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首倡之地的印度尼西亞,也是海外華僑華人最多的地區。早在唐代,廣東、福建沿海地區就有人下南洋到印度尼西亞謀生,而清朝末期更是迎來下南洋高峰。據悉,印尼華人已有2000萬左右。
看看印度尼西亞最富有的十個華人,你會發現它們都有共同點:他們幾乎都是中國商人的後代,他們都是移民到印度尼西亞的。他們大都是第二代的印尼華人,也有少部分是第一代的印尼華人。
今天小梵就帶大家了解下移民到印尼的人感受如何?為什麼印尼華人比印尼當地人更富裕?
@Ikhsan Radjab
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印尼華人和印尼馬來人一樣窮。然後,華人開始做一些小生意。因為前期他們在商業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得他們在後來能夠進行更快的擴張。他們為自己的家族生意付出汗水,淚水甚至鮮血。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要家庭未來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他們賺了一千塊錢,他們會將一百塊錢用來支付他們個人的享受,剩下的900塊錢投入到他們的生意當中去。他們很少會去買昂貴的襯衫或者是漂亮的珠寶。簡而言之,他們願意為了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而犧牲個人的享受。
這就是中國人,不貪圖享受,勤勞質樸,用雙手去創造幸福。
@Ju boo Lim
你不應該問「為何印尼的華人比當地人更富裕?」 你應該問「為何世界各地的華人普遍都比當地人更富裕?」在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曾經去過世界很多國家,我已經注意到這個現象,這一現象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明顯。無論你說的是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或菲律賓,甚至連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很多地區都是如此。其實答案非常簡單——華人是一個工作非常努力的民族,他們經歷了數千年的王朝史,他們需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和智力去解決問題。在歷史上也經常會遇到各種苦難,災荒,貧窮。他們非常努力,野心勃勃,堅韌不拔,百折不撓,他們成為這個星球上一隻非常有生命力的力量。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生存遊戲——你要如何才能夠生存下去?
@aosika
我爺爺那代從福州移民到印尼的,據說剛開始家裡很窮,爺爺以出海捕魚為生,養活著奶奶和爸爸,因為當地人懶,而且經常遇到天氣不好的情況下就不出海了,爺爺是心地善良,勤勞細心的人,從不抱怨什麼,僱主也是華人,非常信任爺爺,在給僱主打了5年工後,並分了一塊地盤兒給爺爺,爺爺開始自己做,有固定的買主,就這樣兩年下來,一家人買了房,還有了車。生活逐漸好起來。
但爺爺和奶奶依然省吃儉用,卻在爸爸的教育上從不節省。給爸爸最好的教育,送他去歐美國家留學。包括後來對我的教育也是如此。但我們依然會在中國的節假日時,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和和美美的過節。
爺爺經常說,中國才是他的祖國,福州才是他的家鄉,2015年,爸爸帶著爺爺奶奶,還有我和媽媽去福州了一趟,爺爺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種笑容是一種感激,因為臉上早已老淚縱橫。
如果你只是給人一條魚,但是你不教他捕魚,那麼最終這個人將會逐漸虛弱下去。這就是中國人的信念。
但不管是誰的故事,華人,都是歷史上被銘記的重要扉頁,是前人的拼搏,才能讓今天的我們在大樹下乘涼。
但不管在哪裡,都要記得付出才有收穫,腳踏實地,總有一天你會得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