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08:16 |錢江晚報
7月,是吃西湖野生魚的好時節。湖裡,活蹦亂跳的河蝦、汪刺魚、紅條白條、鯿魚,品種豐富。好時節裡,西湖捕撈隊傳來好消息:「我們捕撈到了一條7斤2兩重的野生桂魚!」
一般,桂魚端上餐桌的是1-3斤。長到7斤多的桂魚,且是野生品種,難以捕獲也因此更加稀少。
7月28日,記者在東山農貿市場見到了這條桂魚。7月27日凌晨撈到這條極其少見的「大傢伙」後,捕撈隊的師傅們絲毫不敢怠慢:西湖水運送至西湖漁亭,一條魚獨佔70釐米的大魚缸。接下來,捕撈隊想試試拍賣,「價高者得,所得款項打算捐掉」。
這魚有點兇
像淡水魚霸主
大桂魚獨佔著大魚缸,在八九個同類魚缸中頗為顯眼。它很安靜,在角落呆著不動,身體佔領魚缸的「半壁江山」,渾身黃黑色,大體量讓人想起包頭魚。
約50釐米長,厚度是數一數二的厚實:現場測量,鯿魚厚度差不多1.5釐米,而這條大桂魚的厚度有將近8釐米。
別看它安靜,「碰是不太敢碰的,太兇悍了」。敖師傅拿了一根魚兜準備舀起來,大桂魚張開大嘴,魚刺支稜起來,防禦姿態擺起來,再用充滿肌肉感的尾巴一擺,濺師傅一身水。
「你看,這麼兇的!魚缸裡不好放其他魚的!」敖師傅說,這桂魚簡直是淡水魚霸主,攻擊性很強。晝伏夜出的習性讓桂魚很難捕捉,「西湖里,基本十來天抓上一兩條,但都是3斤左右的。」
敖師傅捕魚10多年了,從來沒見過7斤多重的野生桂魚。西湖魚非養殖,純野生不餵食,所以相較於養殖魚來說,成長過程比較慢,一年大約長6兩至1斤。因此,敖師傅估摸著這條大桂魚至少長了七八年,應該正值魚生壯年時期。
纏鬥10分鐘
一路西湖水呵護
7月27日凌晨2點,捕撈隊在三潭印月周邊區域作業時,碰到這條難得一見的「大傢伙」。敖師傅發現了大桂魚,「手電筒一照,一眼就發現絕對是條好魚啊,魚頭上是罕見的花紋,嘴巴很尖,眼睛的位置靠上。」
大桂魚可不好捉,體大有勁,水裡撲騰的時候,把同網其他的魚都放跑了。「我和它整整僵持了10分鐘!魚向前衝,我就松一點;它沒勁了,我再往回拉一點。不然,桂魚那麼大勁,要把網都給掙破了。」
這麼大一條桂魚,吃貨們比較關心的是魚的去向以及怎麼做好吃。「對於桂魚,杭州人熟悉的菜系可能是松鼠桂魚、宋嫂魚羹,一般用1斤多的桂魚,口感比較細密。」杭幫菜研究所所長王政宏,從業38年,做過很多道桂魚,「我也沒見過7斤重的野生桂魚。7斤多的桂魚,可以頭尾熬湯,身子醋溜、蔥油做成多個口味,10個人吃應該是沒問題的。」
這是一條鱖魚
可能來自錢塘江
浙江省淡水研究所所長顧志敏根據記者提供的圖片判斷,這條大魚確實是鱖魚,「鱖魚是學名,桂魚、桂花魚則是民間俗稱,其實就是同一種魚。」
專家還表示,西湖里自然不存在野生鱖魚,發現鱖魚可能和錢塘江流域洩洪以及西湖引水錢塘江有關,因為「錢塘江流域是存在野生鱖魚的」。鱖魚還存在於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的苕溪一帶,「桃花流水鱖魚肥」,說的就是苕溪流域的鱖魚。
(原標題《西湖里撈到一條7斤多的大桂魚》,記者 施雯。編輯:王佳)
159598178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