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旋翼機不適合無人機設計?先看看它是如何飛行的

2020-12-08 雷鋒網

按:作者為無人機方向模型與算法在讀博士,本文來自知乎無人機中的城堡

旋翼機和旋翼飛行器一般不當做同一個概念。旋翼機如果從中文字詞的組成來看和旋翼飛行器的區別應該是在名詞的後面:一個是「機」,另一個是「飛行器」,然而更多的區別卻是在前面「旋翼」兩個字當中。

「旋翼飛行器」(Rotorcraft)包含的機型種類非常多,一般將結構上帶旋翼的飛行器都納入這一範疇如:直升機,旋翼機,傾轉旋翼機,複合直升機,ABC(Advancing Blade Concept)旋翼式等等。

如上圖X-50A蜻蜓旋翼/機翼轉換式旋翼飛行器,可以從直升機模式完全轉換為固定翼模式,該飛機飛行速度接近亞音速。

而「旋翼機」在國內一般特指「自轉旋翼飛行器」(Autogyro)。後文如無特別說明,兩者代表同一概念,也就是本文主要涉及的飛行器類型,本文不會涉及到其它種類旋翼飛行器。

這種「概念混亂」經常會給研究人員和行業從業者帶來很多麻煩,如大家聊了半天飛行器,用的名詞都差不多,最後卻發現說的不是一碼事。

一般愛好者甚至從業者最容易陷入的誤區是將旋翼機與直升機混同起來。從外型來看兩者確實非常相像,比如上面兩幅圖中就是不同機型。

很多媒體在報導相關事件時也經常會用錯名詞。比如上面這一幅圖是去年在眾多主流網路媒體中可以看到的標題為「美國郵遞員駕直升機闖入華盛頓國會山降落」的新聞中使用的插圖。該飛行器明顯屬於旋翼機而非直升機。事實上直升機的駕駛環境與操作難度都是大大殘酷於旋翼機的。

MR.城堡會從兩者對比中進行旋翼機飛行與操作的原理解釋。

結構原理

直升機型飛行器結構的最明顯特徵是主旋翼和尾槳(或尾部涵道)。尾槳非常直接地提供飛行器偏航姿態變換力矩。

主旋翼機械結構比較複雜,一般會稱之為「主旋翼系統」。雖然這兩年開始扔掉副翼,扔掉Bell-Hiller轉而採用電子增穩,但依然包括變距控制輸入(周期變距,總距控制),Swash Plate結構以及基本傳動裝置等。


直升機主旋翼完全提供飛行器所需升力,並通過TPP(Tip-Path-Plane)控制來提供俯仰、橫滾兩個方向上的姿態力矩,因此主旋翼槳尖速度快,負荷大。

從上圖看旋翼機結構主要包括

1、自轉旋翼

2、推進裝置(如螺旋槳Push/Pull、噴氣推力)

3、尾部方向舵(Rudder)。

與直升機主旋翼不同,旋翼機的推進裝置提供前飛動力,自轉旋翼在飛行過程中不與動力部分連接(有些旋翼機採用旋翼預轉技術),而是通過相對來流自動旋轉。自轉旋翼後傾提供升力。通過Rudder來控制偏航姿態。

| 優勢與劣勢


1、從乘坐舒適性而言,直升機存在許多旋轉部件,尤其旋翼轉速、負荷都很大,造成機身的顛簸,機艙內噪聲很大。而旋翼機在平飛中則更加平穩,噪音也小。

2、旋翼機自轉旋翼槳尖速度較小,因此不容易出現前行槳葉激波失速,前飛速度可以有很大提高,而且無需平衡反扭矩的尾槳。

如上圖為美國Carter公司在NASA項目合同中研發的旋翼機高速型:Cartercopter。最大平飛速度達到640km/h(海平面)和960km/h(h=13500m)。

3、旋翼機沒有複雜的主旋翼鉸接結構,自轉旋翼結構簡單,整機結構也非常簡單,操控方式直接因此容易操作、容易製作。這也正是旋翼機常見於民間的重要原因。

旋翼機的優勢確實非常明顯,但正如世間的一切,完美僅僅屬於上帝,除此之外皆存瑕疵。

1、定點懸停能力

旋翼機不具備定點懸停能力。原因很簡單,直升機具備定點懸停是因為主旋翼提供的升力在垂直方向上完全等於整機重力。而旋翼機的自轉旋翼無法提供等同於整機重力的升力,並且需要藉助推動裝置提供前飛速度以便獲得更多來流。因此一切垂直懸停的場合與其無緣。

2、VTOL能力

相比於直升機和多旋翼機型明顯清晰的定點起降能力,旋翼機並不具備優勢。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旋翼機底部往往是要有些輪子(如果在海上起飛則是氣墊)的。

旋翼機一般採用旋翼預轉技術,起飛前通過簡單傳動裝置將旋翼預先驅轉,然後通過離合器切斷傳動鏈路後起飛。由於旋翼本身不承擔整個機身負載,因此它並不具備定點垂直起降能力。

旋翼機一般採用鷂躍式或超短距起飛。而在其降落時,通過操縱旋翼錐體後傾,需要一塊比旋翼直徑大一些的地方才可實現點式著陸而非垂直降落,但好在並不需要專用機場。

3、機動性

和直升機相比,旋翼機的機動性還是比較弱的。

直升機的機動性來自於主旋翼升力在各個方向上分量的快速變化,簡單來說就是既夠力,又夠快!而自轉旋翼不與動力連接,無法提供快速機動所需要的旋翼力矩。

旋翼機現階段主要用於載人機設計。

小型無人機飛行線速度一般較低,槳尖速度也很低,不存在大型飛行器中涉及到的諸多問題。而小型無人機更看重飛行器的穩定性能、VTOL、懸停能力,因此不具備定點懸停與VTOL能力的旋翼機並非當下無人機設計的上佳之選。但隨著載人自動飛行器趨勢的到來,未來也許會有很多炫酷的自動飛行旋翼機載具出現倒也真未可知。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小學生也能設計的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
    無人機編隊表演憑藉其高科技的玩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但這些都是成人操控的,小學生給大家帶來的無人機編隊表演又是什麼樣子的呢?簡而言之,這是一個路徑規劃問題,多臺無人機起飛後如何移動形成波浪。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什麼是波浪?波浪是指局部質點離開原來的平衡位置,作出向四周傳播的周期性起伏運動的現象。所以我們需要先確定局部質點,再規劃出無人機波浪的軌跡。根據多架無人機一開始的位置擺放,我們假設把二維碼49和二維碼121作為局部質點,畫出波浪的軌跡。
  • 氫航科技攜新一代旋翼機亮相深圳無人機國際展
    2020年9月13日-9月15日,在第五屆深圳國際無人機展會上,氫航科技攜新一代氫動力多旋翼無人機驚豔亮相。氫旋4號由氫航科技自主研發,作為新一代的旋翼機,對比前幾代操作更加簡易、便攜性更強、智能化更高。
  • 帶粉絲體驗敞篷自轉旋翼機,與空氣對話俯瞰惠州海灣
    帶上粉絲「趣玩飛行」這一站來到了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今天要一起「趣玩飛行」的是對夫妻,丈夫叫張俊,關注航咖已經2年,非常喜歡戶外運動,這一次他要帶上喜歡挑戰自我極限的妻子,張俊妻子之前就挑戰過高空蹦極,這一次為了滿足她的挑戰欲,特意為她安排了能跟空氣直接對話的敞篷的自轉旋翼機。
  • 國產傾轉旋翼無人機:基本飛行原理遠比直升機先進,代表未來方向
    國產傾轉旋翼無人機珠海航展上,國內展示了一種傾轉旋翼設計的無人攻擊機。傾轉旋翼的最大優勢,就是既具備直升機的垂直起降能力,又在航程和速度特性上,高度接近螺旋槳固定翼飛機。直升機最大的缺陷,就是由於基本飛行原理的限制,動力轉化成升力和飛行速度的效率非常低,飛行阻力特別大;即使是動力最充沛的武裝直升機,最大速度撐死也就是300公裡/小時出頭高一點,而航程和滯空時間也非常短。
  • 三款可辦中國適航手續的旋翼機:適合飛行培訓和旅遊觀光
    Princess卡度士卡度士自轉旋翼機由德國輕型飛機公司研製。旋翼機為兩座,配備一臺ROTAX912Ti(130HP)或ROTAX914UL(115HP)活塞式發動機。配備美國GARMIN公司衛星導航儀,水泡式的艙蓋可提供寬廣飛行視野。主要用於培訓、旅遊觀光、中短途旅行等。
  • 國產傾轉旋翼機即將問世?堪稱中國版魚鷹,比美軍原版性能強
    文/行人自從傾轉旋翼機面世以來,傾轉旋翼機的發展就一直備受世人的關注,在世界上的局部衝突當中,也經常能看見傾轉旋翼機的身影,傾轉旋翼機具有普通直升機所不能比擬的高速飛行性能和更加穩定的垂直起降能力,而一些航空工業發達的國家也一直將這種特殊的機型的研發視為重點
  • 欲讓「魚鷹」旋翼機騰空翱翔 日本需先練就可靠「馭鷹之術」
    偏轉旋翼機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40年代,世界多國就開展了相關研究和試驗工作,並且一些型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不過因為技術難度偏大,在實際應用上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由貝爾公司和波音公司聯合研製的「魚鷹」偏轉旋翼機是第一款批量裝備、性能相對成熟的軍用偏轉旋翼機。
  • 國產傾轉旋翼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或將問世,具備魚鷹沒有的功能
    4架CV-22B在4架MC-130J特戰運輸機的支援下從英國米爾登霍爾空軍基地起飛,經停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深入奈及利亞展開救援行動,單程飛行裡程2800公裡,淋漓盡致地展示了「魚鷹」的遠程高速飛行和垂直起降能力,這是傳統直升機無法企及的性能。雖然「魚鷹」在研發初期遭遇一些技術難題和可靠性問題,但時至今日,該機早已證明自己已經為旋翼機帶來一場革命。
  • 「無與倫比的敏捷性」:EPFL羽毛無人機改進版來了
    據外媒報導,2016年,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一個有趣項目從鳥類身上獲得靈感並由此製造出了一款具有獨特功能的羽毛無人機。而負責打造這款無人機的團隊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還在繼續改進這一設計並引入了更多的可移動部件,這使得無該人機現在能以「無與倫比的敏捷性」飛行。
  • 它來了它來了!國慶閱兵的「功勳」飛機 獵鷹旋翼機亮相西安航展
    西安網訊(記者 韓濤 見習記者 李凡)「鮮明圓滑的機身,獨特小巧的造型,霸氣的外表」,這架小型雙人飛機——中國「獵鷹」旋翼機一經亮相2019西安航展,便吸引了無數參會者的眼球。   這架小型雙人飛機便是由陝西寶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自主設計製造的旋翼式飛機。
  • 蜻蜓旋翼機將在土衛六上探求地球上的「前生命化學」
    「蜻蜓」號無人機探測器將在土衛六上空進行多次飛行,並在著陸期間探索衛星表面。到土衛六的八年旅程將始於2026年。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略小於地球大小的一半,並具有朦朧的、稠密的大氣層。 非常適合蜻蜓號。美國宇航局本周宣布,將把一架代號為蜻蜓的旋翼機著陸器送往土衛六,歷時八年,將於2026年發射並於2034年著陸。
  • Karem公司推廣最佳速度旋翼技術以提升旋翼機飛行效能
    【據janes網站2020年10月13日報導】Karem飛機公司正在推廣其最佳速度旋翼(OSTR)專利技術,以提升旋翼機飛行性能和效能。Karem飛機公司在10月5日舉行的2020年度美國陸軍協會(AUSA)年度會議上表示,現有旋翼機
  • 珠海航展延期,無人機博覽會了解一下?(文末福利)
    而撐起旋翼機「體形」門面的當屬下面這架北京大運通航展出的大型無人旋翼機。無論從體形還是最大載荷,這架無人機完全不亞於一架輕型直升機。說到這不禁有人要問了,既然各方面參數基本相當於一架輕型直升機,為什麼還要花大力氣去研製這麼個「玩意兒」呢?
  • 雲舞II自轉旋翼機:外形像直升機卻有本質區別
    在第十八屆科博會1A館「智慧城市與智慧科技創新應用展區」1001展位的「智慧北京與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成果展」,譽高航空將會展出由該公司引進的一型自轉旋翼機——雲舞II。雲舞II自轉旋翼機由德國頂尖的運動航空器設計公 司Rotortec研發,於2012年9月取得了輕型運動航空器適航標準極為嚴格的德國DULV協會的認證。
  • 科學家參考鳥和昆蟲翅膀 打造耐力更佳無人機
    「玩模型 關注RCFans」大型的無人機很容易做成正常飛機的樣子
  • 傾轉旋翼機這麼好,為什麼仍不能取代直升機?
    這就使常規直升機雖然具有固定翼飛機所不具備的垂直起落和懸停能力,但是,其固有的弱點是飛得慢、飛不遠,常規直升機的最大飛行速度一般難以突破370千米時。直升機如果能夠展術般地在空中轉換成飛機,那麼它就既能像直升機垂直起落和懸停,又能像飛機那樣飛得快、飛得遠。
  • 無人機的飛行控制方法
    無人機的飛行控制是無人機研究領域主要問題之一。在飛行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幹擾,如傳感器的噪音與漂移、強風與亂氣流、載重量變化及傾角過大引起的模型變動等等。這些都會嚴重影響飛行器的飛行品質,因此無人機的控制技術便顯得尤為重要。
  • 航空體育百科:自轉旋翼機(Autogyro)
    自轉旋翼機的外形和直升機類似,但是必須有氣流通過它的槳盤才能帶動它的旋翼旋轉。自轉旋翼機由西班牙工程師Juan de la Cierva發明,當初的目的是為了製造一種能夠低速飛行的安全飛行器,該自轉旋翼飛行器於1923年1月9日在馬裡德的Cuatro Vientos飛機場進行了首次試飛。
  • 中國無人直升機首飛稻城亞丁,四千米高度打破國產無人機飛行紀錄
    ,這是一個裡程碑,表明了這種無人機的巨大潛力。這次飛行打破了國產無人直升機安全起降的高度紀錄。中航工業的項目負責人表示,在15分鐘的飛行過程中,無人機完成了一系列測試,包括爬升,懸停,旋轉和其他操作演示,最後穩步著陸。
  • 航空仿生學:送貨無人機如何用「鳥腿」起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2/397674.htm  如何設計能夠短距起飛但航程較遠的無人機?業界常用的方法是組合固定翼和旋翼,然而這種設計顯然過於複雜——目前,我們已經看到能夠由垂直起飛過渡至水平飛行的尾翼型無人機;也看到包含可旋轉螺旋槳系統的無人機;甚至還有固定翼無人機添加四旋翼以實現垂直起飛與著陸能力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