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4月5日電(孟幻)合川馬門溪龍究竟有多長?大石壩恐龍的真面目如何?上遊永川龍發現時是什麼樣子?為揭開恐龍世界神秘面紗,「聆聽恐龍的呼喚——重慶科技館大型恐龍主題展」將於4月10日至6月9日上演。
現實版侏羅紀公園據重慶科技館館長郭定平介紹,此次恐龍展共推出120餘件展品,其中骨架展品就有36具,此外還有10條仿生恐龍。不僅如此,各類恐龍的骨骼部件化石、蛋化石和腳印化石以及與恐龍同時代生活的魚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蛇頸龍類化石,以及植物化石等都將同時展出。
「希望通過這次恐龍展能讓廣大觀眾充分感受到史前文化和科普文化的魅力。」郭定平說,舉辦此次恐龍展目的就是讓重慶市民能夠走進恐龍世界,並通過恐龍展傳播認識地球、保護環境、珍愛生命的人文理念。
此外,在科技館展廳外的平臺上,主辦方還將安放合川馬門溪龍的仿生模型,該模型以重慶合川出土的完整骨架化石為依據,參考恐龍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以1:1的比例復原製作,其活動自如、鳴叫有聲。
觀眾可親自發掘化石在恐龍展內還有一個堆滿了石塊的化石發掘體驗區,觀眾可用小錘子敲打有三葉蟲化石的石塊,古生物專家也會在一旁現場指導。
「讓參觀者在專家指導下體驗現場發掘和開鑿化石的過程是整個恐龍展的點睛之筆,自己掘出的三葉蟲標本可帶走收藏,但能不能找到完整清晰漂亮的標本要靠一番細心的真功夫。」郭定平說,「採集三葉蟲化石」這個體驗項目可以讓參與者學習相關化石的知識,還可培養了其動手能力,真正體驗發現自然的樂趣。
據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此次經有關部門批准重慶科技館總共從山東三葉蟲原產地運來了超過二十噸圍巖,其中蘊藏的三葉蟲化石十分豐富。
「恐龍脊背上的城市」的遺憾重慶自然博物館館長歐陽輝此間稱,在重慶8.2萬平方公裡的40個縣市區中,絕大部分發現過恐龍化石。在重慶發現的恐龍化石點多達百餘處,發掘出了一大批世界聞名的中生代恐龍化石,其中包括合川馬門溪龍,神州巴渝龍,上遊永川龍,南岸永川龍等。重慶可謂「恐龍脊梁託起的城市」。
他說,大量古生物化石的發現,證實了在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重慶是一個河湖縱橫,森林密布,灌木叢生,氣候溫暖溼潤的地方,為恐龍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
歐陽輝坦言,雖然在重慶發現了如此多的恐龍和恐龍腳印,但是在重慶乃至四川盆地均未發現過恐龍蛋化石,這是當地考古專家一個懸而未解的疑題,也可以說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