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加速落地
中國航空報訊: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的市場需求快速擴張。近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中國建設「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已超過800個,預計到年底有望突破1500個。8月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聯通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推進大會上,劉烈宏說,中國工業網際網路步入了發展快車道。
在基礎設施方面,工業PON、工業乙太網、5G等新型網絡技術加快布局部署,高質量外網覆蓋能力顯著增強,標識解析體系規模擴張,具備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臺超過70個,國家級安全態勢感知平臺覆蓋21個省市。當前,中國正在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融合,支撐製造、能源、交通、醫療等行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目前,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已部署超過40萬個5G基站。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將建設能源網際網路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大興)管委會與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近日籤署電網規劃建設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建設綜合能源項目,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打造成「綠色低碳、安全可靠、協同共享、智慧友好」的國際一流綜合能源服務示範區。
綜合保稅區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近期重點開發建設項目之一,能源網際網路將率先在綜合保稅區實施。雙方通過建設能源網際網路,優化綜合保稅區能源消費結構,降低能源消費成本,實現園區企業能源服務感知水平的全面提升,從而優化營商環境。
建設分布式能源站,融合了5G基站、環境監測、無線WiFi等的智慧照明,納入智慧化運營可有序充電的充電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大興)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保稅區致力於打造以電力、天然氣、地熱能、太陽能等綠色低碳、高效智能的能源體系,實現多種能源協同互聯和集約管控,實現發電、供熱、製冷、儲能聯合調配,提高能源智能高效利用水平。數據顯示,綜合保稅區採取能源網際網路系統後,相比傳統供能,年均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萬噸。
福建省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福建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福建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任務、分工、保障措施,要求加快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高起點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福建省基本建成國家東南區域網絡樞紐和海上數字絲綢之路信息通信樞紐,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深度融合,5G、大數據、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新基礎設施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全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發展水平、創新能級處於全國先進行列。
行動計劃明確,要建立省級推進工作機制,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政府績效考評內容。同時,在新型基礎設施規劃銜接、項目要素保障、應用場景拓展、支持方式創新等方面給予充分保障,統籌謀劃和整體推進全省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建設。
湖北省加速優化部署產業技術研究院
為加快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湖北省近期編制發布了《湖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通過系列科技創新「組合拳」,加速優化部署產業技術研究院。2020年將建設200餘家新型研發機構,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活力,促進高校院所創新資源向企業流動,助力湖北創新型省份建設。
產業技術研究院是一種新型的研究機構,是在組織方式上有所創新,更適合目前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技術創新的需求。近年來,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湖北省科技廳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支持高校院所與各市州聯合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截至目前,湖北省圍繞重點產業及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需求,先後建設了25家產業技術研究院,逐步形成了「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產業化應用—企業孵化—科技金融」的科技創新鏈條。
一個研究院就是一條科技創新鏈。數據顯示,2019年,湖北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面向社會的業務收入達到近5億元,研發經費支出超3億元;孵化企業營業收入近8億元;籤訂技術交易合同1300餘項,技術合同成交額近2.5億元。
首款解除夜航限制的自轉旋翼機誕生
日前,河南三和航空一架具備夜航功能的「太陽之鷹」自轉旋翼機,平穩自如地飛行在鄭州上街區,翱翔於茫茫夜色中——這標誌著我國自主品牌在自轉旋翼機行業技術中實現突破和超越,並成為首款解除夜航限制的自轉旋翼機。
夜航在實際操作中難度係數大、作業環境複雜,目視困難,容易產生視覺錯誤。在這種情況下,高度集成的航電儀表系統充分發揮其優勢,大大減少了飛行機組人員的疲勞度,使其夜間航行猶如白晝。
夜航取得的成功,實現了自轉旋翼機夜航零的突破,在行業中具有裡程碑的意義,為航拍航測、森林消防、漁業飛行、警務巡邏、野外搜救、空中偵察等領域提供了全天候智能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