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正常值是多少?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單位都會每年組織員工去做一次全面的體檢,還有許多人對自己的健康比較關心,每年都要自己掏錢去做一次全面的體檢。通常,這些類型的體檢所包含的項目會有很多,其中就有重大疾病的檢查項目。可能有很多人都做過甲胎蛋白的相關檢查,在拿到體檢單後,卻看不太明白。什麼是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別亂猜,快來看看這篇文章,對照一下,你就知道了。
甲胎蛋白,英文簡稱為AFP,是胎兒期肝臟所合成的一種特殊蛋白質,在胎兒出生約兩周後,甲胎蛋白從血液中逐漸消失。當然,因為各種原因,成人的血液中也存在一定量的甲胎蛋白。醫生介紹,甲胎蛋白的正常值為:0~25ug/L,低濃度陽性為:25~400ug/L ,高濃度陽性為:超過400ug/L。
如果甲胎蛋白的數值偏高,也就是呈陽性,則可能是某種疾病的信號,比如肝癌、生殖細胞癌等腫瘤,再比如肝炎、肝硬化等一些肝病。
據調查顯示,大約80%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數值都會偏高,這是因為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就會使產生甲胎蛋白的功能得以恢復,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數量會隨著病情的惡化而逐漸增多。因此,在臨床上,診斷原發性肝癌的一個特異性臨床指標就是甲胎蛋白。
同時,約50%的生殖細胞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數值也偏高;其它一些腫瘤,比如腸胃管腫瘤、胰腺癌、肺癌等患者,其甲胎蛋白數值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高。
對於肝炎、肝硬化患者來說,其血清甲胎蛋白也可能會偏高,一般升高的幅度比較小,且持續的時間比較短。
看到這裡,可能有許多人都很擔心,因為他們的甲胎蛋白數值超過了正常值,即25ug/L。
其實,就算甲胎蛋白數值超過了正常值,也不要過於緊張和害怕。雖然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異性標誌,是肝炎、肝硬化等其他疾病的信號之一,但體檢發現其數值偏高(陽性)未必就患有這些疾病,比如孕婦,在妊娠後3個月,甲胎蛋白就明顯升高,到7-8月,孕婦母血中的AFP量將達到最高峰,而且相對穩定,但仍不超過400μg/L,約在產後3周後,其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數值才會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
反過來,甲胎蛋白的數值偏低(陰性)也有可能是肝癌患者。研究表明,約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到病故前,其甲胎蛋白的數值仍不超過10 ug/L。
總之,確診是否患有肝癌、肝硬化等疾病,並非只依靠甲胎蛋白這一項檢查。如果要想確定是否患有肝癌,還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做肝功能和血清鐵蛋白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