • 聊齋志異聶小倩原文及翻譯(含注釋)
    最近很多這個人都在看這個新版的倩女幽魂,但是看得不過癮,那麼有的人就想看看這個原版本裡面的倩女幽魂是個什麼樣的故事了,聊齋志異裡面的聶小倩的故事又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這個原文以及這個原文翻譯,有感興趣的可以借鑑看看喲!
  • 新聊齋故事:鬼夫妻復仇
    (本篇為新編《聊齋志異》之第054期)在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先生所寫的著作《聊齋志異》中,記載著很多怨鬼復仇的小故事。在這些小故事中,蒲松齡先生用簡短的文字,生動形象地將故事情節描繪得如同現今大片一樣精彩,令今人無不拍手稱讚!
  • 故事:「聊齋」中的一場人狐姐弟戀,他無情她偽善,一點也不浪漫
    誰知半路得了重病,咳血不止,他的僕人也偷了他的錢跑了。在他走投無路的時候,遇到一位40多歲的穿著華麗的女子,女子對他說:「你本來就有病根,現在魂已出竅,遊走於墳墓之間。」石某聽後大哭,女子給了他一枚藥丸:「吃了可以起死回生,但你若好了,可不能忘了我。」吃下藥丸之後,石某果然漸漸好起來,女子日夜照顧他,非常盡心。
  • 論給我們帶來童年陰影的故事,我只服《聊齋志異》中的這一篇!
    但是今天我們要談的是一部由清代作家蒲松齡所著的文言文短篇小說經典——《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全書將近五百篇,內容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愛情故事,佔據著全書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這類名篇有《蓮香》《小謝》《連城》《宦娘》《鴉頭》等;二是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
  • 清代有一幅女鬼圖,放大十倍後看它在做什麼?網友:越看越滲人
    其中《聊齋志異》更是成為了古代文言短篇小說集的巔峰作品,其中收錄了不少傳奇小說,至今翻拍成電影電視劇,依然獲得了眾多讀者的喜愛。而在國家博物館當中,卻也收藏著一幅來自清代的古董畫,名為《窺窗見鬼圖》,膽小的人也不敢看,在一個房間當中,一個青面獠牙的惡鬼,似乎趴在桌子上畫著什麼。當放大十倍後,看它在做什麼?
  • 鬼宅中,一個公子和兩個女鬼的故事
    曹公子在桌前夜讀,女鬼來到他的對面,用手肘支著桌子,託著腮和他對視。曹公子眼皮也不抬一下,女鬼又伸手去合曹公子的書,曹公子剛用手按住書。臉上一涼,身後又有一個女鬼,用手蒙住了他的雙眼。曹公子氣得哇哇大叫,伸手去抓。兩個鬼卻哈哈大笑,散開了。公子站起身,指著兩個鬼大罵:可惡的小鬼,等我抓到你們,絕不輕饒。兩個鬼根本就不怕他,還向他吐舌頭,做怪樣。
  • 5位「不生到兒子不罷休」的女星,她為生兒子吃壁虎,蜥蜴!
    5位「不生到兒子不罷休」的女星,她為生兒子吃壁虎,蜥蜴!徐淑敏徐淑敏人很漂亮也非常有氣質。他老公是個大富豪在飲食方面做得有聲有色,在嫁給黃浩之後,分別四年時間之內連續生下三胎,而且都是女兒。而且都是剖腹產,黃浩曾經說過,還會讓徐淑敏接著生,自己想要個兒子,如果沒有就一直生。小s娛樂圈裡,最想要兒子的人,估計小S一定排在名單首位吧。小S27歲的時候和許雅鈞領證結婚,次年生下一個女兒,兩人同年舉行婚禮。
  • 百年前的無名女鬼圖,放大10倍看她在做什麼?網友:讓人脊背發涼
    而想要將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定格,唯一的辦法就是將眼前的景色畫下來。與此同時繪畫又不同於照相機,擁有更多「創造」的空間,一副能夠稱之為藝術作品的畫在「內容」的蘊含和表達上往往更加的豐富,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便藏有一副「女鬼圖」,畫質很精美,但卻不由令人背脊發涼。這幅「女鬼圖」全名為《窺窗見鬼圖》又名《聊齋女鬼圖》,是清朝時期一名無名畫師所創,雖然作者沒有留下名字。
  • 絕無僅有雙性人,十九歲為丈夫生下兒子,三十歲讓老婆生下兒子!
    但2005年重慶的一個案例卻徹底打破了大家的認識,一位1965年出生的「女性」成年後嫁人,生了一個兒子後,又娶妻讓老婆生了個兒子,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真正的兩性人「劉星」先聲明下,此劉星非彼劉星,只是應他(她)要求在重慶晨報上的報導中的化名,他(她)是重慶江北人,1983年出嫁到了璧山縣八塘鎮江新七隊,次年與丈夫生下一子,不過他(她)從小起就長得非常像男性,因此經常被錯認,但好在婆婆非常喜歡,因為他(她)家務勞作都非常勤快,而他(她)丈夫則天天打麻將!
  • 「原創」聊齋故事——收鬼子陰間血脈延續,娶鬼妻陽間相伴無憂
    對哥哥的遺憾變成了他的一種執念,自己娶妻之後,便與妻子商議,要生兩子,一子過繼給兄嫂,算是全了自己的心意。哪知道,晏仲的媳婦,竟然是個短壽的,生了一個兒子便去世了,怕後娘苛待,晏仲便不再娶,與兒子相依為命。但是自己心裡實在是苦,不得不借酒消愁。
  • 《聊齋》青娥:讀完這個故事,我終於知道了「挖牆角」是怎麼來的
    一天,他看見一個14歲的女孩青娥從他家門口經過,她很漂亮,一見鍾情。媽媽讓她去做婚介,從她小時候起,她父親就在她的實踐中取得了成功,在父親的影響下,她也致力於修道,拒絕接受霍家的提議。霍桓失望了,整夜輾轉反側。
  • 《聊齋志異》書生錯失成仙機會,卻成忠臣,名垂青史
    書生科考落第得怪病,夢中人指點被治好。《聊齋志異》楊大洪,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楊大洪,湖北應山人,在未做官之前就頗有名氣,所以有些孤傲,自命不凡。一次科考完畢,在旅舍中聽到小廝通報優等人員,他當時正在吃飯,嘴裡還含著一口未咽下,聽到消息,以為自己肯定優等無疑,於是信心滿滿地跑出去問:「有姓楊的嗎?」來人搖頭沒有。楊大洪頓時心灰意冷,一口飯咽下去到了胸腔噎在裡。無論怎麼捶打都無濟於事,時間一長成了病灶,喝水吃飯阻隔的厲害,難受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