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2020-11-28 中國水產養殖網

水產養殖中各種藻類危害你知道嗎?

出處:南京宏遠生物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5-09 20:24:00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其中有的是有益藻類,則有的是有害藻。
&nbsp
藍藻

&nbsp
藍藻的習性
藍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溫度。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水溫在17℃以下時,不會大量發生,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當水溫上升到28℃時,由於其它藻類的生長受到抑制,同時又大量被魚類吞食(溫度高魚類攝食代謝增強),藍藻很容易形成優勢種群而大量爆發。

&nbsp
1.pH值:
藻類喜歡偏鹼性的水體,高pH(pH8.0~pH9.5)會促進藍藻的發生,故應避免單一使用潑灑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質。

&nbsp
2.氮磷比:
藍藻既可利用水體中的氮,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較高富營養化的水體都可能導致藍藻的大量發生。適當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藍藻的生長。

&nbsp
3.生態關係:
藍藻與其它藻類一起構成池塘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提供了89%以上的溶氧。因此這些生產者除了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外,還影響到魚類的生存。

&nbsp
4.藍藻水華的成因:
不同階段的關鍵因素不同,一般可以將藍藻水華的形成分為四個階段:休眠、復甦、生物量增加、上浮。上浮後形成藍藻水華,然後開始出現轉水。

&nbsp
5.藍藻的危害:
藍藻可以改變膨壓,在高溫強光照的天氣情況下,聚集在水體表層,吸收了大部分的陽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時抑制其它藻類的生長。藍藻的大量繁殖,不斷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從而影響浮遊生物的種群演替、繁殖周期,還可引起一些浮遊動物的大量死亡。

&nbsp
藍藻大量發生的危害

藍藻顆粒很難被魚類消化,大量繁殖後很快就會成為絕對優勢種群。這種通過種空間競爭形成的過度繁殖,必然也會帶來種內鬥爭,這種內鬥的結果又將導致大量的藍藻死亡。藍藻的大量死亡使得水體的生產者銳減,造成水體中的溶氧供應嚴重不足。同時,藍藻死亡分解也會消耗大量的溶氧,釋放大量羥胺、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在嚴重缺氧和有毒物質存的條件下,魚、蝦、蟹類會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nbsp
控制藍藻的方法
&nbsp
1.徹底清塘消毒,加注不帶藍藻的新鮮水:
由於藍藻比其它藻類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因此控制措施以預防為主、防重於治。徹底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藍藻、降低基數,可減少大規模發生的可能。同時應注意避免隨加水帶入藍藻,對控制藍藻也有積極意義。


&nbsp
2.定期換鮮水:
對於含有較多藍藻的池塘,經常大量地換新鮮水,可稀釋藍藻的濃度。同時也稀釋了藍藻分泌的毒物濃度,促進其它藻類的生長和保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當藍藻大量發生時,可選用爭躍殺藻藥物局部殺藻,三天後重新培養藻類。


&nbsp
3.放養一定數量的濾食性魚類:
雖然藍藻不易被消化,但由於其顆粒較大,更容易被濾食性魚類攝食到體內,在一定程度上延緩、阻礙了藍藻的生長。可供選擇的魚類有白鰱、花鰱、白鯽等。實踐表明放養一定數量的濾食性魚類時,基本不會爆發藍藻。



&nbsp
裸藻



&nbsp
1.裸藻的發生產生裸藻水華的水環境:
裸藻喜生長在有機質豐富、靜止無流水的小水體中,並在營養充足時大量繁殖形成水華,成為水體中優勢種迅速佔領整個水表面。


&nbsp
2.水華形成的適宜溫度和季節:
裸藻適宜生存的溫度範圍較廣。水華形成的適宜溫度為20~35℃,生長期橫跨春、夏、秋三個季節,尤以6、7、8、9月份生長最旺盛。



&nbsp
3.裸藻的危害:
裸藻難消化,利用率低,魚類不喜攝食;裸藻大量死亡時容易敗壞水質,分泌的物質還對魚、蝦、蟹類產生毒害作用。


&nbsp
4.裸藻的防治:
大量換水,使水體形成微流水。由於裸藻喜在有機質豐富、靜止無流水的小水體生活,大量換水能改變這種環境,使得裸藻不易在流水中或新水中繁殖。也可以用殺藻藥物進行局部殺藻,三天後用漁肥進行肥水,有良好的效果。


&nbsp
金藻、三毛金藻



&nbsp
1.三毛金藻的發生:
主要發生在沿海鹽鹼地區鹽鹼度較高的池塘。發病池水質清瘦,水中沒有別的藻類,水色為淡黃色。


&nbsp
2.三毛金藻中毒的症狀:
池面上布滿魚類,大多停留在四角及淺水池邊,頭朝岸邊、排列整齊、在水面下靜止不動、也不浮頭,受到驚擾也無反應。隨機撈取瀕臨死亡的白鰱、鯽魚觀察,可發現體表鰭基部充血,魚體後部顏色變淺;打開鰓蓋發現鰓內有大量粘液,鰓絲輕度腐爛;解剖魚體,腸道無食,無明顯病灶。


&nbsp
3.三毛金藻的防治:
向池內注入水質較肥的河水或臨近池塘的肥水,中毒症狀可暫時得到緩解。全池潑灑20g/m3的硫酸銨,使水中的氨離子達&nbsp0.06~0.10g/m3,以抑制或殺死三毛金藻。


&nbsp
甲藻、裸甲藻、飛燕角甲藻


甲藻喜歡生長在有機物質多、硬度大、微鹼性的水體中。它們大理繁殖時,水呈紅棕色俗稱「紅水」。

甲藻的危害:甲藻為一大類鞭毛藻的總稱,體呈卵圓形,大量繁殖時,常可改變其生活水域的顏色,有些甲藻可以作為某些水產幼體的餌料,但其中有些類群,在繁殖過程中,可產生多種毒素,引起魚類的神經麻木,代謝失調及呼吸障礙,最後導致死亡。卵甲藻還能附在魚身上,過寄生生活,吸收魚體養料,刺激魚體增生粘液,使魚體像塗了一層米粉似的,故稱「打粉病」,甲藻的防控同藍藻。


&nbsp
隱藻


隱藻的優點隱藻是天然水域中最重要的鞭毛藻之一,隱藻含量豐富的水塘具有很高的生產力。隱藻的蛋白質含量較高(50%~70%&nbsp),而且某些種類,如卵形隱藻(Cryptom&nbsponas&nbspovata)還含有較為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GLA&nbsp(十八碳三烯酸)和EPA&nbsp(二十碳五烯酸),它們分別佔總脂肪酸含量的20%、16%和4%。隱藻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加之其無纖維素的細胞壁極易被消化吸收。因而,是魚類及某些珍貴水產養殖動物的優質餌料之一。

隱藻的缺點:隱藻的生長周期較短,容易發死亡,水色為灰褐色。


&nbsp
硅藻:小環藻、舟形藻、直鏈藻、羽紋藻



&nbsp
硅藻的優點是:
個體小,適口性好。運動速度及分布情況與幼體活動習性一致,便於攝食,即攝食的機會更多。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吸收,本身及其代謝產物無毒,,不影響幼體、苗種的正常生長。有利於優良浮遊單細胞藻類繁殖,保障魚、蝦的營養充足,確保魚、蝦苗吃飽長快,增強抗病力和提高成活率。高效、無殘留,保護養殖環境,穩定水質,不汙染池塘。有效降低水中氨氮含量,溶氧度高,水色好。


&nbsp
綠藻:

綠藻:盤星藻、新月藻、柵藻衣藻、空球藻、空星藻、實球藻、水網藻(對魚苗有害)、水綿(水體清瘦絲狀藻類)、微芒藻。



&nbsp
1.綠藻的應用:
由於綠球藻具有易培養、細胞壁薄、營養豐富等特點,目前主要作為餌料應用於水產養殖業中。


&nbsp
2.綠藻的優缺點:
在我們池塘養殖中大量生長的多為小球藻,因其個體較小,營養豐富,是輪蟲的優良鉺料。能夠使水體中產生大量輪蟲,較為適合魚、蝦、蟹幼苗的培育。可直接作為水產幼苗的開口餌料,也可培育輪蟲用來餵養幼苗;但由於其個體較小,養殖的成品魚類對其的利用率不高,可作為調水產品來使用。

&nbsp
黃藻、膝口藻

黃藻、膝口藻在溫暖的季節,常出現於肥沃的魚池水體中。大量繁殖時,形成雲彩狀水華,水色呈黃綠色。是鰱、鱅魚的好餌料。冬季初級生產力集中在溫帶中或富營養型湖泊中;冬季在低光照、短日照和低溫下,浮遊植物生產力和生物量一般較低。當水面封冰時,如果冰層不厚且無積雪復蓋,冰下的光照度通常遠高於藻類的補償點,光合作用仍可不同程度地進行著。當冰層由厚的烏冰組成或冰上長期覆雪時,淨產量轉為負值,由於冰下無湍流藻類易下沉,生物量降到最低點。


冰下浮遊植物主要由隱藻、甲藻、金藻等鞭毛藻類組成。


春季首先是硅藻種群的大量增長。硅藻高峰期一般不超過3個月,此後由於矽酸鹽枯竭(<0.5mg/L)或其他原因(動物濾食、菌類寄生等),種群開始消退並為綠球藻類或某些甲藻所取代。這段時期如果生產層的養分能及時得到補充,生產力仍然很高。


夏、秋季節隨著綠藻的發展,水中含氮量降到極低點,因而仲夏以後固氮藍藻(魚腥藻、束絲藻等)取代綠藻而急劇增長。藍藻此時佔優勢的原因還與高溫度(25℃以上)、強光照、高pH值以及較少被採食等有關。藍藻水華期生物量很高,但生產力通常下降。


秋後光照的減弱和溫度下降等原因,會引起藍藻種群突然性地消退。

此後,隨著秋季水層的垂直混合,環境條件又和春季類似,因而出現了硅藻的第二次高峰。


(本文已被瀏覽 16150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_淡水養殖(水質調節技術)_水產養殖網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2 06:57:00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
  •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
    水產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2 06:57:00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四、甲藻、裸甲藻、飛燕角甲藻甲藻喜歡生長在有機物質多、硬度大、微鹼性的水體中。它們大理繁殖時,水呈紅棕色俗稱「紅水」。甲藻的危害:甲藻為一大類鞭毛藻的總稱,體呈卵圓形,大量繁殖時,常可改變其生活水域的顏色,有些甲藻可以作為某些水產幼體的餌料,但其中有些類群,在繁殖過程中,可產生多種毒素,引起魚類的神經麻木,代謝失調及呼吸障礙,最後導致死亡。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出處: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11-16 17:01:00 在現在以投餌為主的養殖模式下,殘餌、糞便、N、P等富營養因子排入水體,使養殖水體中化學需要量(COD),生物耗氧量(BOD)嚴重超標,有的已超過國家三類水質標準。據估計每生產一噸蝦可水體中增加0.2噸的N無素和0.05噸的P元素,其結果是導致魚蝦病害和產量的瓶頸。
  • 歸納水產養殖中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產養殖池漆如何抗藻?
    淡水水產養殖中的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青苔的出現是水產養殖池水質惡化的標誌,只是殺滅藍藻和青苔並不意味著水質得到控制,養殖人員應該盡一切努力避免藍藻、青苔的發生,而不是等到藍藻和青苔發生後再去尋找各種殺滅藍藻和青苔的方法,倡導培養有益藻控制有害藻。
  •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通常所見到的螺旋藻屬於藍藻,小球藻屬於綠藻,大型藻類中有紅藻、褐藻,如三角褐指藻、小環藻屬於硅藻。微藻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微藻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水產動物苗種的鮮活餌料;微藻調水劑降解水體中的氮、磷,產生溶解氧,使水體溶解氧豐富,同時抑制有害的病菌生物,給水體一個健康的水體環境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中藻類的定向培養方法
    >定向培養:是在養殖水體中引入「藻種」,根據池塘環境條件和養殖品種需要,選擇易培養,對養殖品種有益的藻種,使其成為水體中優勢種,並長期在水中穩定。3、藻類穩定,溶解氧穩定,其他指標都會穩定,比如pH、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 4、有些藻類可以作為養殖動物的優質餌料,比如小球藻和小環藻,有些藻類多水產養殖有害,不穩定易倒藻,也有些藻類產生藻毒素; 5、提高度機體的免疫力,有些藻類比如小球藻有CGF小球藻生長因子,促進提高免疫力; 6
  • 池塘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
    池塘水色及其與藻類的關係,你知道嗎?出處:網絡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4-22 11:33:00 水色是水體的顏色,不同水體,所含溶解色素、腐殖質、懸浮微粒、透明度、氮磷鉀含量及有效輻射吸收作用等不同,形成適合不同藻類群體生存和繁衍的生態環境,在太陽下就呈現不同的水色。
  • 起底6大水產養殖新途徑_水產快訊(水產養殖)_水產養殖網
    其實,科學的混養概念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水產混養的目的在於:(1)充分利用有限的水體空間;(2)合理安排各生物群體之間的食物鏈;(3)減少病害傳播的機會;(4)提高綜合養殖產量;(5)提高綜合養殖效益。從這些角度考慮,我們可以大膽地設計出全新的混養模式,甚至魚、蝦、鱉、蟹之間也可以合理搭配混養。
  •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養殖網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本站整理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07-11-29 15:32:00 &nbsp 近年來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由傳統的自然放養轉向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水產飼料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大量的集約化飼養幾乎全靠人工飼料,然而,人工飼料與傳統的天然飼料相比,其風味和適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異,而且不同的水產動物其喜好各不一樣。
  • 「白撞雨」天氣對水產養殖的危害有多大?
    「白撞雨」天氣對水產養殖的危害有多大?出處:水產前沿 作者:唐紹林 水產養殖網 2016-05-03 17:31:00 「白撞雨」對養殖水體環境和魚蝦等水產養殖動物都帶來很大的影響,筆者介紹了它的主要危害和應對措施
  • 水產養殖專業描述
    廣義上也可包括水產資源增殖。水產養殖有粗養、精養和高密度精養等方式。粗養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種,完全靠天然餌料養成水產品,如湖泊水庫養魚和淺海養貝等。精養是在較小水體中用投餌、施肥方法養成水產品,如池塘養魚、網箱養魚和圍欄養殖等。高密度精養採用流水、控溫、增氧和投餵優質餌料等方法,在小水體中進行高密度養殖,從而獲得高產,如流水高密度養魚、蝦等。
  • 全球水產養殖論壇專家「先知道」
    1983-1994年,就職於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中國無錫)從事科研和教育。1994-2009年,就職於位於泰國曼谷的亞太水產養殖中心網,擔任項目官員。2009開始,加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義大利,羅馬),擔任漁業統計官員(水產養殖方向)。
  • 水產養殖中的「水」有什麼用?
    海水養殖PH值一般應控制在7.5~8.5之間,淡水養殖PH值一般應保持在6.5~9.0之間。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種化學變化均能引起PH值的變化,PH值的變化對魚蝦和水質均有很大影響。 (三)氨(NH3)--水產動物的隱形殺手 氨由水產動物排洩物(糞便)和底層有機物經氨化作用而產生。
  • 溶解氧測控對水產養殖的重要性
    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高而穩定,約佔21%,因此陸地上生物鮮有缺氧威脅;而水體中的溶解氧卻量少而多變;一般情況下淡水中飽和溶氧量只相當於空氣中氧氣含量的1/20,海水中更少,因而水中的溶氧量成為水生動物生命現象和生命過程的一個限制性因素,是水產養殖中人們最為關注的重要因子之一。
  • 水產養殖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
    胡海彥,狄瑜,宋遷紅,邴旭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江蘇無錫214081)摘要: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養殖品種眾多,養殖產量佔世界水產養殖總量的70%左右。特別是汙染導致赤潮發生時,易造成生物大量死亡,其屍體在分解過程中引起水質嚴重惡化。這樣只要有少數養殖池或局部地區發生病害,就很可能會通過養殖水的排放而造成病害的交叉傳染。由此可見,自身汙染不僅影響近岸生態環境,而且危害到水產養殖業本身。
  • 水產養殖水體藍藻爆發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藍藻,又稱"藍細菌",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全世界水體中的光能自養型原核生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在水產養殖的水體中,藍藻大量繁殖以及死亡藻類的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可以導致水體缺氧甚至無氧狀態,易導致養殖水體發生泛塘。藍藻大量死亡時可產生藻毒素、大量羥胺及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直接危害水生動物。
  • 薪資高競爭小的「小眾」專業—水產養殖專業
    你們知道自己喜歡吃的魚是從哪裡來的嗎?如果以為就是河裡、海裡「網」上來的,就太小看全世界人民的胃了。光是靠魚自身的繁殖和生長速度,我們早就把水裡的魚吃光了。為了讓我們可以隨時吃到美味的魚和其他水生動植物,水產養殖成了必不可少的存在。但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這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健康、綠色、無毒、無公害……」這些要求要做到哪一項都不簡單!那麼這些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 EM菌的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
    例如:當水體藻類數量稀少時,只需使用EM菌母液配合胺基酸類的肥水產品,就可在一兩日內從瘦水轉化為肥水;當水體以有害藻類為主時,則先殺滅一部分,然後在晴天少量多次使用EM菌母液,重新給水體培養新的有益藻類,使有益藻類與有害有害藻類進行生物競爭佔領的方法,改變水體藻相。
  • 匙吻鱘_淡水養殖(鱘魚養殖)_水產養殖網
    學名:Polyodonspathula匙吻鱘簡介&nbsp匙吻鱘是一種大型淡水經濟魚類,它與中華鱘一樣,同屬於鱘形目,是鱘魚的一種,&nbsp屬世界珍稀名貴魚類,原產於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我國從1990&nbsp年開始每年從美國引進匙吻鱘受精卵,1993年8月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