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機場》19
在武昌南湖機場的日子裡
——19、小林奶奶 種菜師傅
南湖機場地處南湖之濱,地勢平坦,空曠遼闊,是一塊小衝積平原,為沙質壤土,土質肥沃。這肥沃的土壤對機場並不是一件好事,相反還帶來了諸多麻煩。
南湖機場用鋼筋水泥修了十字交叉型的兩條跑道,每條跑道都長達三千米左右,跑道邊的停機坪、機庫、油庫、機修車間、候機大樓等附屬建築,地面都是鋪了水泥的。
鋪設水泥的地方連同跑道在內,只佔整個機場的一小部分,大面積的還是土質空地。這些空地荊棘叢生,雜草蔓延,間或長著一些桑、女貞、醬葉……等小樹,這些小樹都是通過鳥兒們的糞便播種的。
肥沃的土壤讓它們生長繁盛,如果讓它們自由生長,當年便可以長到一人多高,這給機場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機場是禁區,外人不能隨便進入。故這些空地不能當耕地使用,讓農民墾荒種莊稼。
這些荒草地包圍了整個機場,連接著周圍的村莊、田園,所以也不能放火燒荒。解決這一隱患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機場每年都花一大筆錢,請附近村民前來割草,並要求把割下的草統統挑走,這是利國利民的好辦法。
職工宿舍區旁邊有一大塊荒地,機場領導鼓勵職工在這塊荒地上開荒種菜。我家遷來機場時,宿舍區每家都有一小塊菜園。此時尚有荒地,我也挖了一塊作菜園,自己種菜。
我們來自農村,一家四口,就有三個人會種菜,奶奶、我和小林媽都是種菜能手。特別是小林的奶奶,種菜技術是我們三人之冠。
奶奶是故鄉紅頭湖濱黃通八老灣的人氏,她出在一個貧苦的漁民家中,三個多月大,就抱給白伏山(也在紅頭湖濱)一家更窮的人家作童養媳,是婆母抱著她討飯度日,在乞食中長大成人的。
奶奶的前半生,丟下討米棍後,就是糠菜半年糧,種菜是她奈以生存的必備技能。
想當年,我去成都求學時,小林還沒出世,奶奶和小林媽住在竹瓦店街,她們打理著一塊小菜園,自種自吃,除了魚、肉、豆腐等,從未上街買過新鮮蔬菜
。
機場家屬們種菜,遇到一個難題,解決不了,是小林奶奶給大家解決的。
機場雖然土質肥沃,但地勢平坦,家屬菜地,沒有排水系統,排水就成了問題。我那棟宿舍的職工與家屬們原來大都不是農村人,每到雨水多的時候,菜地漬水,大家只是加深廂溝,但菜仍泡在水裡,連下幾天雨,菜就全部爛根而死,大家誰也沒有辦法。
小林奶奶來了,辦法也就有了。奶奶的菜地根本不開廂溝,而是取周圍的土加高菜畦,讓菜地整個兒高出地平面,再多的雨水都從地平面流走了,地裡的菜照樣生長良好。
奶奶種菜成了家屬們稱道的行家裡手,大家遇到什麼難題都請教她,奶奶也樂於當大家的種菜師傅了。
2020、4、22、
卞華、卞清利、許淑英、陳文英、陳源俊和與我一同報考成都西南氣象學校的同學們及其家人:你們好。
送許淑英同學回蘄春 54年攝於成都
圖1
看到此文,請與我聯繫。
我的地址:湖北省蘄春縣漕河鎮建銀花苑
0 54年攝於黃州(第1排正中是二中張嗣進主任)
1 圖2
電話:15697244715 朱升
朱升20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