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鄰居是個理髮匠,三代人都經營一個行當,算是祖傳手藝。在我小時候,鄰居家就栽種著一棵絨花樹,學名叫合歡樹。每年絨花開的時候,滿樹絨球,滿院香氣,四鄰八家的孩子們都喜歡到理髮匠家裡玩耍,回來的時候,主人會給每個孩子賞一枝絨花玩耍。更稀奇的是,絨花樹的葉子很奇特,它的樣子像兩把背靠背的梳子,日落時就合成一體,變成一把梳子,第二天日出,重又張開,我們小孩子誰也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只覺得奇怪,當奇事來講。
過了一段時間,我再去這家時,那棵好看的絨花樹已經被刨掉了。村裡就有人風傳,絨花樹是鬼樹,不能在家裡栽種,容易招不乾淨的東西。長大以後,我留心做了觀察,我們整個村子確實沒有一戶人家栽種這種樹。也不知道這種傳言的依據是什麼,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說,覺得這件事怪怪的。
絨花樹在我們這一帶本來就不多,1979年前後,柏林禪寺的崗坡上種著一溜很粗很粗的絨花樹,絨花盛開的時候,紅了半邊天。春夏我們到寺裡玩耍,總要爬到樹上採些絨花,秋它就採它的莢果來玩。當時,這些絨花樹似乎就是無主樹,不知是什麼人栽種的,更沒有人來管。1992年柏林禪寺重建山門時,這幾棵絨花樹遭遇了和理髮匠家絨花樹同樣的命運。
絨花樹也叫合歡樹、夜合樹、馬纓花、扁擔樹、芙蓉樹。可作綠蔭樹、行道樹或栽植於公園、水畔做景觀樹都是極好的。
絨花樹葉纖細似羽,綠蔭如傘。紅花成簇,秀美別致。樹姿優美,氣味芳香,既可做美化環境的綠植,其花還可入藥,絨花樹花開時採的花,是中草藥合歡花,含苞欲放時採的花蕾,稱合歡米,有安神解鬱、活血止痛、開胃利氣之功效,提取的浸膏外用治骨折、痛疽、腫痛等症。樹皮亦可入藥,是貨真價實的經濟樹木。
如果,你到過現在的趙州橋公園,一定對古橋兩側的絨花樹有印象。花開時節,一抹豔紅把千年古橋襯託得格外秀美。
前陣子我去趙州橋公園時,特意去為絨花樹拍照,發現它們患了枯萎病,公園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給它們輸液。本來正值花期的絨花樹,枝頭的花團已經凋謝了。絨花樹得的這種枯萎病,為系統性傳染病,是合歡樹上的一種毀滅性病害。但願它們能夠儘快痊癒。
花美葉奇的絨花樹,花語是永遠恩愛。而葉片兩兩相對,則是夫妻好合的象徵,那為什麼就不敢往家裡種呢?你們那裡有這種說法嗎?請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