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地質結構,開採頁巖氣真的會誘發地震嗎?

2021-01-21 朱貝直播

頁巖氣,一種重要的天然氣資源。

近日,自然資源部專家組審查通過位於重慶南川的一個頁巖氣探明儲量新增報告,正式確認這個位於南川的頁巖氣資源新區塊,同時也是國內首個得到確認的常壓頁巖氣資源區塊。

此消息一出,不少重慶網友紛紛表示:求求你們放過孩子吧

開採頁巖氣究竟會怎樣呢?

是否會像網友所說的那樣,破壞地質結構、引發地震等一系列自然問題?

頁巖氣好比人體的肌肉,天然氣就像肌肉中的血液,開發常規天然氣像在動靜脈血管中採血,而開採頁巖氣就如同直接從毛細血管中採血。

「國外對於頁巖氣開採誘發的地震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覺得國內做的還遠遠不夠。一是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項目投入不足,另外一個就是對於頁巖氣開採而言,企業的數據公開程度也不夠,這就限制了進一步的研究。比如,如果研究頁巖氣開採對地下結構的影響,需要知道向地下注了多少水,用什麼樣的速度去注水。」來源:知乎

開採頁巖資源通常要先打直井到幾千米的地下,再向水平方向鑽進數百米到上千米,並將大量摻入化學物質的高壓水流注入頁巖層進行液壓碎裂,人為造成縫隙、「撬開」巖層從而讓石油或天然氣順著井筒流到地表。

這也就是頁巖氣開採會造成地震的原因。

頁巖氣開採是否致震,目前學界主要存在兩種聲音。

一種聲音認為是水力壓裂誘發了地震;

另一種聲音指出油田廢水的不合理使用才是致震的主要原因。

顯然,兩種觀點都有合理之處,不過依然需要更加詳實的證據支撐。

中國的頁巖氣儲量世界第一,頁巖氣無疑是塑造未來能源結構的重要一環,但目前仍然存在許多未知,等待著科研人員進一步的研究。

相關焦點

  • 頁巖氣開採誘發地震?這裡有四川和北美的差異
    但高儲量並不意味著高產量,究其原因,中國複雜的地質地貌條件、水資源約束、開採成本與技術瓶頸都成了頁巖氣開發之路上的障礙。與美國頁巖氣產區的大平原地貌相比,中國頁巖氣的開採大多分布在崎嶇不平的西南山區,只能平整出大約足球場大小的作業空間,大型裝備很難進入。
  • 長寧地震頻發是頁巖氣開採惹的禍?
    在頁巖氣開發過程中,通常需要用到水力壓裂技術,即向地下注入高壓流體,壓裂巖石,為頁巖氣的運移提供更多的流動通道。網上的一些評論稱,開採頁巖氣時,水力壓裂破壞了地層穩定的應力狀態,從而誘發了地震。然而,事實是否果真如此?1地震頻發都是水力壓裂惹的禍?
  • 四川榮縣連發地震與頁巖氣開採有關?專家:關聯未確定
    同年,自貢市政府與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籤訂頁巖氣勘探開發利用戰略合作協議。自此,自貢市將聚焦頁巖氣產業,深化開發利用,力爭到2020年建成四川省重要的頁巖氣產業裝備基地和川南國家級頁巖氣試驗區利用基地。對於居民擔憂的頁巖氣開採可能誘發地震問題,原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頁巖氣開採的壓力,得是極大規模的才能引起很小的地震。
  • 漲知識|川南頁巖氣開採要為地震頻發負直接責任嗎?
    視覺中國 圖兩天內接連發生三次4級以上地震後,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叫停當地頁巖氣開採作業。頁巖氣的勘探開採會增加地震風險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一觀點在學術界基本已得到統一。但單就榮縣近日的三次地震而言,目前尚沒有充足的理由和數據得出「由頁巖氣開發導致」的結論。頁巖氣開發之所以易誘發地震,要從其特殊的開採方式說起。
  • 中東的石油開採了那麼久,地下都挖空了,未來會出現大地震嗎?
    ,造成地層深處的空洞結構或者斷裂帶塌陷,大量巖層突然掉落引發的塌陷型地震,1967年印度柯伊納水庫發生過水庫蓄水誘發的大地震,震級達到了6.3級,由于震源很淺,一般在5千米以內,因此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超過200人喪生,1500人受傷,並且對大壩造成了影響!
  • 美頁巖油開採地震頻發!中東石油開採百年,會迎來超級地震嗎?
    2018年美國原油產量創歷史紀錄這一切都高興得太早,從美國頁巖油開採以來,隨著產量增加,地震也隨著急劇增加!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在2016年3月26日公布的美國地震威脅測繪圖中,「人為誘發」地震加入了其中,而在2015年中,在頁巖油開採的加利福尼亞地區,總共有超過900次3級以上的地震!
  • 頁巖氣開採難度在哪裡?
    SHPGX導讀:你知道什麼叫水力壓裂技術嗎?為什麼頁巖氣開採那麼難?我國的頁巖氣開採形勢怎麼樣?今天,小編帶你來一探究竟~ 我國頁巖氣開採技術與北美仍有差距。 事實上,妨礙中國頁巖氣發展緩慢的,很大原因就是開採技術的不成熟。 頁巖氣的開採難度具體體現在哪裡? 和普通巖石不同,頁巖就像書本一樣,是一片一片的沉積巖。
  • 開發頁巖氣,切勿因小失大
    美國實施「頁巖氣革命」,用水力壓裂技術,獲取頁巖中的非常規油氣,這讓中國看到了天然氣自給自足的希望。20世紀初,中國開始進行有關頁巖氣的理論研究,2009年以第一口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井掀開了頁巖氣勘探序幕。但與此同時,地下水保護和地質災害防範等問題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直到今年2月,四川省出臺的《頁巖氣開採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才稍稍彌補了這一空白。
  • 美國調查研究顯示水壓爆破或可誘發特大地震
    上圖為2011年11月5日前後的地震分布示意圖。從震級2.2的紅色圓點遞增到5.6的紫色圓點均表示地震發生區域。(資料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livedoor新聞網3月12日報導,位於美國中南部的俄克拉何馬州曾在2011年11月發生震級達5.6級的大地震。據悉,俄克拉何馬州地區之前並未發生過大地震。
  • 水力壓裂誘發地震研究進展
    由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資助的頁巖氣勘探開發風險研究項目(SHEER)旨在降低由頁巖氣勘探開發引起的負面環境效應。然而,目前尚不能準確預測水力壓裂誘發地震的發生以及震級大小,對誘發地震的應對策略也有待進一步優化。
  • 2019四川自貢榮縣地震最新消息今天 官方回復頁巖氣開採
    2019四川自貢榮縣地震最新消息今天  【四川榮縣地震最新通報:已致2死13傷 全縣15個頁巖氣平臺已暫停開採作業】2月26日晚7點40分,榮縣人民政府組織召開榮縣「2.24」「2.25」地震第二次新聞發布會。據悉,截至2月26日下午17:00時,「2.24」「2.25」三次地震共造成2人死亡,13人輕傷。
  • 重慶加強頁巖氣開採區地震監測能力建設
    6月2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涪陵頁巖氣田獲悉,涪陵頁巖氣田地震監測臺網近日安裝調試完成,這標誌著中石化首個頁巖氣田專用地震監測臺網開始試運行,在頁巖氣田安全開發建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涪陵頁巖氣田擔負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
  • 英國宣布全面暫停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巖氣
    11月2日,英國經濟與能源大臣利德索姆(Andrea Leadsom)宣布在全英範圍內禁止使用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巖氣。利德索姆援引了英國石油與天然氣管理局的一份報告,其中論證道:「無法排除水力壓裂法將給當地居民帶來不可接受後果的可能性。」
  • 我國頁巖氣開採為何難
    原標題:我國頁巖氣開採為何難 頁巖氣是一種清潔、高效的新型能源資源,主要用於居民燃氣、城市供熱、發電、汽車燃料、化工材料等,它是從黑色頁巖層中開採出來的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其含量一般在85%以上,最高可達到99.8%,燃燒產生的汙染物較少,是一種能減少大氣汙染的清潔能源
  • 中國頁巖氣開採量第三,可採儲量全球第一
    天然氣是目前能源消耗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中國的常規天然氣儲量並不出彩,但是在新的「頁巖氣革命」方面,中國這個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國則有世界第一的可開採儲量。 據上觀新聞8月23日報導,我國頁巖氣開發起步雖晚,卻是繼美加之後第三個形成規模和產業的國家,產量近期可達百億立方米能級。
  • 助力頁巖氣高效開採,納米尺度下有機質的力學性質研究應獲更多關注
    如何準確測定地層條件下頁巖這種非均質地質材料的力學性質是近年來實現頁巖氣高效開採的難題之一。頁巖內部組分的複雜性以及有機質的富集,使得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關注納米尺度下物質的力學性質研究。由於頁巖本身特低孔和特低滲的性質,決定了其必須實施水力壓裂等相關措施才能實現頁巖氣的增產。然而壓裂參數的選取與調整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頁巖的力學性質,因此如何準確測定地層條件下頁巖這種非均質地質材料的力學性質是近年來實現頁巖氣高效開採的難題之一。
  • 頁巖氣開發獲喜報,SmartSolo勘探設備助力國內最大頁巖氣開採
    全球頁巖氣資源十分豐富且分布普遍,據美國國家石油委員會(NPC)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球頁巖氣資源量約為456.2萬億立方米,佔全球非常規氣資源量近50%,與常規天然氣相當,頁巖氣的資源潛力甚至還可能明顯大於常規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亞和中國、中東和北非、太平洋國家、拉美、其他地區等。
  • 地質地球所提出考慮結構面粗糙度影響的區域地震滑坡預測模型
    地質地球所提出考慮結構面粗糙度影響的區域地震滑坡預測模型 2020-05-08 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頁巖氣到底好在哪?
    如果用個比喻來形容,巖石就像人體的肌肉,而天然氣就像肌肉中的血液,開發常規天然氣像在動靜脈血管中採血,而開採頁巖氣就如同直接從毛細血管中採血。  頁巖氣是一種清潔高效能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節能減排成為全球共同關心的問題,這就需要加大清潔高效能源的利用力度。
  • 美國人工地震災害程度可比自然地震,油氣開採成主因
    視覺中國 資料美國地質勘探局28日說,人工地震將首次歸入地震風險地圖,這類由人類活動引發的地震正威脅美國中東部地區約70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大約五十分之一。這一機構的國家地震災害地圖項目主管馬克•彼得森在聲明中說:「評估項目中加入人類活動引發的地震後,美國部分地區地震災害的風險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