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魯迅曾經說過,《聊齋志異》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也就是說蒲松齡用傳奇的表現手法,來表現「談狐說鬼」的內容。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聊齋志異》裡的故事:書生將她葬在家旁邊,女鬼報恩嫁給他,還為他生下兒子。
浙江有個叫寧採臣的書生,品行端正,為人善良仗義。這天,他在去金華的路上遭遇暴雨,幸好前面不遠處有個破敗的古廟,寧採臣便跑進古廟躲雨。
走進寺院,他發現這裡長滿了野草,一看就是荒廢已久了,再看看殿堂的東面角落,長著一叢一叢滿把粗的竹子,臺階下一個大水池,池中開滿了野荷花。
採臣很喜歡這裡,覺得這裡環境清靜幽雅,是個讀書的好地方,於是便想住在這裡,因為城裡的房價昂貴不說,還熙熙攘攘的擾人心智。
太陽落山的時候,又來了一個書生,寧採臣上前行禮,告訴他自己想在這裡借住一些日子。
那書生說:「這裡沒有別人,我也是暫時住這裡的,你來了我正好有個伴兒。」
寧採臣聽了很高興,兩人便坐下交談起來,從聊天中得知,那書生的名字叫燕赤霞。聊到半夜,兩人便各自回屋睡覺了。
因為剛到一個新地方,採臣躺在屋子裡翻來覆去睡不著,忽然屋子北面有小聲說話的聲音,他便起來躲到窗戶底下往外看。
只見外面院子裡,有位中年婦人和一個老婆婆在月光下說話。
婦人說道:「小倩怎麼還不來啊?」
老婆婆說:「應該快來了吧。」
婦人又說:「她是不是對您有意見啊?交代給她的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
老婆婆說:「這就不知道了,平時看起來還好吧。」
正說著,忽然有個十七八歲的女子飄然而至,這女子長得貌若天仙,氣質非凡,非常漂亮。
老婆婆笑著說:「明人不說暗話,幸虧我們沒在背後說你這個小妖精的壞話。」
女子說道:「姥姥對我這麼好,哪裡肯說我的壞話?」
採臣以為她們是附近的鄰居,便走回床邊躺下睡覺,不再聽了。
正在他剛要睡著的時候,忽然那位年輕的女子走進了他的房間,他趕忙坐起來問道:「你來我的房間要幹什麼?」
這女子看起來嫵媚多姿,微笑著說:「夜深人靜睡不著覺,小女子願與你共享夫妻之樂。」
採臣正言說道:「你快走吧,不要辱了我們各自的名聲!」
女子說:「這裡空無一人,沒人會知道的。」說完,就要脫衣服。
採臣大聲呵斥道:「快走!不然,我就喊南屋的書生了!」
一聽這個,女子面露懼色,臨走的時候,她又把一錠黃金放到了採臣的褥子上,然後轉身出了門。
採臣拿起那金子便從窗戶扔了出去,說道:「拿走你的不義之財!」女子碰了壁,自言自語說道:「這個漢子真是鐵石心腸!」
第二天早晨,又來了個書生帶著一個書童來寺裡借宿,夜裡這書生突然死了,腳心有一個小孔,鮮血從那裡細細流出來。到了第二天夜裡,他帶來的那個書童也死了,死狀和他一模一樣。
燕赤霞回來後,採臣便將這蹊蹺之事告訴了他。
燕赤霞說道:「一定是鬼幹的。」
採臣笑言:「哪裡有什麼鬼神,兄臺莫要說笑。」
這天半夜,那女子又來了,她對採臣說道:「來這寺廟借宿的人我見多了,還從沒見過你這樣的男人,我非常敬重您。實不相瞞,我叫聶小倩,十八歲就死了,就埋葬在寺廟旁邊,這些害人的勾當實在不是出自我本意,是妖怪脅迫的,如今寺廟裡沒了別人,恐怕那妖怪要來害你了,你自己小心點。」
小倩又說道:「你以後晚上和燕赤霞住在一起,妖怪就不敢來害你。」
採臣問道:「燕赤霞是什麼人?你為什麼不去害他?」
小倩說:「他是一個奇人,我不敢靠近。」
寧生問:「你用什麼辦法迷惑人?」
小倩說:「和我親熱的人,我就偷偷用錐子刺他的腳。等他昏迷過去不知人事,我就攝取他的血,供妖怪飲用;或者用黃金引誘,但那不是金子,是羅剎鬼骨,人如留下它,就被截取出心肝。這兩種辦法,都是投人們之所好。」
小倩又說:「明天晚上一定要和燕赤霞在一起!」說完,便要走,臨別時她流著淚說:「小倩有一事相求,希望你能把我的屍骨葬到別處,那麼我也就會脫離苦海了,您的大恩大德我也會永生難忘,不知先生願不願意幫我?」
採臣當即答應他她,問她葬在什麼地方。
小倩說:「寺廟外邊有根白楊樹,白楊樹上有烏鴉巢的地方就是。」說完便消失了。
第二天,採臣備下酒菜,將燕赤霞請了過來,喝完酒,採臣便請求他和自己在一個屋裡睡覺。
開始,燕赤霞萬般推辭,說自己喜歡清靜,不習慣和別人在一個房間睡覺。
採臣哪裡肯聽,一個人把他的行李全部搬了過來。燕赤霞萬般無奈,說道:「晚上睡覺的時候,希望你不要翻看我的箱子包袱,否則,對我們兩人都不利!」
採臣滿口答應了。此刻,夜已深,燕赤霞便把箱子放在了窗臺上,躺下不多久他便鼾聲如雷。
採臣卻怎麼也睡不著,將近一更的時候,窗子外邊隱隱約約有人影。一會兒,那影子靠近窗子向裡偷看,目光閃閃。
採臣害怕,正想叫燕赤霞,忽然有個東西衝破箱子,發出耀眼的光,直飛出去,撞斷了窗上的石欞,瞬間又回到了箱子。
此刻,燕赤霞被吵醒了,他搬過箱子來查看了一遍,又從裡面拿出樣東西對著月光聞了聞。
然後他又把那東西放回了箱子,自言自語說道:「什麼妖怪有這麼大膽子!」
採臣本來在裝睡,看到剛才的情景他大為吃驚,於是坐起來問燕赤霞。
燕赤霞說:「既然你都看見了,我就實話告訴你吧,我不是書生,是個劍客。剛才要不是窗戶上的石欞,那妖魔當時就死了。」
採臣問道:「你箱子裡藏的是什麼寶物?」
燕赤霞說:「是劍。我剛才聞了聞它,上面有妖怪的氣味。」
天亮後,採臣果然發現窗戶外邊有血跡,不知道是哪個倒黴的妖怪留下的。
他又想起那天小倩交代的事情,便走出寺廟往北走,在一片荒墳地中,果然發現有棵白楊樹,樹上有個烏鴉巢。
又過了幾天,寧採臣準備回家了。燕赤霞為他餞行送別,又把一個破皮囊贈送給他,說道:「這是劍袋,你要好好珍藏,可以避邪驅鬼。」
臨走前,寧採臣信守承諾,將小倩的屍骨收斂起來,然後將其帶回了家鄉。
寧採臣的家在村外,書房靠著荒野,他便將小倩的屍骨葬在了書房外面,還為她燒了些紙錢。
祭拜完,採臣剛要回家的時候,突然聽到後面有人喊他:「公子,等我一等。」
採臣一看,原來是小倩。小倩高興地說道:「公子深明大義,救我於水火之中,請讓我跟你回去,拜見公婆,餘生給你做婢妾都不後悔。」
採臣細細地看她,只見她的肌膚白裡透紅,如同細筍的一雙小腳,白天一看,更加豔麗嬌嫩,他情不自禁心中一動:這女子只應該天上才有啊!
於是,採臣便將她帶回了自己的書房。
不一會兒,母親過來了,採臣便將小倩介紹給她,同時告訴了母親她的身世。
母親聽了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
小倩對母親說:「公子是我的恩人,小女子願意做婢妾,來報答公子的恩情。」
母親見她溫柔秀美,乖巧懂事,並無害人之意,這才敢同她講話,說:「承蒙姑娘能看得起我兒子,但我就這麼一個兒子,還指望他傳宗接代,不敢讓他娶個鬼媳婦啊。」
小倩說:「既然母親免為所難,我也不會強求,請讓我把公子當兄長侍奉,不要趕我走。」
母親見其可憐,便答應了她。小倩便走進廚房去做飯,不一會兒,便將可口的飯菜端出來讓母親和採臣享用。
天黑了,母親害怕她,讓她回去睡覺,不給她安排床褥。小倩知道母親的用意,就馬上走了。
路過採臣書房的時候,小倩在門外徘徊,不敢進去。採臣說道:「進來坐吧。」
小倩說:「屋裡劍氣嚇人,我不敢進去。」
採臣便將那個皮囊掛到了別的屋子,她這才走了進來,進來之後,她便在燈下坐著,不說一句話,看起來悶悶不樂。
很快,二更快過去了,採臣便催促她回去。小倩悽慘地說:「我一個外地來的孤魂,特別害怕荒墓。」
採臣說:「我們是兄妹,是應該避嫌的。」
小倩起身,愁眉苦臉的慢慢走出房門,踏過臺階後便不見了。
其實,採臣也很憐惜她,想留她在別的屋子裡睡,又怕母親責備。
第二天一早,小倩就來給母親問安,捧著臉盆侍奉她洗漱。侍奉完母親,她便開始操持家務,幹起活來非常利索,母親對她非常滿意。
到了晚上,小倩就向母親告退辭去,然後到書房陪著採臣讀書,直到採臣困了了,她才悶悶離去。
自從小倩來了,母親省了不少事,她對小倩心中也是十分感激,待她一天比一天親熱,就像自己的女兒,竟忘記她是鬼了,不忍心晚上再趕她走,就留她同睡同起。
小倩剛來時,從不吃東西、喝水,半年後漸漸喝點稀飯湯。
又過了一段時間,小倩對母親說:「我在這裡住了一年多了,我的心思您應該也知道了,我不會害人,只想嫁給公子。」
母親也知道她沒有惡意,只是怕她不能生兒育女。
小倩說:「子女是天給的。公子命中注定有福,會有三個光宗耀祖的兒子,不會因為是鬼妻就沒子孫。」
母親相信了她,便同兒子商議,採臣當然非常高興,不日後便擺了酒席,請來自己的親戚朋友,宣布這門親事。
這一天,小倩穿著漂亮衣服,坦然地出來拜客。人們都用羨慕的目光看著她,沒有人懷疑她是鬼,反而都認為她是仙女下凡。
一天,小倩看起來心情惆悵,像是掉了魂一樣,一整天都悶悶不樂,心驚肉跳。她問採臣:「那個皮囊在什麼地方?」
採臣說:「因為你害怕它,所以我把它放到別的房裡了。」
小倩說:「我接受活人的氣息已很長時間了,不再害怕了。你將它拿過來,掛在床頭上。」
採臣說:「怎麼了,你看起來有心事啊?」
小倩說:「這三天來,我心中一直恐懼不安,我料想是金華的老妖怪快要找上門來了!」
採臣便把那個皮囊拿了過來,小倩說道:「這是劍仙裝人頭用的。破舊到這種程度,不知道殺了多少人!我今天見了它,身上還起雞皮疙瘩。」說完便把劍袋掛在床頭。
第二天,小倩又讓採臣將那個皮囊移掛在了門上。到了半夜三更,忽然有一個東西像飛鳥一樣落下來,小倩驚慌地藏進帷幕中。
採臣一看,這東西形狀像夜叉,電目血舌,兩隻爪子抓撓著伸過來。到了門口又停住,徘徊了很久,它漸漸靠近皮囊,用爪子摘取,好像要把它抓裂。
正在此時,那皮囊內忽然「咯」的一響,變得有兩個竹筐那麼大,把那夜叉一把揪了進去,接著就寂靜無聲了,皮囊也頓時縮回原來的大小。
小倩出來後高興地說道:「沒事了,我們再無後顧之憂了!」兩人一起往皮囊裡看了看,見只裡面只有幾鬥清水而已。
幾年以後,寧採臣果然考取了進士,小倩生了個男孩兒。後來採臣又納了個妾,不久之後小倩和小妾又各自生下一個兒子,三個孩子後來都做了官,而且名聲都非常好……
本故事是《聊齋志異》中的名篇《聶小倩》,非常經典,已經被翻拍成影視作品。
《聊齋志異》當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有些並不為人所熟知,但是每個故事都是經典之作。
《聊齋志異》全書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達到了郭沫若所說的「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的境界,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高水平之作。
閱讀《聊齋志異》能幫助讀者快速了解社會各色人等的生活百態,增長各種歷史知識,學到各種關於環境描繪、情節設置、人物刻畫的作文方法,同時也能提高讀者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與水平。
有興趣的看官可以點擊上方連結購買,精裝版《聊齋志異》原價75元,現僅售56.3元,限時7.6折優惠,適合閱讀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