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是世界金融創新的中心,其主要做法是將不同債權打包,好的壞的「捆綁銷售」,就跟中國以前積壓品搭著緊俏貨賣一樣。其中有「知識」或「智慧」的成分,也算一種「知識經濟」吧,只可惜變成泡沫,現在終於破滅了。
美國有知識界重量級人物站出來,將華爾街一鍋燴,給予猛烈撻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專欄作家託馬斯弗裡德曼近日都寫了文章,觀點驚人地相似:納斯達克前任主席麥道夫以「龐氏騙局」吸金500億美元,是個騙子,而華爾街整體上和他沒什麼兩樣。
他們把投資者的錢拿來,製造繁榮的假象,自己拿超高工資,而讓投資人眼看著自己的錢消失。
由高學歷、高素質的人來從事投資、經營企業,他們就會傾向於承擔社會責任,傾向於嚴於律己嗎?這對美國已不是一個問題,但在中國,還有很多人對「高學歷、高素質的人」充滿期待,預付了許多信任。前不久黃光裕被警方帶走,有些人就認為,其文化程度不高是他不守規則的重要原因。很多中國富豪出事,也被認為根源於他們學歷不高、素質低。反過來說,只要富豪受過正規教育,其表現就會好。
這是中國人對於知識的迷信,迷信知識把人導向善,迷信知識意味著經濟和社會秩序,這是一種「中國特色」的現代迷信。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文藝復興以來,知識對世界的改變是巨大的,人類登上月球,網際網路把世界聯成一體。但知識在改善人類處境的同時,也被用來製造洲際飛彈、核武器,它們完全可以毀滅全人類。麥道夫及其同夥的例子又表明,知識有助於行騙,而其騙局的受害者是整個世界。
奇怪的是,對低學歷的騙子,我們一貫充滿道德義憤;而對高知識欺詐,我們卻有一种放松的心態。一個名叫王細牛的人,「忽悠」了內蒙古、寧夏兩地的政府官員,導演了一起「天方夜譚」般的詐騙案。不久前記者發現,王細牛乃「湖北省黃梅縣龍感湖農場的一名農工」,早期是「小木匠」,這時候,人們氣憤到了極點。這件事給人的感覺是,行騙似乎要有學歷門檻,被高學歷的人欺騙,才是可以被理解的。
在中國,由於長期推行蒙昧主義,知識生產和教育都不發達,導致近代落後挨打。在引進科學與民主之後,中國獲得「新命」,一個民族的命運改變了。現在,我們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宣傳「知識改變命運」,大力發展教育,這些都是正確的。但建構現代社會生活的,除了知識,還有法律、民主政治、道德等諸多因素。如果沒有法律設定遊戲規則,沒有政府規制市場,知識很可能無所作為,或者僅僅是一部分人奴役另一部分人的「智慧」。
我們的教育在發展,知識在迅速普及,但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和強有力監管,一個知識化的欺詐時代就會到來。在這方面,美國已成現實,而中國未必就能例外。華爾街是一面鏡子,提醒我們用一種新視角審視「知識」,對「知識」保持警惕。克魯格曼覺得,我們的世界正在「麥道夫化」。託馬斯弗裡德曼認為,華爾街需要的不光是金融救援,還有「道德救援」。而中國目前最需要的,則是清醒的頭腦,是法治和高水平的政府監管。(楊於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