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與血清蛋白之間的聯繫,為您分享相關建議

2020-12-04 奕煦美食養生

糖尿病人也許都知道,一般過3-6個月左右的時候都會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顧名思義,就是葡萄糖和血紅蛋白相互結合的一種產物,這其實也是反映出血糖控制程度的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指標。

反映的就是被檢查者近8-12周的平均血糖的水平。因此,它並不能反應出我們自身血糖的波動情況。過去的研究則認為隨著糖化血紅蛋白的不斷降低,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也會明顯地降低。經常把它作為血糖控制好壞的一個指標。

而且在美國,甚至會把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一個指標。2010年美國ADA(美國糖尿病學會)把糖化血糖蛋白(HbA1c)≥ 6.5%來作為糖尿病診斷的一個切點,但是我國還沒有把它作為診斷的標準。

糖化血糖蛋白作為診斷標準還是有一定優勢可言的,比如不需要空腹,節省一定的時間、變異性低。但是它是也受一些相關因素的影響,任何影響到紅細胞壽命或者是紅細胞在高血糖之中暴露的時間長短都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它的測定結果。

假性升高的原因:如維生素B12、葉酸缺乏,嚴重的高脂血症、嚴重高膽紅素血症等;假性降低的原因:比如急慢性失血、溶血性貧血、妊娠等。

血糖檢測糖尿病的弊端:

在臨床工作之中經常通過檢測患者血糖水平來診斷糖尿病, 但是空腹血糖只能反映出患者某個時刻的血糖含量。

血糖的變化經常會受到飲食、情緒以及運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因此, 血糖波動幅度比較的大其實並不能反映較長一段時間患者血糖平均水平。

所以評估糖尿病患者治療的效果僅僅依靠血糖的變化這其實並不可取。目前的臨床之中的研究數據表明, 糖化血紅蛋白是檢測糖尿病的一個金標準,當然也是可以用來診斷以及管理糖尿病的,這其實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檢測方法。

HbA1c的形成其實就是一種不需要酶催化、緩慢、連續、不可逆的化學反應, 而其生成的速度與血糖濃度也是成正比的, 在紅細胞生成的120天之內, 此化學反應自始至終都在進行著。

因此HbA1c水平所反映的就是檢測前120天之內的平均血糖水平, 而且與採血的時間、患者是否需要空腹、是否需要用胰島素等因素沒有任何的關係。

這其實也就是說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無需特定的時間去抽血, 不需要空腹來檢測, 不受患者偶爾一次血糖升高或者是降低的影響。

具有比較高的穩定性,可以可靠地反映出血糖水平控制情況, 更加適合作為糖尿病的監控指標。因此,相比於空腹血糖值而言, HbAlc檢測在臨床診斷之中具有更高的價值。

但是控制穩定者每年需要至少測定2次,而且對治療方案變動或者是血糖控制沒有達標者, 則需要每個季度監控檢測。這在血糖控制以及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防治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另外就是有相關的研究數據顯示, 在非糖尿病患者群之中, Hb A1c與冠脈疾病或者是頸動脈內膜增厚的發生率相關,Hb A1c可以預測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類疾病。

當然,糖化血清蛋白指的是葡萄糖與血清蛋白結合的化合物,它檢測的是近2-3周自身的平均血糖水平,反映的是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控制的情況。但是它不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指標,僅僅可以作為近期血糖波動的一個參考。

而且這兩個檢查其實都是反應身體最近一段時間的血糖控制情況,不能反應出血糖點的情況以及短期的波動,因此,在相關藥物的調整方面,還需要結合空腹、餐後2個小時的血糖,甚至是臨睡之前和凌晨的血糖來進行綜合的考慮。

最後提醒一下各位,身體好也得有錢花,現在流行網上養牛啦,足不出戶來養牛。在網際網路發展迅速的如今,我們在百度搜索正牧源,就可以領養一頭屬於自己的小牛,通過VR等高科技,還能看到小牛的茁壯成長,在小牛長大之後還有更多回報。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始終都在6.5%以下,為啥還是發生了心梗?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患者:糖化血紅蛋白一直控制的很好,為什麼還會發生心梗?醫生:除了檢測糖化血蛋白,平時還檢測血糖嗎?這是一位發生心梗的糖尿病人與醫生的對話,從對話中您能發現有哪些問題嗎?也正是這些問題,成為了他心梗發生的主要原因。首先,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評判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優劣的一項檢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在血糖相對平穩的基礎上,也就是要保證全天血糖波動不大的情況下,糖化血蛋白才有意義。
  • 糖化血紅蛋白成為糖尿病診斷新指標,這個值有何意義?為你詳解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除了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等血糖指標以外,大家一定也經常聽說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而在我國今年11月份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更是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了糖尿病診斷的重要指標,到底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人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有什麼意義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技術標準化及臨床應用現狀
    精密度和分析過程偏倚的加成,反映檢驗分析的總誤差水平。根據Westgard網站上所提供的HbA1c檢測項目的生物學變異(CVw)數據,得到HbA1c的允許精密度CVA(%)應該為2.6%。HbA1c的正常人參考範圍是4-6%,而亞太區的糖尿病指南要求糖尿病人HbA1c的控制目標是<6.5%,同時ADA規定6.5%HbA1c作為糖尿病診斷的切點。
  •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來了,糖化血紅蛋白≥6.5%!
    曾經有調查顯示,我國人群糖化血紅蛋白的上限值為6.3%,因此很多專家也推薦把糖化血紅蛋白納入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最近,我國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已經把糖化血紅蛋白≥6.5%納入糖尿病的輔助診斷標準中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
  • 我為什麼要查糖化血紅蛋白
    從未測過糖化血紅蛋白當我問及老人最近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值是多少的時候,老人回答說不知道,因為她從來沒有進行過這項檢查。起初我並沒有在意, 因為從未檢查過糖化血紅蛋白的患者大有人在。原因或者是因為很多醫院條件所限,還沒有開展這項檢查,或者是經治醫生沒有為患者開過此項檢查。
  •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
    大多數人可能對糖化血紅蛋白這個詞比較陌生,這是人體內的一種物質,如果糖化血紅蛋白偏高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那麼,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呢?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比較好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紅細胞當中血紅蛋白和血糖結合的產物,這種結合生成的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的,並且和血糖的濃度成正比,保持一百二十天左右。糖化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
  • 糖尿病不單查空腹和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也是糖尿病
    但是糖尿病有50-60%以上的人,早期表現為餐後兩小時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還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在(6.1-6.9mmol/l之間),這樣就錯過了有一半以上的人早期已經是糖尿病了而沒有診斷,直到出現空腹血糖已經很高的時候,部分患者身體出現併發症的時候,才診斷出來糖尿病,延誤了糖尿病的診斷時間。
  • 糖化血紅蛋白有時也出錯
    從糖化血紅蛋白推算平均血糖數值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中提到糖尿病患者初診時需要測定HbA1c,此後每個季度測定1次(在治療之初建議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查一次),而且從HbA1c的數值可以推算出平均血糖的數值,詳細內容見表1。
  • 糖化血紅蛋白,單位有兩個
    糖友在拿到糖化血紅蛋白報告單時都會注意到,糖化血紅蛋白的單位有兩個,而且兩個單位對應的正常值範圍也不相同,很多人不免對此有疑問。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世東告訴記者,糖化血紅蛋白的兩個單位分別為%和「毫摩爾/摩爾」,臨床上通常以NGSP的傳統單位%報告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結果,並同時報告IFCC的國際單位制單位「毫摩爾/摩爾」結果,但臨床上和患者交流時還是常用%這個傳統單位。
  • 為什麼血糖偏高,糖化血紅蛋白正常?是什麼原因?
    但糖化血紅蛋白卻只有6%。 醫生告訴王先生,您的血糖值已經超過正常值,建議查餐後血糖及糖耐量的檢查。 而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反映的是過去連續2~3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是糖尿病控制好壞的「金標準」。
  • 立足當下 著眼未來-淺談糖化血紅蛋白的前世今生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目前國際公認的糖尿病血糖控制與監測的金標準,其臨床應用還拓展至糖尿病診斷、慢性併發症的預測等方面,成為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複合指標[2-4]。糖化血紅蛋白從「被發現」到「血糖監測」,再到「糖尿病診斷」,歷時數十載,步步崎嶇卻又鼓舞人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糖化血紅蛋白的前世今生。
  • 挽回親情,糖化血紅蛋白從15穩定到6 科學控血糖,心理篇
    這只是一個數字,在生活中具體體現就是一桌人吃飯時,會有那麼一兩個人會拿出胰島素來打針,或者要藥盒取出來餐前的二甲雙胍,餐後的阿卡波糖(每個人病情不兩隻,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醫生會指導在餐前或是餐後來服用)因為群體龐大,糖尿病的控制 養生保健方法應地而生,今天先不跟大家聊,怎麼吃藥,怎麼保健,怎麼分析血糖,我們從心理上來聊一聊,對於糖尿病人的認知
  • 糖化血紅蛋白天天說,這些未必都知道
    傳統的糖尿病篩查和診斷是基於血糖水平變化,主要方法為血糖水平檢測,包括空腹血糖(FPG)、隨機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等。糖化血紅蛋白(HbA1c)因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成為判定血糖長期控制情況的良好指標,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
  • 血糖控制金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能否取代日常測血糖
    今天就帶糖友們來認識一下糖化血紅蛋白,它的指標有什麼意義,以及它跟我們的血糖有什麼聯繫,如何把它控制得更好!01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我們先說說正常人,一般來講沒有糖尿病的正常人,糖化血紅蛋白的值一般是在4%-5.6%之間的,超過了5.6%說明患者血糖出現異常,但如果小於6.4%,一般認為是在糖尿病前期的狀態,還不能算糖尿病。但如果糖化血紅蛋白超過了6.5%就基本可以認為是糖尿病了。
  • 與糖化血紅蛋白A1C的不同是什麼?
    GMI是直接根據連續的血糖監測設備(CGM)所測的所有血糖平均值,如果您使用過動態血糖儀,那麼你可能會在血糖的數據中心中看到它。   血糖管理指標與糖化血紅蛋白區別?   GMI過去被稱為「估算的糖化血紅蛋白」或「 eA1C」,因為它近似於糖化血紅蛋白實驗室值。
  • 糖友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內,正常人在6以下,如何降低數值?
    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具體的說它是一項血液檢查,可以反映檢測者在過去三個月裡的平均血糖水平,同時糖化血紅蛋白也可以用於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診斷。對於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一般來說普通人的糖化血紅蛋白應該控制在6%以下,最好能低於5.7%;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建議認為糖化血紅蛋白應該低於7%,如果患者年齡較小,或者患病時間不長那麼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最好低於6.5%。由於每個人個人體質的不同,對於糖化血紅蛋白都有自己的目標,這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是否有低血糖情況、疾病情況相關。
  • 糖化血紅蛋白指標難以捉摸?太高?這就是體檢結果不符合您期望的...
    您有時會覺得HbA1c(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結果確實不符合您的期望嗎?太高,太低?在本文中,我們將分享一些有關HbA1c的全部信息。在沒有糖尿病的人中,該值平均為5%。這意味著約5%的血紅蛋白被糖化(與糖結合)。 血紅蛋白的結合量取決於平均血糖水平,即平均值!而且,由於糖化血紅蛋白是真的只是一個平均數,它是有道理的,它由兩個很好的血糖值和目標範圍之外的數字。換句話說,血糖相對穩定的人與血糖波動至兩個極端的人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HbA1c。
  • 有糖尿病的人,從糖化血紅蛋白高低能獲得4條信息,你讀懂了嗎?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糖尿病的人都知道,每三個月要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它可以反映近三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被當作是評判近一段時間血糖控制效果的金標準,同時也是預測併發症發生發展的重要指標,此外對尚未服用降糖藥的人是否需要服用降糖藥了,
  • 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你會收穫以下知識:1.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2.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作用?3.糖化血紅蛋白紅知道對少才對?糖尿病在我國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慢性病,目前我國患者數量十分龐大。根據之前的數據統計,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9.7%的人患有糖尿病。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 促進糖尿病臨床診治一致性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患者需終身監測及治療,若無法良好控制血糖,可引起全身各臟器併發症,並最終導致心腦血管疾病、血脂異常、失明、腎功能衰竭和截肢等嚴重併發症。如何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範圍內,延緩糖尿病併發症,實現糖尿病的有效診治至關重要。近年來,糖化血紅蛋白(HbA1c)因能有效輔助糖尿病的診斷篩查、治療監測、預後評估,成為糖尿病臨床管理的重要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