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2021-01-17 康復Therapy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你會收穫以下知識:1.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2.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作用?3.糖化血紅蛋白紅知道對少才對?

糖尿病在我國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慢性病,目前我國患者數量十分龐大。

根據之前的數據統計,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9.7%的人患有糖尿病。

總共出現糖尿病的人數甚至預計達到9240萬,毫無疑問,根據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我國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

而如果把糖尿病的診斷放寬,就像美國糖尿病學會所建議的那樣,把超過6.5%的人也視為糖尿病患者,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甚至可以達到11.6%。

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控制血糖,但是如何判斷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呢?

很多人覺得可以選擇看血糖到底是多少,但是這樣測起來有一點麻煩,總不能每次吃飯之前之後都測一次吧。

有沒有更好的觀測血糖的方案呢?

當然有,醫生很厲害,他們有另一項法寶叫做糖化血紅蛋白,可能你對他並不熟悉,但相信你看完以下內容之後,就很了解了。

一、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是血液中紅細胞裡的血紅蛋白,在葡萄糖的作用下緩慢並且持續結合後的產物。

所以這個名稱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血紅蛋白,另一個是糖化。

但是這種結合一般是不可逆轉的,所以結合上就擺脫不掉了。

考慮到紅細胞的生存周期大概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間接地反映出,這個患者120天內血糖的數值是否穩定。

一般來說,血液中和葡萄糖結合的血紅蛋白並不是全部而是一小部分,一般來說只有4%~6%的血紅蛋白參與到葡萄糖結合。

好了,你可能看到這裡就明白了,糖化血紅蛋白在正常的範圍就是4%~6%。

雖然知道了這種特性,在臨床中糖化血紅蛋白有哪些特殊的意義呢?

二、反映血糖的金標準。

其實糖化血紅蛋白最大的特點就是「穩」。

比較穩定,不容易分解,所以能夠反映出血糖在三個月內的真實水平。

所以這也賦予了他很多特殊的使命。

1.評定血糖。很多權威的指南都把糖化球蛋白放到了很核心的位置,視為血糖控制好壞的金標準。

因為它可以準確地反映出在這段時間內血糖控制到什麼程度,除糖化血紅蛋白外,很難找一個類似的物質能這樣靠譜。

2.預測併發症。以往人們更關注的是糖化血紅蛋白對血糖控制的衡量,但是在最近幾年,很多醫生和科學家發現,患者是否出現併發症跟糖化血紅蛋白有很密切的關係。

比如當糖化血紅蛋白不超過7%的時候,糖尿病發生併發症的風險其實是很小的。

可是當糖化血紅蛋白超過7%,慢性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就非常高。

甚至有研究表明,糖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出現微血管病變的可能性就下降37%,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就會降低16%。

3.診斷糖尿病。普通人需要檢查糖化血蛋白嗎?答案當然是可以的。

因為除了衡量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糖化血紅蛋白也可以用來診斷糖尿病。

早在201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所頒布的指南就已經表明,如果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超過6.5%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了。

而在我國最近的研究共識,馬上也可以應用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所以在以後,篩查糖尿病可能就更簡單了。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可能會更多,因為根據這種方式,診斷糖尿病的標準更鬆了。

三、糖化血紅蛋白應該控制在多少?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所控制在多少呢?

其實對於沒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一般在4%~6%。

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目標就是這個正常值,越靠近4%~6%,說明控制得越好。

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只要控制到7%以下,可以說是達成目標了。

但是對年輕沒有併發症,而且預期壽命比較長的患者應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最好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

而有嚴重低血糖病史預期壽命比較短的患者,應該適當地放寬要求,只要不超過8%,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要記住,只要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9%以上,就說明血糖控制已經很差了,無論什麼情況,都應該更加積極地控制血糖,這個時候慢性病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與血糖相比,糖化血紅蛋白的作用和意義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更重要的。

很多糖尿病患者更害怕測糖化血紅蛋白,因為這可以反映他們真實的血糖控制情況。

而血糖僅僅表現出此時此刻的血糖水平,並不能反映出之前的血糖是否控制良好,而且波動性比較大。

但困難就是糖化血紅蛋白患者在家是無法自行檢測的,需要採集靜脈血進行化驗檢查。

所以真正能把糖化血紅蛋白利用起來,還可能需要很漫長的推廣和實踐,但是與此同時也希望大家更加重視血糖的問題,把血糖控制好才能更幸福。

參考文獻[1]童於真,童南偉.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預防的專家共識精要[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4,34(07):671-677.

哪些營養品,吃不吃都行?醫生盤點,4種讓你交智商稅的保健品

83名患者,用了半年時間,只為了弄清楚吃花生對慢性胃病的作用

誰說肚子疼,喝點熱水就好了?53歲患者,實在忍不住了才去醫院

你注意過,醫生都喜歡測量右側胳膊的血壓嗎?因為右側血壓高

相關焦點

  • 血糖控制金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能否取代日常測血糖
    #百裡挑一#有一個剛患病的糖友問我,去醫院檢查血糖,結果醫生還給開了一個檢查是糖化血紅蛋白,本來自己的空腹血糖並不高,只有5.9mmol/L,但糖化血紅蛋白是7.1%,結果醫生說我血糖控制得不好,這是怎麼回事呢?空腹血糖不是不高嗎?這個糖化血紅蛋白又是什麼指標呢?
  • 為什麼血糖偏高,糖化血紅蛋白正常?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血糖偏高,糖化血紅蛋白正常? 王先生是鐵路的一名客運員,在一次嚴重的感冒後突然出現明顯口渴、大量飲水、(飲水量每天4000ML)排尿增多,上衛生間次數明顯增多,一個月時間體重就下降了近20斤。
  •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紅細胞當中血紅蛋白和血糖結合的產物,這種結合生成的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的,並且和血糖的濃度成正比,保持一百二十天左右。糖化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
  • 有糖尿病的人餐後血糖穩不穩,可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做判斷
    【醫生評析】對於血糖的監測,不少人是這樣做的,一是只測空腹血糖,認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了血糖就控制好了;二是平常很少測血糖,認為只要每三四個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能達標就可以,因為糖化血紅蛋白是評判血糖控制好不好的金標準。實際上這兩種做法都不能確保血糖得到了穩定控制,要知道血糖既能達到控制目標又能平穩少波動才是最佳狀態。
  • 我為什麼要查糖化血紅蛋白
    從未測過糖化血紅蛋白當我問及老人最近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值是多少的時候,老人回答說不知道,因為她從來沒有進行過這項檢查。起初我並沒有在意, 因為從未檢查過糖化血紅蛋白的患者大有人在。原因或者是因為很多醫院條件所限,還沒有開展這項檢查,或者是經治醫生沒有為患者開過此項檢查。
  • 糖尿病不單查空腹和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也是糖尿病
    二、糖化血紅蛋白≥6.5%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2020年糖尿病指南新標準測量糖化血紅蛋白也可以診斷糖尿病,了解糖尿病患者平時血糖控制情況查單次血糖不夠,也是需要查糖化血紅蛋白。由於許多實驗室間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結果不一致,所以在嚴格質量控制的實驗室,可以採用標準化的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的補充診斷標準。
  • 糖化血紅蛋白,單位有兩個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王世東本報記者 江 越大多數糖友都知道糖尿病不僅需要監測血糖,同時也要監測糖化血紅蛋白,以反映近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糖友在拿到糖化血紅蛋白報告單時都會注意到,糖化血紅蛋白的單位有兩個,而且兩個單位對應的正常值範圍也不相同,很多人不免對此有疑問。
  •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來了,糖化血紅蛋白≥6.5%!
    曾經有調查顯示,我國人群糖化血紅蛋白的上限值為6.3%,因此很多專家也推薦把糖化血紅蛋白納入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最近,我國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已經把糖化血紅蛋白≥6.5%納入糖尿病的輔助診斷標準中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技術標準化及臨床應用現狀
    其初診時測定結果為基線時的代謝狀況,此後的測定值則作為糖尿病長期治療控制中的一部分,這樣在提高糖尿病診斷水平、血糖控制、慢性併發症的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在2009年ADA科學年會上,由ADA聯合EASD及IDF專家組成的國際專家委員會推薦,將糖化血紅蛋白(HbA1c)作為糖尿病診斷的新指標。ADA在2010版糖尿病診治指南中將HbA1c作為糖尿病診斷與篩查指標之一。
  • 聽說過血糖,但你知道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嗎?
    說到血糖,不少糖友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除了測血糖,醫生還會讓你去測個糖化血紅蛋白,那麼,這個糖化血紅蛋白到底是什麼東西呢?今天聽我來講一下。什麼是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需要先了解什麼是血糖。
  • 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始終都在6.5%以下,為啥還是發生了心梗?
    患者:糖化血蛋白不是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金標準嗎?還用檢查平時的血糖嗎?醫生:關注過血壓、血脂的情況嗎?患者:幾年前查過正常,後來就沒再查過。醫生:得糖尿病幾年了?患者:差不多有十一、二年了吧。首先,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評判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優劣的一項檢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在血糖相對平穩的基礎上,也就是要保證全天血糖波動不大的情況下,糖化血蛋白才有意義。如果血糖波動比較大,常有低血糖的情況發生,糖化血紅蛋白的達標即可能成為一種假象。
  • 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與血清蛋白之間的聯繫,為您分享相關建議
    糖尿病人也許都知道,一般過3-6個月左右的時候都會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顧名思義,就是葡萄糖和血紅蛋白相互結合的一種產物,這其實也是反映出血糖控制程度的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指標。反映的就是被檢查者近8-12周的平均血糖的水平。
  • 立足當下 著眼未來-淺談糖化血紅蛋白的前世今生
    眾所周知,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會極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如何早期篩查診斷進行較嚴格的血糖管理從而減少和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發展是當前我國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目前國際公認的糖尿病血糖控制與監測的金標準,其臨床應用還拓展至糖尿病診斷、慢性併發症的預測等方面,成為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複合指標[2-4]。
  • 有糖尿病的人,從糖化血紅蛋白高低能獲得4條信息,你讀懂了嗎?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糖尿病的人都知道,每三個月要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它可以反映近三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被當作是評判近一段時間血糖控制效果的金標準,同時也是預測併發症發生發展的重要指標,此外對尚未服用降糖藥的人是否需要服用降糖藥了,
  • 糖化血紅蛋白成為糖尿病診斷新指標,這個值有何意義?為你詳解
    而我們在血糖相關指標檢測中測到的「糖化血紅蛋白值」,是指血液中結合了葡萄糖的血紅蛋白所佔總血紅蛋白數量的比例,這個比例相對較低,而糖尿病人由於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其糖化血紅蛋白的比例也會更高。關於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之間的關係,應該是血糖的升高和控制不良,會導致糖化血紅蛋白的升高,但血糖值與糖化血紅蛋白值之間,並每一可比性。血糖指標更多指徵的是某個點的血糖水平情況,而糖化血紅蛋白指徵的是,一段時間內,血糖控制的評價情況。
  • 糖化血紅蛋白總是高於6.5咋辦?醫生:高於這個年齡的人別擔心
    比如除了偶爾測測日常血糖之外,每隔三四個月就會去醫院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只要看到檢測結果小於了6.5%就高興也放心了。但是最近一年多測出的糖化血紅蛋白總是高於6.5%,有一次還超過了7.5%,這可怎麼辦?他始終認為糖化血紅蛋白超過了6.5%,就表明血糖沒控制好,所以這件事讓他很鬧心。【張先生】: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是小於6.5%嗎?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 促進糖尿病臨床診治一致性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患者需終身監測及治療,若無法良好控制血糖,可引起全身各臟器併發症,並最終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血脂異常、失明、腎功能衰竭和截肢等嚴重併發症。如何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內,延緩糖尿病併發症,實現糖尿病的有效診治至關重要。近年來,糖化血紅蛋白(HbA1c)因能有效輔助糖尿病的診斷篩查、治療監測、預後評估,成為糖尿病臨床管理的重要指標之一。
  • 我國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參考體系基本建立
    我國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參考體系基本建立。「十一五」期間,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已建立了國際公認的HbA1c一級參考方法,並研製了3個濃度水平的標準物質,目前正在申請ISO15195臨床檢驗醫學—參考測量實驗室的認可,今年上半年可望完成認可工作。記者從近日在京舉行的中國糖化血紅蛋白教育計劃媒體通報會上獲得該信息。
  • 糖化血紅蛋白有時也出錯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評價長期血糖控制的指標,也是指導臨床調整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
  • 糖化血紅蛋白天天說,這些未必都知道
    傳統的糖尿病篩查和診斷是基於血糖水平變化,主要方法為血糖水平檢測,包括空腹血糖(FPG)、隨機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等。糖化血紅蛋白(HbA1c)因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成為判定血糖長期控制情況的良好指標,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