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里顫藻抱團 保潔師傅面臨「幸福的煩惱」

2020-12-05 浙報融媒體

2019-03-21 07:28 | 錢江晚報

最近幾天,杭州西湖水域管理處的清衛保潔師傅們有些頭疼:因為小南湖、浴鵠灣、烏龜潭等水域的部分湖面出現了一團團黃綠色的「青苔」,他們正忙著打撈。

這些「青苔」是怎麼回事?是外來的髒東西嗎?

西湖水域管理處副主任陳琳解釋說:「近些年,一到春天,西湖的湖西水域和小南湖的湖面上會漂浮一些黃綠色絮狀物。不過,這些類似『青苔』的絮狀物並不是西湖外來的髒東西,反而是水質清澈的反映。」

顫藻,顧名思義,這種藻類會「顫動」。通過顯微鏡,可以看到它細薄的絲狀構造。在水中,藻體內分泌的膠狀物質會推動絲質,作有韻律的顫動,因此被稱為顫藻。顫藻是一種自養型生物,沒有葉綠體,但會進行光合作用,因為它的細胞裡含有光合色素。

當水質足夠清澈,陽光透過湖水照到湖底,棲息在湖底的顫藻就「拼命」地進行光合作用,大量繁殖,並相互纏繞,而本身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會形成無數的氣泡,聚集在顫藻形成的絮狀物之下。當氣泡聚集到一定數量,其產生的浮力足以託起絮狀物的時候,顫藻便和底泥「脫離關係」,慢慢浮上水面。西湖顫藻,可以說是西湖水生態越來越好、水質越來越清的佐證。

2002年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啟動之前,西湖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高,湖水流動性差。那時候,西湖的湖面上,有「潔癖」的顫藻根本沒影兒。2003年,西湖引配水工程建成投入運行,小南湖的水先清了起來,西湖顫藻最早就「萌生」在小南湖。

工作人員介紹說,近十年來,西湖一直在推進生態修復,目前西湖沉水植物總面積達31.7萬平方米。沉水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像地毯一樣鋪開,擠佔顫藻的「地盤」。原先在茅家埠水域「肆虐」的顫藻,現在已漸漸敗下陣來。但小南湖、浴鵠灣以及烏龜潭水域目前的沉水植物還不夠強勢,顫藻比較多,這段時間顫藻的清理任務主要集中在這幾處。

「把漂浮水面上來的顫藻及時清除掉,可以說是西湖湖面清衛人員『幸福的煩惱』。」水域管理處工作人員說,有顫藻漂浮的水域,說明水清,陽光照到了湖底——所以幸福;不過絮狀的藻團一碰就散,打撈難度大——所以煩惱。

(原標題《西湖里顫藻抱團,保潔師傅面臨「幸福的煩惱」》,記者 金丹丹 金潔珺 通訊員 鍾敏 張夢思。編輯:王佳)

相關焦點

  • 西湖里長「青苔」啦?有人說,這是「幸福的煩惱」!
    西湖水域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說,這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每年都會出現。「往年春天,西湖的湖西水域和小南湖的湖面上也會漂浮起黃綠色絮狀物,不過,這些類似『青苔』的絮狀物並不是西湖外來的髒東西,反而是水質清澈的反映!」為什麼這麼說?漂浮著的「青苔」,是顫藻「抱團」的結果。
  • 影響西湖顏值的「青苔」又來了 但其實這是個好現象
    別著急,西湖水域管理處工作人員表示,這不是髒東西,而是顫藻,恰恰是西湖水質清澈的象徵。每年春天,這些黃綠色絮狀物就會準時準點「現身」,愁壞了清衛保潔師傅。  但之前發展「猖獗」的顫藻,今年卻在茅家埠水域敗下陣來,原來是湖底長勢好的沉水植物幫了大忙。
  • 杭州:西湖浮顫藻 竟是因為水質太清澈
    記者來到西湖水域管理處進行了詢問,負責清衛保潔的師傅們知道了記者的來意後,笑著回答說:「這當然不是遊客們扔的雜物,而是一種水生生物——顫藻,並且不同於因水體富營養化而產生的藍藻,這些顫藻原本生長在湖底,因為西湖水質清澈,陽光透過湖水照射到水底,顫藻因而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氧氣聚集在顫藻形成的絮狀物之下,託舉著絮狀物離開湖底的泥地從而浮上水面,成了一團團黃綠色的『青苔』。」
  • 天氣暖了,顫藻來了
    這兩天,不少往小南湖、浴鵠灣、烏龜潭等一帶逛過的人會驚訝地發現:「哎,西湖里這一團團的是什麼呀?好像漂著頭屑。」西湖里長的「頭屑」,其實叫「顫藻」。顧名思義,這種藻會「顫動」,通過顯微鏡,可以看到它細薄的絲狀構造,在水中,藻體內分泌的膠狀物質會推動絲質,很有韻律地一動一動。顫藻是一種自養型生物,沒有葉綠體,但會進行光合作用。
  • 西湖里長「青苔」?其實是越來越清的水裡長了水藻
    記者從西湖水域管理處了解到,其實不是長了「青苔」,而是湖水清澈,陽光甚好,西湖里的水藻在蓬勃生長。所謂「青苔」,其實是一些絲狀藻類和其它藻類、懸浮物質相互纏繞形成的藻團,其中絲狀藻類主要是顫藻夾雜部分水綿。顫藻,是一種自養型生物,沒有葉綠體,但會進行光合作用,因為它的細胞裡含有光合色素。它從哪兒來?
  • 西湖水面現墨綠色漂浮物顫藻 或反映水質變好
    原來,這些「頭皮屑」是一種叫「顫藻」的小傢伙。  顫藻,顧名思義,這種藻會「顫動」。通過顯微鏡可以看到它細薄的絲狀構造,在水中,藻體內分泌的膠狀物質會推動絲質,有韻律地顫動。顫藻是一種自養型生物,沒有葉綠體,但它的細胞裡含有光合色素,會進行光合作用。  它們一起「抱團」,不僅不是因為西湖水受到汙染,反而是西湖水質變好的表象反映。
  • 杭州:沉水植物治癒西湖的「頭皮屑」
    在淨化西湖水質上大顯身手的沉水植物,在「馴服」顫藻時,同樣身手不凡。  「頭皮屑」是如何產生的?有「潔癖」的顫藻在抱團  這種「頭皮屑」和一種藻類有關。它的大名叫顫藻,它們大量「抱團」,就變成了惱人的「頭皮屑」。  顫藻,顧名思義,這種藻會「顫動」。是不是很有意思?顯微鏡下,它會有韻律的顫動。
  • 西湖上飄來一張「鱷魚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通訊員 張夢思最近,杭州夜晚的大風呼呼刮過,西湖的湖面蓄積了不少紅紅黃黃的落葉。快看,西湖上飄來了一張「鱷魚嘴」。小時新聞記者立即核實了一下,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西湖水域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神器叫做漂浮物收集器,西湖邊打撈已經用了幾年啦,以前都在裡湖收集一些漂浮物、顫藻的,不太出來。」前兩天湖裡的落葉太多,為了提高打撈效率,水域管理處才會把收集器飄到斷橋邊收集落葉,結果被網友拍了個正著。漂浮物收集器是個什麼神奇的東西,怎麼前面會分叉?
  • 眼下,西湖里最鮮的是什麼?必定是步魚!
    眼下,西湖里最鮮的是什麼?必定是步魚!2020年03月12日 05:00:31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記者 章然   浙江在線3月12日訊 西湖漁亭
  • 西湖里最近最鮮的是什麼?必須是步魚!漁亭開張五天每天不夠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章然西湖漁亭,老杭州人的魚市。最早開在南山路上,2011年9月樓外樓接手,西湖魚的專賣店先是開在茅家埠,後來又搬到了東山弄農貿市場,從此就穩定了。3月7日,西湖漁亭復工,好多老客趕去捧場(詳情戳這裡)。今天(3月11日),是西湖漁亭開張的第五天。西湖漁老大董師傅說,自從開賣,每天新鮮捕撈的200斤西湖魚,步魚、鰱魚、鯽魚、汪刺魚、河蝦都日賣日光,「不夠賣,不夠賣,預定的人、來現場買的人,基本上每天都沒剩的了。」
  • 顫藻對水產養殖上有什麼危害?
    顫藻屬於藍藻門藍藻綱顫藻科,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綠色植物之一。藍藻又稱藍細菌,屬於原核生物。顫藻是分布最廣、種類最多的藍藻。顫藻分類顫藻是種類最多的藍藻,在我國記載的約有30種。常見種類有巨顫藻、卡瓦顫藻、泥濘顫藻、兩棲顫藻、阿氏顫藻。
  • 西湖里撈到一條7斤多重的大桂魚 做菜可供十個人吃
    好時節裡,西湖捕撈隊傳來好消息:「我們捕撈到了一條7斤2兩重的野生桂魚!」一般,桂魚端上餐桌的是1-3斤。長到7斤多的桂魚,且是野生品種,難以捕獲也因此更加稀少。7月28日,記者在東山農貿市場見到了這條桂魚。7月27日凌晨撈到這條極其少見的「大傢伙」後,捕撈隊的師傅們絲毫不敢怠慢:西湖水運送至西湖漁亭,一條魚獨佔70釐米的大魚缸。
  • 纏鬥10分鐘才上岸,西湖里撈到一條7斤多重的野生桂魚!
    好時節裡,西湖捕撈隊裡發生了一件捕魚生涯中蠻有紀念意義的事情。「我們捕撈到了一條7斤2兩重的野生桂魚!」自7月27日凌晨從西湖里捕撈到這位極其少見的「大傢伙」後,捕撈隊的師傅們就絲毫不敢怠慢,西湖水運送至西湖漁亭,一條魚獨佔70cm的大魚缸。
  • 西湖里的「愛心橋」 讓鳥寶寶跟上「大部隊」
    過不了多久,西湖里的水鳥也要產寶寶了。但水鳥媽媽有個煩惱。荷花是夏日西湖的一大亮點,為了保護荷花嫩芽不被草食性魚類啃食,西湖荷區都設有攔網,由於高出水面有一定距離,魚兒被攔住了,新生的水鳥寶寶有時也會被阻隔。每當鳥媽媽帶著小寶寶進出荷區嬉戲覓食,總有幾隻「小不點」因越不過攔網和大部隊脫離。
  • 纏鬥10分鐘才上岸,杭州西湖里撈到一條7斤多重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 7月,是吃西湖野生魚的好時節,湖裡活蹦亂跳的河蝦、汪刺、紅條白條、鯿魚,品種很豐富。好時節裡,西湖捕撈隊裡發生了一件捕魚生涯中蠻有紀念意義的事情。「我們捕撈到了一條7斤2兩重的野生桂魚!」
  • 杭州西湖撈到7斤多重的野生桂魚
    7月,是吃西湖野生魚的好時節,湖裡活蹦亂跳的河蝦、汪刺、紅條白條、鯿魚,品種很豐富。好時節裡,西湖捕撈隊裡發生了一件捕魚生涯中蠻有紀念意義的事情。「我們捕撈到了一條7斤2兩重的野生桂魚!」一般桂魚端上餐桌的是1-3斤,長到7斤多的桂魚,且是野生品種,難以捕獲也因此更加稀少。
  • 在西湖邊拍鳥的程師傅,無意中拍到了太陽的幾顆「痣」!專家說這很...
    程師傅是攝影愛好者,最近幾乎天天去西湖邊拍鳥。前幾天一大早,程師傅天不亮起床,到西湖邊時,天邊微微泛光,太陽露出一角,然後,一小塊,半塊,大半塊,一整塊……紅通通躍出地平線,一點也不刺眼。程師傅興奮地把長焦鏡頭對準太陽,按下快門,又拍了一段視頻。兩三分鐘後,紅光開始變黃、發白,陽光也刺眼起來。
  • 「一種溶解池塘顫藻的蠟樣芽胞桿菌菌株CZBC1及其應用」獲得國家...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曹煜成、王麗花、文國樑等發明的「一種溶解池塘顫藻的蠟樣芽胞桿菌菌株CZBC1及其應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為ZL 201310203745.3。
  • ...校區景匯中學:學校有個天文臺西湖第一實驗學校:校園裡有一畝茶園
    綜合樓再往裡走是餐廳,餐桌已經擺放好。學生餐廳一共有三層,可以容納近兩千名學生同時用餐。 新校園的運動場地也很大,250米藍色的環形跑道,顏值高又實用,還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在綜合樓旁,還有一個可以容納千人的室內體育館。 星洲小學校長賴愛娥說,星洲小學獨立後第一次探索集團化辦學,很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