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臺海網最新報導,日前傳出民進黨欲將臺北故宮博物館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在島內引起了強烈的輿論不滿,被認為是民進黨「臺獨」的又一操作。迫於輿論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館院長吳密察緊急出面,表示沒有改名意向。
據臺灣媒體之前的報導,為了配合民進黨,臺北故宮博物院由原先的行政部門下降到文化部門,等級從二級下降到三級。外界紛紛表示這是在「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民進黨「民代」黃國書表示,世界上所有的博物館都隸屬於文化部門,唯獨臺灣的屬於行政機關。而他更是表示,在更改體制後,名稱可以變更為「華夏博物館」或者「亞洲博物館」。
消息一經報導,就引發了島內的大量輿論,大量聲音表示這完全是民進黨在文化上「去中國化」的舉動。既然這麼熱衷,那為什麼不把藏品還給大陸?
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是臺灣的瑰寶,給臺灣帶來了很多的物質文化遺產,裡面包含著華夏文明,包含著人類的瑰寶。只要是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盡全力去保護它們,但現在臺灣別有用心的無恥小人,為了實現「去中國化」,竟不惜對博物館下手,降低編制等級,還妄想更改其名稱,怕是在國際上會被恥笑萬年,簡直就是荒謬至極。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表示,反對博物館的降級決定,臺北故宮博物館是臺灣的標誌之一,現在對其降低編制,無疑是在自降身段不可取。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也表示,選用「故宮」二字,是為了凸顯主題,表達出藏品主要來源於清朝時代,可以更好的有辨識度,民進黨要三思而後行。
早在之前,也出現過類似的改名事件,在陳水扁執政期間,其就妄圖改名為「福爾摩沙展覽館」「萬國博物館」,甚至還想對裡面的藏品細化分類,分為「臺灣文物」和「中國文物」,不過最後也落了個空。
有聲音表示,民進黨在「臺獨」上的小心思,是瞞不過世人的眼睛,早在2018年,曾任院長的陳其南,妄圖將博物館「臺灣化」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爭議,最終慘遭下臺。今天民進黨想為「臺獨」而犧牲博物館,完全行不通!
文丨淺陌 審丨樂一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