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下午,20歲的江雲菊毫無徵兆地從自家四樓跳了下來。幾分鐘前,媽媽邊玲鳳剛剛交代她把家門口收拾收拾,出門去買南瓜,準備回來做餛飩。
一個星期之後,江雲菊再醒來時已經躺在病床上,命是保住了,但脊骨粉碎性骨折,手、腳亦多處骨折,肝膽胰脾出血,至今還無法下床。
「媽媽我怎麼了?」
「你跳樓了」
等江雲菊腦子清醒過來說:「那天我控制不住我自己了,莫名其妙地就衝上了樓頂……」
10月29日上午,記者在浦江第一次見了這個理著圓寸的女孩子,笑起來臉上嵌著一對小酒窩,乍一看有點像少年韓寒。她樂觀開朗,思維清晰,說起話來像開機關槍,很難想到這是一個患了「肝豆狀核變性」這種嚴重罕見病的人。
「13歲目睹病友自殺,16歲打工不想跟媽媽拿錢,20歲看淡了生死...」
那張與生命抗爭的笑容,多燦爛就有多心酸。
父親因遺傳病去世
姑娘13歲也被確診
江雲菊,從小出生在杭州,在法華山下老東嶽村上小學,後來到留下中學念初中,之後又上了杭州的一所職高。
江雲菊的父親在她一歲時就因肝硬化去世,奶奶和大伯也都是相似病因早逝,媽媽邊玲鳳四處做清潔工賺錢帶孩子。小時候,媽媽就常告訴雲菊,要好好念書,長大改變自己的命運。她謹記於心,成績也一直保持在班裡前7名。
然而,命運總喜歡跟人開玩笑。13年那年,江雲菊被杭州市中醫院確診為罕見病"肝豆狀核變性"。
一次生死劫看淡了一切
「我要活下去,我覺得自己很頑強」
與「肝豆狀核變性」抗爭的7年裡,江雲菊幾乎每年有三四個月要住在鄭州的醫院裡,花去五六萬塊錢,接受保守治療。
而8月份的那次墜樓,江雲菊母女治療費用缺口外的另一個危機。
因為跳樓導致的多個內臟處於出血狀態,脾臟就會難以負荷排銅治療。醫生說再去做排銅,很可能要做脾臟切除,如此也只能預估一年之內沒有太大的性命危險。
10月27號那天,媽媽猶豫了很久,把這一情況告訴了女兒。
「我不怕,就算真出了什麼危險的話,那也是命。」江雲菊似乎已經看淡了一切,講這話的時候很淡定。
「生病那年有個醫生說我這個病活不過兩年的啊。結果呢,我都活到現在了,我覺得我挺頑強的。」此時的她又恢復了燦爛的笑容。
剃個光頭開始新生活
想重活一次
出於好奇,我問她,為什么女孩子會留這麼短的頭髮,因為治療嗎?
「昨天不是我生日嘛,腦子裡就想說,剃了個頭開始新的生活,重新活一次,我思想有點快啦!」她摸摸頭,對著面前的幾個大人,笑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與病魔抗爭7年,對於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來說太難了。
江雲菊說她13歲那年發得病,勉強讀完初中後考進了一所職高。
媽媽邊玲鳳在杭州到處做清潔工賺錢,家裡條件很困難。剛滿16歲,江雲菊就出去邊讀書邊兼職打工。
「派單、話務員、app推廣、促銷員,兼職的工作我都做過。」當時每個月有固定一兩千塊錢的收入,「反正那個時候體力還好,能自己承擔的就自己承擔,不想增加媽媽的負擔。」
後來,因為病情加重,江雲菊被學校勸退。2015年,她從網上找了一個北大青鳥班,選了軟體開發工程師專業,想學一技之長。
「我第一學期學得不錯,第二學期老師讓我當團隊小組長,沒想到到了第三學期,我身體支撐不住,就倒了。」
「覺得學這個難嗎?」我問她。
「我身體好的話,不難。」
低到了塵埃裡
但要從塵埃裡開出朵花來
因為骨折的緣故,江雲菊在病床上已經躺了3個月了。
一個人的時候,她鼓搗鼓搗放在床邊的那支簫,再從網上搜視頻教程摸索怎麼對口型,怎麼發出聲音,覺得「好難」;她看了部《大唐榮耀》,就查唐代宗李俶的歷史,再從李俶查他父親、兒子的歷史,覺得「過癮」;她下了個網校app,在app裡看免費的直播課程學英語,覺得「好值」......
隔壁床的病友家屬感慨說:「現在很多小孩子,家裡條件不錯還不肯學,看看你真是一個天一個地,低到塵埃裡面去了。」
「是啊,低到塵埃裡,然後從塵埃裡開出一朵花來。「江雲菊笑起來,她說這句話前段時間剛剛讀到過。「只要有興趣自己又肯努力,就算再難也會覺得有樂趣啊。」
江雲菊的這種樂觀開朗感染了身邊很多人。
上周六重陽節是江雲菊的生日,隔壁病床的親屬給她買了一個生日蛋糕;護士送了她一束花;虞宅鄉新光村旅遊創客基地的創客周正、周荷英師傅聽說江的事情,給她送來了好幾袋浦江傳統香包,說可以教她做,如果賣了錢,也能讓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籌一點醫藥費。小姑娘很高興,一直在說」謝謝謝謝」,露著那個清晰陽光的笑容。
跟她聊了很久,每關生死,我都會很小心,生怕戳到她痛處,然而她的快速反應從容應答倒顯得是我多慮了。
從病房出來,外面和來時一樣熱鬧:女護士仍然忙於在各個病房之間穿梭、換藥;走廊上,不時傳來小孩子「哇哇」的哭聲,一對年輕爸媽手忙腳亂;旁邊病房裡,一個女人在跟別床的病人抱怨自己婆婆如何勢利,生孩子都沒來帶一下,大概萍水相逢的病人們住得久了,也要各自嘮嘮生活,發發牢騷。
但這一切,和28床這位小姑娘與病魔抗爭時的開懷笑容相比,都只是浮雲。
肝豆狀核變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由Wilson在1912年首先描述,故又稱為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性疾病,以銅代謝障礙引起的肝硬化、基底節損害為主的腦變性疾病為特點,對肝豆狀核變性發病機制的認識已深入到分子水平。WD的世界範圍發病率為1/30 000~1/100 000,致病基因攜帶者約為1/90。本病在中國較多見。WD好發於青少年,男性比女性稍多,如不恰當治療將會致殘甚至死亡。WD也是至今少數幾種可治的神經遺傳病之一,關鍵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