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從糖化血紅蛋白高低能獲得4條信息,你讀懂了嗎?

2020-12-05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有糖尿病的人都知道,每三個月要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它可以反映近三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被當作是評判近一段時間血糖控制效果的金標準,同時也是預測併發症發生發展的重要指標,此外對尚未服用降糖藥的人是否需要服用降糖藥了,服用降糖藥的人服用方法是否得當等等都能有所提示,比如:

從糖化血紅蛋白高低看三個月來血糖控制效果

糖化血紅蛋白4%~6%:血糖控制正常糖化血紅蛋白6%~7%:血糖控制比較理想糖化血紅蛋白7%~8%:血糖控制一般糖化血紅蛋白8%~9%:控制不理想糖化血紅蛋白>9%:血糖控制很差從糖化血紅蛋白看日常血糖控制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是一種藉助紅細胞裡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發生結合的百分比來反映血糖高低的一種檢測方法,因為兩者一旦結合即不會分離,直到紅細胞死亡才會消失,因此它是非常穩定的一項指標。由此可知,血糖越高紅細胞中發生結合的血紅蛋白數量越多,因為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近3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

眾所周知,血糖主要來源於日常飲食,進餐後血糖會有較大幅度的升高,給血糖與紅細胞的結合提供了更多機會,因此當糖化血紅蛋白較高時,提示近一段時間以來餐後血糖控制的不佳,特別是糖化血紅蛋白超過了7.5%,應重點關注三餐食物的種類及數量,同時應著重加強餐後運動,尤其是餐後30-60分鐘之間血糖峰值最高時增加運動更為重要。

從糖化血紅蛋白看是否需要服用降糖藥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生活方式幹預是最基礎的治療,對有些有糖尿病的人來說如果經控制飲食、運動鍛鍊能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下,可暫不服用降糖藥;否則表明僅僅通過生活方式幹預,血糖控制不能取得應有的成效,就應及時服用降糖藥儘快將血糖控制達標。

從糖化血紅蛋白看降糖藥治療效果

對服用降糖藥的人來說,如果糖化血紅蛋白超過了7.5%,提示服用一種降糖藥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應當增加降糖藥的種類,至少兩種降糖藥聯合使用甚至加用胰島素,才能確保血糖控制達標。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糖化血紅蛋白並非越低越好,因其是血糖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的產物,因此它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動,尤其對是否有低血糖發生無法做出判斷,因此在定期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的同時,平常還應檢測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以排除是否有低血糖發生,這兩個血糖控制的控制範圍是:

空腹血糖至少應小於7.0mmol/L,最低不應低於3.9mmol/L餐後2小時血糖至少小於10.0mmol/L,最低不應低於4.4mmol/L【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糖化血紅蛋白成為糖尿病診斷新指標,這個值有何意義?為你詳解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除了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等血糖指標以外,大家一定也經常聽說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而在我國今年11月份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更是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了糖尿病診斷的重要指標,到底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人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有什麼意義
  •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
    大多數人可能對糖化血紅蛋白這個詞比較陌生,這是人體內的一種物質,如果糖化血紅蛋白偏高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那麼,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呢?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比較好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洋蔥不僅含有刺激胰島素合成和分泌的物質,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作用,而且其所含的前列腺素A和硫胺基酸,有擴張血管,調節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因此,對糖尿病伴有血脂異常者最為適宜。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非糖尿病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為4-5.5%.。許多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將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降低至8.1%以下,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將會大大地降低。
  • 有糖尿病的人餐後血糖穩不穩,可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做判斷
    【醫生評析】對於血糖的監測,不少人是這樣做的,一是只測空腹血糖,認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了血糖就控制好了;二是平常很少測血糖,認為只要每三四個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能達標就可以,因為糖化血紅蛋白是評判血糖控制好不好的金標準。實際上這兩種做法都不能確保血糖得到了穩定控制,要知道血糖既能達到控制目標又能平穩少波動才是最佳狀態。
  •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來了,糖化血紅蛋白≥6.5%!
    曾經有調查顯示,我國人群糖化血紅蛋白的上限值為6.3%,因此很多專家也推薦把糖化血紅蛋白納入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最近,我國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已經把糖化血紅蛋白≥6.5%納入糖尿病的輔助診斷標準中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
  • 糖尿病不單查空腹和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也是糖尿病
    這樣的檢測有些人覺得很麻煩,大部分人都忽略了這個檢測,所以導致一半以上早期患有餐後血糖高,而沒有被診斷出來。二、糖化血紅蛋白≥6.5%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2020年糖尿病指南新標準測量糖化血紅蛋白也可以診斷糖尿病,了解糖尿病患者平時血糖控制情況查單次血糖不夠,也是需要查糖化血紅蛋白。
  • 糖化血紅蛋白,單位有兩個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王世東本報記者 江 越大多數糖友都知道糖尿病不僅需要監測血糖,同時也要監測糖化血紅蛋白,以反映近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糖友在拿到糖化血紅蛋白報告單時都會注意到,糖化血紅蛋白的單位有兩個,而且兩個單位對應的正常值範圍也不相同,很多人不免對此有疑問。
  • 我為什麼要查糖化血紅蛋白
    「這些年就沒有醫生建議您做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嗎?」我還是有些困惑。「以前我在山西老家的時候,確實沒人讓我查什麼糖化血紅蛋白,我聽都沒聽說過這個東西。來北京以後,才有醫生讓我做這個檢查,而且不止一次,不過每次都讓我拒絕了。」老人答覆我。「難道醫生沒有告訴您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非常重要嗎?」我感到不解。
  • 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你會收穫以下知識:1.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2.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作用?3.糖化血紅蛋白紅知道對少才對?糖尿病在我國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慢性病,目前我國患者數量十分龐大。根據之前的數據統計,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9.7%的人患有糖尿病。
  • 診斷糖尿病,測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嗎?
    這種異常的血紅蛋白,就是血紅蛋白和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相結合形成的產物,於是,這個指標被稱為「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出糖尿病人血糖濃度的高低。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00-130天,而且血糖和血紅蛋白這種結合過程緩慢、持續不可逆。這就是為什麼糖化血紅蛋白僅能反映最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的原因。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 促進糖尿病臨床診治一致性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新數據顯示,2014 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達 3.82 億,2035 年患病人數將達 5.92 億。每年有 490 萬人因糖尿病死亡,即每 7 秒就有 1 人死亡。在我國,2014 年共有 9,629 萬糖尿病患者,佔全球發病人數的三分之一,預計到 2035 年,患病數將增至目前的 1.5 倍。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技術標準化及臨床應用現狀
    除了血紅蛋白β鏈的N末端纈氨酸外,血紅蛋白分子內其他游離氨基也參與糖基化(α鏈N末端纈氨酸、賴氨酸ε-氨基)。相對於HbA1,所有β-鏈N末端和其他游離氨基糖基化的血紅蛋白被稱作總糖化血紅蛋白。除基本的成人血紅蛋白外,在健康人還發現少量的胎兒血紅蛋白HbF(2α、2γ鏈)和血紅蛋白A2(2α、2δ鏈)。1.
  • 糖友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內,正常人在6以下,如何降低數值?
    對於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一般來說普通人的糖化血紅蛋白應該控制在6%以下,最好能低於5.7%;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建議認為糖化血紅蛋白應該低於7%,如果患者年齡較小,或者患病時間不長那麼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最好低於6.5%。由於每個人個人體質的不同,對於糖化血紅蛋白都有自己的目標,這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是否有低血糖情況、疾病情況相關。
  • 貴州百靈:糖寧通絡可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8月28日,貴州百靈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關於《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觀察糖寧通絡膠囊治療新診斷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臨床試驗總結報告》,試驗結果證實糖寧通絡膠囊安全、有效,能有效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 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始終都在6.5%以下,為啥還是發生了心梗?
    患者:糖化血蛋白不是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金標準嗎?還用檢查平時的血糖嗎?醫生:關注過血壓、血脂的情況嗎?患者:幾年前查過正常,後來就沒再查過。醫生:得糖尿病幾年了?患者:差不多有十一、二年了吧。這是一位發生心梗的糖尿病人與醫生的對話,從對話中您能發現有哪些問題嗎?也正是這些問題,成為了他心梗發生的主要原因。首先,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評判糖尿病人血糖控制優劣的一項檢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在血糖相對平穩的基礎上,也就是要保證全天血糖波動不大的情況下,糖化血蛋白才有意義。
  • 糖化血紅蛋白有時也出錯
    HbA1c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與葡萄糖持續且不可逆地進行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反應的產物,其壽命與紅細胞的壽命相同,HbA1c能反映糖尿病患者過去2~3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降糖藥物等因素的影響。與隨機血糖相比,糖化檢測值不受一時偶然因素的影響,與採血時是否空腹無關,因而穩定性更好,能評價糖尿病患者在90天內血糖控制總體狀況。
  • 血糖控制金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能否取代日常測血糖
    #百裡挑一#有一個剛患病的糖友問我,去醫院檢查血糖,結果醫生還給開了一個檢查是糖化血紅蛋白,本來自己的空腹血糖並不高,只有5.9mmol/L,但糖化血紅蛋白是7.1%,結果醫生說我血糖控制得不好,這是怎麼回事呢?空腹血糖不是不高嗎?這個糖化血紅蛋白又是什麼指標呢?
  • 糖化血紅蛋白天天說,這些未必都知道
    傳統的糖尿病篩查和診斷是基於血糖水平變化,主要方法為血糖水平檢測,包括空腹血糖(FPG)、隨機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等。糖化血紅蛋白(HbA1c)因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成為判定血糖長期控制情況的良好指標,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
  • 為什麼血糖偏高,糖化血紅蛋白正常?是什麼原因?
    而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反映的是過去連續2~3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是糖尿病控制好壞的「金標準」。正常參考值是4.4%~6.2%(註:由於檢測HbA1c的方法不同,各醫院實驗室的正常參考值可能不同)。 小明化驗結果是6%,應該是完全正常的。
  • 立足當下 著眼未來-淺談糖化血紅蛋白的前世今生
    眾所周知,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會極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如何早期篩查診斷進行較嚴格的血糖管理從而減少和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發展是當前我國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目前國際公認的糖尿病血糖控制與監測的金標準,其臨床應用還拓展至糖尿病診斷、慢性併發症的預測等方面,成為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複合指標[2-4]。
  • 與糖化血紅蛋白A1C的不同是什麼?
    GMI是直接根據連續的血糖監測設備(CGM)所測的所有血糖平均值,如果您使用過動態血糖儀,那麼你可能會在血糖的數據中心中看到它。   血糖管理指標與糖化血紅蛋白區別?   GMI過去被稱為「估算的糖化血紅蛋白」或「 eA1C」,因為它近似於糖化血紅蛋白實驗室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