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計量國際單位制 將被重新定義
原標題:2018年計量國際單位制 將被重新定義 近日,十九大代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科技管理部副主任戴新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2018年,7個基本計量單位將全面實現國際單位制的重新定義。又一次的變化意味著什麼?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計量 說起來陌生的「計量」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實物原器定義法成歷史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實物原器定義法成歷史 陳海波/光明日報 2018-11-17 08:43
-
2018年,7個基本計量單位將全面實現國際單位制的重新定義
它的背後藏著計量科學的一次次進步。科學計量是指基礎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計量科學研究,它通常採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來準確定義和實現計量單位。並為最新的科技發展提供可靠的測量基礎。1960年之前,「1米」被定義為地球一周的四千萬分之一,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計量局裡一根「穩定」的金屬鑄成的「米」的基準原器就是全世界最準的「1米」。
-
中國計量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據悉,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計量單位將更加精準。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浙江開展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
把握住進化後的萬物標尺浙江開展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本報訊 (金 潔 張 律 記者曹吉根)「國際單位制重新定義將改變國際計量體系現有格局,及時掌握量子計量前沿技術才能實現國家計量體系的自主可控。」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新華社發 沈伯韓 邊紀紅 製圖 「千剋死了,千克永存。」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基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
-
新國際單位制(SI)今起施行「千克」「安培」等單位被重新定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上海5月20日訊 (記者 沈則瑾)5月20日,在第20個「世界計量日」當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關於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變革的決議生效實施。我國從今天起將施行經修訂後的新國際單位制(SI)。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被重新定義
不過,就在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
-
國際計量標準開啟新紀元 「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因此科學界一直想用一種基於物理常數的定義將其取代。 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各個成員國表決,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的決議。 根據決議,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中的4個——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基本電荷常數、玻爾茲曼常數、阿佛加德羅常數定義。 決議將於下一個國際計量日,即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
-
百餘歲「大K」卸重任 國際計量單位重定義
5月20日,第20個「世界計量日」。從這一天起,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國際計量基本單位的定義全部改由物理常數定義。為紀念這一裡程碑式變革,國際計量組織將今年的「世界計量日」主題定為「國際單位制——根本性飛躍」。
-
千克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
據謝軍介紹,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在法國巴黎召開,這是翻開人類科技發展新篇章,具有跨時代、裡程碑意義的一次科技盛會。在這次會議上,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國際單位制的根本性飛躍:常數定義今日正式實施
新華網北京5月20日電(王忻)2019年5月20日是第20個世界計量日,在今天,新修訂的國際單位制(SI)體系將正式生效,「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4個SI基本單位改為由常數定義。加之此前對「秒」「米」「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有常數定義,正式邁入量子時代。說起國際單位制,人們並不陌生,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米、千克、秒等計量單位都是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是世界上普遍採用的計量單位制,是構成國際計量體系的基石,也是促進人類不斷進步的基礎性工具。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在這次會議上,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於明年的世界計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
重新「丈量」世界 ——千克等單位將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
我們通常通過砝碼來固化這個單位概念。但現在,千克的內涵將發生重大變化,砝碼等測量實物將退出歷史舞臺,走上國際單位制舞臺中央的,將是量子等自然常數。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經各個成員國表決,最終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國際單位制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來定義。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 申珅)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據謝軍介紹,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在法國巴黎召開,這是被科學界和世界媒體同行譽為翻開人類科技發展新篇章,具有跨時代、裡程碑意義的一次科技盛會。在這次會議上,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國際單位制中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召開 國際單位制中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光明網訊(記者 陳海波 見習記者 孟曼迪)記者8月31日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獲悉,2018年,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審訂新的國際單位制(SI)修訂案,千克(kg)、開爾文(K)、摩爾(mol)、安培(A)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多個SI單位將實現對時間頻率的溯源,實現「從實物到量子」的變革,SI單位量子化的大門全面打開。
-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SI基本單位的定義
國際單位制(SI)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1980年由國際計量大會(CGPM)採納和推薦的一種一貫單位制。 註: SI是國際單位制的國際通用符號。目前,國際單位制下7個基本單位:長 度 米 M質 量 千克(公斤) Kg時 間 秒 S電 流 安[培] A熱力學溫度 開[爾文] K物質的量 摩[爾] Mol發光強度 坎[德拉] cd
-
「千克」「安培」等新定義的國際計量單位正式使用
「千克」「安培」「米」「秒」等計量單位重新定義新定義的國際計量單位5月20日起正式使用對日常生活沒有影響,將為科研插上翅膀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0日訊(記者 奉永成) 5月20日是第20個世界計量日,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為「國際單位制——根本性飛躍」。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後,法國巴黎的凡爾賽會議中心爆發了長時間熱烈的掌聲,國際測量界的百年夙願,在這一刻終於實現!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國際單位制(SI)的長期穩定性和全球通用性。11月13日~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在巴黎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