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今年中國確定的主題是「青少年與合成毒品」。
近年來我國合成毒品違法犯罪問題突出,合成毒品吸食濫用人群低齡化趨勢明顯,青少年成為消費主體。
青少年好奇心強,容易受到毒品的誘惑和侵害。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發現登記吸毒人員179.4萬人,濫用合成毒品人員58.7萬人中,35歲以下青少年佔67.8%;在新發現登記的吸毒人員中,35歲以下青少年佔74.9%。專家表示,如果不加強預防教育,未來10年,「90後」很可能成為國內涉毒人員的主體。
所謂合成毒品,是相對鴉片、海洛因這一類傳統麻醉毒品而言的。鴉片、海洛因主要取材於天然植物,合成毒品是以化學合成為主的一類精神藥品,它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有的有興奮作用、有的有致幻作用,也有的有中樞抑制作用。又因為是近二十年才在中國出現濫用,並且多發生在娛樂場所,所以又被稱為 「新型毒品」和「俱樂部毒品」。
合成毒品更易成癮且毒性強烈。合成毒品濫用易造成暴力犯罪和愛滋病、性病傳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社會危害嚴重。合成毒品大多為片劑或粉末,吸食者多採用口服或鼻吸式,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冰毒、搖頭丸等合成毒品的吸食者一般由於在吸食後會出現幻覺、極度的興奮、抑鬱等精神病症狀,從而導致行為失控,容易造成暴力犯罪。
在中國流行濫用的搖頭丸等合成毒品多發生在娛樂場所,所以又被稱為「俱樂部毒品」「休閒毒品」「假日毒品」。合成毒品「娛樂性」的假象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其「毒」的本質,這也是合成毒品蔓延的重要原因。
涉及合成毒品的場所也在不斷擴大。吸食搖頭丸、K粉等毒品場所由迪斯科舞廳、KTV等逐漸向茶藝吧、咖啡廳、酒店、賓館等場所蔓延,甚至出現了家庭派對群體吸毒的現象。
為進一步增強青少年識別合成毒品能力,提高警惕,遠離毒害,這裡對常見的十多種合成毒品及危害進行逐一介紹。
認識毒品 提高警惕 遠離毒害
--歷數17種合成毒品及危害
1、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外觀為純白結晶體,晶瑩剔透,故被稱為「冰」(Ice)。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具有極強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強烈又稱之為「冰毒」。該藥小劑量時有短暫的興奮抗疲勞作用,故其丸劑又有「大力丸」。冰毒的精神依賴性很強,吸食後會產生強烈的生理興奮,大量消耗人的體力和降低免疫功能,嚴重損害心臟、大腦組織甚至導致死亡。還會造成精神障礙,表現出妄想、好鬥、錯覺,從而引發暴力行為。冰毒已成為目前國際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麻古
「麻古」系泰語的音譯,實際是緬甸產的「冰毒片」。其主要成分是冰毒,是一種加工後的冰毒片劑,外觀與搖頭丸相似,屬苯丙胺類興奮劑,經化驗含有甲基安非他明和咖啡因。具有很強的成癮性。服用後會使人中樞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極度興奮,能大量耗盡人的體力和免疫功能。長期服用會導致情緒低落及疲倦、精神失常,損害心臟、腎和肝,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
公安部檢驗報告顯示:「麻古」毒品均為圓形、片劑,黃連素藥片大小,呈玫瑰紅、橘紅、蘋果綠等色,上面印有「R」、「WY」、「66」、「888」等標記。此種毒品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迷幻作用,含毒性,吸食後呈現健談、性慾亢進等生理上的反應,心臟有問題的人服用後可導致休克或突然死亡。
更加可怕的是,從警方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吸食此藥能夠使吸食者將自己的秘密和隱私通過交談等方式隨意告訴他人,並促使吸食者受人支配、出現狂想等症狀,極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其危害不堪設想。因此該藥又被俗稱為「嘮嗑藥」、「搶劫藥」、「強姦藥」。
2、搖頭丸
搖頭丸以MDMA、MDA等苯丙胺類興奮劑為主要成分,外觀多呈片劑,形狀多樣,五顏六色。由於服用後可出現長時間難以控制隨音樂劇烈擺動頭部的現象,故稱為搖頭丸。搖頭丸具有興奮和致幻的雙重作用。
搖頭丸具有興奮和致幻雙重作用,在藥物的作用下,用藥者的時間概念和認知出現混亂,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活躍,整夜狂舞,不知疲勞。
同時在幻覺作用下使人行為失控,常常引發集體淫亂、自殘與攻擊行為,並可誘發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腦疾病。
在我國被稱之為搖頭丸的是指以MDMA、MDA等苯丙胺類興奮劑為主要成分的丸劑,目前常被濫用的搖頭丸成分更為混雜,除MDMA、MDA等成分外,還常含有冰毒、氯胺酮、麻黃素、咖啡因、解熱鎮痛藥等毒品和藥物,從而增強搖頭丸的致幻、興奮以及對人體的毒性作用。
3、K粉
K粉又名氯胺酮,外觀呈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易溶於水,可隨意勾兌進飲料中口服下。服藥開始時身體癱軟,一旦接觸到節奏狂放的音樂,便會條件反射般強烈扭動、手舞足蹈,「狂勁」一般會持續數小時甚至更長,直到藥性漸散身體虛脫為止。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觸二、三次即可上癮,是一種很危險的精神藥品。
氯胺酮具有很強的依賴性,服用後會產生意識與感覺的分離狀態,導致神經中毒反應、幻覺和精神分裂症狀,表現為頭昏、精神錯亂、過度興奮、幻覺、幻視、幻聽、運動功能障礙、抑鬱以及出現怪異和危險行為。同時對記憶和思維能力都造成嚴重損害。
一些不法分子經常在迪吧、舞廳等娛樂場所將K粉和冰毒、搖頭丸混合一起兜售給吸毒者使用,具有興奮和致幻的雙重作用。由此導致毒品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毒性較兩種毒品單獨使用要嚴重得多(即1+1>2),很容易導致過量中毒甚至發生致命危險。目前也有發現把K粉溶於水中騙取年輕女性服用後實施性侵犯,因此也被叫做「強姦藥」。
4、咖啡因
咖啡因是從茶葉、咖啡果中提煉出來的一種生物鹼,適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勞、興奮神經的作用,臨床上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和昏迷復甦。大劑量或長期使用也會對人體造成損害,特別是它也有成癮性,一旦停用會出現精神萎頓、渾身睏乏疲軟等各種戒斷症狀,雖然其成癮性較弱,戒斷症狀也不十分嚴重。但由於藥物的耐受性而導致用藥量不斷增加時,咖啡因就不僅作用於大腦皮層,還能直接興奮延髓,引起陣發性驚厥和骨骼震顫,損害肝、胃、腎等重要內臟器官,誘發呼吸道炎症、婦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導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體畸形。因此也被列入受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範圍。
我們平時喝的咖啡、茶葉中均含有一定數量的咖啡因,一般每天攝入咖啡因總量在50-200毫克以內,不會出現不良反應。
5、安納咖
安鈉咖 氟硝安定
安鈉咖,中樞神經興奮藥。小劑量作用於大腦皮層高位的中樞,促使精神興奮,解除疲勞。用於中樞性呼吸及循環功能不全,也可用於麻醉藥或催眠藥中毒等的昏迷狀態。加大劑量則有興奮延腦呼吸中樞及血管運動中樞作用,特別當這些中樞處於抑制狀態時,作用更為顯著。胃腸道吸收快但不規則,進入中樞神經快,同時也出現於唾液和乳汁中,體內無蓄積。逾量的徵象為煩躁不安、驚擾、耳鳴、眼花並出現盲點或閃爍光、肌肉震顫、心率增快並有早搏。長期使用安納咖除了會產生藥物耐受性,需要不斷加大用藥劑量外,也有與咖啡因相似的藥物依賴性和毒副作用,因此也是受管制的精神藥品,非法製造、販賣安納咖同樣構成製造、販賣毒品罪。在山西運城、內蒙包頭等地已有多名非法製造、販賣安納咖的罪犯以製販毒品罪被處以重刑。
6、氟硝安定
性狀:屬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俗稱「十字架」。
吸食反應:鎮靜、催眠作用較強,誘導睡眠迅速,可持續睡眠5-7小時。氟硝安定通常與酒精合併濫用,濫用後可使受害者在藥物作用下無能力反抗而被強姦和搶劫,並對所發生的事情失憶。氟硝安定與酒精和其它鎮靜催眠藥合用後可導致中毒死亡。
7、麥角乙二胺(LSD)--最強烈的迷幻藥
源於麥角菌,由麥角素半合成而得,白色結晶體。為最強烈的迷幻藥。典型劑量只有100微克,相當於一粒沙子的十分之一。LSD會造成持續6到12個小時的感官、感覺、記憶和自我意識的強烈化與變化。
另外,LSD通常會產生一些視覺效果,比如會動的幾何圖形、物體移動的「殘跡」、和光輝的色彩等。LSD通常不會產生嚴格定義下的幻覺,而是一些幻影和生動如白日夢般的幻想。如果集中力比較高的話,則可以造成感覺相連症(synaesthesia)。
LSD是從麥角酸中合成出來,並且對氧氣、紫外線與氯很敏感,尤其是在液態的時候。純的LSD無色、無氣味,味道是苦的。
一般口服,通常是以某種吸取物質,比如說吸墨紙、方糖或明膠,吸取LSD後將該吸取物放入口中,不過也有可能通過食物或飲料來服用。所有的這些服用方法中,LSD都是無味的。使心境、意識、視覺、行為發生變化。出現逼真幻覺,時空扭曲、產生聯想、嚴重精神錯亂。長期使用會幻想以前的旅程片段,產生「到敘」現象。中毒特徵包括無法預測自我機能障礙、性情不安、思想幹擾、行為無法控制的危險,瞳孔放大對光反應。過量可能致死。
純的LSD無色、無味,最初多製成膠囊包裝。目前最為常見的是以吸水紙的形式出現,也有發現以丸劑(黑芝麻)形式銷售。
在臺灣及香港也有以黑色砂粒狀小顆粒(狀似六神丸)方式呈現,叫作一粒砂、黑芝麻、蟑螂屎等名稱。
由於食用這種黑色、小如細沙的「黑芝麻」毒品以後,聽到節奏強烈的音樂就會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藥效長達12個小時,故又稱作「搖腳丸」。
8、安眠酮
通用名稱甲喹酮,又稱海米那,眠可欣。
臨床上適用於各種類型的失眠症,該藥久用可成癮,而且有些病人在服用一般治療量後,能引起精神症狀,該藥已成為國內外濫用藥物之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臨床上已停止使用。合成的安眠酮一般為褐色、黑色或黑粒狀的粉劑,非法生產的產品中可以看到藥片狀、膠囊狀、粉狀。
在西北地區,一些吸毒人員吸食一種叫作「忽悠悠」的毒品。這種「忽悠悠」藥片的主要成分是安眠酮和麻黃素,分別是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和易製毒化學品。因服用這兩種藥片後會產生打磕睡、似酒醉、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的狀態,故叫「忽悠悠」。
9、三唑侖
三唑侖 , 又稱海樂神、酣樂欣,淡藍色片劑。是常用的有效催眠藥之一,也可用於焦慮及神經緊張等。它是一種強烈的麻醉藥品,口服後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暈倒,(0.75mg的三唑侖,能讓人在10分鐘快速昏迷,昏迷時間可達4--6小時)故俗稱迷藥、蒙汗藥、迷魂藥。可溶於水及各種飲料中,也可以伴隨酒精類共同服用。三唑侖沒有任何味道,見效迅速,藥效比普通安定強45—100倍。服用5-10分鐘即可見效,用藥2片致眠效果可以達到六小時以上,昏睡期間對外界無任何知覺。服用後還使人出現狂躁、好鬥甚至人性改變等情況。
由於三唑侖的催眠、麻醉效果遠遠高於安定片等其它精神藥品,長期服用極易導致藥物依賴,因此不法分子常利用其實施搶劫、強姦等不法活動。
10、 -羥丁酸(GHB)
又稱「液體迷魂藥」或「G」毒,在香港又叫做「fing霸」、「迷奸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使用後可導致意識喪失、心率緩慢、呼吸抑制、痙攣、體溫下降、噁心、嘔吐、昏迷或其他疾病發作。特別是當與苯丙胺類中樞神經興奮劑合用時,危險性增加。與酒精等其他中樞神經抑制劑合用可出現噁心和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吸食者服用後可出現性慾增強的特點並產生快速睡意,甦醒後會出現短暫性記憶缺失,即對昏迷期間發生的任何事件無記憶,常被犯罪分子利用實施強姦。
11、丁丙諾啡
又名沙菲片。主要作用是鎮痛,能暫時緩解吸毒者在毒癮發作時的症狀,通常被戒毒所用在對戒毒者短期與早期脫毒替代治療上。屬於國家管制的二類精神藥品。
吸食後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嗜睡、暈厥、呼吸抑制,連續使用能使人產生依賴性。
12、麥司卡林
來源:由生長在墨西哥北部與美國西南部的乾旱地一種仙人掌的種籽、花球中提取。
通用名稱:三甲氧苯乙胺,是苯乙胺的衍生物。
吸食反應:服用後出現幻覺,並引起噁心、嘔吐。
吸食危害:主要是導致精神恍惚,服用者可發展為遷延性精神病,還會出現攻擊性及自殺、自殘等行為。
13、苯環利定(PCP)
性狀:也稱普斯普劑,是一種有麻醉作用的致幻類藥物。
濫用方式:一般是煙霧吸入,也可口服、靜脈注射。
吸食反應:用藥後1-2小時開始出現情緒不穩、興奮躁動、失去痛感、神經麻木,繼而注意力不能集中,產生思維障礙,逐漸出現幻覺,有的還因此導致進攻行為或自殘行為。
服用PCP後因思維混亂、感覺遲鈍、判斷力和自控力下降引起的死亡人數要遠比這種毒品本身的毒性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多,而且很多死亡原因在常人看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服用者因思維混亂、自控力太差而溺死在淺水灘中;因感覺遲鈍、痛感消失又無力辨別方向而在完全可以逃生的火災事件中被活活燒死等等。
14、止咳水
吸食反應:通常含有可待因、麻黃鹼等成分,服用後會出現昏昏欲睡、便秘、噁心、情緒不穩定、睡眠失調等症狀,大量服用能抑制呼吸。
吸食危害:長期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賴,戒斷症狀類似海洛因毒品。吸食者往往最終轉吸海洛因,才能滿足毒癮。過量濫用,可導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心跳停止及呼吸停頓引致窒息死亡。
購買處方藥一定要有醫生開具的處方。但一些不良商家為了牟取私利,公然出售聯邦止咳露、新泰洛其等止咳處方藥,甚至還明目張胆地擺上了副食品商店的貨架。許多孩子因為隨便將該藥當飲料服用,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更有一些孩子從飲止咳水開始而淪入毒品陷阱。
15、迷幻蘑菇
性狀:多為粉紅色片劑,其迷幻成分主要由一種含毒性的菌類植物「毒蠅傘」製成。「毒蠅傘」生長在北歐、西伯利亞及馬來西亞一帶,屬於帶有神經性毒素的鵝膏菌科,含有刺激交感神經、與迷幻藥LSD有相似的毒性成分。
吸食反應:藥力持久,有吸食者稱比搖頭丸、K粉更強烈。吸食後即會出現健談、性慾亢進等生理異常反應。
吸食危害:過量吸食會出現嘔吐、腹瀉、大量流汗、血壓下降、哮喘、急性腎衰竭、休克等症狀或因敗血症猝死。心臟有問題的人服用後可導致休克或突然死亡。
16、地西泮
性狀:又名安定。白色結晶性粉末。
吸食反應:適用治療焦慮症及各種神經官能症、失眠、治療癲癇。長期大量服用可產生耐受性並成癮。
吸食危害:久服驟停可引起驚厥、震顫、痙攣、嘔吐、出汗等戒斷症狀。用藥過量有頭痛、言語不清、震顫、心動徐緩、低血壓、視力模糊及復視等。有嗜睡、疲乏、頭昏及共濟失調(走路不穩)。超劑量可導致急性中毒,表現為動作失調、肌無力、言語不清、精神混亂、昏迷、反向減弱和呼吸抑制直至死亡等,也可引起精神錯亂、關節腫脹、血壓下降等。
17、有機溶劑和鼻吸劑
有機溶劑和鼻吸劑包括一系列揮發性很強的化合物,它們能像抑制劑一樣對中樞神經系統起作用。這些化合物或是在室溫時以氣體狀態存在,或者一暴露在空氣中就會很快蒸發。 有機溶劑會導致知覺受損、失去協調和判斷能力,壓抑呼吸和腦部受損。
較常用的有機溶劑有:油漆稀釋劑和去塗料劑、香蕉水、松節油、膠水、汽油、煤油和其他石油製品、打火機和清潔用液體以及各種氣溶膠劑。它們的有效成分包括甲苯、丙酮、苯、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以及各種酒精和乙酸鹽。
(註:文圖參考公安部禁毒局網站和其他網際網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