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藻對水產養殖上有什麼危害?

2020-12-05 可為漁業

顫藻屬於藍藻門藍藻綱顫藻科,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綠色植物之一。藍藻又稱藍細菌,屬於原核生物。顫藻是分布最廣、種類最多的藍藻。

顫藻形態結構

藻體常肉眼可見,為單細胞組成的無分支的單絲狀體,或由多藻絲組成的塊狀體;常漂浮水面或附在水底,常無膠質鞘,在脅迫條件下有極薄的膠質鞘。絲狀體直或扭曲,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細薄的絲狀體,藻體分泌的膠質會在水推動下顫動、滾動或滑動,因此而得名。頂端細胞多樣,末端增厚或帽狀。細胞短圓盤狀,內含物均勻或具顆粒,少數具偽空泡。無異形胞和厚壁孢子。草體一般為青綠色。

顫藻生殖方式

以段殖體進行繁殖:絲狀藍藻斷裂成短的細胞串(5~15個細胞),稱為段殖體,繼續分裂成新的絲狀體。兩個營養細胞間生出膠質隔片或間生異形孢,斷開後形成多個短的藻絲段。

顫藻分類

顫藻是種類最多的藍藻,在我國記載的約有30種。常見種類有巨顫藻、卡瓦顫藻、泥濘顫藻、兩棲顫藻、阿氏顫藻。

巨顫藻:藻體單條或多條聚積成膠塊,呈黑藍綠色;藻絲多數直,末端略細而彎曲有時擴展,著生,形成分層的墊狀或漂浮,罕見單生的或形成小的絲狀叢;藻絲橄欖綠或黑藍綠色,褐綠色或淺紅,大多數直出或略彎,硬且長,橫壁兩側無顆粒,不收縊,末端略細而彎或不彎,頂端細胞近圓形,呈頭狀,偶有薄的、明顯的鞘(通常在脅迫條件下);細胞圓盤狀,短,大多具細顆粒;略具或不具增厚的壁。細胞長為寬的0.09~0.25倍,長3.5~7 μm。

卡瓦顫藻:藻絲粗直,呈紫色、褐色、橄欖綠色到藍綠色,寬60~78 μm,橫壁不縮縊,頂端細胞鈍圓,略呈帽狀;細胞中具1~4個扁平、黑色的顆粒(可能是氣囊),螺旋狀排列。細胞長5~12 μm。

泥濘顫藻:藻體黑藍綠色、橄欖綠色到褐色,較厚,常以層狀附著於基質上,偶爾成束漂浮在水面,或單藻絲與藍藻或其他藻類混雜。藻絲黑色到亮藍綠色或褐色到褐紫色,長達4 mm,略直或稍彎曲,偶爾有鞘(脅迫條件下),橫壁不縮縊但兩側常具顆粒,中部與兩端等寬或很短處略細;細胞長為寬的1/3~1/6,長1.5~6 μm;頂端細胞鈍圓,凸出,多數外壁增厚無帽狀結構。

兩棲顫藻:藻絲頂端細胞通常不尖細或不收縮,橫壁無收縊。橫壁處兩側各具1顆粒。細胞長度為寬度的2-3倍。

阿氏顫藻:藻體單條或多條絲體聚積成束或管狀,寬4~6 μm,長2.5~4 μm。末端細胞有時為鈍圓錐形。

顫藻生態習性與分布

顫藻分布廣泛,可生長在淡水、海水、潮溼土表等處,甚至可見於水管內,在內陸水體中幾乎無處不在。海產的種類主要分布在沿海水域。顫藻生長不受季節變化影響,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

泥濘顫藻:生長在淡水水體,在沙質或汙泥底部的基質上底棲,或在靜止水體中浮遊,直徑可達數米,常見於汙染水體。是小型富營養水庫典型的優勢種。國內分布於江蘇太湖,安徽巢湖,雲南滇池,廣東廣州,青海,西藏,黑龍江五大連池,湖南洞庭湖,湖北武昌等地。巨顫藻:生長在淡水水體如稻田,底棲,著生於靜水體、緩流、河流、池塘等水體泥土或巖石上,也可生於海洋。國內廣泛分布。阿氏顫藻:自然水體中阿氏顫藻的生長溫度較低在13~17.5℃;最適生長溫度在14~17℃,最適光照為60W,2000lx。顫藻與水產的關係

1.顫藻的生命力極強,其生長不受季節影響,能夠大量繁殖;是形成水華的主要藍藻之一。顫藻常與銅綠微囊藻和水華束絲藻等一起形成水華,很難控制。

2.營養價值高,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各種維生素,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標誌之一。

3.有的顫藻與水體汙染密切,可作為汙染的指示生物,甚至能在水管中形成生物汙垢,造成冷卻循環水的汙染,濾池堵塞。

水華危害

爆發水華後,水體環境惡化:水體缺氧甚至無氧,水質變壞,pH過高,氨氮、亞硝酸鹽等指標不合格;容易倒藻或藻死亡,易造成泛塘的現象,導致養殖品種的慢性中毒甚至死亡。有的種類會產生藍藻毒素,特別是藍藻的次生代謝產物微囊藻毒素。防治

水體中出現顫藻極易爆發水華,尤其是在夏季高溫時。養殖水體中出現顫藻,不建議殺藻,因為有些顫藻會產生藻毒素,危害養殖品種。對於顫藻,主要以預防為主,出現顫藻時要先採用物理方法控制有害藻,如改變溫度、光照、pH,然後在培養有益藻如硅藻、綠藻。

△內容來源:範老師微藻物聯世界,作者:範秀娟,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水產養殖水體藍藻爆發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每次看到有客戶諮詢殺藍藻的方法,小魚都覺得膽戰心驚,一個不謹慎,那死光的可不是藍藻而是漁民起早貪黑的多年努力。在水產養殖的水體中,藍藻大量繁殖以及死亡藻類的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可以導致水體缺氧甚至無氧狀態,易導致養殖水體發生泛塘。藍藻大量死亡時可產生藻毒素、大量羥胺及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直接危害水生動物。死亡的藍藻釋放大量的有機質刺激了化能異養細菌的生長,其中部分對養殖動物是致病菌,導致繼發感染細菌性疾病。這種情形和對蝦養殖過程中倒藻引發蝦塘發病的情形類似。
  •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出處:南京宏遠生物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5-09 20:24:00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其中有的是有益藻類,則有的是有害藻。
  • 「白撞雨」天氣對水產養殖的危害有多大?
    「白撞雨」天氣對水產養殖的危害有多大?出處:水產前沿 作者:唐紹林 水產養殖網 2016-05-03 17:31:00 「白撞雨」對養殖水體環境和魚蝦等水產養殖動物都帶來很大的影響,筆者介紹了它的主要危害和應對措施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2 06:57:00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一、藍藻的習性:藍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溫度。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水溫在17℃以下時,不會大量發生,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養殖網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2 06:57:00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
  • 歸納水產養殖中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產養殖池漆如何抗藻?
    水產養殖池漆是專用於水產養殖領域的水泥養殖池防水塗料,在防水、抗藻、抑菌特性上有較為明顯的優異性,具備防黴抗鹼、高耐水性,極佳附著力,抗海水(氯離子)腐蝕、耐汙性強的顯著特點。水產養殖池水華的出現表明藻類生態系統失衡、水體富營養化、自淨能力降低或喪失、池塘生態系統惡化甚至崩潰。藻水華的出現是水質惡化的結果,不是水質惡化的原因!當然,藻的瘋狂滋生也加速了養殖池生態系統的惡化,尤其是老化、死亡的藻釋放的藻毒素對所有養殖動物都有劇毒。
  • 「一種溶解池塘顫藻的蠟樣芽胞桿菌菌株CZBC1及其應用」獲得國家...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曹煜成、王麗花、文國樑等發明的「一種溶解池塘顫藻的蠟樣芽胞桿菌菌株CZBC1及其應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為ZL 201310203745.3。
  • 水產養殖中的「水」有什麼用?
    海水養殖PH值一般應控制在7.5~8.5之間,淡水養殖PH值一般應保持在6.5~9.0之間。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種化學變化均能引起PH值的變化,PH值的變化對魚蝦和水質均有很大影響。 (三)氨(NH3)--水產動物的隱形殺手 氨由水產動物排洩物(糞便)和底層有機物經氨化作用而產生。
  • 水產養殖過程中藍藻「水華」有哪些常見危害?如何防控?
    【解決方案】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藍藻「水華」的危害,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應對。(1)主要危害1)消耗水體溶解氧 當養殖水體中的藍藻形成「水華」時,一方面嚴重抑制了浮遊植物因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另一方面也阻隔了空氣中的氧氣進入養殖水體,因而導致養殖水體中溶解氧嚴重不足。
  •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藻的種類較多,在自然界發現6萬多種,有記錄的有6000多種,實際上在生產車間能夠應用上的只有幾十種,包括藍藻、綠藻、金藻、硅藻、紅藻等各種各樣的藻。,為水產養殖動物提供良好的水環境,促進健康養殖;做為次級餌料,為輪蟲、枝角類、滷蟲作為餌料形成一個整體食物鏈,因此是魚、蝦、蟹的餌料,主要包括輪蟲橈足類、蠕蟲、枝角類等,在特種養殖中,像海參、鮑魚、貝類淨化方面用處廣泛。
  • 起底6大水產養殖新途徑_水產快訊(水產養殖)_水產養殖網
    起底6大水產養殖新途徑2016-01-04 09: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灤南縣農業信息中心        其實,科學的混養概念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水產混養的目的在於:(1)充分利用有限的水體空間;(2)合理安排各生物群體之間的食物鏈;(3)減少病害傳播的機會;(4)提高綜合養殖產量;(5)提高綜合養殖效益。從這些角度考慮,我們可以大膽地設計出全新的混養模式,甚至魚、蝦、鱉、蟹之間也可以合理搭配混養。
  • 關於河蟹養殖中的藍藻問題,你知道多少?
    關於河蟹養殖中的藍藻問題,你知道多少?出處:北京水世紀 作者:楊長濱 水產養殖網 2017-08-09 09:19:00 近年來,隨著河蟹養殖面積和養殖密度的加大,一系列的養殖問題也接踵而至,前期的苗種問題、青苔滋生,中期的水渾,後期的藍藻問題、爛草、缺氧,這些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養殖戶們。
  • 水產養殖池塘裸藻水華的特點、危害和調控方法
    水產養殖池塘裸藻水華的特點、危害和調控方法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6-28 09:27:00   水華是水體藻類大量生長或聚集並達到一定濃度的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和特定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
  • 池塘裡這條「蟲子」泛濫危害大,對付高招有圖有真相
    池塘裡這條「蟲子」泛濫危害大,對付高招有圖有真相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3-23 00:06:00 輪蟲是水生多細胞原生動物,是魚、蝦、蟹類苗期的天然餌料,具有舉足輕重的生態地位。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就是養水,水質調理不好,所有努力都是白費!
    目前,很多養殖戶都追求高密度養殖,池塘水質因投餌過多、施入的肥料得不到有效轉化、水產養殖動物的代謝產物過量積累以及自然因素如天氣、水溫等原因常引起各種不良水質的出現。有時池塘表面有大量的白色泡沫出現,且下風區尤多。藍藻水華【起因】藍藻水華是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不易改良的水質。引起藍藻水華的藻類有銅綠微囊藻、水花微囊藻,俗稱「湖靛、銅鏽水」,優勢種群為顫藻、纖維藻等。藻類大量死亡後會產生硫化氫等有害物質,使魚蝦大量死亡;當其生長過盛時,水中溶氧不足也會引起魚大量死亡。這類水質常發生在高溼季節,特別是在水溫28~30℃、pH值8.0~9.5時最易暴發。
  • 水產養殖水體藍藻水華的防治技術
    水產養殖水體藍藻水華的防治技術出處:《水產養殖》 作者:趙蕾等 水產養殖網 2014-08-29 08:50:00形成水華的藍藻主要有微囊藻、魚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擬項圈藻、腔球藻、尖頭藻顫藻、裂面藻、膠鞘藻、束毛藻等十多個屬,其中微囊藻屬是分布最廣、最為常見的藍藻。
  • 溶解氧測控對水產養殖的重要性
    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高而穩定,約佔21%,因此陸地上生物鮮有缺氧威脅;而水體中的溶解氧卻量少而多變;一般情況下淡水中飽和溶氧量只相當於空氣中氧氣含量的1/20,海水中更少,因而水中的溶氧量成為水生動物生命現象和生命過程的一個限制性因素,是水產養殖中人們最為關注的重要因子之一。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水產養殖廢水快速降解方面取得新進展
    水產養殖中過量的殺菌劑和抗生素等危害物長期積累將對環境、生物和人類健康構成潛在的風險。由於傳統的處理方法(如過濾法、活性汙泥法和生物膜法)處理時間長(60 min以上)、處理效果差(50%及以下),因此開發新的高效降解方法意義重大。
  • 水產養殖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
    這樣只要有少數養殖池或局部地區發生病害,就很可能會通過養殖水的排放而造成病害的交叉傳染。由此可見,自身汙染不僅影響近岸生態環境,而且危害到水產養殖業本身。為了改良品種、提高品質和產量,人們有意識地引種。如山東省先後從國外引入了革鬍子鯰、虹鱒、美國紅鮑、美國綠鮑、尼羅羅非魚、太平洋牡蠣、海灣扇貝、巨藻、異枝麒麟菜、日本長葉海帶、日本真海帶、加州鱸魚、淡水白鯧、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大菱鮃、眼斑擬石首魚、條紋鱸、犬齒牙鮃、漠斑牙鮃等近百種水產養殖外來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