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喜歡讀《聊齋志異》品味其中的奇聞異事,其中最經典最有意思的就屬《嬰寧》篇了。《嬰寧》篇講的就是主人公嬰寧的故事。在秦家姑媽去世後,姑丈因為孤身獨居了無趣味,結果被狐狸精迷住,一人一狐產生了感情生下了主人公嬰寧,後來等到姑丈死後,那狐女便隻身帶著兩人的女兒嬰寧走了。
因為在父親去世時,嬰寧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所以到了母親臨走時,她也還是個幼小的孩子,於是她的母親把她託付了給鬼母撫養,於是她們娘兒倆相依為命,一起生活了十多年。這位嬰寧常承山村雨露,長得可愛,嬌憨天真,一笑生神。
直到嬰寧十六歲這年,正好趕上正月十五上元節這天,她帶著自己的丫環,要遠出郊遊踏青,結果就在踏青途中遇見了姨表兄王子服。嬰寧本就出落的美麗動人,加上手裡拿著一枝梅花,笑容可掬,引得王子服一見鍾情看得發呆,甚至都忘記了要避諱。看的嬰寧直對丫環說,你看這小夥子像個賊似的,於是隨手將花丟在地上,和丫鬟說笑著走了。
但是嬰寧的的美貌引得王子服直接跑去山村裡尋找她,甚至要將她娶回家為妻,於是鬼母就喊婢女為這位遠道而來的王生做好休息安置,並且邀請他留下來住個三五天。第二天早上起來,王子服來到了屋後的院子,剛好碰上嬰寧正坐在樹上,她看見這個傻的可愛的王生過來,哈哈的笑著幾乎要從樹上掉下來。
於是嬰寧邊下樹邊笑個不住,就在快下到地面時,不小心一失手跌落下來,這才止住笑,王子服便乘扶起她來捏住她的手腕,嬰寧又笑得倚在樹身上不能走動。這一下更是把王子服看的入神了,後來王家有人來尋王子服回家,王生就請求鬼母想要帶著嬰寧一同回去,王子服母親就讓嬰寧跟自己的小女兒住在一起,嬰寧也跟著每天一早就起來向姨媽問安。
嬰寧不僅貌美可愛,就連做起針線活都是精巧無比,鄰居左右的大姑娘小媳婦,都很願意和她親近。王生的母親也很喜歡她,於是就選好了吉日,讓嬰寧和自己的兒子成婚,可是婚禮上因為她笑得直不起腰,只好免去了參拜儀式。
嬰寧從小在山中長大特別愛花,加緊王家之後更是在,門前院裡到處栽滿了花。剛好庭院的後邊有一架木香,嬰寧就時常攀登上去,直到有一天西鄰家的兒子看見她摘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因此心生邪念想要圖謀不軌。
而嬰寧剛好使出惡作劇令這位鄰居家的兒子被大蠍子刺死,但鄰居自然不願意,於是就跑到官府去揭發嬰寧是妖怪。之後婆母責備嬰寧說幸虧縣令明斷,設若遇上個糊塗令宰,一定得拘捕媳婦到公堂對質,嬰寧聽了教訓之後,就發誓今後再也不笑了。
直到有一天晚上,心裡苦悶的嬰寧就對著王生流下淚來,最終把實情相告,眼下所能依靠的就惟有郎君,自己的老母親寂寞地被埋葬在深山中,因而就在九泉之下心有遺恨,王生要是捨得花費些金錢,就把老母親與她父親合葬。王生一口答應下來,兩人將老媽媽裝殮好,尋找到秦家墳地合葬了。
從此以後,每次的拜奠祭掃,從不曾間斷過。然後過了一年,嬰寧就生了個兒子,和嬰寧一樣可愛漂亮,一出生在懷抱裡就不怕生人,也和嬰寧一樣見人就愛笑。
這個故事選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在這本書中相同的民間趣事還有很多。就比如我們常說的聶小倩的故事、喬生和連城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阿寶、畫皮、辛十四娘的故事等等。書中雖然看似講的都是一些民間的奇聞異事,但也分為幾個類別。
一是愛情故事,佔據著全書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二是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三是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這類故事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這本書中的故事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如果你也對這些民間軼事感興趣,現在點擊下方商品卡就能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