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 J:揭秘染色體端粒的調節機制

2020-12-05 生物谷

2019年3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染色體頂端有一種稱之為端粒(telomeres)的結構,端粒就好比是鞋帶末端的塑料保護罩,其類似於一種保護帽,來預防遺傳物質伸展並被「腐蝕」,當端粒無法有效發揮功能時,其就會導致遺傳物質被完全「腐蝕」,並誘發癌症以及年齡相關的疾病。

圖片來源:Jose Escandell, IGC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葡萄牙和法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端粒調節的一個關鍵步驟。如今研究人員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類症候群歸因於端粒的功能障礙,其中一種人類疾病就是名為CST的蛋白複合體功能異常所致,CST主要負責維持端粒功能,該複合體發生缺失就會引發名為Coats Plus的端粒疾病,這種症候群具有遺傳性,而且主要特點表現為機體胃腸系統、骨骼系統、大腦等系統功能異常。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CST複合體中S組分的調節機制,他們發現,與S組分相關的STN1蛋白能被一種化學修飾所調節,而這種化學修飾會導致蛋白質中磷的插入,此外,其還會被一種名為磷酸酶SSU72的酶類所逆轉,以這種方式,STN1蛋白就能促進端粒複製和端粒酶的調節,端粒酶是一種能夠延長端粒的特殊酶類。

研究者指出,上述過程在酵母和人類細胞中是一樣的,這就意味著,S組分的調節會在歷代進化過程中處於保守狀態,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揭示了該過程對維持細胞功能的重要性,同時也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治療端粒缺失相關疾病的新型療法。

最後研究者Jose Escandell說道,這種進化保守磷酸酶的關鍵角色會讓我們想起抵消激酶作用的磷酸酶對細胞周期的調節作用,從而會重建細胞周期過程的基本狀態,後期研究人員將會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闡明端粒調節的分子機制,這對於理解人類癌症和老化發生的原因至關重要。(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Jose Miguel Escandell, Edison SM Carvalho, Maria Gallo‐Fernandez,et al. Ssu72 phosphatase is a conserved telomere replication terminator, EMBO J. pii: e100476. doi:10.15252/embj.2018100476

相關焦點

  • The EMBO J:深度解讀:端粒與癌症的那些事!
    2015年5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機體細胞分裂時,子代細胞通常會接收來自母體細胞基因組的相同拷貝,然而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偶然性的錯誤往往會產生引發癌症的基因突變;為了避免有害基因對有機體的不利影響,產生偏離正常染色體數量的突變細胞就會被細胞的保護性機制所清除
  • 揭示細胞識別端粒縮短機制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6.0062017年7月1日/生物谷BIOON/---端粒保護著我們的染色體,非常類似於位於鞋帶末端的阻止鞋帶鬆散開的塑料帽。
  • 首次揭示端粒t環保護染色體機制
    2019年11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位於端粒末端的環狀結構(loop)起著至關重要的保護作用,可阻止染色體發生不可挽回的損傷。
  • 多篇文章解讀近期端粒相關研究成果!
    【1】EMBO J:揭秘染色體端粒的調節機制doi:10.15252/embj.2018100476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葡萄牙和法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端粒調節的一個關鍵步驟。
  • Cell:我國科學家從結構上揭示招募酵母端粒酶到端粒上機制
    2018年1月28日/生物谷BIOON/---端粒是位於染色體末端的重複性DNA片段。細胞每分裂一次,它的端粒就會縮短一點。如果缺乏這些保護性的端粒,這種縮短將會破壞染色體,從而殺死細胞。在細胞中,一種被稱作端粒酶(telomerase)的酶延長端粒。
  • 研究揭示TERRA lncRNA被募集到端粒機制
    研究揭示TERRA lncRNA被募集到端粒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5 16:15:52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Joachim Lingner和捷克共和國馬薩裡克大學
  • DNA修復:解密癌細胞的端粒延長機制
    染色體末端,即端粒不斷變短限制了細胞的壽命。一些癌症細胞通過一種名為端粒替代延長的機制來避免這一命運,但這一機制的具體分子細節還有待進一步探究。同源重組期間,染色體中的雙鏈DNA損傷後,DNA聚合酶會使用來自配對染色體的同源DNA分子作為模板,修復DNA損傷。使用ALT通路的癌細胞通常在端粒處的DNA損傷水平更高,這可能促進端粒處DNA損傷的修復。在人源ALT癌細胞系中,端粒處同源重組增強的具體體現為,姐妹染色質端粒的交換增多,以及一條染色質上的NDA標籤複製到另一條染色體上。
  • 科學家發現細胞修復端粒的機制
    德國科學家最近發現,染色體兩端起保護作用的端粒如果過早縮短或破損,細胞會啟動一套修復機制,避免端粒過短而導致細胞早衰。該發現將幫助深入理解細胞衰老、人體老化和癌症等。  染色體是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長鏈,就像鞋帶一樣,端粒就是鞋帶兩端的塑料頭,能防止鞋帶脫線。
  • 新研究發現染色體端粒更長增加患腦癌風險
    科技日報訊 據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科學家領導的最新基因組研究揭示,兩個普通的基因變異會使染色體端粒變得更長,但也會大大增加患神經膠質瘤腦癌的風險。此前許多科學家認為,端粒的功能只是防止細胞老化,保持細胞健康。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最近的《自然·遺傳學》網站上。
  • Sci Rep:端粒DNA的保護機制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2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匹茲堡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利用新型的成像技術揭示DNA如何在蛋白質上循環纏繞幫助形成染色體端粒的特殊結構
  • GENE DEV:鈍性末端端粒亦可保護染色體末端
    7月18日,GENE DEV雜誌在線報導,在被子植物中科學家發現不同於以往認識的鈍性末端端粒保護結構。單鏈端粒DNA突出結構,被認為是進化上保守的基本結構元件,發揮保護染色體末端的重要功能。以前人們認為,此DNA突出結構在端粒部位的形成,由前導鏈機制複製導致。此過程涉及一種機制尚不清楚的DNA複製後鈍性末端處理。
  • Cell:利用CRISPR輔助的納米顯微技術揭示端粒酶探查端粒機制
    2016年8月22日/生物谷BIOON/--當染色體複製時,它的末端會發生磨損。這沒有什麼大問題:染色體的末端有額外的纏繞,因此這種磨損不會到達染色體的主體部分,在那裡有重要的信息貯存著。這種額外的纏繞被稱作「端粒」。
  • EMBO:新研究發現p53可保護端粒促進DNA修復
    最近來自Wista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p53能夠抑制端粒部位積累的DNA損傷,這是首次證明p53具有該功能。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EMBO Journal上。p53能夠調節基因組的完整性,當DNA發生損傷,p53能夠幫助激活相關基因的轉錄,調節細胞循環甚至誘導細胞凋亡。
  • 穩定端粒長度有望治療癌症等年齡相關疾病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策略來治療年齡相關的疾病,研究者指出,端粒的縮短或會損傷一類名為sirtuins的酶類的功能,酶類sirtuins能通過影響機體代謝過程和修復損傷的染色體的方式在維持細胞適應性上扮演著關鍵角色。
  • 科學家解析端粒延長替代機制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一種特殊結構,它的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隨著細胞不斷地分裂,DNA每複製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點。
  • Science:解析端粒延長替代機制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一種特殊結構,它的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隨著細胞不斷地分裂,DNA每複製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點。正常細胞的端粒縮短到一定程度時便無法繼續維持染色體穩定,細胞進入衰老期並以死亡告終。而人體內大部分癌細胞則可通過端粒酶來彌補這一損失,逃避程序性死亡。
  • Nature背靠背|多能幹細胞中端粒保護新機制
    撰文 | 十一月責編 | 兮在哺乳動物中,端粒的保護是由關鍵蛋白TRF2所介導的,TRF2會結合在染色體的末端,確保基因組的穩定性【1,2】。迄今為止,在被檢測過的所有細胞系中,TRF2的敲除都會使得染色體出現末端融合的現象。但是TRF2的敲除在胚胎幹細胞中的表型是什麼樣的還不得而知。
  • 或與染色體端粒長短有關
    而一項最新研究發現,22歲以上成年人對感冒的免疫力,與一種染色體端粒的長短密切相關。  染色體端粒越短就越容易感冒  這項由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謝爾頓·科恩教授領銜的研究主要為了研究染色體端粒長短與一些中青年常見病的關係。在試驗中,科研人員邀請了152名18至55歲不等的志願者作為實驗對象,並事先觀測他們細胞內染色體端粒的長短。
  • 研究揭示酵母染色體端粒粘附到細胞核內膜上的調控機制
    研究揭示酵母染色體端粒粘附到細胞核內膜上的調控機制 2019-01-09 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核膜連接中發揮功能的分子機制。
  • Nature:幹細胞的端粒保護機制與眾不同_資訊中心_儀器信息網
    眾所周知,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特殊「帽子」結構,作用是保持染色體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近日在《Natur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新成果,突出了幹細胞與眾不同的端粒保護機制。在健康細胞中,端粒的保護作用非常有效,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端粒逐漸縮短,最終失去了某些保護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