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有位李老太爺叫做李敬一的講了這樣一則故事。說某公在瀋陽,於山頂上舉行宴會,俯視山下,看見有隻老虎銜著東西來,用腳爪在地上扒開一個洞,把東西埋藏在裡面後便走了。某公便派人下山偵察,發現埋的是一隻死鹿。他們便把鹿取出來,重新把洞口填好。不多時,老虎領著一隻毛長數寸的黑獸過來,而且看起來一向威風八面的老虎竟然在前面帶路,像是在邀請最尊貴的客人一般。
到了洞穴,黑獸鼓起眼睛蹲在那裡。老虎扒開洞穴卻不見了死鹿,嚇得戰戰兢兢,伏在地上不敢稍動。黑獸勃然大怒,責怪老虎欺騙了它,用腳爪抓打老虎的頭顱,老虎立刻死亡,黑獸也離去了。
對此異史氏也進行了一番評價,說:「黑獸不只何名,問它的形狀並不怎麼大過老虎。為什麼老虎服服帖帖甘願領死,怕的這麼厲害?大凡一物總有一物克制,道理實在難於解釋。例如獼猴最怕狨,遠遠見到就幾百幾十圍成一圈跪著不敢逃,瞪著眼不敢出大氣。等著狨用腳探測哪個肥哪個瘦,肥的就用石塊放在頭上標記。獼猴頭頂著石塊不動,深怕石塊從頭上落下來。直到狨探測標誌完畢,然後按先後一個個地吃掉。其餘的獼猴才一鬨而散。我曾經說過,貪官像狨,探測老百姓的肥瘦,進行標記,吞食。老百姓聽他擇食,不敢喘口氣,情形多麼相似,真可悲啊!」
狨
現在看來,這則故事仍然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什麼多大差別,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明白,即使如此,更多人還是害怕領導,害怕其實在生物學上來說跟他幾乎同樣的生命,這點跟那老虎與黑獸,獼猴與狨沒什麼區別,古代如此現代也是如此。而且還有很多,依然而然如獼猴像狨俯首般任其宰割而不敢喘口氣,也是很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