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早期?肉食性恐龍?重慶歌樂山發現疑似罕見恐龍足跡

2021-02-15 華龍網

今(9)日,微博認證為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邢立達的微博號@邢立達發布消息稱: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恐龍活動證據!地點就在歌樂山。萬萬沒想到,能在主城區發現恐龍足跡。

7月9日,古生物學者邢立達通過微博發布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恐龍活動證據的獨家視頻。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隨即聯繫上邢立達,此時他正在甘肅野外考察。他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早前,他從一位地質工作者處了解到,在重慶歌樂山上發現了「恐龍足跡」。

7月5日,他帶領團隊特意來到重慶「尋龍」,在這位發現者的帶領下,來到歌樂山「恐龍足跡處」。

邢立達是國內知名恐龍專家,出版過多部專著,重慶各地曾發現過很多恐龍足跡和活動證據,他也來過重慶考察多次。經過現場勘查和測量,邢立達團隊給出的結論是,這些足跡屬於肉食性恐龍足跡中的卡巖塔足跡。

「這次發現的卡巖塔足跡化石一共有40餘個,分為了5-6道痕跡,足印長度在20釐米左右,足印單步大約在80釐米左右。根據腳印大小可以推斷得知,這些卡巖塔足跡的造跡者,也就是雙脊龍類,體長在三四米。」邢立達表示。

邢立達認為,這處「恐龍足跡」在國內堪稱罕見,首先是年代特別早,屬於侏羅紀早期,其次這是中大型肉食性恐龍留下的足跡,這種恐龍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其足跡在全國都很少,而且保存得比較完好。「這處足跡對學術研究和公眾教育都有很大的幫助。」邢立達稱。

那這處「恐龍足跡」是如何被發現的?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隨後也聯繫上第一個發現足跡的登山者景隨心。

景隨心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今年3月,他從川外女生宿舍旁的道路上歌樂山,進行登山。他本是打算前往歌樂山後山,但途中卻迷了路,在找路中無意間看到一塊巖壁上有幾個凹凸不平的痕跡。從事地質工作的他敏感地覺得,這幾處痕跡可能是恐龍留下的腳印。

景隨心用手機拍下四五張照片上傳到網上,希望有專業人士可以一起來研究。

「不久,邢立達老師的一名學生看到照片後聯繫到我,並把這些照片轉給了邢老師。」景隨心說,今年6月,他又去了趟歌樂山現場,拍攝了多張照片傳給邢立達老師。本月,邢立達老師帶著他的團隊來到重慶,進行了現場勘查。

歌樂山上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到底是怎麼樣的?現場還有沒有最新發現?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也將持續跟進,為你帶來最新報導。

首席記者 佘振芳 記者 劉豔/文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編輯:武晉竹

推薦閱讀:

27省份平均工資出爐!重慶是這個數,排名第八,你拖後腿了嗎?

小區為啥又換電錶?換了電錶走表快?國網重慶電力這樣回應

小夥酒駕被查求原諒:我91年的還是個孩子,交警:我93年的

相關焦點

  • 重慶歌樂山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當時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
    攀巖愛好者在歌樂山峭壁上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1.9億年前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所留,填補亞洲卡巖塔足跡空白。重慶歌樂山地區發現的恐龍足跡群 | 邢立達供圖作者 | 劉森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展覽部主任責編 | 高佩雯清晨的陽光灑滿湖面,一隻恐龍開始了一天的覓食之旅。
  • 重慶歌樂山發現恐龍化石 類型屬我國首次發現
    來源:上遊新聞攀巖愛好者景隨心在重慶歌樂山發現了這片卡巖塔足跡化石一片60度角的峭壁,是攀巖愛好者們「徵服」歌樂山的道路之一,當大家徒手攀登的時候,誰也沒注意到,就在自己的手旁腳下,隱藏著一堆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的
  • 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肉食恐龍證據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6月1日發布消息稱,2019年3月由攀巖愛好者在重慶主城區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發現的一堆「雞爪印」,經組織相關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的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 重慶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最強肉食恐龍證據
    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研究人員現場描繪恐龍足跡(央廣網發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央廣網重慶6月1日消息(記者陳鵬)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經該局組織的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確定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的「雞爪印
  • 重慶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正在「小跑」
    1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稱,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由發現的一堆「雞爪印」,後經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 侏羅紀早期最強肉食恐龍曾出沒重慶城區 很可能是中國龍
    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的一堆「雞爪印」,後經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最初指的是一種較大的(長約為35cm)三趾型兩足行走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的屬名,這種獸腳類恐龍最早發現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下侏羅統地層。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足跡特點是不保留拇趾印痕,保留了第四指的蹠趾墊印痕,與其餘的印痕完全分開。
  • 侏羅紀大型肉食恐龍「出沒」重慶中心城區 當時它正在「小跑」
    208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研究人員現場描繪恐龍足跡。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日6時訊(記者 王瑋)去年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一堆「雞爪印」後,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隨即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進行考察、研究。
  • 貴州赫章發現侏羅紀早期恐龍足跡化石群,有的小跑有的散步
    2月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他們在貴州省赫章縣境內,發現了一套以中小型獸腳類足跡為主、伴有少量蜥腳類足跡的恐龍足跡化石組合。這組足跡化石組合,是在貴州省赫章縣輔處彝族苗族鄉發現。足跡化石位於下侏羅統(侏羅紀早期)龍頭山群的細砂巖中,與四川分布的珍珠衝組同類遺蹟特徵組合一致。本次共發現 32 個三趾型足跡,其中 31 個足跡為肉食性的獸腳類恐龍所留,長度在 14 至 19 釐米之間,它們組成了 4 條行跡。這些足跡大部分保存良好,形態完整,可觀察到趾墊和趾尖。
  • 貴州茅臺鎮發現大規模蜥腳類恐龍足跡群
    光明日報北京8月10日電(記者張蕾)來自中美德足跡考察隊的專家學者10日宣布,他們在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下侏羅統發現了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並確認這是一群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的,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
  • 貴州茅臺鎮發現中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蜥腳類足跡群
    據悉,該恐龍足跡群為一群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該發現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2017年夏,該公司員工郭松波看到貴州習水恐龍足跡的報導後,認為後山的凹坑可能是某種足跡,並多方聯繫到邢立達副教授。「我看到郭松波提供的照片後非常激動,這些足跡是典型的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所留,這些足跡是非常罕見,」邢立達回憶道,「該地恐龍行跡的間距非常的狹窄,爪痕跡較長,這是典型的早期蜥腳類行跡特徵,也與中國西南,如雲南祿豐等地發現的此類骨骼化石相吻合。」
  • 1.9億年前的重慶是侏羅紀公園,生物學家找到證據:那裡全是恐龍
    這需要從去年3月份開始說起,當時,一群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探險的時候,發現了一堆奇怪的「雞爪印」,向有關部門匯報後,當地的專家組立刻前往此地勘測,最終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確定了它們的身份,認為是獸腳類恐龍留下來的。這項發現也彌補了此前亞洲地區的空白。
  • 中國發現亞洲首例霸王龍足跡,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肉食性恐龍足跡之一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 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造跡者」或為正在小跑的中國龍
    6月1日,「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的消息刷上微博熱搜。南都記者從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獲悉,去年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一堆「雞爪印」,後經初步鑑定,為誕生於1億9000萬年前下侏羅統恐龍足跡群。目前該研究已發表在英國知名SCI期刊《歷史生物學》。
  • 臨沂郯城發現首例群體性小型馳龍類恐龍足跡
    「恐龍獵人」的意外發現:300個足跡齊聚 「侏羅紀公園」現世唐永剛是國內知名「恐龍獵人」,這片震驚世界的群體性小型馳龍類恐龍足跡就是他發現的。據了解,一般來說,一個恐龍足跡點的恐龍足跡種類都是寥寥一兩種,但李莊鎮足跡點的恐龍足跡卻包括了肉食性恐龍留下的三趾型中型獸腳類足跡、小型獸腳類足跡、微小型獸腳類足跡,以及兩趾型小型恐爪龍類足跡;植食性的窄間距蜥腳類足跡,寬間距蜥腳類足跡,以及鳥類足跡共七種類型,整體超過300個足跡。也就是說,在這約10畝地的範圍內再現了影片《侏羅紀世界2》中的恐龍種類。
  • 四川敘永首現罕見鳥腳類恐龍足跡 距今約一億年
    前日,由國內幾位知名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組成的專家團一行,對可疑足跡的發現地點進行考察研究,證實此處新發現的足跡為恐龍足跡。同時,此次足跡中還發現了11個鳥腳類恐龍足跡,專家稱這在中國非常罕見。在上次發現獸腳類恐龍的巖石上,專家又再次發現蜥腳類恐龍。「這裡保存著極好的獸腳類恐龍行跡。」獸腳類恐龍是一種兇猛的肉食性恐龍,是當地發現的蜥腳類足跡和鳥腳類足跡的造跡者的天敵。從足跡可推斷獸腳類恐龍長約4-6米。生活年代在白堊紀時期,距今約一億年。
  • 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系延安首例
    近日,延長油田杏子川採油廠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一事已獲得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屬實。據了解,這是延安市區域內發現恐龍足跡化石的首例報告。
  • 亞洲最古老蜥腳類恐龍足跡驚現大足 恐龍在重慶生活至少1億年
    早在1985年,這處恐龍足跡就被重慶自然博物館的楊興隆和楊代環所發現,2001年美國恐龍足跡學家Martin G. Lockley又對該地區進行了調查。由於該足跡點位於約60°的陡壁上,限於技術手段,上述兩次對此處恐龍足跡的調查僅限於遠處觀察和素描。
  • 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 隱藏著大自然什麼秘密?
    巴中市通江縣毛浴鎮一個小山坡的石板上發現了疑似恐龍腳印,經過古生物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現場鑑定,這些腳印確係白堊紀早期恐龍足跡,距今約1.3億年。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留下腳印的恐龍連同那個遠古時代,究竟是怎樣的存在?透過1.3億年的腳印,我們能洞悉大自然的哪些秘密?
  • 延安發現首例恐龍足跡化石
    近日 陝西延長油田職工在延安市安塞油區 地質勘查時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這一意外發現已獲得 國內古生物學專家現場考證 這也是延安市區域內
  • 不是霸王龍,重慶永川龍才是侏羅紀霸主!
    1957年首次在合川發現恐龍化石以來,目前,全重慶已有將近2/3的區(縣)相繼發現恐龍化石,其中不少是享譽世界的「明星恐龍」:如當時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恐龍之一,有「東方巨龍」之稱的合川馬門溪龍;目前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性恐龍之一——上遊永川龍;世界級的侏羅紀恐龍化石產地重慶雲陽恐龍動物群……目前,重慶共發現恐龍化石點60餘處,完整的恐龍化石有十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