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身邊最常見的科學

2021-01-09 溫書而知新

人的一生從出生開始就要接觸數學。等上了小學從一加一等於二開始,到大學高等數學微積分等等,可以說學習數學曾經是我們三分之一的人生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事情。但是即使學了那麼長的時間的數學,也沒有人敢說自己很懂數學。

數學可以說是所有理科學目的基礎。從數學符號到代數,幾何,微積分,從概率到無窮級數,對於數學研究的飛躍伴隨著整個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所以說數學對於個人,對於整個人類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

這本《一小時讀懂數學》就帶著你用一小時的時間來整體的概括地領略了一下數學的奧秘。

這本書分為幾個部分:數的故事,數的概念,幾何學,代數,概率無窮和常用的數學知識等等。整本書不大也不厚,基本上就是羅列了一些我們比較重要的數學概念,每個概念講得也不是很深。這本書其實是一本數學的總體概念啟蒙書籍,也算是一本小小的數學百科全書。這樣的一本書特別適合給孩子做數學的啟蒙。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給孩子的數學啟蒙書。比如說,我在孩子學齡前的時候就帶著孩子看的一套臺灣出版的關於數學的繪本。那一套繪本是以畫面為主,概念為輔。而這本書呢正好是相反的,是以概念為主,畫面為輔。這對於孩子的要求就比較的高,比較適合高年級的小孩。

《一小時讀懂數學》對於陪讀的父母的要求也比較高,畢竟離開學校久了,很多概念都已近給遺忘了。說實話有很多的數學概念讓我具體做解釋也非常的困難,幸好有這本書可以參考。

這本書中也列舉了數學發展的歷史,在很久以前,大約公元前五千年的時候,從計數開始人們就已經開始密切地接觸數學了。數學不僅是一種實用的技術,而且也是了解宇宙大千世界的一種工具。

你在研究自然界一些現象的時候會發現,自然界也會有非常巧妙的數學。比如說,我和孩子在花園裡玩的時候,就經常看到捲曲的蕨菜。蕨菜的捲曲度就是著名的契波那契數列,葉子的成長規律也和幾何對稱有關係。

我們身邊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跟數學有關,包括你出去買東西要算錢,搭建東西要計算角度,吃東西要計算熱量,買衣服的身體尺寸。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數學概念。所以說,數學就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科學。

在學校裡面。老師對於數學的概念也非常的看重。現在學校裡面對於孩子的數學啟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計算等方面了。讓孩子親手體驗數感是學校裡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長也可以結合這本書讓孩子體驗一下數學的各個面貌。

有了這本《一小時讀懂數學》可以讓孩子提前了解一些數學概念的意義,是一本很好的親子讀本。

相關焦點

  • 身邊的科學:向日葵花盤中的數學奧秘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向日葵是一種美麗的生物,在藍天之下它們大大的黃色圓盤非常具有標誌性。當然,我們大多數人喜愛它們的原因是因為喜歡嗑瓜子。但是,你有沒有過停下腳步,細細觀察這種特殊花朵中央的種子排列圖案呢?向日葵絕不僅僅只是長相美麗,種子美味的普通植物,它們更是一個數學奇蹟的體現。
  • 數學科學是最廣大世界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能算是自然科學
    它包括常見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宇宙學、地球科學、大氣科學等。其研究手段包括觀察、實驗、推理和想像,而實驗是最終證明所建立的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手段,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數學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關於數字(人為定義的反映事物量化指標和事物之間數量關係的一種特殊符號,其中的字母即不確定或尚未確定的數字,其中的變量即描述指定事物某個運動過程的不斷變化的數字)、圖形的特殊符號的運算和實證科學,這些符號之間有著較嚴密的邏輯關係。
  • 【科學向日葵】「頑童」愛數學-吳文俊
    他的工作對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的研究影響深遠,被國外同行稱為:計算機代數和符號計算領域一位「真正的巨人」。 在科研上不惜與人「翻臉」 儘管生活中的吳文俊愛笑愛玩,最是隨性,但對待學問和科研,他又有一股格外的執拗勁兒。因為這種執拗,吳文俊在中國數學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績,被認為是「真正理解中國古代數學的第一人」。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他已經年近60。
  • 我們身邊的科學……
    編者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有很多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現象,倘若我們睜大眼睛,細心觀察,認真探索,勤於實踐,就會發現很多既新奇又有趣的科學小知識……其實,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哦。
  • 《用數學解說身邊的事物 從「為什麼?」轉變為「原來如此!」》
    佐々木 淳 /著書籍總頁數:192頁 出版社: SBクリエイティブ(2019/01/16)ISBN-13: 978-4797396713【主題・內容】「數學能用在什麼地方「從學校畢業後,數學什麼的已經沒用了吧」。 誰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但是並不是這樣。其實,數學一直都和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和日常生活聯繫著。 本書收集了「數學隱藏在這樣的地方!」「數學做著這樣的事!」這樣的話題。用粗略的印象和具體例子輕鬆地解說「身邊的數學」。
  • 英國兒童經典STEM叢書:科學就在身邊,啟迪孩子獨立思考
    比如《無處不在的科學》的作者——史蒂芬妮·克拉克森(Stephanie Clarkson),曾是英國著名的報紙《每日郵報》的特約撰稿人,其作品曾在美國學樂教育集團(Scholastic)等著名出版機構出版。
  • 小學數學教材中蘊涵的7種常見數學思想方法
    小學數學教材中蘊涵了幾種常見的數學思想方法,梳理一下,大概有以下七種: 1.歸納。 歸納是通過特例的分析引出普遍的結論。
  • 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尋找身邊的科學
    追溯原因,就是一項又一項的科學發明和創造,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比如,集各種高科技於一體的神舟六號邀遊太空,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的能力、中國人的科技實力。可以說,今天我們的一切,都已經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從衣到食,從住到行,從學到樂,從個人到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使許多童話中的故事變成了現實,人類上天入地不再是美好理想,呼風喚雨不再是痴心妄想。
  • 如何閱讀科學與數學?
    科學史是學術領域中發展最快的一門學科,今天科學論文已經變成了專家寫給專家看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一般的讀者該怎麼辦呢?除此之外,至少要閱讀一些偉大的科學經典巨著。作為門外漢閱讀科學經典著作是為了了解科學的歷史與哲學。知道偉大的科學家解決問題時是如何思考的,找出事實假定原理與證據之間的相互關聯。所謂科學作品,就是在某個研究領域中經過實驗或自然觀察得來的結果所寫成的研究報告或結論。在閱讀科學作品時,要解決兩個主要難題。第1個是關於論述的問題,科學的論述有歸納法和演繹法。
  •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及其他應用學科的交叉融合 來源:數學科學學院   時間:2020-11-19
  • 【身邊的科學·小牙籤大能耐】趣味科學在家做,親子實驗樂無窮
    HI,量子世界科學館的小小科學家們:量子博士又帶著最新一期「身邊的科學」親子家庭系列科學實踐課程來啦!今天,我們開始新一期的課程——《小牙籤,大能耐》,共有運動的牙籤、牙籤晷盤、牙籤平衡、易拉罐黑科技、牙籤大力士五項內容。牙籤是很常見的一種生活用品,它是大人們用來剔牙的工具。
  • 從身邊的科學開始,探索萬物由來的秘密
    身邊這些看似尋常的食物、日用品、交通工具、能源都包含著這麼多好玩的故事和科學原理。7月13日,肯德基「小小科學家,探索萬物由來」主題活動長沙站——「科學之光,照亮童年」在肯德基世紀金源餐廳舉行。這套書共4本,分別是《美味的食物》《神奇的日用品》《高效的交通工具》《必需的能源》,介紹了食物、日用品、能源、交通工具4大主題,共33種事物的歷史演變、製作過程及奇聞逸事等,多維度多角度地帶著小朋友從身邊的科學開始,探索萬事萬物的秘密。「Discovery萬物由來的秘密」不僅內容上有趣有料,表現形式也頗生動形象、別具一格。
  • 林家翹:「應用數學」薄弱對整個科學發展非常不利
    數學大師不太明白什麼是「數學科學」 林家翹1940年離開清華,2002年回到清華。在中間這六十年中,他更像是一個美國學者,而不是一個中國「知識分子」。 「有人對我說,國內院校許多數學系都叫做『數學科學』系,我不太明白什麼是『數學科學』。」林家翹說。
  • 科學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象學,象學的盡頭是易學
    我們姑且把大爆炸這個科學假設認為是真的,把它當做人類之前各種宇宙起源學說,在描述和修辭上升級與改進後最優秀的模型,那麼依然還存在一些最基本的問題要回答。 首先,奇點從何而來?在奇點之前是什麼?其次,假設真的存在奇點,那麼奇點為什麼一定要爆炸?它不爆炸難道會死嗎?也就是說,從邏輯上看,奇點也可以不爆炸。讓奇點不得不爆炸的必然原因到底是什麼?
  • 數據分析學習:入數據科學大坑,我需要什麼樣的數學水平?
    數據科學和機器學習離不開數學如果你是一個數據科學愛好者,則大概會產生以下兩個疑問:我幾乎沒有數學背景,那麼能成為數據科學家嗎? 哪些基本的數學技能在數據科學中非常重要呢?我們都知道,數據科學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擴展包。並且,現在有很多性能強大的包可以用來構建預測模型或者用來生成可視化數據。
  • 吳軍:《數學之美》延伸閱讀,為什麼數學是科學的女王?
    01看完吳軍的《數學之美》後,我又做了一些延伸閱讀,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為什麼「數學是科學的女王」?牛頓的力學原理和定律依賴於微積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與黎曼幾何及其他數學的發展緊密相關。今天我們不說大家熟悉的自然科學,我們談談信息技術科學、金融學和建築繪畫學與數學的關係。先補充一個小知識識。「數學是科學的女王」,這句話是數學家高斯說的。在我國古代,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有一部重要的數學著作,叫《孫子算經》,我們熟知的「雞兔同籠」就是出自這本書。它認為數學是天地萬物最根本的東西。
  • 2015考研數學:重點內容與常見題型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部分 考研數學一、三數學中概率統計佔22%,數學二不考概率。考生要想取得高分,概率學科儘量拿滿分。老師將概率統計中重點內容和典型題型做了總結,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1.2 常見題型 1.求隨機事件的概率; 2.隨機事件的關係運算。
  • 2015考研數學——重點內容與常見題型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部分  考研數學一、三數學中概率統計佔22%,數學二不考概率。考生要想取得高分,概率學科儘量拿滿分。萬學海文老師將概率統計中重點內容和典型題型做了總結,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 【科學講座】席南華:數學的意義
    … …這位數學家的言行舉止散發著無窮的魅力,由此也定能窺探出一些數學的意義。            9月15日晚,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前沿進展名家系列講座Ⅰ第107講在玉泉路校區禮堂如期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現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席南華院士為同學們講述了院士心中「數學的意義」。  任何一門學科的意義都離不開歷史的發展。席老師從「數」的產生講起。 「數」的發展非常緩慢——一塊石頭、一棵樹,人們通過這些物體共同的數字屬性形成數的抽象概念。
  • 風水與數學不是科學,那什麼是科學?
    而玄學的對立面是科學,為什麼這麼講呢?首先,什麼叫科學,科學的一個核心點是可證偽性。我們講的科不科學是指是否具備科學方法,預測結果和具體性與可證偽性。因此,按這個這個定義來討論的話,如邏輯學,信息學,統計學,甚至數學,能不能算作科學都存有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