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型太陽能飛機:8小時日照可夜航12小時

2020-12-04 IT之家

IT之家7月30日消息 據澎湃新聞報導,7月27日,由上海奧科賽飛機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太陽能驅動墨子II型長航時飛機在浙江德清莫幹山通航機場首飛成功。

據悉,墨子II型太陽能飛機自2017年起在上海臨港地區研發近2年,為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長航時太陽能飛機,氣動效率高效,材料和工藝先進。飛機設計翼展15米,巡航速度70千米/小時,起飛重量65千克,負載8千克,可在6-8千米高空飛行,續航12小時,用於5G移動數據中繼覆蓋、航拍航測等。

墨子II型太陽能飛機利用光能轉換電能驅動飛機飛行,同時飛機儲能電池可充電以供夜晚無光能時飛行。太陽能飛機在雲層之上以較低速度巡航,日間邊飛行邊充電,只要8小時日照就能持續12小時夜航。

據悉,墨子II型太陽能飛機在後續完成性能測試後,將開放同5G蜂窩設備商、移動數據運營商合作,擴大長航時飛機的應用場景。

相關焦點

  • 《南湖機場》21 夜航飛機,天天要看
    到五七年春,機場開闢了夜航業務,機場的工作便更加繁忙了。為開通夜航,機場的塔臺指揮人員,有的到首都機場去學習了個把月,學習指揮夜航飛機的相關業務。機場還新安裝了從蘇聯進口的夜航設備:主要是跑道指示燈和新型大功率的探照燈。
  • 2019年至今上海日照普遍不足2小時
    上海的陰雨天氣還將繼續。1月10日,上海氣象部門發布近期「太陽的出勤記錄」顯示,2019年1月1日以來,上海各區氣象站日照時數普遍不足2小時,徐家匯、青浦、閔行、浦東、松江、奉賢等6個站基本無有效日照,嘉定、寶山、金山的日照時數在1-2小時,崇明稍高為3.4小時。這在歷史同期極為罕見。
  • 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連續飛行118小時抵達夏威夷
    原標題: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連續飛行118小時抵達夏威夷  新華網美國檀香山7月3日電(記者張超群、薛穎)正在環球飛行的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當地時間3日5時51分(北京時間3日23時51分)降落在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的機場。
  • 中國日照最長的城市,日照12小時,晚9點才日落卻早7點就日出?
    遇見之前,這是一座令人魂牽夢縈的城市,邂逅以後,它是一座讓人難以忘懷的「日光城」,超長的日照時間給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布達拉宮素有「日光城」美譽的拉薩,每年平均日照總時數多達3000小時,平均每天有8小時15分鐘的日照,是四川盆地的
  • 太陽能是綠色環保的新能源,你對太陽能的未來有什麼想法
    「星球太陽能號」輪船長30米,寬15米,排水量60噸,其最快速度可達每小時15海裡,相當於時速25公裡,可載50人。船體上方裝有面積為5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提供動力,一次充電後,即使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這艘船也能正常運行3天。駕駛艙設在電池板中央靠前位置,呈亮白色。頂部安裝面積達到516平米的單晶太陽能電池板。
  • 江蘇省內第一家,射陽通用機場首次組織夜航飛行
    8月3日,記者從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日前,射陽通用機場首次開展夜間飛行訓練,成為全省第一家實行夜航的通用機場。6架飛機循環上天訓練飛行,夜航飛行總時長達兩個半小時,檢驗了機場夜航保障能力,積累了夜航飛行經驗,達到了訓練預期效果。
  • 加拿大工程師欲建新型飛機 一小時幾可繞地球一周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RNS」新聞網1月26日消息,加拿大工程師、發明家查爾斯•龐巴迪計劃建造一種新型超音速客機,從倫敦飛抵紐約只需11分鐘。龐巴迪稱,這個命名為Antipod的飛機將配備可多次使用的飛彈載體,可以從地表任何一個地點起飛,搭載10名旅客。據此前的估測,該飛機的速度可達到每小時3萬公裡。
  • 飛機2小時,火車12小時,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更願坐火車?
    不過很多人或許沒注意到,有些人卻在飛機和火車之間選擇了火車,在短時間和長時間選擇了後者。不僅有錢人有時會這樣選,聰明人有時也會無比認同。先進高效的飛機比不過幾十年前的綠皮火車,2小時旅程和12小時的旅程人們卻寧願選擇後者。
  • 濟南住宅日照標準:每戶日照大寒日不少於兩小時
    日照標準時長大寒日2小時 統一按「戶」為單位計算  濟南本地的日照標準是什麼?據濟南市規劃部門有關人士介紹,根據相關規定,濟南市作為我國第二氣候區大城市,其住宅日照標準為:大寒日當天,每套住宅至少有一個房間獲得的日照時間大於等於2小時。標準中,日照標準日為大寒日,日照計算單位為每套住宅(以「戶」為單位),日照時長為2小時。
  • 2018年12月以來上海日照時數創歷史新低 明天陽光上線
    中國天氣網訊 2018年12月以來,上海出現多次連陰雨天氣,終日不見陽光,日照時數為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少,網友戲稱「太陽失聯」。明天(13日),全市轉為多雲天氣,陽光露臉。去年12雨以來,上海市接連出現陰雨天氣,網友戲稱「太陽失聯」、「已經忘了太陽長什麼樣」。監測顯示,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上旬,全市雨量、雨日、日照時長等多項氣象數據都創歷史同期最低值。今天,上海降雨停止,天空陰沉。
  • 飛機降落前遇暴雨,4小時航程變8小時,旅客鬱悶空姐也無奈
    本來,這趟航班是12點50分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正常飛行時間為3小時40分鐘左右,對於國內的航班來說,這樣的飛行時間倒也還不算太長這下大伙兒開始有些著急了,很多人不知道,飛機降落三亞後,自己是需要坐車返回海口還是等待飛機再飛回海口,紛紛找空姐諮詢。
  • 日照時間納入建築規劃 哈爾濱比國家規定日照少一小時
    新建建築與原有住宅間距大於等於新建建築簷高2.15倍的,可以不採取日照分析方法確定建築間距;小於2.15倍的,應當採取日照分析方法確定建築間距,並同時滿足下列間距最低標準:高度不大於24米(包括24米)新建建築縱牆與原有住宅縱牆相對間距,不小於新建建築簷高的1.8倍,且不得小於20米。
  • 微看點:首款解除夜航限制的自轉旋翼機誕生
    8月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聯通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推進大會上,劉烈宏說,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在基礎設施方面,工業PON、工業乙太網、5G等新型網絡技術加快布局部署,高質量外網覆蓋能力顯著增強,標識解析體系規模擴張,具備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臺超過70個,國家級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覆蓋21個省市。
  • 冬季太陽能表現會比較差嗎?一切以日照量為主
    ,主要還是取決於日照量。 冬季太陽能整體發電量下降,主要是因為日照時長降低、陰雨天氣,若是會下雪的地區,模塊積雪也是一大挑戰,尤其現在的太陽能板傾斜角度,讓砂石跟雪更容易堆積底下邊框處,與氣溫較無關係,而隨著技術演進與經驗累計,都有各式各樣的進展,像是以雙面太陽能吸收底下的積雪反光、加裝發熱器融化面板上的積雪。
  • 中國日照時間最長的城市:全年日照長達3000小時,被譽為日光城
    我們領土廣闊,西高東低,自然環境多樣,地理環境複雜,所以每個城市不同,日照時間也相對西北和北方地區,年日照時間長,對南方的四川、重慶和貴州等地區,日照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從全國範圍看,西藏年日照時間全國最長,平均每天8小時,一年日照時間3000小時左右,年日照量300天。
  • 中國最「宜居」的城市,四季如春,日照時間僅比拉薩少800個小時
    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帶給昆明宜居的氣候,還有一項十分節能的資源——日照量。談起日照量大家肯定會想起被稱為「日光城」的拉薩吧,其實昆明的日照時間十分長,年均日照2200小時左右,跟拉薩的日照時間(3000小時左右)相比也僅相差800小時而已。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招聘博士後1人公告公告...
    研究團隊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才創新基地,長期致力於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單結、多結電池及模塊的研究。團隊負責人韓禮元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曾在夏普公司研究所工作15年,主要負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開發。基於卓越的研究成果,在2008年被聘請到日本物材研究所,擔任下一代太陽能電池中心主任。
  • 近4月江西日均日照時間不足2小時
    中國江西網訊通訊員趙冠男、江西頭條客戶端記者劉瑞芬報導:2月19日,記者從江西省氣候中心獲悉,據江西省氣候中心統計,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2月17日,江西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持續陰雨寡照天氣,全省陰雨日數平均達79天,為1959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全省日照時數
  • 中國日照時間最長的城市:全年日照長達3000小時,被譽為日光城!
    我國疆域遼闊,西高東低,自然環境多樣,地理環境複雜,因此,每個城市的日照時間是不同的,相對而言,西北和北方地區年日照時間長,而南方的四川、重慶、貴州等地日照時間短。就全國而言,西藏是全年日照時間最長的地區,平均每天日照8小時,一年的日照可達3000小時左右,全年有300天陽光燦爛。
  • 上海一個多月來雨量、雨日、日照等多項氣象數據創歷史同期極值
    新華社上海1月10日電(記者李榮)記者10日從上海中心氣象臺獲悉,從2018年12月至今,上海接連出現陰雨天氣,全市雨量、雨日、日照等多項氣象數據創歷史同期極值。上海中心城區徐家匯觀測站的雨日為1872年建站以來同期最多,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三高位。全市的日照時數也創歷史同期新低。氣象臺首席服務官說,太陽的「出勤」記錄在低位徘徊。以寶山站為例,2018年12月至今太陽的「在崗」時間不足60小時,僅為常年同期(176小時)的三分之一,為歷史同期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