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路子洲】 千島之國印尼地處赤道,這個終年炎熱、資源豐富的國家還是全球第四人口大國,擁有2.61億人口。印尼人不爭不搶、率性而為,隨性,是印尼人性格的最大特點。
騎摩託的印尼人
愛遲到:「橡皮筋」時間
印尼人愛遲到,他們的時間被戲稱為「am Karet」 (印尼文,意為橡皮筋時間),有著「無法估測」的巨大彈性。不管是會議、活動,還是婚禮、葬禮,遲到30分鐘至一個小時都屬正常現象,司空見慣。而且遲到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堵車、下雨、祈禱、生病、肚子餓、忘了有約、奶奶突然去世……在雅加達工作了兩年的華人梁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就經常被印尼人爽約,其中一個印尼人甚至使用了好幾次同樣的理由:奶奶去世。梁小姐無奈地說:「根本搞不清楚他有幾個奶奶。」
堵車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遲到理由。印尼首都雅加達是全球著名的擁堵城市,位列全球最堵城市前三甲。在今年的雅加達亞運會開幕式中,印尼總統佐科騎著摩託車入場,以此來「自嘲」雅加達的「堵城」風貌。除去客觀原因,印尼人遲到更多是源於骨子裡的隨性和鬆散的時間觀念,比如和他們約好第二天上午10時見面,他們能記住「第二天上午有事」就不錯了。
愛跳槽:經常「玩失蹤」
印尼人尤其是底層工作者如小工、司機、保姆等,經常幹著幹著,就不幹了,有的不打招呼就「失蹤」了。許多在印尼的外國人都僱用了當地保姆,但是這些保姆大多很難穩定地堅持工作超過一年,如果有待遇更好的工作機會,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跳槽,而且經常不打招呼就走了,更有甚者會在離開前預支薪水或者借錢,然後徹底消失。還有一些印尼員工藉口說家裡有事情,需要請假回去,而且需要用錢,拿到應得的薪水之後就不再來了。僱主起初以為對方只是曠工幾天,時間長了才發現,原來自己是被員工「炒了魷魚」,往往措手不及。
印尼的開齋節假期是離職、跳槽的高峰期。十幾天的超長假期讓許多印尼人可以返回家鄉,或者外出旅遊。而印尼人往往在家待久了就不想回去上班了,或者出去旅遊時間太長,心玩「野」了,開始追求「詩和遠方」,這時候他們有可能忽然就做出離職或者跳槽的決定。
印尼人愛「玩失蹤」可不僅限於職場。記者有一次在蘇拉威西島的一個村子裡採訪,40多歲的村民薩拉姆和自己的兩個兒子一起生活。記者起初以為薩拉姆是單親爸爸,後來才得知他並未和妻子離婚,只是自己的妻子最近「離家出走」了,不知道是回娘家了還是出去旅行了。薩拉姆說,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年都會發生,村子裡許多家庭也都有這樣的妻子,但是家裡人都不會怪罪她們。
愛消費:幾乎都是「月光族」
印尼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儲蓄觀念,手頭有多少錢就花多少錢,一般都是「月光族」,甚至是「周光族」(印尼有些崗位薪資按周結算),今朝有酒今朝醉。底層印尼勞動者比如工地小工,喜歡預支工資,經常有小工領完工資就告訴老闆他不來了,等到錢都「揮霍」完了,就又回到工地找老闆求情,希望繼續工作。許多印尼人花錢也不會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常常是月初發了工資過得像土豪,到了月中開始節衣縮食過回正常的生活,到了月底就窮得叮噹響,過得像個乞丐了。
在印尼,年輕人大多喜歡享受生活,因此即使不富裕,也不會在金錢上吝嗇,這就造就了印尼人強大的消費能力。在雅加達的大型商場內,即使是工作日也可以看到很多印尼人在消費,而到了周末,這些地方基本都被擠得水洩不通。瀟灑不羈的印尼年輕人,一到假期或者周末便會三五知己相約出去旅遊,有時候工資花完了他們還會互相借錢出去玩。在印尼的大部分旅遊景點,印尼當地人的比例通常不低於外國遊客,一方面因為印尼本身是人口大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印尼人實在太愛玩,太喜歡消費。
印尼的小額信貸發展良好,因為符合印尼人「超前消費」的習慣。摩託車、手機、家電、甚至日用品都可以分期付款,只需一張身份證一張銀行卡,沒有什麼是不能分期解決的。商家為了促銷,經常舉辦商品分期付款零利息的優惠活動,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