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華爾街傳奇人物、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11日被逮捕。他被指控採用「龐氏騙局」方式操縱對衝基金給投資者造成至少500億美元的損失。紐約時報說,這可能是華爾街史上最大的欺詐案。[評論] 12月15日最新報導:納斯達克前主席涉嫌證券欺詐遭兒子舉報 | | | 「客戶們知道,麥道夫本人追求完美無瑕的從業記錄,致力於公平交易,並保有高尚的道德標準,這些一直以來都是本公司的標誌。」——麥道夫公司網站上的廣告詞。 當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11日被戴上手銬帶走,並由此引出一個可能長達20年、高達500億美元的投資騙局之後,這段廣告詞仍掛在其網站的首頁上。[詳細] | | | □ 打工賺5000美元起家 1960年,從法學院畢業後的他拿著自己在海灘上做救生員賺來的5000美元創立了伯納德·馬多夫投資證券公司,並因此聞名華爾街。這家公司主要以擔任股票買賣的中間人而聞名。2001年,馬多夫公司被稱為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三大提供上市諮詢的經紀公司之一,紐交所第三大經紀公司。[詳細] □ 從業記錄「白璧無瑕」 一個擁有近半個世紀「白璧無瑕式」從業記錄的投資專家,一種並不新鮮的欺騙手段(用高額回報引誘投資者,同時用後來投資者資金償付前期投資者),一大批具有豐富專業經驗的受害者,完美演繹了華爾街的多面性。[詳細] □ 曾倡導電子交易推動交易透明化 麥道夫還是倡導場外電子交易的先驅之一,在上個世紀80年代致力於推動建立交易透明化、公平化機制,為納斯達克同紐交所的競爭、包括日後吸引諸如蘋果、思科、谷歌等公司到納斯達克上市做出了巨大貢獻。[詳細] □ 兒子舉報老爸 世紀詐騙案發 據悉,麥道夫本人雖貴為公司「一把手」,但也經常自己操刀為私人客戶理財。而最近的這兩件事讓麥道夫的兩個兒子聯想到麥道夫此前的一些做法,感到「公司內部出了問題」。之後在兒子的詢問下,麥道夫承認了事實。向警方自首前,麥道夫的兩個兒子為阻止麥道夫將投資者的錢當紅利派發,提前向警方舉報。[詳細] | | 實際上,金字塔式投資騙案並不鮮見。這種騙局靠新加入的投資者金錢支付舊有投資者的回報,但一般很快都會因為缺少新鮮血液而入不敷出,最終被揭穿騙局。 但精於此道的麥道夫卻成功地運用四大絕招將這個騙局維持了近20年。[詳細] | | | □ 1、利用奢華場所建立人脈網 現年70歲的麥道夫浸淫資本管理多年。他1960年成立伯納德·L·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多年來,麥氏通過這家公司下屬的秘密資本管理分支機構,利用廣泛人脈,騙取投資。麥道夫在美國達拉斯、芝加哥、波士頓和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編織關係網,利用高爾夫球會所、雞尾酒會等奢華場所接觸投資者。[詳細] □ 2、樹立「投資必賺」口碑 在建立人脈網之後,麥道夫便開始樹立投資「口碑」。《華爾街日報》報導,麥氏僅在明尼蘇達州霍普金斯市山頂高爾夫球俱樂部和橡樹嶺俱樂部就「融資」超過1億美元。「當你在高爾夫球俱樂部打球或吃午飯時,所有人都在講麥道夫如何幫他們賺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者告訴《華爾街日報》記者,「所有人都想加入(麥道夫的項目)。」[詳細] □ 3、發展「金字塔型下線」 麥道夫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夥伴發展「下線」,有的人因成功「引資」而獲取佣金。一些「下線」又發展新「下線」。證券分析師斯普林向麥氏基金投資1100萬美元,佔個人淨資產的95%。他還為麥氏吸引數十位「下線」,其中既有投資5萬美元的普通教師,又有一擲百萬美元的企業家。[詳細] □ 4、合理回報率騙倒所有人 據悉,麥道夫每月向客戶提交的投資報告顯示他非常進取,客戶也能隨時在數日內贖回投資。而且與一般騙案的不合理高回報相比,麥道夫每年向客戶保證回報只有約10%,這樣便令許多存有疑心的客戶也不虞有詐。[詳細] | | 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前主席伯納德·麥道夫11日被控涉嫌詐騙,金額高達500億美元。這樁「華爾街最大騙局」曝光後,人們紛紛議論,為什麼麥道夫能用並不高明的「龐氏騙局」瞞天過海? 除了證券監管部門被指責疏於監督外,媒體評論認為,麥道夫廣泛的業緣關係讓他輕易取得眾多人的信任。[詳細] | | | □ 【最大受害者】 滙豐成為麥道夫詐騙案最大受害者之一 知情人士表示,滙豐銀行(HSBC)成為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前董事會主席伯納德·麥道夫涉嫌欺詐案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在該投資管理人倒閉的公司中,潛在的風險敞口約為15億美元。[詳細] □ 【銀行也中招】 歐洲三家銀行稱因麥道夫詐騙案損失累計為38億 隨著涉嫌該案的受害者相繼被曝光,波及範圍愈來愈廣,歐洲的三家銀行於當地時間周日表示,在麥道夫的投資公司遭受的風險敞口累計約為38億美元。[詳細] □ 【影響廣泛】 麥道夫被捕震驚美國上流投資者 納斯達克前主席,出事前身為基金經理的麥道夫(Bernard Madoff)涉嫌欺詐的消息震撼了紐約和佛羅裡達州的上流社區,這些地區的富人們數十年來將數十億美元託付給了麥道夫。[詳細] □ 【美證監會尷尬】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因麥道夫醜聞遭攻擊 未能監察到前納斯達克股票市場董事長、投資證券公司的創始人貝納多·麥道夫(Bernard Madoff)所犯下的全球最大的證券欺詐之罪行已經引起了民眾對美國市場監督機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能力產生了諸多疑問。[詳細] | | 現年70歲的麥道夫曾擔任過納斯達克證交所的主席,目前仍是納斯達克OMX集團提名委員會的一名成員。1960年,從法學院畢業後的他拿著自己在海灘上做救生員賺來的5000美元創立了伯納德·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並因此聞名華爾街。 這家公司主要以擔任股票買賣的中間人而聞名。2001年,麥道夫公司被稱為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三大提供上市諮詢的經紀公司之一,紐交所第三大經紀公司。[詳細] | 龐氏騙局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投資詐騙,是金字塔騙局的變體,很多非法的傳銷集團就是用這一招聚斂錢財的,這種騙術是一個名叫查爾斯·龐齊的投機商人「發明」的。 查爾斯·龐齊是一個生活在19、20世紀的義大利裔投機商,1903年移民到美國,1919年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騙人向一個事實上子虛烏有的企業投資,許諾投資者將在三個月內得到40%的利潤回報,然後,狡猾的龐齊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的人,以誘使更多的人上當。由於前期投資的人回報豐厚,龐齊成功地在七個月內吸引了三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讓被利益衝昏頭腦的人們清醒過來,後人稱之為「龐氏騙局」。[詳細] | 麥道夫是現代華爾街的先鋒。——喬治城大學金融學教授安格爾
麥道夫在金融服務行業長久以來充當著領導地位。他是一個正直的人,我們將努力處理好這件事情。——辯護律師霍維茨[詳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