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對作物生長有哪些影響?
自1855 年人們首次發現植物中存在鎳以來,人們對植物中鎳的作用進行了許多研究,發現了鎳的雙重角色:一方面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另一方面又是環境的危害因素。鎳作為高等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存在一定的濃度範圍,若超過臨界值,可能導致植物生理紊亂,如抑制某些酶的活性、擾亂能量代謝和抑制Fe2+吸收等,從而阻滯植物的生長發育。
(1)適量但很微量的鎳對植物是有益的
①鎳是脲酶的組成成分,與氮代謝有關。
②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增產。補充適量的鎳能改善小麥、棉花、辣椒、番茄、馬鈴薯等植物的生長狀況。
③促進種子萌發。大麥籽粒中的鎳含量與其萌發密切相關。
④延緩植物衰老。鎳能有效地延緩水稻葉片衰老,使葉片保持較高水平的葉綠素、蛋白質、磷脂含量和較高的膜脂不飽和指數。
(2)鎳稍過量就會對植物產生毒害
①不利於種子的萌發。經0.125~1. 100 摩爾/升的硝酸鎳浸種後,發現發芽率、發芽指數、活力指數降低,平均發芽日數延長,幼根、芽生長阻滯,生物量減小。
②抑制植物生長發育,引起植物代謝紊亂、中毒甚至致。鎳在低濃度下,對根生長具有刺激作用;隨著處理濃度的增加和處理時間的延長,硫酸鎳和硫酸銅對根的生長和細胞核仁都有抑制和毒害作用。
③引起其他元素缺乏。鎳影響植物對Fe2+的吸收而導致葉片失綠黃化;鎳在植物體內與鐵、鋅、銅、鈣和鎂等必需元素之間有相互制約作用;鎳可抑制植物對銅和鋅的吸收。
現實中,植物並不易出現缺鎳,實踐中不能盲目提倡依靠增施鎳肥來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