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矽薄膜電池三年後或平價上網

2020-12-01 中化新網

  中化新網訊  隨著光伏市場的快速啟動,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上,各種不同的工藝選擇一直是行業討論的熱點。產業鏈中遊,多晶矽提純採用西門子化學法還是冶金法?產業鏈終端是選用非晶矽薄膜還是晶體矽?誰將替代誰的「替代論」似乎一刻都沒有停止過,但事實發展並非如此。近日,強生光電董事長沙曉林就對記者信心十足地表示:「我相信非晶矽薄膜兩年後將有一個大突破。」


  薄膜是成熟產品


  沙曉林說:「現在很多人質疑非晶矽薄膜電池的轉換率和使用壽命,這是對非晶矽薄膜電池不了解造成的。非晶矽薄膜電池從開發成功至今已近50年,非晶矽薄膜電池25年的使用壽命也為實踐所證明。美國科羅拉公司在洛杉磯建設的一處非晶矽薄膜電池電站就已經正常運行了17年。歐洲TV(德國技術監督協會)和美國UL(保險商實驗所)等認證機構對非晶矽薄膜電池認證進行苛刻的模擬試驗,也證明了薄膜電池具有25年使用壽命,且衰減率達到設計要求。可以說,25年是一個被實踐證明、被科學檢測證明的時限。另外,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對強生非晶矽薄膜電池實行20年品質承保,這也可以說明非晶矽薄膜電池是一個相當成熟的產品。」


  沙曉林還說:「我們從來不迴避非晶矽薄膜電池在轉換率上與晶矽有差距的事實。但通過性價比計算,非晶矽薄膜電池仍具備晶體矽不可比擬的優勢。我始終堅持,光伏發電的核心是成本,是上網電價。」他說:「當室外溫度超過攝氏五十度時,晶矽電池的發電功率會呈現大幅衰減,而非晶矽薄膜電池的熱衰減則非常低。同時非晶矽薄膜電池具有很好的弱光效應。因此,一年時間中,相同功率的非晶矽薄膜電池要多產出10%-15%的電量。荒地必定是高溫高光照地區,非晶矽薄膜電池的特性無疑使其成為荒地的最佳選擇。目前,非晶矽薄膜電池仍存在轉換率低的問題,但經過共同協作和努力,這一瓶頸一定能在近幾年有大的突破。可以預見,兩年後,非晶矽薄膜電池將成為光伏組件又一主流產品。」


  中標價格很理性


  此次我國第二次光伏招標的中標價格已公布,但0.73元的價格仍使行業專家「大跌眼鏡」。不少行業專家紛紛表示,此價格並不利於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但沙曉林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


  沙曉林說:「這次中標價格應該是理性的,也是中國在光伏招標價格上一個突破。」他解釋說,「並不是強生做非晶矽薄膜電池就說價格低好,這是通過很嚴謹的計算得出的。按照在西北地區建設非晶矽薄膜電池電站每兆瓦投入1250萬人民幣計算,加上7%-8%的回報率,每千瓦時成本只有0.7元。青海是全球最好的光照地區,其發電量要比其它西北地區高10%-15%,所以0.73元低價中標青海項目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選擇晶體矽電池,電池片環節需要1300-1400萬人民幣,其它設備和工程造價要500多萬人民幣,這樣建一個兆瓦的晶矽電站需1800萬人民幣,電價能在一塊錢左右就很不容易了。所以說,成本控制與選用什麼組件大有關係。」


  沙曉林表示:「不同的組件適合不同的地域,晶體矽成本高,效率也高,可以安裝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屋頂,而薄膜更適用於荒漠地區。」他說:「按照晶體矽矽料30美元一公斤計算,其電池極限成本應在每瓦0.9美金,再降的可能性很小;而非晶矽薄膜電池的一般成本在兩年後就可以降到每瓦0.5美元。」


  沙曉林說:「非晶矽薄膜電池發電量多、成本低,唯一就是佔地面積大一些。中國有200萬平方公裡的荒地,如果使用2.5%的荒地建設電站,其發電量就可以接近目前整個中國電力9億千瓦的裝機容量。所以說,非晶矽薄膜電池以其接近火電的發電成本,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應發揮市場調節作用


  儘管對此次招標的價格頗為認同,沙曉林卻並不贊同明年繼續搞全國性的光伏招標項目。他說:「我國光伏應用經過幾年摸索,已到了一個可以確定電價的時期,國家應該儘快出臺一個上網電價。上網電價延緩出臺,多少讓企業心中沒底。上網電價確定了,就像學生高考有了一個分數線。從第二次招標的情況看,其方法也不利於其他資本進入。我國光伏應用快速發展,需要政策扶持,走有中國特色之路。」


  沙曉林進一步表示:「中國光伏應用的發展,不僅需要一個合理的上網電價,同時在發電稅收政策上也需要研究改進。陽光是無成本原料,不應採取增值稅收辦法,而應實行定額稅。希望這一建議能得到重視。」沙曉林說:「非晶矽薄膜電池產業鏈短,便於大規模、批量化、連續生產,並且適合模塊化、標準化、科學化的大批量建設光伏電站。如果政策配套,非晶矽薄膜電池生產在兩年後一定會得到一個質的飛越,光伏發電在3-5年後實現平價上網的目標一定能成為現實。」

相關焦點

  • 6億美元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落戶江蘇鎮江
    日前,總投資6億美元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正式籤約落戶鎮江京口區,該項目的建成對於提升鎮江京口發展層次、做大鎮江光伏產業具有積極意義。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省外經貿廳審批,規劃選址調整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本月底下月初將籤訂設備採購協議,計劃6月初完成項目省級報批工作,7月份全面開工建設。
  • 專家呼籲:大力支持非晶矽薄膜光伏發電產業
    有了新的發展思路     鑑於多晶矽電池光伏產業遇到的尷尬,總部設在上海的南通強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引進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非晶矽薄膜電池生產線,為我們推進太陽能光伏產業打開了新的思路。     強生光電投資的非晶矽薄膜光伏電池新技術,與目前國內眾多的晶體矽電池技術不同。
  • 強生光電:非晶矽薄膜電池轉換效率已達到6.5%(組圖)
    「中國首家第五代大面積非晶矽薄膜電池已在強生光電投入批量生產;強生光電非晶矽薄膜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到6.5%為世界先進水平;強生光電電池組件成本有望在兩年半的時間內,降為每W0.5美元,這一成本將使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每度降至0.65元人民幣;強生光電發明並生產出世界第一片單層薄膜電池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
    薄膜太陽電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體矽(單晶或多晶)太陽電池具有更大的優勢,一是實現薄膜化後,可極大地節省昂貴的半導體材料;二是薄膜電池的材料製備和電池同時形成,因此節省了許多工序;三是薄膜太陽電池採用低溫工藝技術,不僅有利於節能降耗,而且便於採用廉價襯底(玻璃、不鏽鋼等)。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解析
    薄膜太陽電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體矽(單晶或多晶)太陽電池具有更大的優勢,一是實現薄膜化後,可極大地節省昂貴的半導體材料;二是薄膜電池的材料製備和電池同時形成,因此節省了許多工序;三是薄膜太陽電池採用低溫工藝技術,不僅有利於節能降耗,而且便於採用廉價襯底(玻璃、不鏽鋼等)。
  • 全國最大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落戶崇州
    總投資6億元的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將於7月在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開建。這是記者日前從崇州市工業集中發展區獲悉的消息。     據介紹,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的主要投資方是四川凱邁集團下屬的四川光亮投資有限公司,光亮投資公司於去年10月與崇州市確定了該項目。據凱邁集團董事長錢霄芒介紹,該公司將在1年內建成第一條生產線,30個月內建成全部項目。項目建成後,公司年生產非晶矽太陽能薄膜電池的能力將達到30兆瓦,為全國最大,年上繳稅收超過4500萬元。
  • 雷射加工應用於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
    光穿過透明的TCO被電池吸收,要求有較高的透過率;另一方面,TCO是導電的,可作為電池的一個電極。太陽能電池就是以TCO薄膜為襯底生長的,用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PECVD)生長的太陽能電池層也稱為有效層。有效層包括兩個pin串聯的雙結結構。與TCO薄膜連接的第一結稱為頂層非晶矽層a- Si:H,能吸收短波長光子,與非晶矽層連接的第二結稱為底層微晶矽層ucSi:H,能吸收長波長光子。
  • 成都旭雙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昨日, 東旭集團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投產。據了解。此次投資12億元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一期,設計年產達60兆瓦。而在此後將建設投產的二期項目,將擴建150-200兆瓦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 綜藝光伏26MW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投產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建設,綜藝股份(600770)旗下江蘇綜藝光伏有限公司首條年產能為26MW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於12月29日正式投產,這表明綜藝股份的太陽能產業之路邁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
  •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及製造工藝及其結構等介紹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及製造工藝 內容提綱 一、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製造技術簡介 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 三、非晶矽電池封裝工藝 一、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製造技術簡介 1、電池結構 分為:單結、雙結、三結 2、製造技術 三種類型: ①單室,多片玻璃襯底製造技術 該技術主要以美國
  • 旭雙太陽能首批非晶矽薄膜光伏電池組件成功發貨
    索比光伏網訊:世紀新能源網消息:成都旭雙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東旭集團在太陽能產業成功布局的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年產60MW的非晶矽薄膜電池及組件產線於2012年3月31日正式投產,經過半年的試產,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設計要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且經客戶對旭雙太陽能考察、產品檢測後,以優越的質量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取得了用戶最終信任,並於10月21日實現了首批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
  • 非晶矽鍺薄膜電池研究進展及發展方向(《真空》雜誌原創文章)
    太陽能電池主要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轉換反應從而產生電能。現如今,薄膜電池的主流產品為矽基薄膜太陽電池。在疊層電池的研究發展過程中,非晶矽鍺主要作為中間電池或底電池,在諸多的研究中都有報導。
  • 日本首次通過塗抹液體矽形成非晶矽薄膜生產太陽能電池
  •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 關鍵工藝技術研發」通過驗收
    發表於:2011-07-15 08:51:34     作者:李中華來源:Solarbe.com河南新能光伏有限公司承擔著我省「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關鍵工藝技術研發」任務。7月13日上午,該項目驗收會在華強建國酒店舉行。
  • 太陽模擬器測試非晶矽薄膜的注意事項
    目前一些實驗室或者測試機構,經常用晶矽太陽電池作為標準件來測試非晶矽薄膜太陽電池,導致嚴重的測量誤差,從而使得很多人對非晶矽薄膜的性能產生質疑。  那麼,如何正確比較不同材料,工藝的太陽電池的好壞或者適用性呢?在此,大致描述一下太陽模擬器測試非晶矽薄膜的注意點。  為了比較和評價太陽電池,人們制定了國際標準測試條件。
  • 漢能李河君:BIPV是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重要應用形式
    對於全國工商聯發布的《關於大規模推動新能源建築一體化產業發展的建議》提案,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接受專訪時,作出了詳細解析:「以太陽能光伏技術為代表的新能源,已經從傳統的晶矽電池發展到第二代、第三代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
  •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缺點_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
    未來薄膜型太陽能電池將可能會取代現今一般常用矽太陽能電池,而成為市場主流。非晶矽太陽能電池與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或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最主要差異是材料的不同,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或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材料都疏,而非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則是SiH4,因為材料的不同而使非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構造與晶矽太陽能電池稍有不同。
  • 天威保變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設備進入調試階段
    據索比太陽能報導,天威保變近日披露了非/微晶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的進展情況。          近日,負責建設太陽能電池項目的天威保變控股97.22%的子公司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一期46.5兆瓦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首批核心設備,已如期抵達保定工廠,並按計劃進入安裝調試階段。按照與歐瑞康太陽能公司籤署的協議,歐瑞康將協助天威薄膜完成生產線的安裝調試及相關技術指導。
  • 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前景及市場分析
    但在1970年代科學家克服了這個問題,不久後美國的RCA製造出第一個非晶矽太陽能電池。雖然SiH4 吸光效果及光導效果都很好,但由於其結晶構造比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差,所以懸浮鍵的問題比多晶矽太陽能電池還嚴重,自由電子與電洞複合的速率非常快;此外SiH4 的結晶構造不規則會阻礙電子與電洞的移動使得擴散範圍變短。
  • 新型銀納米點增強非晶矽光伏薄膜的光吸收
    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主要有兩種:單結和雙結。單結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僅含一種光吸收功能層,為非晶矽;而雙結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含2種光吸收功能層,一般為非晶矽和微晶矽。兩者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1)非晶矽的光吸收係數大,因而作為太陽能電池時,薄膜所需厚度相對其他材料如砷化鎵時,要小得多;(2)相對於單晶矽,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簡單,製造過程能量消耗少;(3)可實現大面積化及連續的生產;(4)可以採用玻璃或不鏽鋼等材料作為襯底,因而容易降低成本;(5)可以做成疊層結構,提高效率。