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鬼作筵,讓一個活人去為陰間的人做飯

2020-12-05 歷史挺鬧心

秀才杜九畹的妻子病了。正值重陽佳節,杜秀才被朋友們招去準備參加登高、賞菊、飲酒的茱萸會。早晨起來,梳洗完畢,杜秀才告訴了妻子他要去的地方。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準備出發的時候,突然發現神志不清的妻子絮絮叨叨地像是在跟什麼人說話。

杜秀才覺得很奇怪,走近床前想詢問她是怎麼回事,妻子竟一口一聲地管他叫兒子。家裡人心想這必有緣故。當時,杜秀才的母親剛死,棺材還沒有下葬,家裡人懷疑是他母親的靈魂附在了他妻子的身上。於是,杜秀才便祝禱說:「你莫非是我的母親?妻子罵著說:「畜生!怎麼連你父親都不認識了?」

杜秀才說:「你既然是我的父親,為什麼回來在兒媳身上作怪?妻子呼喚著他的小名說道:「我是專門為兒媳的事回來的,你為何反而埋怨我,兒媳本應馬上就死,有四個人前來勾她的魂。為首的一個叫張懷玉。我苦苦哀求,他們才答應不抓她。我答應給他們一些禮物,你應該馬上備辦。」

杜秀才按照父親的意思,在門前焚燒了一些紙錢。這時,他的妻子又說話了:「那四個人已經走了,他們不忍心駁我的面子。三天後,應辦個酒席酬謝他們。你的母親老了,手腳不靈便,不能料理飲食之事,到時,還得麻煩兒媳走一趟。」

杜秀才說:「陰間和陽世是兩個世界,怎能讓她一個活人去為陰間的人做飯?還望父親原諒。」妻子說:「兒子不要害怕她去去就回來了。這是為了她的事,應當不怕辛苦。說完了話,妻子便昏迷了,過了好長時間才甦醒過來。杜秀才間起她剛才說過的話,她模模糊糊地一點也記不起來了,只是說:「剛才看見來了四個人,想捉走我,幸虧公公哀求,又從口袋裡掏了錢給他們,他們才走了。

我看見公公的袋子裡還剩有兩錠銀子,便想偷偷地拿一錠回來以做餬口之用。不料想被公公看見了,還遭到一頓斥責。公公說:你想幹什麼?這東西難道是你能用得?我趕緊縮回了手,沒敢再動。」杜秀才因為妻子病得很厲害,神志不清,所以對她所說的話是半信半疑。

過了三天,杜秀才正與妻子說笑,妻子忽然間便瞪圓了眼睛,過了半天才說:「你老婆太貪了,那天一看見我的銀子,便產生了非分之想。但大概是太窮了的緣故,所以也不怪她。現在,我要將她帶走,替我料理廚房裡的事情,你不要擔心。」話剛說完,妻子竟氣息奄奄地死去了。

大約有半天工夫才甦醒過來,告訴杜秀才說:「剛才公公叫我去,對我說:不用你親自操作,炒菜做飯的人我這裡有。你只需坐在一邊指揮一下就行了。我們陰間辦事喜歡豐滿,盛各種飯菜時都要堆滿超出碗盤之上,一定要記住。我答應了,到了廚房,我看到兩個婦人正在案板上切菜,都穿著滾了綠邊的天青色的衣服。

她們管我叫嫂子,而且,每次往碗盤裡盛放菜餚時,都要請我看看。先前來勾我魂的那四個人都坐在席上。等筵席完畢,碗盤酒杯都收拾存放在儲藏器中,公公才叫我回來。」杜秀才聽了,大為驚異,常常將這事說給他的同事們聽。

參考資料《聊齋志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聊齋志異》的出現,使「讀者耳目,為之一新」?
    《聊齋志異》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吧,它是蒲松齡用文言寫的一部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集。我們先來了解下它的作者: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淄博)人。出身於敗落的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十九歲參加科舉,在縣、府、道連得三個第一,此後屢試不第,直到七十一歲時始為歲貢生。
  • 《聊齋志異》最恐怖的一篇,活人活不起,死人死不起,還被怪物吃
    《聊齋志異》裡的《野狗》篇,篇幅很短,描繪了一個恐怖至極的片段。 起故事立意之高,設定之奇,仿佛看到了好萊塢狼人大片兒的影子。 哦不,應該是好萊塢大片兒有《野狗》的影子,畢竟蒲松齡的作品要早二百年。
  • 聊齋夢幻化神奇——著名畫家於受萬畫聊齋之夢
    三百年來《聊齋志異》奇書,近五百個短篇故事猶如蒲松齡先賢的夢。而聊齋人物做的夢,就是夢上加夢,虛幻叵測,夢裡夢外奇趣環生,愈發引人品味遐思感慨萬千。當代著名畫家於受萬先生長期工作於聊齋故裡,數十年沉浸於聊齋文化氛圍之中,進行了全面研究,致力於對《聊齋》的藝術升華。
  • 蒲松齡是蒙古族人,沒落貴族後裔,其身世比《聊齋志異》還神秘
    蒲松齡(生於明崇禎十三年,卒於康熙五十四年,即1640~1715),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蒙古族,是我國清朝偉大的文學家。以其巨著《聊齋志異》與法國的莫泊桑、俄羅斯的契訶夫並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知識淵博,才華橫溢,而且精通醫術和養生之道。他秉性耿直,憤世疾俗,一生際遇坎坷,不被重視,許多作品流失海內外。
  • 《聊齋志異》邑人和黑鬼
    早年間,淄川縣有一鄉民,趙某,一向無賴霸道,屬於滾刀肉一類的人,村裡人對他的態度是惹不起躲得起。一天早上,突然來了兩個人把他架著雙臂帶走了,他們來集市上,看到一個屠夫正在將半扇豬肉掛到肉架上,那兩個人就使勁地把他往肉架邊推擠。
  • 《聊齋志異》老龍船戶
    《聊齋志異》老龍船戶,一個城隍都幫著破案的故事康熙年間,朱輝蔭剛到廣州做巡撫時,有很多關於客商遊人失蹤的案子。有時一人出門,忽然沒了蹤影,有時幾人同行,也都離奇失蹤。這些人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官府的人收到狀子,開始還派人四處查詢,張貼告示,行文追輯,可是卻毫無頭緒,這種狀子一多,官府有些力不從心,漸漸地鬆懈下來,時間一長,很多案件就積攢下來。
  • 《聊齋志異》黑獸和鴝鵒
    孫某,瀋陽人,一次和朋友相約爬山,在山頂聚會。站在山頂往下眺望,發現一隻老虎嘴裡銜著東西走來,到了一棵樹下,用爪子在地上挖個坑,將嘴裡銜著的東西放進去埋好,而後離開。孫某派僕人過去查看埋的什麼東西?結果,僕人挖出來一隻死鹿,於是把鹿抬走,把坑重新填土埋上。
  • 現實版的「陰曹地府」,陰間設施全都有,一到晚上沒人敢去
    在我國很多古代神話故事和道教典籍中,常會提到「陰曹地府」這四個字,這是人們常說的人死後去的地方,也被人們認為是陰森恐怖,到處充滿孤魂野鬼的地方。但你知道嗎?在我國真的存在一座「陰曹地府」,所有陰間的設施均齊全,白天時常可以看到人滿為患,但一到晚上,空空蕩蕩,無人敢去,這就是豐都鬼城。豐都鬼城,原名酆都鬼城,坐落在重慶市豐都縣城的長江北岸,是傳說中「陰曹地府」所在地,也是中國幽冥文化的集中體現地。鬼城也被稱為"幽都"、"鬼國京都 "、"中國神曲之鄉",以其眾多的陰曹地府建築和造型而聞名。
  • 45 文史哲II《西遊記》《聊齋志異》,《指環王》《哈利波特》
    《文史哲II你更喜歡哪一個?比較中國的《西遊記》和《聊齋志異》,歐美的《指環王》和《哈利波特》》作者:六度陳偉偉【◆1.我們中國人更懂魔法一些】看了一點電影《指環王》,有些感慨。西方電影《哈利波特》《指環王》和我們中國的《西遊記》《聊齋志異》比較,哪個想像力更豐富一些,我發現還是我們中國人更懂魔法一些,也更懂妖魔鬼怪一些。我們中國的神話和鬼怪故事裡,想像力更加豐富,魔法種類更多,甚至各種妖魔鬼怪也更多,而且我們中國古代的服裝、禮節、建築都比同時代西方絢麗的多,看看西方電影中的獸皮衣服和石頭城堡是多麼粗陋,而且色調基本都是灰暗的。
  • 因母親被「鬼」嚇死,清初著名詩人宋琬,成了《聊齋志異》的主角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名叫宋琬的人,租了一處丟荒了很久的房子,和家人一起住。《聊齋志異》之《噴水》一直到清晨,大家起床後才發倒在地上的三人。但宋母和一個丫環已經死了,另一個丫環身體尚有餘溫,救醒之後一問才知昨夜發生的事情。宋琬因為母親被害死,十分悲憤,細問了丫環那噴水老婆子消失的地方。
  • 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要經陰間13個站
    陰間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有沒有日月星辰?有沒有山川河流?有沒有高樓大廈?有沒有醫院飯店?陰間的鬼魂穿著如何?陰間的鬼魂吃喝什麼?陽間送去的衣物紙錢真的能收到嗎?陰間是否也有男歡女愛?陰間的生活秩序是什麼樣子的,相信大家都一定很好奇,那麼這篇文章,也算能提前讓你有個準備吧!
  • 《聊齋志異》之四十千
    一個大戶的管家,忽然夢見一個人走進來對他說:「你欠我40千錢,現在該還了。」他驚訝著醒來發現妻子剛好生了一個男孩,他漸漸明白,這孩子是來討債的,就拿出40千錢來單獨放在一起…這個管家是新城王大司馬家的,家資很富有。孩子出生後,衣食用度等各種開資都從這40千錢裡面支取。
  • 如何看待《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對其自身命運三苦的解讀?
    無獨有偶,古代文人也喜歡把自己的出生蒙上一層神奇色彩,大詩人李白出生時,正值晚上,他的母親夢見長庚入懷,於是父親便為他取名「白」,字「太白」。因為,古時候又把金星稱作太白星;黎明見於東方叫啟明,黃昏見於西方為長庚。 《聊齋志異》是一部志怪小說,其作者蒲松齡出生也有幾分神奇。
  • 蒲松齡先生的聊齋俚曲是什麼樣子,和《聊齋志異》一樣神秘嗎
    每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藝都展現了當地的文化和風土人情。在山東省淄川區,由蒲松齡先生所編寫的聊齋俚曲也是展現當地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聊齋俚曲,因蒲松齡先生誕生,因此它的名字也和蒲松齡有很大的關係。聊齋俚曲又稱蒲松齡俚曲,是蒲松齡結合自己一生的閱歷,融合了明清俗曲的精華,從宮調和南北曲的曲牌中取出來之後連套成曲,共完成了15部俚曲的創作。
  • 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解析人死後會去哪裡
  • 聊齋故事:書生將她葬在家旁邊,女鬼報恩嫁給他,還為他生下兒子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魯迅曾經說過,《聊齋志異》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也就是說蒲松齡用傳奇的表現手法,來表現「談狐說鬼」的內容。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聊齋志異》裡的故事:書生將她葬在家旁邊,女鬼報恩嫁給他,還為他生下兒子。
  • 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人死後會去哪裡
    陰間的生活秩序是什麼樣子的,相信大家都一定很好奇,那麼這篇文章,也算能提前讓你有個準備吧!免得到去的那一天手忙腳亂的。    其實陰間和陽間一樣有自己的秩序,有著和陽間一樣的管理制度,有著自己的節假日。陰間的鬼魂也不都是穿著古裝的,多以在陽間的咽氣時穿的衣服為主。但陰間的鬼差們還都是有自己的制服著裝的。
  • 《聊齋志異》中一則黑獸的故事
    《聊齋志異》中,有位李老太爺叫做李敬一的講了這樣一則故事。說某公在瀋陽,於山頂上舉行宴會,俯視山下,看見有隻老虎銜著東西來,用腳爪在地上扒開一個洞,把東西埋藏在裡面後便走了。某公便派人下山偵察,發現埋的是一隻死鹿。他們便把鹿取出來,重新把洞口填好。
  • 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人死後會去哪裡?
    免得到去的那一天手忙腳亂的。  其實陰間和陽間一樣有自己的秩序,有著和陽間一樣的管理制度,有著自己的節假日。陰間的鬼魂也不都是穿著古裝的,多以在陽間的咽氣時穿的衣服為主。但陰間的鬼差們還都是有自己的制服著裝的。陰間有自己的話語,一般咱們普通的活人是聽不懂的,好比一個成語,鬼話連篇,人有人語,鬼自然有鬼話。
  • 人到了陰間為何一定要過奈何橋喝孟婆湯?奈何橋怎麼會有兩層?
    關於地府的奈河橋孟婆湯,已經有過無數的傳說,更有過美好的愛情故事,也有過聊齋中的邪惡陰靈。而關於它的具體描述古代民間與中國的道家也曾記載過。中國道教學派中就有關於它的傳聞,傳說地府裡的鬼靈只要登上奈河橋,喝過橋旁孟婆親手熬製的孟婆湯,就能忘盡紅塵俗世,忘記前世的記憶,然後就可以去往往生路,重新投胎做人。而在民間的傳聞中,關於這座橋的名字也曾有過幾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