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密布水文「耳目」 補足大中型水庫及入庫河流監測點

2020-12-05 環京津網

中新網濟南6月10日電 (孫婷婷)為應對2020年可能出現的極端強降水事件,山東將立足防範超標準洪水,總結歷史典型暴雨洪水特點和規律,修訂洪水預報方案,強化應急演練,提高預報精度。同時,加快補足大中型水庫及入庫河流水文監測站點,掃除水文監測盲區,改造骨幹河流及重要河道水文監測設施,不斷提升水文監測自動化、信息化水平。

(資料圖)入汛前,山東水利工作者對每一水文站都定期檢查,以保證汛期水文數據的準確性。圖中,工作人員在睦裡閘水文站進行汛前檢查。 仇東山 攝   山東省人民政府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水文服務防汛抗旱減災、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保護等情況。山東省水利廳水旱災害防禦處處長武甲慶通報稱,該省建有省級以上報汛站558處,實現了骨幹河道、大中型水庫全覆蓋,能及時提供雨量、水位、流量及土壤墒情等信息要素。山東水文部門年均施測流量6000多次,測沙1000多次,實時掌握水位、雨量監測信息,為各級防汛抗旱減災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

武甲慶稱,山東降雨時空分布不均,70%-80%的降雨集中在6-9月份,7-8月份接近50%。受特殊自然地理條件影響,全省水旱災害多發、旱澇交替,基本上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災害發生。水旱災害成為該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威脅,防大汛、抗大旱將是一項長期任務。水文情報預報是防汛抗旱指揮決策的「千裡眼」和「順風耳」,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據預測,今年中國氣象水文年景較差,可能出現極端強降水事件,水旱災害防禦形勢不容樂觀。」

(資料圖)入汛前,山東水利工作者對每一水文站都定期檢查,以保證汛期水文數據的準確性。圖中,工作人員在睦裡閘水文站進行汛前檢查。 仇東山 攝   山東是嚴重缺水地區,從2010年起,該省在全國率先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確定了水資源開發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三條紅線」。山東省水利廳水資源處處長李光介紹說,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算清水帳、摸清水資源家底是基礎依據和關鍵環節。該省水文部門把水資源分析評價工作直接應用到各類建設領域,為火電、水泥、化工、造紙等大型建設項目勘查水源,合理制定供水和排水方案,既保障建設項目運行的用水需求,又實現從源頭上把控。

李光表示,在地下水壓採工作中,山東省水文部門對地下水超採進行科學評價,編制超採區綜合治理實施方案,配合開展對有關市縣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效果評估。此外,該省水文部門設立區域水資源監測站點1314處,做好451處省級水功能區及大量市級水功能區水質監測評價,量化確定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元的年度用水總量監測結果,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提供可靠依據。

山東省人民政府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水文服務防汛抗旱減災、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保護等情況。 孫婷婷 攝   據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曹金萍介紹,該省水文站網體系不斷完善,全省各級不斷加大對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目前,山東已經建成水文站486處、水位站210處、雨量站點2027處、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地表水水質站400處、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監測站56處、地下水監測站3473處、區域用水總量監測站1314處、墒情站155處、水土保持監測站30處,再加上近期新建成的和各市自行建設的站點,山東全省各類水文監測站點達到11000多處,水文站網總體密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完)

【編輯:房家梁】

相關焦點

  • 水文作用何在?一起來了解這一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
    &nbsp&nbsp&nbsp&nbsp省級以上報汛站實現骨幹河道、大中型水庫全覆蓋&nbsp&nbsp&nbsp&nbsp山東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決定了洪旱頻發、旱澇急轉的態勢。
  • 實現水文高質量發展的山東答案
    濰坊、淄博、東營、濱州等市降雨量達到有水文資料以來的最大值,多條河流同時發生較大洪水,其中小清河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彌河發生1964年以來最大洪水。  面對錯綜複雜的防汛抗旱形勢,省水文系統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加強監測預報,沉著應對各種急難情況,為各級防汛抗旱減災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決策依據。
  • 山東省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
    齊魯網濟南2月1日訊(記者 劉金旺)日前,山東省水利廳在濟南市主持召開了山東省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2012年度、2013-2014年度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會議。竣工驗收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竣工驗收。據了解,山東省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總投資11.7億元,2011年度項目已於2015年9月通過竣工驗收,至此山東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項目全部通過竣工驗收。通過項目建設,填補了全省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空白,配備了一批現代化水文監測設備,培養了一批建設管理人才,積累了寶貴的建設管理經驗,全省水文監測能力建設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
  • 「雙管共建」一子落 「條塊融合」滿盤活——山東濰坊市創新基層...
    「彎道超車」的動力源於災後重建的「涅槃重生」,濰坊市水文局積聚行業優勢、整合地方資源,共同打造水文監測一張網。「溫比亞」「利奇馬」兩次洪水襲擊壽光,彌河、丹河等中小河流水文設施遭到嚴重水毀。今年以來,依託濰河防洪治理,濰坊市水文局與昌邑市政府聯合共建輝村、城東橡膠壩、張家車道、下營4處水文站,補齊了濰河下遊水文監測的空檔。2019年以來,濰坊市水文局還整合利用省級財政資金4800多萬元,用於各縣(市、區)水庫、河流、小流域水文基礎設施和測報設施改造提升。
  • 水文監測:出色的抗洪偵察兵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勇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秀芬 如果說抗洪搶險是一場戰鬥,那麼水文監測無疑就是戰前偵察。全省各級水利部門聞汛而動,全面履行監測預報預警職能,為水利工程調度、危險區群眾轉移、現場搶險方案制訂、搶險物資和隊伍預置等,提供了決策參考、贏得了戰略主動。 7月2日,省水文中心根據氣象預報,提前預測出湘江全線、資水幹支流將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河段甚至超保證水位。
  • 南方未來6日強降雨,多條河流或現洪水
    氣象部門周六(20日)預報,受冷暖空氣影響,廣西北部、湖南、江西、安徽等南方地區,將於周六至下周四(25日)出現強降雨,水利部同日表示,廣西柳江、江西昌江等多條河流可能出現洪水,各級相關部門需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當值,檢測降雨和水位情況。
  • 自貢水文「強監管、優服務」,全力支撐河湖生態建設
    按照水利廳及省水文局的統一部署與安排,立即投入枯期服務行業強監管工作中,積極開展生態流量監測、取用水專項整治行動「回頭看」、優化水文監測體系等相關工作。一、組建河湖流量監測專班中心成立了以杜坤傑主任為組長的河湖流量監測專班,先後前往自貢市雷公灘、黃葛灝電站、雙溪水庫、大佛陀電站、小井溝電站等河湖流量控制斷面開展監測工作。
  • 濟南44個水文監測點現暴雨 山東22條高速或受影響
    濟南44個水文監測點現暴雨 山東22條高速或受影響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 這兩天,山東天氣大變天。受氣旋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大雨、寒潮、大風紛紛而來。目前,16市出現不同程度的降雨。據了解,昨日8時至今日8時,山東平均降水量為43.2毫米,最大點降水量是臨沂蘭陵雙河為95.5毫米。
  • 水資源配置河流生態水文的演化
    水資源配置河流生態水文的演化 為促進區域內水資源可持續性利用,對河流生態水文演化展開分析,提升水資源配置的合理性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從當前許多城市水資源配置應用的現狀來看,卻對河流生態水文有所忽略,以致對河流生態水文系統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 截至8時青島市降水最大點嶗山區泉心河水庫
    半島記者 孫桂東19日,記者從青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7月18日0時至19日8時,全市平均降水量33.0mm,最大點嶗山區泉心河水庫131.5mm。各區市最大降水量站點分別為:嶗山區泉心河水庫131.5mm,市區青島水務局127.0mm,城陽區城陽水利局113.5mm,即墨區石棚水庫92.5mm,黃島區薛家島86.5mm,萊西市興隆屯57.5mm,膠州市董城43.5mm,平度市古峴29.0mm。
  • 你了解你家鄉河流的水文特徵嗎?我國不同地區河流的水文特徵分析
    中國河流的水文特徵位於不同地區的河流,也有不同的「性格」,這裡的「性格」主要指的是河流的水文特徵。河流的水文特徵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年徑流量(流量)、流量(水位)的季節變化以及汛期情況、有無結冰期、含沙量的大小以及流速的快慢。位於我國不同地區的河流,擁有不同的水文特徵,你了解你家鄉河流的水文特徵嗎?
  • 淺析水文「強監管」支撐作用的發揮
    提升變化環境下的水文監測能力和預測預報水平,守住水旱災害防禦底線,始終是水文部門重要的一項基本工作任務。以水文信息化、智能化、感知化為發展方向,以新技術推廣應用、水文要素在線監測與遠程監控為突破口,大力推進雷達測流、泥沙在線監測、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圖像解析等現代技術裝備應用,實現水文要素的自動採集、傳輸、存儲和分析處理。
  • 泛為科技工業級物聯網卡及智能網關用於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
    近日,深圳泛為科技與湖南某公司合作,其工業級物聯卡應用於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中,作為國內不多的僅提供工業級物聯卡、不涉及任何個人業務及語音卡業務的服務商,泛為科技已經為大量工業物聯網企業及用戶服務,堅持「工業級穩定」定位,深得用戶信賴。
  • 水庫大壩在線監測系統
    03 水庫大壩安全監測是了解大壩安全性態、實施科學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水庫建設和運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作。 02.它主要用於測量土石壩、土提、邊坡、路基、擋土牆和隧道等結構物內部土體的應力,適於長期自動化監測。 02● 振弦式錨索計 針對地壓監測的應力計,長期監測結構物及水庫、邊坡等基巖部位段所承受的單向拉壓力,是了解被測巖體部位拉伸或壓縮的變形力的有效監測設備。
  • 8月7日8時至8日8時青島平均降水量12.5mm 最大點嶗山區泉心河水庫...
    半島記者 孫桂東8日,記者從青島市水文局了解到,8月7日8時至8日8時,全市平均降水量12.5mm,最大點嶗山區泉心河水庫63.0mm。各區市平均降水量分別為:嶗山區28.5mm,黃島區25.6mm,即墨區18.1mm,市區12.0mm,城陽區11.7mm,膠州市7.4mm,萊西市7.3mm,平度市3.4mm。
  • 地表水監測斷面的設置方法
    7、其它各類監測斷面:  a、水系的較大支流匯入前的河口處,以及湖泊、水庫、主要河流的出、入口應設置監測斷面。  b、國際河流出、入國境的交界處應設置出境斷面和入境斷面。  c、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設置省(自治區、直轄市)交界斷面。  d、對流程較長的重要河流,為了解水質、水量變化情況,經適當距離後應設置監測斷面。
  •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知識點:湖泊、水庫的環境水文特徵
    ①湖泊、水庫的水量平衡關係式:W入=W出+W損±?W  W入—湖(庫)的時段來水總量,包括湖庫面降水量,水汽凝結量,入湖庫地表徑流與地下徑流;W出—湖(庫)的時段內出水量,包括出湖庫地表徑流與地下徑流與工農業及生活用水量等;W損—時段內湖(庫)的水面蒸發與滲漏等損失總量;?W—時段內湖(庫)蓄水量的增減值。
  • 四川九龍縣滑坡致堰塞湖 科技助力實時監測堰塞湖水文數據
    11月26日早上六點,在四川省水利廳的安排部署下,以甘孜水文局為主體的應急先遣小組驅車八小時趕到現場進行應急監測。「之前估計是山體滑坡,但我們到了現場,通過調查和測量便明確了是小型堰塞湖。」張定高告訴記者,到了現場後,便開始了常規的水文測量,首先測量出入庫流量,但由於堰塞體右岸仍在不停的從400米高的山坡上滾落石塊,落石為現場勘測加大了難度。
  • 針對河流流量監測現狀的解決方案
    針對目前河流流量監測系統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設計了一種集監測數據採集、遠程傳輸技術及設置預警技術於一體的河流流量無線遙測系統。本系統除了可以測量水流量、水位,還可測量水流速,應用範圍廣闊。智能傳感器測量水文數據並通過RS-485總線傳輸給GPRS數據傳輸終端,然後由GPRS網絡將水文信息以無線傳輸方式發送到監控中心平臺,完成數據保存、通過區域網可實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