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肉食恐龍證據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6月1日發布消息稱,2019年3月由攀巖愛好者在重慶主城區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發現的一堆「雞爪印」,經組織相關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的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此項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重慶市208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代輝、重慶市地質調查院研究館員魏光飈等專家學者共同完成。最新成果科研論文發表於英國知名SCI期刊《歷史生物學》上,研究確認該恐龍足跡為卡巖塔足跡。

據介紹,該恐龍足跡群位於兩個相距大約3米的石英砂巖表面,共有46個三趾型獸腳類足跡。根據測量足跡的相對步幅長度,推測其為大中型獸腳類恐龍造跡而成,且當時「造跡者」正做小跑的步態。

代輝介紹,卡巖塔足跡廣泛分布在北美、歐洲東北部、非洲和亞洲侏羅紀地層中,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祿豐、晉寧和四川攀西地區、陝西子洲的下侏羅統地層中。在北美,卡巖塔足跡「造跡者」為獸腳類雙脊龍類或基幹堅尾龍類,是最早出現的大型肉食恐龍之一。在中國,尤其是西南地區,卡巖塔足跡「造跡者」很有可能是中國龍。中國龍的頭上有兩個冠狀物,體長約5.6米,體重可達半噸,是兇猛的大型食肉恐龍。

代輝認為,重慶歌樂山恐龍足跡群的發現,豐富了中國乃至亞洲地區卡巖塔足跡群的記錄,也進一步證明了亞洲乃至全球下侏羅統恐龍足跡多為獸腳類恐龍足跡,這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重要意義。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重慶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正在「小跑」
    1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稱,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由發現的一堆「雞爪印」,後經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
  • 侏羅紀早期?肉食性恐龍?重慶歌樂山發現疑似罕見恐龍足跡
    今(9)日,微博認證為古生物學者、科普作家邢立達的微博號@邢立達發布消息稱:重慶主城區發現侏羅紀恐龍活動證據!
  • 重慶城區發現侏羅紀早期最強肉食恐龍證據
    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研究人員現場描繪恐龍足跡(央廣網發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央廣網重慶6月1日消息(記者陳鵬)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經該局組織的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確定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的「雞爪印
  • 1.9億年前的重慶是侏羅紀公園,生物學家找到證據:那裡全是恐龍
    根據新華社6月1日的報導,古生物學專家在重慶,發現了距今1.9億年的大型肉食類恐龍曾經在這裡出沒的證據,再次印證了此前對於重慶地區曾經是「侏羅紀公園」的猜想,證明在遠古時期,曾經有大群的恐龍生活在我國的土地上。如何找到「證據」的?
  • 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造跡者」或為正在小跑的中國龍
    6月1日,「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的消息刷上微博熱搜。南都記者從重慶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獲悉,去年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一堆「雞爪印」,後經初步鑑定,為誕生於1億9000萬年前下侏羅統恐龍足跡群。目前該研究已發表在英國知名SCI期刊《歷史生物學》。
  • 侏羅紀早期最強肉食恐龍曾出沒重慶城區 很可能是中國龍
    2019年3月,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東部沙人防空洞發現的一堆「雞爪印」,後經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初步鑑定為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下侏羅統珍珠衝組獸腳類恐龍足跡群。根據測量足跡的相對步幅長度,推測其為大中型獸腳類恐龍造跡而成,且當時「造跡者」正做小跑的步態。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最初指的是一種較大的(長約為35cm)三趾型兩足行走的獸腳類恐龍足跡的屬名,這種獸腳類恐龍最早發現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下侏羅統地層。卡巖塔足跡(Kayentapus)足跡特點是不保留拇趾印痕,保留了第四指的蹠趾墊印痕,與其餘的印痕完全分開。
  • 侏羅紀大型肉食恐龍「出沒」重慶中心城區 當時它正在「小跑」
    208地質遺蹟保護研究院研究人員現場描繪恐龍足跡。市規劃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日6時訊(記者 王瑋)去年攀巖愛好者在重慶歌樂山國家森林公園發現一堆「雞爪印」後,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隨即組織古生物學專家團隊進行考察、研究。
  • 重慶歌樂山發現恐龍化石 類型屬我國首次發現
    來源:上遊新聞攀巖愛好者景隨心在重慶歌樂山發現了這片卡巖塔足跡化石一片60度角的峭壁,是攀巖愛好者們「徵服」歌樂山的道路之一,當大家徒手攀登的時候,誰也沒注意到,就在自己的手旁腳下,隱藏著一堆誕生於一億九千萬年前的
  • 重慶上演現實版侏羅紀 30餘條恐龍「復活」(圖)
    攝影:孟幻一位體驗者近看屬於肉食類恐龍的四川龍。攝影:孟幻  中新網重慶4月5日電(孟幻)合川馬門溪龍究竟有多長?大石壩恐龍的真面目如何?上遊永川龍發現時是什麼樣子?為揭開恐龍世界神秘面紗,「聆聽恐龍的呼喚——重慶科技館大型恐龍主題展」將於4月10日至6月9日上演。
  • 重慶歌樂山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當時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
    攀巖愛好者在歌樂山峭壁上發現大片恐龍腳印,為1.9億年前中國最兇猛肉食性恐龍所留,填補亞洲卡巖塔足跡空白。重慶歌樂山地區發現的恐龍足跡群 | 邢立達供圖作者 | 劉森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展覽部主任責編 | 高佩雯清晨的陽光灑滿湖面,一隻恐龍開始了一天的覓食之旅。
  • 世界最大侏羅紀恐龍化石牆驚現重慶(附動態H5)
    上世紀初,一名中國恐龍化石專家為一群外國專家介紹中國恐龍,噼裡啪啦一大堆語言之後,有外國人不懂事地問:「你們沒有肉食恐龍」?中國專家活生生把滿肚子的話吞了回去,同時在心裡做出一個決定:「我帶你幾爺子吃重慶火鍋,辣翻你幾爺子算了。」因為當時中國確實還沒有發現肉食恐龍化石。
  • 原始肉食恐龍介紹以及簡筆畫
    原始的獸腳亞目恐龍化石太多比較零碎,年代比較久遠離今大約2億年,是2足恐龍,年代大約在三疊紀晚期和侏羅紀早期,食性可能是雜食,或者肉食,一些也可能是和禿鷲一樣食腐性的。根據早期的估計,哥吉拉龍的身長約5.5米,體重估計約150-200公斤,是當時的大型肉食性動物之一。坎普龍Camposaurus,生存於晚三疊紀的北美洲。化石發現於諾利階早到中期地層,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新獸腳類恐龍。
  • 《侏羅紀世界進化》肉食恐龍綜合能力排行榜
    導 讀《侏羅紀世界進化》肉食恐龍的能力有高有低,每一種恐龍都有著區別,那究竟誰才是恐龍之中的豪傑呢?
  • 亞洲第二例,中國發現肉食恐龍也會遊泳
    2016年9月5日,中外古生物學者宣布,他們在雲南省中部的恐龍山鎮,發現了中國首例的肉食龍和植食龍遊泳足跡。這類足跡目前在全球僅發現數例,亞洲此前只有一處記錄。「這是典型的恐龍遊泳跡」,邢立達回憶道,「足跡分成兩種類型,其中的肉食龍遊泳跡這是中國第二次發現這種足跡,另外幾個很可能是植食龍留下的,這在中國還屬首次,這些足跡對復原當地的古生態,古行為學的研究有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恐龍會不會遊泳?是古生物學界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
  • 貴州茅臺鎮發現中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蜥腳類足跡群
    據悉,該恐龍足跡群為一群蜥腳類恐龍在不同時段留下,是我國侏羅紀早期規模最大的蜥腳類足跡群,該發現對研究中國侏羅紀早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2017年夏,該公司員工郭松波看到貴州習水恐龍足跡的報導後,認為後山的凹坑可能是某種足跡,並多方聯繫到邢立達副教授。「我看到郭松波提供的照片後非常激動,這些足跡是典型的侏羅紀早期蜥腳類恐龍所留,這些足跡是非常罕見,」邢立達回憶道,「該地恐龍行跡的間距非常的狹窄,爪痕跡較長,這是典型的早期蜥腳類行跡特徵,也與中國西南,如雲南祿豐等地發現的此類骨骼化石相吻合。」
  • 我國將在7至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丨...
    我國將在7至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重慶發現大型肉食恐龍出沒證據丨科技早新聞 2020-06-02 0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貴州赫章發現侏羅紀早期恐龍足跡化石群,有的小跑有的散步
    2月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他們在貴州省赫章縣境內,發現了一套以中小型獸腳類足跡為主、伴有少量蜥腳類足跡的恐龍足跡化石組合。這組足跡化石組合,是在貴州省赫章縣輔處彝族苗族鄉發現。足跡化石位於下侏羅統(侏羅紀早期)龍頭山群的細砂巖中,與四川分布的珍珠衝組同類遺蹟特徵組合一致。本次共發現 32 個三趾型足跡,其中 31 個足跡為肉食性的獸腳類恐龍所留,長度在 14 至 19 釐米之間,它們組成了 4 條行跡。這些足跡大部分保存良好,形態完整,可觀察到趾墊和趾尖。
  • 侏羅紀世界進化肉食和草食恐龍混養方法
    侏羅紀世界進化肉食和草食恐龍混養方法 2018-06-14 17:30  52PK遊戲網
  • 重慶,站在恐龍脊梁上的城市
    「20多萬平方公裡的四川盆地,是中國侏羅紀恐龍化石埋藏最豐富的地區,重慶與自貢一樣,又是四川盆地發現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因此有專家形象地將重慶比喻為『恐龍脊梁上的城市』。」歐陽輝手拿一份資料介紹,重慶是四川盆地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之一,上世紀30年代末就有恐龍化石出土。
  • 琥珀裡面被發現的恐龍羽毛!侏羅紀公園不遠了……
    古生物學家邢立達去年在緬甸進行考察取樣的時候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了恐龍的尾部殘骸,而且還是帶著羽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