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機場》21
在武昌南湖機場的日子裡
——21、夜航飛機 天天要看
我初到南湖機場工作時,並不是天天有飛機,兩三天才有一架載客的飛機來漢。有時因客源不足,飛機要在機場過夜,第二天才能載客飛走。
到五五年春,隨著我國民用航空事業的飛速發展,過往的飛機也多起來,每天至少有一架客機進出機場,有時多達兩三架了。
到五六年冬,進出機場的客、貨機架次日漸增多。以往,過往飛機大都在上午,現在上午有,下午也有了
。
到五七年春,機場開闢了夜航業務,機場的工作便更加繁忙了。
為開通夜航,機場的塔臺指揮人員,有的到首都機場去學習了個把月,學習指揮夜航飛機的相關業務。機場還新安裝了從蘇聯進口的夜航設備:主要是跑道指示燈和新型大功率的探照燈。
機場原來的探照燈是解放戰爭的戰利品,是美國過時的老產品,功率小,亮度低。新型探照燈大放光芒,它一開,整個機場就如同白晝,跑道上放一口縫衣針也看得一清二楚了。
一開始,夜航主要是貨機,後來客機也有了。
下午,太陽偏西了,機場工作人員送走了最後一架飛機,塔臺的對空聯絡,過了航線的中點,把聯絡任務交給了下一個航空站,這時除氣象臺外,機場當天的工作就都結束了。
人們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喧鬧的機場安靜下來,再也聽不到飛機發動機的轟嗚聲,大家緊張的心情也平靜下來。
每當夜幕降臨,機場的華燈齊放,跑道的指示燈和探照燈都亮了,整個跑道候機大樓都如同白晝,我們就知道,今晚有夜航的飛機來漢了。
這時,我們家也熱鬧起來,因為小林一見跑道的指示燈亮了,便嚷著要看飛機。假若這天我沒有夜班,一家四口便關上房門,帶著小板凳,到宿舍外的高地上看夜航的飛機了。
奶奶坐著小板凳,抱著小林,我和小林媽則站在他們身後,一家人盯著燈光如炬的空曠機場。這時,小林的話最多,他和奶奶有說有笑,小嘴兒說個不停,我與小林媽則成了旁聽者。
功夫不大,便聽到飛機馬達的轟鳴聲,這聲音由遠而近,直到聲震耳鼓,夜航飛機飛臨機場上空。這時遠遠看去,飛機上的指示燈顯示著它飛速運動的軌跡,天上、地面彩燈相互輝映,那場面確實太美了,難怪每次有夜航飛機,小林都要去看,我們全家也樂得陪他去看個痛快。
當年,我憑著飛機的馬達聲,就能判斷出飛機的型號。那時民航飛機只有三種型號:蘇聯的伊爾12、伊爾14和伊爾18。一般貨運飛機多為伊爾12和伊爾14,伊爾18是新產品,體型較大,數量不多,一般都作為客機。
夜航的飛機逐漸增多,後來幾乎天天都有,小林也看厭了,只是偶爾高興起來,要去看一回夜航的飛機,但興趣已遠不如當初那麼濃了。
2020、5、12、
卞華、卞清利、許淑英、陳文英、陳源俊和與我一同報考成都西南氣象學校的同學們及其家人:你們好。
送許淑英同學回蘄春 54年攝於成都
圖1
看到此文,請與我聯繫。
我的地址:湖北省蘄春縣漕河鎮建銀花苑
0 54年攝於黃州(第1排正中是二中張嗣進主任)
1 圖2
電話:15697244715 朱升
朱升20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