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印尼華人的真實生活

2020-11-27 東北新聞網
  

  中國人喜歡闖蕩江湖,到另一個國家去創業。而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國城。中國城現已遍布世界各地,它不僅僅是幾條街,更是中華文化的象徵和代表。中國城的規模如果比較小,就被稱為唐人街,這是華人在其他國家城市聚居的地方。印尼雅加達,也有中國城。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信來電(024-23257777轉8088)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後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印尼華人為什麼比印尼當地人富裕?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首倡之地的印度尼西亞,也是海外華僑華人最多的地區。早在唐代,廣東、福建沿海地區就有人下南洋到印度尼西亞謀生,而清朝末期更是迎來下南洋高峰。據悉,印尼華人已有2000萬左右。
  • 淺談印尼華人的經商思維
    根據筆者本人的觀察和實踐,我總結出來一些印尼華人的經商思維。 首先,受到群體性的影響,很多印尼華人從小就沒有想過以後自己會去打工,「工字不出頭」這個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與其說是印尼華人的思想,不如說是從潮州、福清那邊帶過來了,從母國帶來的觀念,在海外可以傳承一代又一代。
  • 印尼「華人」問題的歷史足跡
    冷戰時期,兩極競爭導致印尼與中國關係的重大變化。事實上,印尼的「華人」問題始終是印尼看待「中國」的關鍵因素。這不僅在改革開放之前如此,在當前中國崛起及「中國夢」散播之際,華人社會影響力隨之重振,更值得密切注意。  中華、中國、華人  一切可從「中華」、「中國」、「華人」三個身份概念在印尼的命運說起。
  • 印尼人到底能娶幾個老婆?十件事帶你了解真實的印尼
    首先,用右手吃飯 握手或待人接物。印尼人吃飯基本都用右手,且很多時候都習慣了用手抓。因為在印尼的傳統中,左手是不潔的,如廁衝洗用左手。慕斯林教規裡,先知有直接命令,吃飯一定要用右手,而相傳魔鬼才習慣用左手。日常生活中,給他人小費,收受他人物件等,都以右手為主。不要小看這個,有時候你用左手遞東西,會被人認為無禮。
  • 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印尼客家華人比例最高的城市
    清朝乾隆時期,大量的華人漂洋過海來到加裡曼丹島開採金礦,由於當地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極為艱苦,路途遙遠,他們得不到祖國的關心和照應,所以被乾隆皇帝成為天朝棄民。由於和當地的爭端,便出現了很多糾紛不斷的幫派。羅芳伯來到這裡,加入一個叫蘭芳會的華人社團。
  • 距曾母暗沙僅400公裡,曾建華人王國,納土納為何成了印尼的?
    距曾母暗沙僅有400公裡,曾建華人王國,納土納為何成了印尼的?在我國,南海是最大的一片海域,總面積達到了350萬平方公裡,其中屬於中國範圍內的有210萬平方公裡。這是我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域。而在真實的歷史中,袁承志的原型是潮州人張杰緒。張杰緒和和袁崇煥沒什麼關係,也和中原武林沒什麼關係,但是他和袁崇煥一樣都是廣東人,袁崇煥是東莞人,而張杰緒是潮州人。張杰緒不滿滿清的統治,帶著幾百殘兵敗將一路逃到萬生石塘嶼,在明朝最南的邊疆建立起一個自己的王國。張杰緒建立納土納王國後,並沒有建立國號而是僅僅自稱為國王,不斷收留逃離在此的漢人。
  • 印尼華人仍面臨種族主義威脅 生存安全不容忽視
    印度尼西亞是全球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華人在總人口中只佔極少數。在三十多年的禁錮之後,目前印尼華人已經逐漸擺脫了來自政府和主流社會的歧視,但是仍然面臨著種族主義的威脅。近期在印尼西加裡曼丹省的山口洋市發生了一起種族爭議事件,當地馬來族民眾數次發起針對華人華裔的示威活動,甚至引發了幾起暴徒使用燃燒彈襲擊加油站、惡意縱火燒車的惡性案件,凸顯印尼華人的生存安全不容忽視。據印尼《星洲日報》報導,事件的起因是山口洋市華人市長黃少凡發表了不當言論。山口洋市號稱千寺之城,人口中62%是華人,另外兩大族群是馬來族和達雅族。
  • 印尼蘇門答臘漸成華人企業新天地 當地政府重視
    中新社雅加達8月26日電 題:印尼蘇門答臘漸成華人企業新天地  中新社記者 李洋  從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乘坐飛機約半小時,中新社記者於當地時間25日抵達位於蘇門答臘島南部的港口城市楠榜。記者發現,華人企業正在蘇門答臘這塊肥沃的島嶼上漸具規模。
  • 印尼華人又有怎樣的歷史?
    與此同時,印尼還是華人華僑最多的國家之一。據估算,目前為止在印度尼西亞居住的華人華僑總數有近1000萬之巨,佔據了印尼總人口的5%。不過,這其中大部分都不再擁有中國國籍,其中90%以上的人已經加入了印尼籍。
  • 印尼騷亂二十年:華人地位提升 種族標籤依舊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4日報導,雖然已經過去了20年,但印尼華人仍然對發生在1998年的那場騷亂歷歷在目。這20年中,當地政府撤銷了對華人的很多禁令,華人的地位得到提升。不過,仍然有部分政客和印尼當地人會隨時拿種族問題大做文章。隨著中國和印尼關係日漸密切,印尼華人的角色也愈發重要起來。
  • 特寫:印尼華人百家姓拜祖敬宗「大團圓」(組圖)
    中新網雅加達4月30日電 題:印尼華人百家姓拜祖敬宗「大團圓」  中新網記者 林永傳  30日的印尼雅加達,一個風和日麗的大好日子。近1500名華人華僑匯聚唐人街旁的太陽城,參加印尼華人百家姓拜祖敬宗盛典。  各個姓氏的旗幟首先入場,安插在典禮臺旁。臺上,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巨大影像和印尼華人各姓氏祖先的牌位。
  • 分析:鍾萬學選舉成敗 是印尼華人突破從政藩籬指標
    印尼選舉官在雅加達特區首長選舉投票結束後,開始計票。    (雅加達綜合訊)此次雅加達特區首長選舉,是現任首長鍾萬學首次「獨挑大梁」競選。這不但攸關鍾萬學政途能否更上一層樓,也是測試印尼華人能否突破從政藩籬的重要指標。
  • 華人在印尼創辦大學:溝通心靈才會沒有隔閡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華人在印尼創辦大學:溝通心靈才會沒有隔閡  中新社記者 張冬冬  「彼此溝通,讓印尼的這一代和下一代人開始真正了解華族和華人文化,心靈才會沒有隔閡。」一個簡單的信念,讓旅居香港的美籍華人陳炳煌15年從不間歇地在印尼協助救濟棄嬰、收容孤兒,並興建學校供他們讀書。
  • 你好,請問印尼普通人現在對待華人什麼態度_澎湃新聞-ThePaper
    王勇輝 2019-05-26 印尼普通民眾性情比較溫和,大都彬彬有禮,至少表現出來的是這樣。
  • 印尼華人到底多富有?掌控八成社會財富,一組數據揭曉答案!
    印尼華人從業概況自華人在印尼定居之後,印尼的各行各業幾乎都有華人經營,並且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就以印尼首都雅加達一地為例,據報導,華人佔該市總人口百分之十,約有一百來萬人,經營的事業,涵蓋銀行、保險、娛樂、超級市場、餐飲零售等。華商機構的業主有的入籍,有的由其已具有印尼公民權的子女執掌。
  • 華人在加拿大真實生活看似都挺好,實則一地雞毛!
    談到華人在加拿大真實生活,很多人腦子裡會浮現出一副美好的畫面,住在面朝藍天碧海的別墅裡,吃著最新鮮的蔬菜水果和牛奶起司,隨時都能開車去郊外踏青,每個月工資是國內的好幾倍......聽上去像天堂般的生活,現實真的如此?
  • 印尼海嘯中躲過劫難的華人:「這簡直就是一座死城」
    印尼當地人的店鋪以小賣部為主,利潤微薄,加上印尼人沒有存儲的習慣,遇到災害後無以為繼。一批中國救援組織正在印尼各地等待時機前往災區,由於路面損毀,交通不便,前往帕盧已異常艱難。當時時間2018年10月3日下午,印尼災害應急部的工作人員在接聽電話。(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死亡的氣味在帕盧城內蔓延。
  • 印度尼西亞的華人發展史,一部華人既被利用又被限制的血淚史
    在荷蘭殖民者入侵之前的階段,這些華人或是出於經貿目的、或是生活所迫向外尋找新的生存空間,而最終在印度尼西亞安家落戶。 三、 華人為印尼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明朝及以前,大批華人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參與了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經貿往來並有相當一部分定居與印尼,他們為當地帶來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工具,促進了還處於原始生活方式的土著社會向農耕社會轉型,也帶動了當地資源的開發與經濟的進步。
  • 全球戰疫·連線|印尼華人:檢測樣本要寄雅加達,醫護無防護
    3月30日,印尼華人廖羽翎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目前印尼極度缺乏口罩、藥品和檢測試劑盒,醫護人員幾乎是「裸奔」上陣。廖羽翎長期在印尼峇里島從事旅遊服務,是印尼樂峇里國際旅行社負責人。今年1月中國疫情嚴重時,曾有過多年公益組織工作經驗的廖羽翎發起組織了「峇里島華僑樂捐會」,向國內捐贈了百餘萬元的物資。
  • 揭秘:民航飛行員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麼樣?
    一部擁有帥哥靚女講述飛行員生活的《衝上雲霄》,激起無數人對於藍天的嚮往。飛行員到底什麼樣?都是高富帥、純爺們兒嗎?他們真的和TVB 的《衝上雲霄》裡演的那樣,每天光鮮地拎著小包走來走去,談談情說說愛,然後就可以有大把大把的鈔票進口袋?工資和他們的飛行高度一樣,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