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明「高能材料」一刺激就變硬!外力打擊也不怕受傷

2020-12-08 小燕的科技測評圈

今日話題:英國發明「高能材料」一刺激就變硬!外力打擊也不怕受傷

近幾年來在美國材料市場上產生了一個新貴:D30材料,它是一種特殊的高分子材料,捏起來軟軟的像是橡皮泥,除了顏值高點似乎也沒什麼特別,但是軟材料卻能展現出極其硬氣的一面,用他包袱雞蛋雞蛋用錘子都砸不壞,真可謂是吃軟不吃硬!這幾年D30在美國市場大放異彩,目前已經有上百種產品用到了D30從手機殼再到芭蕾舞節,雖然名字聽起來像星球大戰中才能用到的傢伙,但是它的功能還是很接地氣的,防撞擊和鋼鐵等高強度材料不同D30材料常規狀態下是永遠的,但能防止突然的撞擊英國工程師於1999年發明D30材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D30吧!

D30材料

D30原理介紹

作為一位滑雪愛好者,她當時希望能找到一種材料使他免受滑雪板帶來的磕碰之苦D30材料為什麼這個特性原因總結起來就一句話,D30材料是一種特殊的流體,非牛頓流體由油性液體運環境和懸浮在其中的最合物混合而成,當作用力緩慢是加到剪切增稠流體時就和我練有時間移動並重新排列,因此年度不受影響,但如果快速施加作用力時就和物鏈沒有時間充沛,同時會糾纏在一起,黏度大大增加。

D30材料

D30材料應用介紹

由於D30材料的實用性將D30運用到手機殼中它能為你的手機提供完美保護如果手機經常掉在地上,那您可以考慮入手一個代理三菱材料的手機殼官網售價29.99刀,最重要的是現在D30已經用在了防彈背心和頭盔中,當它和其他材料一起製備成符合材料時,作用更加明顯,比如擋子彈和彈片這種防彈衣在受到衝擊時會立即變一保護船帶人。

D30材料

網友對此事看法

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關注過此事的朋友們是怎麼評價的吧!

網友@心心相印

這個發明還是很實用的,國外的發明真的有的時候讓人很驚訝,驚訝在於可用於生活中很細小的東西上,就是看似一個很平凡的發明,其實還有大作用,就是能抵擋子彈,真是一個人性化的發明!

網友@晴空萬裡

我不管他有別的什麼用處,我現在就想知道這個現在就開售了嗎?這樣功能的手機殼現在在哪裡可以買到呢?畢竟像我這樣心大的人,先買一個手機殼保手機的壽命!

D30材料

小編觀點

小編覺得這個發明真的是很偉大了,我自己都著急想要一個這樣的手機殼了,這樣很多時候比如跳舞或者練一些東西也省著摔倒,想想就覺得完美,大家對於這個發明有什麼感想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精彩評論小編會一一回復並置頂的!

相關焦點

  • 「吃軟不吃硬」的神奇材料——D3O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5年,帕爾默帶領他的研究小組找到了這種材料,並以發明它的實驗室命名——D3O。這種材料減震性能高,可用於製造防碰撞保護產品,其外形很像兒童喜愛玩的彈性橡皮泥。該材料自問世以來就只有亮橙色這一種顏色。它為什麼&34;?
  • 科普貼--告訴你什麼是"D3O"材料
    D3O由英國工程師理察·帕爾默發明的材料,屬於「膨脹性泡沫」材料的類別,是由一種由「智能分子」組成(粘膠液和一種聚合物化合而成)的抗衝擊單一材料,可在不同的重力衝擊下呈現出來兩種機械似的狀態(堅硬與柔軟)。
  • 媲美D3O,蘇爾智能P4U材料有何特別之處?
    P4U智能材料為非牛頓流體物質,在常態下保持鬆弛的狀態,柔軟而具有彈性,一旦遭到劇烈碰撞或衝擊的時候,分子間立刻相互鎖定,迅速收緊變硬從而消化外力,形成一層防護層,當外力消失後,材料會回復到它最初的鬆弛軟彈狀態。它可以在瞬間對不同的衝擊情況作出不同的反應。
  • 二氧化釩——多種刺激響應相變材料及其應用
    刺激響應型材料在外界微小刺激條件下,材料自身的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會發生動態且可逆的改變,因而也被稱成智能材料。
  • 新型光敏材料可「切換」軟硬狀態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光敏材料,它在紫外線作用下變硬,受綠光照射則會變得柔軟10倍,並可來回變化多次。這種變化能力使新材料未來有望用作特殊塗層,不過目前離實用還有很大距離。
  • 軟實力、硬實力和生產力|波動詞典~5
    在我們兩個部門進行拔河比賽的頭一天晚上,我給小明提供了一個三缺一的信息,這樣小明就打了一晚上麻將。天亮了,一想到周六不上班,只是拔個河,就毫不猶豫地躺床上睡覺去了。這樣,我所在的部門拔河比賽就這樣贏了。什麼叫做智取?就是讓對方有力無處使,或者有力不敢使。空城計就是有力不敢使的典型例子。腦力屬於軟實力,體力屬於硬實力。為什麼有時候軟實力可以打敗硬實力?
  • 鋼球高空力砸大螞蟻 硬核高分子複合材料車身外覆蓋件完好無損
    12月18日,奇瑞新能源舉辦了「奇瑞新能源高能技術研究所」大螞蟻高分子複合材料車身外覆蓋件解析活動。本次活動通過實心鋼球高空下墜力砸大螞蟻外覆蓋件,模擬車輛被撞場景。  一直以來,複合材料的外覆蓋件作為輕量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外界被誤解為「塑料」,但事實並非如此,高分子複合材料則是高分子材料和另外不同組成、不同形狀、不同性質的物質複合粘結而成的多相固體材料,擁有高強度、質輕、耐腐蝕、絕緣、絕熱等突出優點,所以高分子複合材料也是汽車輕量化的首選材料。
  • 英媒:科學家們發明新方法 可測量高能「熱電子」能量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6月4日報導,高能「熱」電子有望幫助太陽能電池板更有效地收集光能。但科學家一直無法測量那些電子的能量,致使對它們的利用受限。珀杜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分析這些能量的方法。
  • 2017年度最炫10大黑科技材料,看完顛覆三觀,懷疑人生!
    、吸溼作用,最裡面一層是透氣內層,幫助腳部排汗。它可謂是材料中的百變星君,想變啥就變啥就看你的腦洞敢不敢突破天際!可以一試!NO.03屈能伸,時軟時硬的材料有一種材料,一般情況下是軟的,遇到強烈衝擊和刺激時就會變硬
  • 牙齒意外受傷,脫位該如何補救?
    牙震蕩由較輕的外力導致,如咀嚼硬物或較輕的外力撞擊等。 受傷後,患牙會有伸長不適感,輕微鬆動和叩痛,牙齦邊緣可能還有少量出血,說明牙周膜有損傷。 怎麼辦呢? 1~2周內應使患牙休息,必要時降低咬合以減輕患牙負擔,鬆動的患牙應固定。受傷後1年內需進行多次定期複查。
  • 年度最炫10大黑科技材料,看完顛覆三觀,懷疑人生!
    —— Formcard 這是由英國設計師PeterMarigold所研發的一種神奇的修補塑料卡,它可謂是材料中的百變星君,想變啥就變啥就看你的腦洞敢不敢突破天際!可以一試!NO.3 能屈能伸,時軟時硬的材料有一種材料,一般情況下是軟的,遇到強烈衝擊和刺激時就會變硬!
  • 吃軟不吃硬,你強勢他就比你更強勢的4個星座
    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吃軟不吃硬,不怕遇到強者就怕遇到弱者,你要是強勢他就比你更強勢,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這樣的四個星座。1:金牛座金牛座從來都不怕比他強勢的人,如果你想要騎到他頭上,那麼他要你摔得很不堪,來啊,互相傷害啊,誰怕誰啊。
  • 為什麼乳頭一碰就硬
    舉報   徐藝珊 編譯  乳頭是非常敏感的部位,儘管敏感程度存在個性差異,但在觸摸、受涼等刺激下
  • 為什麼裸鼴鼠不怕痛
    它們並不是皮毛的殘餘,而是對觸覺極其敏感的觸鬚,觸動其中任何一根觸鬚,都能讓裸鼴鼠把頭伸向刺激點。裸鼴鼠終身生活在黑暗的地下,眼睛派不上用場,就是靠這些觸鬚來辨認方向的:前進時,擺動頭部,後退時,則擺動尾巴,都是為了讓觸鬚觸摸到隧道壁,就像我們在黑暗的地道中用手扶著牆壁走一樣。它們的眼睛高度退化,幾乎完全喪失了視覺,大腦皮層中負責視覺的區域也大大減小,被改為用於感受觸覺了。
  • AFM:刺激響應性納米材料複合水凝膠
    從納米到宏觀尺度的複雜組織特異性生理學,結合動態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刺激,啟發了具有刺激響應特性的複雜水凝膠和納米顆粒系統的設計。水凝膠和納米顆粒結合,擴大了它們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範圍。通過簡單靈活的選擇不同類別的納米材料/水凝膠,或調節納米顆粒-水凝膠的物化相互作用,可以獲得大大超出傳統水凝膠的性能。
  • 不怕失敗——勇於承受失敗的打擊
    遭受很多打擊。遇到這些挫折本身並不可怕。關鍵在於你自己。當你遭受挫折、遇到因難、 受到打擊卻不氣餒,那麼你才可能取得成功。一個人能有成就並在氣質上超過常人,往往正在於其對待失敗的態度是正確的。精神上被打敗了,那才是真正的一敗塗地。人生之路漫長而且坎坷,因此遭受挫折、遇到困難、遭到打擊在所難免,差別只在有人把頭破血流不當回事,有人稍微破皮就灰心喪氣。跌倒了還能爬起來,你才有成功的希望。
  • 「不怕摔的手機殼」CIKE小紅殼:非牛頓流體材料加持
    近日智能硬體品牌CIKE發布了一款輕薄抗摔殼,顏值也不錯。CIKE小紅殼與以往防摔手機殼在我們腦海中的印象不同,這款CIKE小紅殼沒有採用粗大笨拙的外觀,淨重僅為28.5g,並且通過了SGS權威防摔認證,最高支持2.05m硬地防摔,能應對絕大部分日常跌落場景。
  • 若出現5種「醜態」,可能是肝臟在悄悄變硬,佔1個也不要忽視
    其實在肝硬化的早期,還是有機會可以逆轉的,但由於發病時症狀比較隱匿,而且肝臟的代償能力很強,再加上肝臟缺少痛感神經細胞,即使受傷也從不喊痛當肝功能下降時,膽汁的分泌就會出現異常,這時候食物難以在體內分解消化,而且食慾也會明顯下降,缺少了營養物質的支持,人就容易在短期內變消瘦。
  • 反恐怖主義法宣傳周 | 好奇保存刺激視頻?當心刺激變刑罰
    反恐怖主義法宣傳周 | 好奇保存刺激視頻?當心刺激變刑罰 2021-01-09 0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發明雷射制導子彈 可精確打擊一英裡內目標
    美國發明雷射制導子彈 可精確打擊一英裡內目標 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