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淄川縣有一鄉民,趙某,一向無賴霸道,屬於滾刀肉一類的人,村裡人對他的態度是惹不起躲得起。
一天早上,突然來了兩個人把他架著雙臂帶走了,他們來集市上,看到一個屠夫正在將半扇豬肉掛到肉架上,那兩個人就使勁地把他往肉架邊推擠。趙某覺得自己的身體和肉架上的肉合二為一,那二人之後就撒手走了。
過了不久,屠夫開始拿刀割肉剔骨,每割一次,趙某就覺得是割在自己身上,那種痛徹骨髓般的疼痛讓他苦不堪言。
後來,趙某鄰居家的老人過來買肉,他和屠夫不住地討價還價,添肥搭痩,零零碎碎的割,趙某感同身般的疼痛,幾欲讓他昏厥。
屠夫賣完肉後,趙某才步履闌珊的一步一步踱回家,到家時已經八九點鐘了,家裡人都埋怨他起得太晚了,早飯還沒吃。他把剛才的遭遇詳細地和家人訴說了一遍。又找來鄰居家的老人過來詢問,老人才買肉回家,說到肉的片數和斤兩絲毫不差。
這是《聊齋志異》中的小故事《邑人》,趙某自以為厲害,無人敢惹,卻不想罪惡累計,被施以凌遲,「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膠州的李總鎮,曾經買過兩個漆如墨的黑鬼,他們腳上的皮又粗又厚,把刀子豎起來,利刃朝上,他們們能在上面自如地行走,絲毫不受傷。
李總鎮為黑鬼買個煙花之地的女子,生下的兒子皮膚卻是白。其他人就和 黑鬼開玩笑說,兒子的膚色與他迥異,肯定不是他的兒子。
黑鬼本就心存疑慮,幾次聽到這種閒言碎語,不由得怒火中燒,便殺死了幼兒,卻赫然發現,孩子的骨頭是黑的,黑鬼懊悔不已。
總鎮經常命兩個黑鬼對舞,他們舞姿粗獷和女性柔美成鮮明對比,讓人耳目一新。
這是《聊齋志異》中的小故事《黑鬼》,書中曾有:「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黑鬼因為別人閒言碎語,對自己的親生骨肉痛下殺手,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